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 晗
高校期刊编辑人员英语素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肖 晗
高校期刊作为学术交流的平台,随着信息化和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将越来越多地与英语打交道。为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扩大我国高校在国际学术界的影响,本文分级论述了高校期刊编辑应该具有的英语素养,重点讨论了期刊编辑英语素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提高期刊编辑的英语素养提出了思考和建议。
高校期刊;编辑;英语素养;英文编校;对策
随着高校期刊和学术界的发展以及学术交流的国际化,期刊已不仅仅是中文刊物,期刊文章大量借鉴引用国外学术概念、研究成果,期刊的编辑也涉及英文摘要(包括标题、作者信息和关键词)的审改,英文参考文献的核实,英文编排规范的审核,以及向国外大型数据库输送和检索必要的信息等。此外,编辑的专业知识更新需参阅国外的有关资料,同样离不开英语,由此可见,具备良好的英语素养是期刊编辑做好本职工作的基本保证[1]。
怎样才算良好的英语素养,《出版专业人员职务试行条例》给了初步的概念。其要求编辑“掌握一门外语”,副编审“熟练掌握一门外语”,有一定水平的著译,编审“有较高水平的著译”。本文借鉴刘永岩提出的“不同层次的编辑应具备英语能力的具体要求”[2],结合笔者的理解和工作实践,提出期刊编辑应具有以下英语素质。
助理编辑的英语素养主要体现在语言规范、编排规范,以及基本的阅读能力。具体如下:
1.熟悉英语语言规范,包括熟悉名词的不规则复数形式,动词的不规则变化;识别并校正拼写错误;熟悉英语标点符号的使用技巧;熟悉英语缩略语使用规范等。
2.熟悉英语编排规范,包括大小写规范、斜体规范、回行规范等。
3.能阅读并理解专业内容不太深、语言形式不太复杂的英语文章。
除具有上述助理编辑的能力之外,编辑还需熟悉英语与中文表达习惯的区别,识别并校正英文摘要、引用文献中的格式及内容错误,并具有阅读专业文献的能力。具体如下:
1.识别并更正摘要中的文法错误。中式英语的表达方式,使英文标题、作者信息及关键词满足规范要求。
2.订正参考文献中的错漏。越是高层次的学术文章,引用的外文参考文献可能越多。为规范参考文献的著录,我国于2015年5月15日以国家标准形式正式发布了GB/T 7714—2015《信息与文献 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简称“新标准”),并于2015年12月1日实施。关于个人著者的著录,新标准规定“个人著者采用姓在前名在后的著录形式,其姓全部著录,字母全大写,名可缩写为首字母,缩写名后省略缩写点。……著作方式相同的责任者不超过3个时,全部照录。超过3个时,只著录前3个责任者,其后加‘ ,等’或与之相应的词”[3]。新标准增加了姓的字母全大写的要求,这一点大部分作者和编辑都还是沿用的2005版标准。例如,Albert Einstein应为EINSTEIN A,Amabel Williams-Ellis应为WILLIAMS-ELLIS A;主要责任者超过3个时应为MYBURG A A,GRATTAPAGLIA D,TUSKAN G A,et al。根据外文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要求,英文参考文献的作者姓名采用“姓在前名在后”原则,如:Malcolm Richard Cowley应为:COWLEY M R。如果有两位作者,第一位作者的名处理方式不变,&之后第二位作者的名用首字母大写的缩写式且不带缩写点并放在前面,姓在后,如:Frank Norris与Irving Gordon应 为:NORRIS F& I Gordon.
