数据分析 让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更深刻

2017-02-15 16:29:48江苏王前胜
小学生 2017年11期
关键词:统计图解决问题体重

⦿江苏/王前胜

(作者单位:江苏省泗阳县临河镇小学)

数据分析 让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更深刻

⦿江苏/王前胜

众所周知,数学是数据与图形的结合,来抽象反映数量与空间的几何意义。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需要引导学生对数据进行观察、分析、概括与综合,最后从中获取信息为解决问题服务。因此,对于数据的处理要从数据着手找出其中重要信息。数学中的数据分析是一项心智活动。这就需要我们引导学生结合实际问题展开思维活动,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来认知数学问题。这样,就会让学生的思维能力越来越深刻。

一、结合问题分析数据,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布鲁纳在信息加工理论的研究中发现,个体在接收外界信息过程中总是通过“收集—整理—描述—分析”这样的步骤来完成中,并且在这样的过程中培养自身的思维能力,从而使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因此,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意识。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对数据的兴趣,唤起他们对问题解决的欲望,从而让问题得到解决。例如:在教学“条形统计图”这一内容时,就把班级中所有学生分成6个小组,每个小组推选出一名组长。组长的任务是去统计组内成员五天的零用钱的开销情况,成员要在每天离校前,及时将自己的花销汇报给组长,让组长进行整理统计。教师可以在五天后,让组长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利用统计图将学生们的花销制作成图,在课后贴在教室的图书一角,让学生们自己观察,分析统计图,结合自己的零用钱花销情况,进行对比。最后,教师可以利用统计图与同学们讨论零用钱的用处,并指出乱花钱是不好的行为。通过这样对每个人零用钱的统计与分析,使学生懂得如何使用零花钱,从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节约习惯。

二、创设数据分析情境,学会利用数据解决问题

我们知道,数学中的数据反映一定的数量之间的关系,它不会独立存在的。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结合具体的数学情境来引导学生分析数据,从而提高数据分析的能力。创设数据分析情境的途径很多,书本上、试卷中的各种数据,如果不经过认真的分析都可能导致自己考试失利或者错失高分。要计算出一个正确的结果,就必须对数据进行认真的分析。养成数据分析意识有利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过程中,观察数据规律、画统计图、计算数据的平均数等,都是数据分析意识的体现。分析数据是为了解决问题的,而正确的分析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例如:有甲乙两人去靶场练习射击,教练对他们进行12次射击训练,让成绩较好的人去参加射击比赛,教练该如何决定呢?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讨论,利用众数和折线图的数据趋势来比较甲乙二人的射击成绩(环数)的稳定程度。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的数据意识,结合数据情境,激发他们对于数据的敏感度,在接触到数据时,学生能立即反应去整理分析数据,利用数据去解决实际问题,将书本知识运用与生活中,学以致用。

三、捕捉数据蕴含信息,促进数学思维更加深刻

强化学习理论告诉我们,个体意识的形成受到外界刺激的次数而不断加深,并且在这样的过程中促进思维的认知能力的提高。小学数学中的数据蕴藏在文字中,或者说它蕴含在具体的问题中。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学会从数据的背景中分析数据的含义。因此,在教学中分析数据时要结合题目中隐藏在文字背后的信息,找出数据在数量关系中的实际意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深刻性。例如:在学习“可能性”这一内容时,就给出这样的问题信息,小学生喜爱看的电影中有三类最受欢迎的。一是童话类故事篇;二是动画类卡通;三是枪战片。现在根据每个人的喜爱来选择自己的电影类型。班级应该存在与自己相同喜爱的影片有多少种可能性?问题提出后学生们自主讨论,此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去思考可能性应该是什么样的数据?采取什么办法进行可能性的统计?根据学生们的生活经验,他们会选定举手表决或者是让学生们站立起来进行统计,然而却没有得出结果。有的学生会提出分小组进行统计,然后再将每组的数据进行整合等等。实践证明,数学中的数据都蕴含着数量之间关系的信息。只有学会分析这些信息,学生的思维能力才会变得更加深刻。

四、开展数据实践活动,强化学生数据意识的形成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实践活动是学科知识的有效途径之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践活动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印象,有利于经验的获得。而且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的数学思维变得更加深刻。因此,在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意识时也应该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来完成。例如:在教学“统计”时,就开展了测量身高与体重的活动。首先,通过测量班级同学的身高和体重,说明男生与女生的体重与身高有什么区别。其次,所有人的身高与体重存在怎么的关系?最后,所有学生都测量出自己的身高与体重。此时,教师要求每个学生把全班同学的身高与体重的具体数据统计在一张表格上。接着,教师可以将班级的同学分为几个小组,选举一个组长,让成员将自己的身高、体重汇报给组长,并合力绘制出身高、体重的条形统计图,清晰地呈现出所调查统计的结果。每组的同学的体型都是不一样的,所绘制的统计图也是不同的,教师可以指点学生利用一个格代表多个单位的思维方法,让学生自主探索,绘制出更加准确的统计图。这样,再要求学生根据绘制的统计图来分析身高与体重具有什么样的规律。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分析数据能力是心智能力的具体表现,在这一过程中能促使学生对数据产生认知意识。同时,数据分析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提升。因此,我们应该努力地培养小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泗阳县临河镇小学)

猜你喜欢
统计图解决问题体重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给鲸测体重,总共分几步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今日农业(2021年9期)2021-11-26 07:41:24
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整式
各式各样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称体重
化难为易 解决问题
你的体重超标吗
我为体重烦
如何选择统计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