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小燕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湾学校,江苏苏州 215021)
构建智慧信息课堂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高小燕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湾学校,江苏苏州 215021)
在初中阶段开展信息技术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还要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情感价值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现阶段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果不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将大大影响信息技术教学的效率。
主体作用;任务驱动;兴趣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开展的主要意图在于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社会中,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每一个学生都应当具备的能力。具体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上,我们应该运用哪些教学策略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呢?本文将针对此话题进行简单讨论。
古语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一个专业的教师,需要正确地意识到自己在课堂中的引导作用,通过自身的教学素质以及知识储备来为学生提供全方面的教学服务。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教育教学的不断推进,信息技术的教学越来越要求教师应当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不断地充实自己,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学习体验。
学习视频的获取与加工时,教师将教学目标指定为让学生了解常见视频格式的类型、特点及一般应用场所,了解视频加工的几个常见软件,掌握用Movie Maker软件编辑视频的思路和流程,掌握视频过渡和视频效果在视频制作中的应用方法。为了使学生对这部分知识产生兴趣,同时也为了学生能够信服于老师,在课堂上认真听讲,教师提前对这些软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根据学生日常生活中喜欢看的电视剧、电影、动漫等视频的特点,为学生制作了一个简单的小视频。视频播放出来之后,大家都非常佩服老师,并且积极地想要学习这门技术。
教师的专业素养与教学质量和效率都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为了能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心悦诚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教师应当不断地进行学习,丰富自身的水平和能力,也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为学生树立学习榜样。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教师越来越注重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能力。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当前广泛运用于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教学方法之一。这种教学方法,主要过程就是由教师为学生设计好需要在课堂上完成的学习任务,并利用任务来驱动学生进行主动的学习和探究。任务驱动教学法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自主能力的发展。
开展应用软件的安装教学时,教师提前对教材内容进行了研究,并画出了教学重点——通过安装WinRAR等软件,使学生能熟练安装、使用和卸载其他应用软件。在课堂上,为学生设计了以下三个学习任务:第一个是安装软件,在计算机上安装应用软件美图秀秀,双击安装程序的可执行文件,打开程序里的“安装向导”按照默认提示,完成软件的安装;第二个是使用软件,安装千千静听软件后,可以在课前挑选合适的MP3歌曲,也可以选择下载的歌曲播放;第三个是软件的卸载,利用软件自带的卸载或者利用控制面板进行软件的卸载。这就是本节课的主要学习任务。
在设计学习任务时,需要认真考虑学生的自身发展特点以及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出适合学生发展、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这才是任务驱动的关键所在。
为了真正做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在开展信息技术教学时需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在课堂上,教师需要将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转变灌输式教学理念,致力于让学生进行自主研究,自己则做好一个引导者的工作。
在学习封面制作时,为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实现知识迁移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知识拓展能力,教师将学生分为几个学习小组,通过小组协同合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相互协作的能力,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先结合前面学过的Word知识,引导学生探究思考实现封面封底各元素的方法;随后让小组成员分工协作,讨论内容和排版风格,挑选素材,确定任务。组内探究如何改变图片或自选图形的大小、位置、叠放次序以及图形的组合,最终通过学生自身的努力完成封面的制作。在制作过程中,教师要及时给予指导,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新知识。
每一个学生都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尊重学生的个人发展,还要努力调整教学策略,配合学生学习个性的形成。只有让学生掌握主动权,并合理地发挥主动作用,才能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保持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的热情。激发兴趣的方式有很多种,如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或者利用一些简单有趣的小游戏、幽默的小笑话也是不错的选择。
学习演示文稿的动画设计制作时,教师在课堂的开端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例如了解苏州有哪些风景名胜?点击课件展示搜集的素材,制作的动画效果,通过“水墨苏州”“江南古城”“魅力园区”中设计的动画效果来展示苏州的城市特色,让学生观看。如果有外地客人来我们的家乡苏州旅游,你们愿不愿意把我们苏州的美景介绍给客人?同学们纷纷表示愿意,并表现出极大的热情。随后教师向学生介绍:风格迥异的动画效果的设置,会给演示文稿增色许多。本课内容的呈现为演示文稿的制作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展示动画效果在演示文稿制作中的灵魂地位。这样的导入方式能够较容易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信息技术课堂气氛,快速让学生进入到学习状态中去。
亲其师,信其道。我们经常在教学过程中听到这样一句话。这句话的意思是指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发自内心地喜欢这位老师,那么学生就会喜欢上这位老师所教的课。这也说明了和谐的师生关系对于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学习计算机发展史时,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计算机的发展,教师提前将计算机发展史的资料准备起来,并在课堂上进行生动的讲解,希望能够为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讲到二进制时,教师为学生代入这样一个故事:大约在1700年的某天,友人送给莱布尼茨一幅从中国带来的图画,名叫“八卦”,是宋朝人邵雍所摹绘的一张“易图”。莱布尼茨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八卦的每一卦象,发现它们都由阳和阴两种符号组合而成。他饶有兴趣地把8种卦象颠来倒去排列组合,脑海中突然火花一闪──这不就是很有规律的二进制数字吗?八卦恰好组成了二进制000到111共8个基本序数。这就是二进制数的大概来历,学生对此很感兴趣。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条件之一。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爱护学生,真正为学生着想,是每一位教师应尽的职责,同时也是提高信息技术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
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教师需要从多方面进行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设计学习任务,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这些都是有效的途径。想要让学生的学习水平进一步提高,教师还需要不断地坚持和努力。
[1] 刘高堂.教师在小学信息技术探究式学习中的作用[J].教育革新,2007(04).
[2] 朱天见.论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吉林教育,2017(05).
[3] 周伟.小学信息技术分层教学要注重“三化”[J].中小学电教2017(04).
高小燕,1979年出生,女,江苏南通人,本科学历,主要从事小学学科教学与研究,中学一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