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四川红色文化的网络传播策略

2017-02-14 13:30欧庭宇
文化与传播 2017年1期
关键词:方言四川栏目

欧庭宇

刍议四川红色文化的网络传播策略

欧庭宇

四川红色文化是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形态之一,蕴含了革命时期的革命精神和光荣传统及当代的时代精神。探索四川红色文化的网络传播策略是在充分利用网络传播的即时性、创新性的基本前提下,把塑造和弘扬四川红色精神作为网络传播的核心,通过丰富和完善四川红色旅游栏目、建立四川红色文化网上图书馆栏目、建立四川红色文化的网络博物馆栏目、建立四川红色文化地区方言的版本栏目,从而优化四川红色文化的网络传播效能。

四川;红色文化;网络传播;传播策略

四川红色文化包括红军长征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等重要遗址遗物及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斗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战争时期建立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纪念物和文化形态的珍贵遗存。它蕴藏了丰富时代精神包括革命先烈所留存下的爱国精神、高尚品质等精神财富,要在网络传播中以“军民团结、艰苦奋斗”的四川藏区精神、“红军不怕远征难”的长征精神、“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川陕革命精神、“团结协作,开拓创新”的航天精神为特色,形成四川红色文化传播的浓厚氛围。

四川红色文化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蕴含着民族的创造力,其凝聚力与感染力对国家在国际舞台上话语权及竞争力的提升,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随着数字技术不断推动新媒体的飞速发展,网络、手机媒体、数字电视等各项新技术正快速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中,信息爆炸和文化大融合的网络空间为红色文化传播提供了新的机遇和路径。网络文化环境可以极大促进红色文化的对外传播的同时,也成为人们获知互动信息的快速方式之一,促进不同区域人们之间的交流。地处西部的巴蜀古往今来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著称,过去由于交通不便、宣传不到位、知名度不高等多方面的限制因素,其传播特点具有地域性。随着网络传播方式的即时性和普遍性增强,改变了传统媒介固有的模式,突破了传统的时空认知的限制,为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国内外交流的平台。网络给文化传播带来了无限的生机,促进了四川红色文化传播的开放性和自主性,促进了国内外四川红色的交流,提高了四川红色文化的影响力。

一、丰富和完善四川红色文化旅游栏目

四川的地形呈现“天井状”,大多红色文化资源丰富的地区往往因交通不够便利而导致国内外游客难以涉足的同时,也导致宣传层面窄、力度分散,解决这一难题的最佳方式就是利用媒体传播的便捷性与交互性优势吸引更多国内外游客。第一,以优秀红色文艺作品作为四川红色文化吸引游客的切入点,可以将《川陕忠魂》、《红色歌谣》、《红色记忆耀通江》、《空山大捷》和《巴山女红军》等代表性作品作为宣传资料,让更多游客对四川红色文化产生兴趣。第二,传播四川红色旅游资源的突出亮点。要充分利用译者的语言优势,多开发中英文对照的四川红色文化与巴蜀文化相结合的书籍,形成图文并茂、集趣味性和知识性于一体的双语科普读物,以科普读物的方式让更多的人知晓、体验红色旅游文化的魅力。第三,加强数字媒体的利用率,积极探寻四川红色文化对外传播的媒介渠道。将微信、微博与客户端相结合,充分利用跨屏式传播优势,即电脑屏、手机屏、电视屏相结合,信息互补,突破时空的限制。第四,开展四川红色旅游文化节,在开拓市场中增强红色文化对外传播的效果。借助互联网媒体,高效利用有关抗战胜利的报道,开展国际旅游节、文化会展、国际研讨交流会等国际交流活动,力荐四川有地域特色的红色旅游景点,增强议程设置功能,提升市场竞争力。与此同时,在相应的景点体验入口下面增加留言功能,让更多朋友参与互动,吸引更多游客参与。

二、建立四川红色文化网上图书馆栏目

网上图书馆的栏目的构建能够吸引更多人来考察和研究四川红色文化,对四川红色文化传播具有重要的作用。研究四川红色文化对于提升四川红色文化品位起着重要作用,可以办相应的红色刊物,让更多学者通过调查研究四川红色文化,使四川红色文化的内容更加丰富和完善。如果在网站平台上设置四川红色文化网上图书馆栏目,汇集历年来的有关四川红色文化学的文章,不仅为足不出户的人们提供便利的阅读场所,而且也促进人们的文化交融和学术交流,成为研究四川红色文化学的宝库。与此同时,可以考虑设立网上投稿、网上审稿、网上查询及在线编辑等现代化具有远程处理的功能系统,对此感兴趣的学者只要在投稿的栏目区注册后,就享有了稿件快速上传投递的权限,而编辑亦能即时审稿发布。随着大量稿件的增加和历史文化材料的聚集,可以考虑建立和完善四川红色文化网络图书馆,让文化共享不受到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快捷地实现四川红色文化的传播,进一步提升人们共同交流沟通四川红色文化的深度和广度。此外,互联网作为跨文化传播的媒介,我们应当考虑到国外的学者参与的途径问题,大力投入英语、西班牙语、俄语、德语、葡萄牙语、日语等红色文化信息翻译工作,吸引更多的国外学者参与四川红色文化深度研究中来。

