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引领,让自主性学习有据可循

2017-02-15 16:56钱伯明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17年1期
关键词:夏洛蒂交流核心

钱伯明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核心问题可以为学生深入文本内容提供极大的支撑与辅助,借助核心问题引领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可以帮助学生进入到最佳的思维状态。问题引领下的自主学习关注的是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不同的学生可以从不同的维度与视角感悟文本,使得自身的阅读兴趣得到激发,促进学生认知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提升。

一、梳理内容脉络,在整体感知中提出核心问题

1.奠定基础,整体感知内容脉络

依照学生对事物的认知规律,文本的阅读必须先从整体入手,才能为问题的设置以及解决奠定基础。一般而言,整体感知首先包含了对文本内容的提炼与概括,教师切不可以所谓的标准答案来束缚学生自主组织语言,也不能急于求成地要求学生一步到位,而要面向全体,采用自主概括、小组交流、合作讨论等方式,让每位学生都能得到锻炼的机会。其次,要引领学生对文本表达的顺序进行梳理,明晰作者的创作思路。一篇文章蕴含的教学价值点虽然很丰富,但学生无法在有限的时间里全部精读。梳理脉络之后,教师便可以紧扣中心引领学生选择最适宜的教学点进行深入探究,避免学生的思维混乱。

如教学《牛郎织女》一课时,教师借助“以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看民间传说具有怎样的创作特点”这一核心问题,引领学生感受民间传说的创作特点。如果没有对文本内容概括与创作思路的梳理,此类问题只能束之高阁,无从谈起。因此,教师引领学生在初读文本之际,提炼出牛郎织女彼此相遇、相知、相守、相望的爱情经历,从而为学生探寻故事本质奠定了基础,核心问题的开展才有认知的情境空间。

2.创设通道,精心设置提出问题

在学生对文本内容形成整体把握之后,教师提出富有价值的问题,才能为学生深入精读开辟通道。所提问题应该紧扣文本核心主旨、统领整篇文本,也可以由学生自主质疑,作用于学生思维认知的最近发展区,既不能轻松作答,也不能让学生望而却步。

从上述案例来看,教师提出“以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看民间传说具有怎样的创作特点”这一问题,是十分合适的。首先,问题研究以文本中“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为基础,避免了形式主义的空谈;其次,学生的视野贯穿整篇文本,将思维聚焦在文本整体层面;最后,引领学生从内容表层向创作本质深入,从一篇文本向一类文本迁移,有效地训练了学生的阅读感知力、迁移运用力、思维洞察力,可谓一举多得。

二、注重方法传授,在自主阅读中探究核心问题

提出问题之后的探究学习,是强化自主性阅读的核心和关键。此环节,教师就应该退居幕后,将更多的权利交给学生自己,引领学生在自主性阅读中形成个性化解读,从而为阅读交流储备自己的材料。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注重阅读方法的传授,促进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

以《小草和大树》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引领学生在质疑中提出:“为什么将夏洛蒂比喻成为仙人掌花,她的生命为什么是艰辛而又壮丽的?”教师在引领学生细读文本、自主体验后,进行了这样的教学:首先,标示圈画。教师要求学生将课文中描写夏洛蒂生活艰苦、遭遇挫折的内容以直线的方式画出,而凸显其努力改变和取得成功的内容以波浪线画出,对其中最为关键性的核心词语直接圈出来,并通过自己的朗读,突出这些核心词语所承载的表达效果,深化理解语句所蕴含的深刻含义和彰显出来的浓烈情感。其次,评议撰写。学生可以将自己对核心词句的理解以批注的方式加以呈现,在付诸语言表达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深化思想认知,从而紧扣文本资源,深入理解夏洛蒂一生的坎坷遭遇以及其不信天命的顽强精神。最后,查找议论。教材文本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其描写的内容必然会与其相应的内容有着联系。因此,教师可以引领学生结合自己搜集的关于夏洛蒂的生平经历以及他人对其的评价,进行深入思考,并让学生尝试与自己的同桌进行资料的分享和体验的交流,从而综合多种资源,在反思调整中形成对夏洛蒂的认知,从而对课堂教学的核心主问题进行深入理解。

三、依托合作探究,在交流分享中解决核心问题

合作探究的价值就在于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认知动力,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引领学生从不同的维度丰富自己的认知,让自身对问题的理解更加深入、全面。

1.各抒己见,分享思维过程

交流分享并不是要让学生直接将自己的理解结果和盘托出,而是应先将自己思维过程以及这一过程中的认知发现进行广泛的交流与分享。

还以《小草和大树》一课的教学为例,学生可以交流自己在阅读思考过程中圈画的核心语段、词句,通过富有感情的朗读再现文本情韵;可以交流阅读过程中写的批注,将自己的深入思考分享给同学,使得课堂成为各种信息聚集的场所,为学生批判性吸收他人智慧提供资源;可以交流自己从拓展资料中习得的信息,为其他同学在不同维度的思考提供基础。正是在这样的交流过程中,学生才能将自己的思考成果与他人进行比较,明确自己的差异,从而学会在反思的基础上,吸纳他人思想,更新自我认知,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2.广开思路,分享感知成果

在上述环节的教学中,全体学生的思考过程更加深入。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则引领学生重新聚焦教学之初提出的核心问题,要求学生结合同学们不同角度的认知,对核心问题形成自己的综合性认知。

还以《小草和大树》中的这一核心问题为例,学生在最后的综合汇总中提出了自己认知的三个层级:无惧生活的艰难、无惧权威的嘲讽、无惧创作的失败,是作者冠以“艰辛”的注解;而智慧的转型、坚持的精神、巨大的成功,则是作者赋予其“壮丽”的深层原因。在这样的教学中,夏洛蒂在“艰辛”之中的“壮丽傲放”,才有了“仙人掌花”的精妙比喻。如此,学生不仅洞察了作者比喻手法的表达效果,更深入到文本内核,把握了人物的内在精神,起到了一举两得的教学效果。

四、借力汇总提升,在总结提升中深化核心问题

一篇文本总有自己表达的意图,如写人的文章重在刻画人物形象,叙事的文章旨在揭示相应哲理,写景的文章重在展现美丽,状物的文章旨在呈现事物特性。而在前一环节之中,学生的思维认知处于零散状态之中,教师就需要在最后的总结、提炼过程中,还原事物本质,从而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飞越。

以《詹天佑》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旨在通过“后人为詹天佑树立铜像”来反观詹天佑彰显在文本中的崇高品质———对祖国的赤子之心、对工作的恪尽职守、对事业的创新求精。结束时,教师引领学生思考:如果在詹天佑的这座铜像上撰写一段文字,你打算写些什么?从而借助练笔的形式引领学生总结詹天佑的言行、品质,将学生对核心问题的认知推向一个全新的高度。

教师在学生交流分享之后,依靠整合梳理环节,引领学生从文本内容出发,通过深入描述和实践练笔的方式,促进了学生认知的不断进步,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总而言之,问题引领是学生自主性阅读的重要举措。教师可通过合理创设问题、引领学生探究问题、让学生解决问题、深化问题等环节,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切实提升问题引领式教学策略的整体性效益,为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夏洛蒂交流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借钱不可尽力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久久地等待
借钱不可尽力
助人别尽“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