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教学《画家与牧童》的实践与思考

2017-02-14 20:53肖瑞红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17年9期
关键词:教书先生商人动作

肖瑞红

句子是文章的基础。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把句子写好,写得更加具体生动,这也是语文素养的重要体现。虽然教学成果是在学生身上体现,但过程还需要教师在课堂上下功夫。方法不同,结果自然也就不一样。本文中笔者以《画家与牧童》一课为例,通过对两个教学片段的对比与分析,谈谈教师如何在课堂上学会借力,真正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继而推促课堂精彩生成。

【片段1】

师:课文里有关于商人与教书先生对戴嵩的评价,同学们读后便可以发现他们对戴嵩的画技评价都很高,但如果能添上动作或者表情,句子会更加生动。现在谁来试一试?

(生思考,然后举手回答。)

(多媒体出示:“画得太像了,画得太像了,这真是绝妙之作!”一位商人____称赞道。“画活了,画活了,只有神笔才能画出这样的画!”一位教书先生____赞扬道。)

生:我在“商人”后面加个动作,即“竖起大拇指”,“一位商人竖起大拇指称赞道。”

生:老师,我想在“教书先生”后面加个“笑眯眯地”,那么这一句可以这样读:“一位教书先生笑眯眯地赞扬道。”

……

【片段2】

(多媒体出示:“画得太像了,画得太像了,这真是绝妙之作!”一位商人称赞道。“画活了,画活了,只有神笔才能画出这样的画!”一位教书先生赞扬道。)

师:通过这两句,我们可以发现商人与教书先生对戴嵩的绘画功底很敬佩,遗憾的是这两个句子缺少一定的表情与动作。现在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插图,并结合想象读读句子。注意,这里你们可以添加表情或者动作。

(生边观察插图边品读想象)

师:谁来前面演一演?

(生上台表演,师与生进行评价。)

师:现在谁再来说说文中的商人与教书先生,加什么样的表情或者动作比较合适?

(师指名回答)

生:我选的是商人。“画得太像了,画得太像了,这真是绝妙之作!”一位商人手捏着胡须称赞道。(生边说边做着动作,引得全班哄笑。)

生:我认为教书先生一般都是摇头晃脑的。因而这里也是“摇头晃脑地称赞道”。

……

师:你们说得都很好。其实在写人造句时,只需要加入一定的表情与动作,句子便会更加生动,人物也更加鲜活。

【思考】

虽是同样的内容,同样的教师,但是不同的组合,不同的策略,则有不同的教学效果。将案例中两个教学片段进行比较,第一个片段虽然目标不错,但遗憾的是中间缺少了外力帮助,所以其教学效果不太理想,学生所补充的词汇比较贫乏,缺乏生动性与多样性,这是其一。其二,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学生都是被动参与。而第二个片段中,学生积极性很高,思维比较活跃,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教师让学生先观察插图,然后再进行想象并上台表演,这样集思广益,不仅可以调动起学生头脑里储存的词汇,还能推促课堂的精彩生成。

欲速则不达。针对低年级学生来说,让学生直接调动词汇来修饰,很多时候是有一定难度的。但是在课堂上,让学生演一演、想一想、说一说,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活跃他们的思维。实践证明,这种借力的方式,学生不仅有话可说,而且词汇丰富,相对而言更符合当时的情境和人物身份。这种方式,不仅符合学生的思维——从直接到抽象,也符合他们的学习习惯——以游戏为主,当然更重要的是在习得技能的同时还能丰富其情感体验,一举多得。

这里的句子教学仅仅是个个例,但道理是一样的。新课标强调语用,强调加强学生对文字的理解与运用,但并不反对课堂氛围的营造,关键是教师如何设计。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最主要的是兴趣培养,要因人而异,在轻松训练中提升能力。如果直接朝着目标去,也许能够达成,但是效果不佳,甚至还有可能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得不偿失。

猜你喜欢
教书先生商人动作
言而无信的商人
牛屎饼花
威尼斯商人
动作描写要具体
有缘的银子
我所见识的印度商人
有缘的银子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教书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