三、建立四川红色文化的网络博物馆栏目

网络博物馆网络设置系统对展品进行分类,观众在网络上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展品自由浏览。在实体博物馆人们只能被动地接收信息,不能与观众进行扁平化传播,而网络博物馆是动态的、互动的,可以设置网络留言和贴吧交流。网络博物馆中的体验者不再是被动地“看”和“听”,借助声效和视觉的感官讲自己投身到展览中去,体验网络方式下四川红色文化所带来的乐趣。切实可行的方式可以考虑建立四川红色文化的网络博物馆栏目,增强观众在“仪式观”视觉下感受四川红色文化的历史、现实的直观性。仪式观“不是空间上讯息的拓展,而是指时间上对社会的维系;不是一种传递信息或影响的行为,而是共同信仰的创作、表征与庆典,即使有的信仰是循环的;其核心是将人们以团体或共同体的形式聚集在一起神圣典礼”[1]。人们因为对“仪式”视觉下的共同参与,能够深刻学习红军长征、英勇不屈、不畏艰险的革命精神,建设时期的独立自主、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以及当代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当然,大多数网络博物馆展示也存在无法直接展现实体博物馆的内容,譬如一些实体博物馆的展品比较珍贵,不可能近距离与观众接触,人们参观时只能观看小部分具有代表性展品,而且这些展品都是固定放置到玻璃框内,内容简洁且用卡片形式进行说明,人们很难再深入了解更详细的内容。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四川红色网络博物馆可以将珍贵的展品制成图片、上传到网络,利用三维立体效果将多张图片从多个角度来展示同一展品,网民通过鼠标从平移、旋转、放大、缩放从多个角度无限次数细看和研究展品,实现了网络展品的资源共享。借助“3DS MAX 技术创建出中共中央旧址的院落、礼堂、街道、树木等虚拟模型和相关的三维模型库,然后以VRP软件平台为核心,充分运用其脚本语言”[2],实现虚拟四川红色文化交互漫游系统。通过虚拟现实展示“全景式”博物馆、红色遗址及其他爱国主义基地,人们不但能够更为直观地、立体化地体验四川红色文化,而且弥补文字的文化抽象性所不能带来的体验感,从而增强了四川红色文化的宣传效果。当观众不会拆分结构图,可以点击预览,仔细浏览四川红色文化景点的整体组成结构。

四、建立四川红色文化地区方言的版本栏目

四川红色文化地区除了川陕根据地,还有甘孜州、阿坝州等地方往往定居着少数民族人民,使用除了四川方言,还有他们本身民族的语言,红色文化的传播离不开当地方言。由此,必须重视地区方言翻译推广工作。在过去传统媒体传播途径来看,以生动鲜活、风趣幽默的具有乡情的方言传播本地人所熟悉的节目内容,成功地吸引了本地受众的目光,拉近了受众与媒体之间的感情,而这种感情的纽带就是方言,因为方言不仅是人的自我认同的显著标志之一,同样也是社会认同的显著标志之一。

如今网络时代背景下,运用民族地区少数民族语言在网络传播中进行交流,经常会遭遇无法使用书面表达的民族语言词汇。过去,我们都是用英语词典来查生疏的词典,但是词典重而大而不容易携带。假如四川红色文化网络设置民族语言和四川方言在线词典子栏目,将四川地区的主要方言词典将收录到查询系统,一旦用户在查询系统中输入普通话词汇,就可以查到相应配有发音的四川方言或民族语言文化词汇,解决人们在书写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提高网民掌握四川方言或民族语言的能力。对于表现形式来说,网络承载文字和文化的传播,如果在网络运用同一版本的不同语言进行对照,四川方言或民族语言的书写加深人们的印象,运用起来就能随心应手。由此,不同语言版本的网络贯通不仅可以促进四川红色文化的对内传播,而且提升对外传播的效果起到很好的作用。

结 语

四川的红色资源丰富,目前主要涉及红军长征路线、川陕苏区和伟人故居三大板块。它“记录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利益而奋斗的历史,昭示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真谛”[3]。在网络传播逐渐常态化的背景下,建立由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媒体传播为基础的治理体系,全面推动四川红色文化发展,将四川红色文化通过网络传播实现品牌化和系统化,让国内外朋友体会和感受四川红色文化中精髓与实质。只要制定了科学合理的政策,对四川红色文化传播加以规范引导,使四川地区所使用方言传播所承载的地方充分予以重视与支持,不仅不会阻止繁荣文化,还会使各地文化在交融中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真正达到文化和谐的境地。此外,红色文化传播本属于传播方式的媒介选择,要注意对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四川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层次较低,产品单一,吸引力不强。不能过分强调革命精神对人们的教育意义,而忽视了消费者其他方面的需求,要让更多人在四川的红色资源与旅游资源熏陶相结合,如壮美的自然风光、极具特色的风情民俗、悠久的历史文化等。总之,四川红色文化的网络传播不仅要注重红色资源的开发为前提,不仅加强传播方式的合理利用与创新,而且要注重关注者的内心诉求,从而使四川红色文化传播更加具有科学性、实践性、协调性与广泛性。

[1]詹姆斯·W·凯瑞,丁未译.作为文化的传播(媒介与社会论文集)[M].华夏出版社,2005:28.

[2]数字西柏坡的构建与实现研究[R].第六届河北省社会科学年会报告,2011:50.

[3]欧庭宇.四川红色资源在培育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应用[J].决策与信息,2016(9):80.

G249.27

A

2017-02-08

作者介绍:欧庭宇,西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部区域文化研究中心资助项目“四川革命老区精神与区域文化软实力建设研究”(XBYJC1317)。

猜你喜欢
方言四川栏目
方严的方言
A gift I treasure
四川移动
方言
说说方言
留住方言
栏目主持人语
“大师问答”栏目问答精选
“大师问答Ask the Guru!”栏目问答精选(二)
栏目制,为什么这样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