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昕 高 媛
探索创建“湖美模式”,研究传承培训体系
——关于文化部教育部“非遗”传统雕塑传承人培训“湖美模式”的思考
张 昕 高 媛
湖北美术学院连续承接了两届中国文化部、教育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班,基于“非遗”的特性与培训班的经验,学员探索创建出“湖美模式”:对今后的“非遗”保护工作总结出三点经验:一是尊重传统技艺的原生性,保护传统技艺的生存环境;二是以传承人为主体,把握“非遗”的活态性与流变性;三是增强“非遗”传承扎根人民的使命感,构筑良性公共文化。
“非遗”;传统技艺;原生性;流变性
1.师资队伍多学科跨领域组成
按照文化部提出的“强基础、增学养、拓眼界”的总体要求。培训班旨在帮助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提高文化素养、审美能力、学习能力。继而,促进传统工艺走进现代生活,全面提高非遗保护与传承水平。
基于学员的基础条件与多种需求,培训班整合了多学科、跨领域的学者。因此,师资队伍的特点是多层次,立体化构成。授课教师结合各自的研究领域,分别从艺术造型的基础知识、雕塑艺术创作手法、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方向、雕塑作品的展陈方式等多元视角,为学员普及美术基础知识,传播“非遗”文化。
教师团队中以资深教授为主,同时兼具青年骨干教师。并特邀省内著名雕塑家、以雕塑艺术理论、展品展示设计等多领域的专家学者开展讲学。雕塑名家座谈会上,培训班邀请寓言雕塑大师刘政德先生担任主讲。他指出,传统雕塑的创作,不仅需要掌握好雕塑材料的特性,表现独特的艺术语言与本民族特色,更重要的是要创造出个人的风格。
2.培训体系多层次、立体化构成
本次培训班积极探索出“湖美模式”,其来源是两方面的。一方面湖北美术学院作为高等美术院校自身深厚的艺术积淀,另一方面挖掘出其院校特色中契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因子。湖北美术学院作为文化部教育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班”的承办单位,持之以恒地贯彻落实“以人为本,服务学员”的理念。因此,培训体系是多层次,立体化的。
具体来说,由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制定培训计划,湖北美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负责组织实施具体事项。课程整体涵盖面广,不仅有造型艺术基础理论骨干课程,而且还对原有的课程体系进行创新,即增大艺术实践与艺术考察的课程比重,开拓参训人员的眼界。并且,注重学员之间的传承经验交流与互动,进行多次学员座谈会;特邀雕塑名家大师与学员开展专题讲座的交流活动,成效显著。在培训班的结课阶段,举办了总结性汇报专题作品展览,旨在加强传统技艺与现代社会的联系。最后,本届培训班认真总结培训工作的经验,形成了图文结合的总结报告。在实践中,学校注重巩固培训班的实际效果,一方面开展对优秀学员进行的表彰工作,另一方面建立起固定的回访制度,由此探索出一套逐步细致、日益完善的培训结构体系。
另外,本届培训班充分发挥艺术院校艺术性与学术性并重的特色。在教学原则上,做到了因人因事施教,坚持问题导向与创作导向。
具体在课堂讲座方面,培训班力求做到因人因事施教。通过基础培训与案例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做到了通俗易懂。授课教师根据学员的实际文化水平,有针对性地提炼出非遗文化中的雕塑艺术的特点,并结合大量精美的图片,以直观的视觉语言向学员展示。在参观考察方面,考察地区不仅涵盖了美术馆与博物馆,同时也包括了新兴的艺术街区与文化公司,考察地的扩大有助于使传承人全方面地了解“非遗”的文化生态与市场环境。其中,学员们集体参观了毗邻的昙华林艺术街区,作为武昌文化区的一条老街,昙华林街区历史底蕴丰厚,许多手工艺人和青年设计师都在这条老街上延续着传统创作,起到了示范效应。
3.课程设置多板块丰富化合成
“湖美模式”在课程设置上力求结构优化,突出学院美术优势,具体有以下三个方面的课程特色:
①夯实造型基础,提高艺术素养
造型艺术基础不仅是艺术造型的基础,同时也弥补了传统雕塑传承人学院派造型理念的缺失。湖北美术学院作为华中地区现代高等美术教育的发源地,艺术氛围浓厚,在美术基础课程上也拥有强大的师资队伍。同时,充分考虑到受训人群的年龄结构特点与文化知识有所欠缺的实际情况,做到因人因事施教,本着“以人为本”的办班宗旨,开设课程。
