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牧蕾
在《灰椋鸟》一文中,灰椋鸟“归林”的“热闹”的场景感染了作者,让作者对其印象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这种变化是源于作者对生命的尊重和赞美。笔者立足生命,对课文进行了解读。
从课文中可知,作者一开始对灰椋鸟的印象并不好,这从“尖尖的嘴,灰灰的背,远远望去黑乎乎的”一句中可以看出来。但是,后来作者对灰椋鸟的看法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主要原因就在于作者在林场上空看到了无数的灰椋鸟,它们就像部队行军一样给人震撼,让人感到不可思议,让作者感到一种对生命的震撼。比如“一开始还是一小群一小群地飞过来……没有几分钟,‘大部队’便排空而至”,接下来场面更加壮观,其灰椋鸟是“整群整群”的,“一批一批,浩浩荡荡”的。这是从视觉上写出了灰椋鸟“归林”时的壮观场景。接着作者从听觉来写灰椋鸟的壮观,“老远就听到它们的叫声”写出了鸟叫声从很远的地方传来。也许这在林场非常常见,但是对于作者来说,是一个奇迹。毕竟作者以前看到的都是一只两只的,突然看到这么多的灰椋鸟,有些吃惊。这种视觉上和听觉上的冲击,必然会让人感觉到自己的渺小,从而情不自禁地停下来,仰头去观看。
其实,对于生命壮观来说,不仅仅有视觉冲击,视觉震撼,还有声音。当然,一两只鸟的叫声也许并不引人在意,但是成千上万的鸟叫声,那场面是何等壮观。走近作者,感知作者在现场产生了很多联想。对作者来说,鸟叫声不再是烦躁的,或者是无序的,而是一种交流,鸟与鸟的交流。听,先回来的鸟好像在“互相倾诉着一天的见闻和收获”“呼唤未归的同伴和儿女”“后到的鸟与林中的鸟互相应和,边飞边鸣”……此场面,此场景,给人一种百鸟争鸣之势。而整个刺槐林和竹林也成了鸟的天堂。这种喧闹,让人感受到一种热烈,一种生命的热烈。无论是见到的人,还是没有见到的人,都能从中感受到一种生命的美好,感受到生命的勃勃生机。课文中作者“情不自禁”地欢呼起来,这里的“情不自禁”是作者发自内心的真实表现。而这恰恰是一种生命对另一种生命的呼唤,一种生命对另一种生命的应和。这是作者徐秀娟在感受灰椋鸟“热闹”场景后的第一感觉。
虽然课文是描写灰椋鸟的,但“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对灰椋鸟的描写,更多的是自己情感的一种流露。作者一开始不太喜欢灰椋鸟,但是后来灰椋鸟归林壮观的场景感染了她,也导致了她对灰椋鸟的印象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这一次所见所闻,让作者看到了灰椋鸟的另一面,它们不仅仅是鸟,更是富有情感的生命,它们之间互相关心,互相等待,互相交流。在这种场景下,在这种情感驱动下,作者对灰椋鸟从不喜欢到欣赏,再到热爱,这是一个情感不断升华的过程。虽然,灰椋鸟还是原来的灰椋鸟,嘴是尖尖的,背是灰灰的,远远看上去黑乎乎的,但是作者对它的看法变了,其情感自然也就变了。因而灰椋鸟那些正常的动作、正常的叫声就变得与众不同,变得富有人情味,能够相互牵挂问候。其实,场景不同,情感也会不同,其感受与体验更会不一样。作者对灰椋鸟印象发生根本性变化,恰恰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情感的魅力,而这也是作者所要表达的意图。在解读中,教师应该紧扣情感这条线,以便真正实现与文本、作者的深度共鸣。
对于这篇课文,作者要表达的是对生命的一种热爱。这种美好,不仅仅源于灰椋鸟回归的壮观场面,更多源于作者从其身上看到的生命的壮观,感受到的生命的热烈,既而导致在情感上发生了根本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