3.阅读并理解英文专业文献的基本观点、方法。
1. 熟悉英语语言及文化,了解英语国家学术界及出版界的动态。
2. 熟练使用国外文献数据库,能核实引用外文文献内容,审改或编写英文摘要。
3. 一定水平或较高水平的著译。
综上所述,对于期刊编辑而言,英语的素养要求主要体现在读、写、译的能力上。
目前,高校期刊以中文为主,对涉及英语的使用和编辑常常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一般也没有提出明确的要求。除涉及英语语言学、英语国家文化、英语教学、英语文学及英语翻译类文章对编辑的英语素养有着比较高的要求外,其它学科或多或少都忽视了英语素养在学报编辑及个人综合能力提高中所起的作用。
1. 不少编辑对英语在高校学报中所起的作用认识不足。逾越语言文字障碍是学术交流的必经之路,除自办英文期刊外,国内中文期刊也越来越多的对重要的论著文章附上英文摘要,其目的是供非中文读者阅读,为国外读者提供参考或借鉴。同时又为二次文献提供资料,便于输入国际上一些主要检索系统,有助于扩大期刊在国际学术界的影响,将刊物推向世界。这种简明、扼要的形式具有:宣传我国所取得的最新科技成就,让世界对我国有更多的了解;在增进国际科技界对我国了解的基础上,促进与各国的交流与合作,有助于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通过国际科技交流来促进人类科技进步与繁荣等方面的深远意义[4]。
2. 不少编辑缺乏英语使用的习惯,容易忽略稿件中英语部分的编校。有些编辑认为中文期刊把中文把关做好就可以了,英文使用量不大,属于细枝末节的部分而疏于编校;有些编辑认为英文摘要必然是作者的责任,编辑不需要具备英语写作的能力而疏于英文摘要的编校。实际上,根据ISO214-1976给出的定义,文摘(abstract)是an abbreviated, accurate representation of the contents of a document, without added interpretation or criticism and without distinction as to who wrote the abstract, 即由谁写摘要并无关紧要。这就是为什么编审需要具有英文摘要审改及编写能力的原因。
据笔者了解,编辑出身中文、社科等专业较多,对中文规范及编排较熟,但对英语及编排需要注意的事项认识不足,常常不能有效识别大小写、斜体使用不当及移行不规范等。
1. 大小写及斜体使用不当。有些编辑熟知人名首字母需大写,却不知所有专有名词,包括普通名词构成的专有名词词组的首字母也要大写;有些编辑知道句首字母要大写,却忽略了直接引语种的句首字母也要大写;有些编辑知道参考文献表中的篇名的每个词首字母应大写,但却不知虚词不需要大写;有些编辑知道文章标题中冠词、介词和连词不大写,但却不知字母多于三个(不含三个)的介词和连词需大写,而且文章标题的首字母不管是什么词都要大写。斜体使用不当也是常见问题。斜体标示特殊名称,常见编辑不能有效识别而导致读者费解。这些特殊名称包括:书名、报刊名、戏剧名、电影名、计算机软件名、歌剧名、CD 名,艺术作品(包括雕塑、绘画作品)、网址等,还包括飞船、火箭、轮船、飞机等类的名称,标示动植物种属的拉丁语等。但需特别注意的是《圣经》(the Bible)及其中的书名,如诗篇(Psalms),以及古兰经(the Koran)等宗教书籍,还有文件名、法规名(比如the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等不用斜体。
2. 移行不规范。由于每个英文单词的字母数量不一样,在编校和排版时,对齐左边有可能右边会产生自然的不规则的错落,并使一个单词拆成两行的情况。移行看似简单,但涉及音节划分及移行规范,大部分编辑由于英语知识不系统全面,而容易忽略或未能识别出作者的错误移行。例 如:change移 作 chan-ge,friends移 作 friends,该错误未能识别出的原因是误以为是双音节,其实为单音节词,而单音节词不能移行;还有一类单音节词常被混淆,即动词词尾-ed的 e不 发 音, 例 如 aimed、climbed、helped、spelled、vexed等属单音节词。再比如aversion移作a-version,mystery移作myster-y,该错误未能有效识别的原因是,虽为多音节词且按照音节划分行,但是移行规则规定移行时不允许把单个字母留在上行末或移到下行。但也有例外情况如e-book(电子书)、p-book(纸印书)等原来有连字符的合成词。此外,还有一些错误虽然不常见,但也容易被忽略,比如每一段落的最后一个词是不能移行的,也不允许把一个词拆分转排在两个版面上。若必须移行,则一律采用整词移行;再比如缩写词是不能移行的。
以上只是浅显易懂的几个举例,实际上这些都需要系统的英语知识(比如将闭音节误以为开音节而导致的移行错误非常常见而且难以识别)。英语大小写、斜体、移行、标点符号的使用规范,都是常规英语教育所容易忽略,而编辑必须打交道的知识。这正是许多编辑所欠缺的。
相比于读,写作能力则对投稿人及编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文期刊的英语写作能力主要体现在英文摘要的审改及编写(包括文题、作者信息、摘要正文和关键字)。英文摘要对增加期刊的下载和转引率、吸引读者、扩大影响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英文摘要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刊物的质量和一篇文章能否被国际著名的文献检索数据库收录。
在对英文摘要的审改或编写中,编辑容易犯以下错误:(1)语法错误。例如,语句成分不全或句式杂糅、未考虑时态、语态的使用,从句使用有误,误用单复数及动词变形等。(2)选词错误。英语近义词使用混淆,习惯词搭配错误,以及使用非业内公认的表达方法,这些势必引起理解上的混乱并使英语母语人士感觉突兀。(3)惯用中式英语。其典型的现象有累赘的名词、动词和修饰语、语义重复、滥用抽象名词、错置短语和从句等[5]。比如:中文里常有“分析与研究”的用词,而将英文写为are analyzed and studied,其实只用 are analyzed即可。学报编辑应着眼于润饰提高中英文摘要写作水平、消灭文体错误、改正中式英语,并使用简明英语化解陈旧烦琐的表述习惯,目的是使英文摘要的表达更为地道、简洁、有力。
