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冯海波
激励机制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广东/冯海波
本文主要从小学生体育课现状出发,指出当前小学生体育课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在小学体育课程中引入激励机制的可行性方法。
上课现状;激励机制;引入方法
小学生处于一个特殊的年龄阶段,行为表现方面还很不成熟,特别在小学生体育课上,小学生体育课行为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体育课教学质量,为了提升体育课的质量,锻炼小学生体魄,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丰富体育知识的重要作用,教师需要改革教学方式,通过激励机制的建立提升小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体育课的课堂效率。
(一)小学体育课程教学现状 总体来看,小学生体育课参与度相对较高,但是部分学生对体育课存在排斥心理。对于大部分小学生而言,他们是偏好体育课的,因为在体育课上不会要求他们要时刻保持清醒,认真听讲并做好课堂笔记,而且体育课上教师通常会让学生尽情玩乐,因此体育课程成为学生放松身心的有效途径,这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他们活泼好动的年龄特点。但是,部分学生认为学好文化课才是重点,体育课又苦又累,就算只是低强度的体育锻炼也让他们怨声载道,甚至还存在逃课的现象。
(二)小学生体育课行为特点 以自我为中心,不听教师管教。大部分小学生把体育课认为是自由活动时间,逃避教师的指导与管教。导致小学生以自我为中心,不服管教的原因有以下两点:第一,对于低年级小学生而言,他们还没有完全从幼儿园自由的环境中调整过来,毕竟幼稚园中的教师一般情况下都以“哄”的姿态来迁就他们的喜怒哀乐,还有些人认为小学阶段的学习环境与幼稚园差别太大,繁重的课前课后作业使他们将体育课视为放松的时间,一味自己嬉闹;第二,独生子女政策的实行也在一定程度上将他们“宠”坏了,几乎每个孩子都是家里人捧在手心的挚爱,又苦又累体育课他们选择逃避。
集体意识薄弱,合作精神差。小学教育过程不再像幼儿园时以个体为中心,而是强调集体教育,而体育课在培养小学生集体意识的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一定程度上来说,语文、数学等小学教育科目比较注重个体知识的掌握程度,而体育课上则有更多的项目可以让他们共同完成,例如集体跳绳、小型篮球或者足球赛,还有一些类似于“丢手巾”、“找伙伴”等小游戏都助于提高他们的集体意识。然而,对于大部分小学生而言,主要是低年级学生,他们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过强,不愿意与他人分享教学设备和参与团体项目,从而使得让小学生之间相互合作,共同完成一个项目存在很大难度。
缺乏安全常识,易发生教学意外。小学生对安全常识认知度低的现象普遍存在,小学体育课教学过程中发生意外事件的报道屡见不鲜,小学生危险意识薄弱很大程度上是造成惨剧的重要原因之一。特别是低年级学生,他们对很多危险动作缺少认识,譬如翻跟斗、叠罗汉、高空跳跃等等这些稍有不慎就会伤筋动骨的危险动作。小学生对危险性认识不够加大了教师体育课管理难度,加大了意外发生的可能性。
激励是教师教学思想和教学技巧的集中体现,所谓激励机制指的是教师通过一定的方式使学生思想发生转变,从而引导学生做出正确的行为选择。激励机制当中最为重要的就是采用适当的激励方法,激励方法是指在团队合作中,组织者对参与团体项目的各个成员给予肯定性评价,主要是在各个阶段目标完成的贡献值予以肯定,从而保证每个队员都处于主动参与的状态的方法。主要的激励方法有目标激励、竞争激励、榜样激励、情感激励等等。
(一)竞争激励法 小学生对体育项目掌握程度都会有一定差距,将竞争激励法引入课堂有助于提高学生整体技能。例如,教师在体育课上可以组织集体跳绳比赛,具体操作方法是将班级同学分成若干个小组,在规定时间内跳绳最多的获胜。由于组员之间跳绳技能存在差距,集体操作过程中必须相互磨合才能克服被绳子拌脚、互相碰撞等问题,对于那些由于摩擦而使比赛终结的同学,老师可以给予鼓励,不必太过于责备自己。
(二)榜样激励法 小学生对自己喜欢的体育明星和班级优秀同学有着天生的热情,在他们优秀行为表现的刺激下,有助于小学生向他们靠拢,发挥学习主动性。例如,对于热爱篮球的男同学来说,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篮球知识及技能时,就可以提及大家比较熟悉的篮球明星,例如姚明、易建联等将大家的学习热情调动起来。教师还可以选择班级里品学兼优,体育表现好的同学作为其他学生学习的榜样。此外,教师也要以身作则,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对于学生的影响作用。
教师将激励机制引入小学生体育课堂具有实际意义,它有助于教师充分的利用行为特点组织高效的体育课堂教学,帮助教师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在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是小学的体育课程既可以丰富小学生体育生活,又能培养集体意识。因此激励体制的建立是我国小学体育课程改革的重要举措,是小学体育改革重点,需要教育工作者通过不断的实践提升教学改革的质量。
[1]季昌士.合作精神在小学体育教学教学中的培养[J].文学教育(中),2011(02).
[2]面辉.浅析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习兴趣[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1(02).
[3]陈文腾,黄努胜.略论激励法.江西社会科学,1992(6):184-185.
广东省中山市三乡镇雍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