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李睿莉
语文教学要抓住学生心理
⦿山西/李睿莉
语文是与学生思维、生活、意志、情趣等联系十分紧密的学科。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更要研究教育的对象,掌握他们的特点,加强心理因素的诱导,充分调动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具体可从这几个方面着手:
感情是人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和体验。在教学过程中,小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以及知识向智能转化,无不借助于情感因素来实现。
首先要以良好的情感影响学生。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启发诱导,使他们热爱学校生活,形成良好的学习语文动机,增强学习语文的动力;用一颗慈母般的爱心关怀他们、爱护他们,当学生真正体验到教师对自己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爱护时,就会产生一种肯定的情感反应,从而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诲,并努力把教师的要求转化为自觉的行动,做到刻苦学习、乐于学习。
此外要让学生明白语文知识的重要性,因为需要是情感的基础,那些满足人的需要的事物,会产生肯定的情感,因此,我们必须让学生明白学好语文是学好其它各门功课的前提和保证。
兴趣是推动学生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可以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动力,但是人的兴趣是在社会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应利用知识本身的力量,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渴望。
小学生具有好奇好胜的特点,新异的刺激物能引起他们的定向探索活动。设法使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不断更新和变化,可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为此,可根据各种体裁课文的教学,从学生心理需求出发,注意选择新的角度和时代活水的充盈。
要使课有趣味性,使学生迷恋,就要通过课文对语言文字千变万化的运用触动学生的思想感情。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潜心阅读,细心推敲,体会语言文字的魅力。为使学生咀嚼到阅读课文的甜头,可充分调动现代化教学手段,以光、电、声作用学生耳目,与文字相映衬,入目入耳,是终达到入心的目的。也可采用展现意境、形成悬念、抓点拎线、举一仿三、讨论答辩、自我介绍等方法。
在教学中,只有让学生学习语文的需要变为自觉、自愿的心理渴求,才能变“被动式吸收为主动式探求”。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必须以教材为载体,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
(一)巧妙提问,激发兴趣,引导参与 教师利用巧妙的提问,或引发矛盾冲突,或设置悬念,或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思维活动的动机,引导学生参与学习。
(二)大胆质疑,引导问难,促进参与 “于无疑处有疑,方是进矣。”课上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问难,全体参与学习,培养自主意识。
(三)大胆放手,注重实践,引导参与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待学生有一定的基础后,应大胆放手让学生“疑难能自决,是非能自辨,斗争能自奋,高精能自探。”
山西省大同市南郊区水泊寺联合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