除摘要正文外,编辑对英文标题、作者信息、关键词的处理也常凸显出很多不足。
以英文标题为例。英文标题要求确切、简练、醒目,而在笔者的编辑中,常遇到一些英文标题使用陈述句,既不满足字数要求,也不符合标题常用短语的表达习惯。对于英文标题词数,英国数学会和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杂志分别要求每个文题不超过12和14个词[6]。美国医学会规定文题每行不超过42个印刷符号与空格,每题不超过两行。编辑应参考相应学科国外杂志的要求和习惯,同时避免将重要信息放在副题(因为电子计算机检索和索引目录常将副题删去)。另外,作者姓名应注意大小写、连写和空格,并符合通用规范或学报规范;作者单位英译名也要校核是否为正式译名,且不能缩写;关键字应着重看是否优先选用国际通用检索出版物中所规定的检索分类主题词。
针对以上分析高校学报编辑在英语素养方面存在的不足,笔者提出了以下建议:
使用英语不仅是编校的需要,也是提升自身知识素养的需求。期刊编辑应该是“一专多能”的“杂家”。“一专”指,必须有擅长的学科或领域,除了熟悉本门学科的结构体系、基本知识内容、发展历史和不同学派的分歧,更要了解当前学科的最新动态、发展趋势和面临的主要问题。随着全球一体化速度的加快,我国和英语国家面临的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领域的问题越来越具有共性,国外学者在研究这些问题时其视角、数据的获取、研究方法的使用等方面有较好的经验[7]。我国学者向国外同行请教,并借鉴其研究成果的同时,学报的编辑队伍,也应重视并勤于使用英语,应具有外文信息查询、获取、阅读及整理的能力,以保持理论的敏感度和知识的前沿度。
除了自己编校的文章要定期进行总结和提高外,期刊编辑人员还应参考和学习国际上一些收录中国文献的数据库。这些文献数据库有文摘员审阅、修改和加工所收录的中国文献(文摘),比如英国的《国际生物学文献文摘》(CAB Abstracts),美国的《生物学文摘》(Biological Abstracts)和《工程索引》(Engineering Index)等。期刊编辑应经常访问这些国际文献数据库,学习经他们修改后的文摘,并将其与原稿进行比较和研究,对于改动大的地方,甚至要记录下来作为编辑业务学习。长此以往,就能纠正并避免国人写英文摘要常犯的错误,积累常用句型和文摘写作模式,从而提高自身的英文摘要编辑及写作水平。
鉴于各期刊具体情况不同,期刊部不一定能及时组织专门的培训和交流,编辑人员的自我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好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特别是智能手机及3G/4G网络的普及,为人们的学习和信息获取带来了极大的便捷。通过手机英语学习软件可个性化定制英语学习计划;通过网络社区、问答解惑APP“知乎”“Quora”“wik”可提问相关领域的知识、最新动态及英语规范的使用;通过ZAKER或YAHOO News Digest订阅英语时事新闻、热点及科技领域文章;通过TED,OMG演讲视频可以学习英语的同时了解国外学术领域的最新动态;通过手机关注英语学习相关的微信公众号可随时随地学习英语,如“麦田英语(MaitianEnglish)”“鸿扬英语(hyyingyu)”“口袋英语(aikoudaiyy)”等。此外,还可以通过手机关注与编辑相关的微信公众号,如“编辑校对”“中文编辑校对网”“编辑之友”“编辑学刊”等,学习编校常识,更新编辑知识。这些网络及手机资源的利用,一方面给我们提供了“接地气”、寓教于乐且紧跟时代潮流的的学习方式,另一方面减轻了人们集中化学习的负担,使碎片化学习成为可能。
高校期刊作为我国期刊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论是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还是人文艺术方面,都着实推动了高校学术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但总体来说,我国虽然有着数量庞大的学报文章发表量,但其在国际学术界的影响还较小。提高编辑的英语素养一方面是要满足出版规范,另一方面是学报融入国际学术圈的必经之路和提高个人学术素养的有利工具。
[1]吴秋玲,李苏玲.科技期刊编辑之英语素养的要求与培养[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1998(6):97-103.
[2]刘永岩.自然科学学报编辑的英语素养之我见[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1992,3(2):60-61.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 7714-2015 信息与文献 参考文献著录规则[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5.
[4]刘萍,陈松涛.科技期刊英文摘要的意义及编辑[J].科技期刊编辑研究文集,1996(00):123-125.
[5]肖凝.英汉翻译中的中式英语现象及应对策略——以政治类文本的英译为例[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31(10):35.
[6]廖有谋.文题、作者与关键词,科技期刊编辑英语学习研讨班讲义[Z].北京: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1990:71.
[7]赵勇.关于中文学术期刊使用英语的规范性问题[J].宁夏社会科学,2016(3):238-242.
G238
A
2017-01-12
肖晗,西华大学学术期刊部编辑,硕士,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教学、翻译研究及编辑出版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