研培计划的培训内容共分为四个模块:文化艺术理论基础、美术与设计基础、观摩交流和创作展示。其中美术与设计基础部分占总学时的64%,突出了美术基础知识在总体课程中的重要地位,主要有圆雕艺术基础、色彩专题、素描专题、立体构成与造型、工具与材料专题等课程。为夯实雕塑创作基础知识,邀请著名雕塑家李三汉先生讲授圆雕艺术基础课程;为普及色彩搭配的知识,邀请燕林教授讲授色彩专题课程;为普及素描基础知识,邀请青年教师魏召讲授素描专题。除此之外,还有湖北美术学院雕塑系的陈君教授讲解与雕塑创作相关的立体构成与造型专题等一系列丰富的课程。
②兼顾理论实践,提升全面素质
艺术理论知识作为传承人的薄弱环节,局限了传承人今后的创作空间。培训班的视野不再局限于与传统雕塑技艺相关的专业知识,同时也培养学员的理论素质,并着眼于以艺术理论的高度概括性去引导学员平衡“技”与“道”关系,提升全面素质,促进全面发展。
在理论方面,理论课程紧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实际需要相联系。基于传承人受教育水平较低的实际情况,课程设置由浅入深,难易结合。课堂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包括了非遗保护理论、美学原理及中外雕塑史专题、雕塑材料知识、相关非遗项目的案例分析和专题鉴赏等课程。
培训班邀请湖北省内著名美学教授,引导学员拓宽创作思维。诸如,武汉大学彭富春教授为学员们讲授雕塑艺术美学概论。彭教授以哲学的思辨性概括出艺术的本质,他认为:举凡艺术佳作皆是技艺、欲望、思想三者的高度统一。并邀请了省内高校的艺术史教授,普及了中外雕塑艺术史方面的知识。通过梳理雕塑艺术的发展脉络,使传承人从艺术史中汲取适合自身创作的养分。诸如,湖北美术学院美术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周益民教授为学员讲授外国雕塑史专题。他以大量的图片细致地讲解了原始壁画、器具艺术和古希腊时期的绘画、建筑和雕塑作品。旨在为学员们介绍西方雕塑艺术发展的大背景。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张昕教授选取中国雕塑的发展史中的重要节点,概括出不同时期中国传统雕塑的艺术特征;以东方与西方经典的雕塑作品为切入点,分析其创作手法与艺术特征,继而探索出表现美的规律,启迪传承人的创作思路。
在实践方面,基于非遗传承的要素是人,而“手”的灵活度成为了衡量传承人的技艺娴熟度的标准之一。由此,培训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开展以现场教学为主的教学活动。
美术基础通识课采用大班授课,专业课则进行一对一辅导。培训班邀请了省内著名雕塑家进行现场教学。将雕塑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相结合,便于学员理解融通。现场的示范演示与传授雕塑经验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形象生动,易于学员理解。著名雕塑家李三汉先生亲临现场教学,并总结出自身的创作经验——“做雕塑等同于做骨骼”,寄语雕塑传承人从骨骼塑造入手,从形似走向神似。
“传移模写”不仅适用于绘画创作,同样有益于传统雕塑的创作。临摹作为学习一门艺术的基础阶段,有助于夯实造型基础,并提高技艺的娴熟度。由此,培训班还邀请了省内著名雕塑家进行现场临摹体验教学。通过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使课程变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著名雕塑家李鹏程先生指导学员进行泥塑临摹课程。结合学员的不同特点,进行分组教学,开展一对一指导。
③突出技艺为主,强调思维先导
培训班突出“技艺为主,强调思维先导”的办班理念,努力拓展学员的思维宽度,力求“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努力完善学员的知识结构。
具体在课程设置上由艺术观念与艺术风格专题、非物质遗产概论专题与艺术现象与本质专题等组成。邀请到哲学、文艺、“非遗”等方面的理论专家进行授课,并分别从艺术哲学理论、文艺理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等角度出发,拓宽传承人的思维,助力今后的创作。
例如,湖北美术学院副院长刘茂平教授站在哲学的高度,深入浅出地分析了艺术观念对于艺术创作产生的深远影响。以中国雕塑史上的代表性时期为切入点,总结了各时期雕塑艺术的不同风格,并指出,手工不同于现代机械制造,具有珍贵性与独创性。手工艺的传承需要精益求精,需要传承人对手艺的兢兢业业和始终坚守,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感。
另外,充分考虑到当下“非遗”保护的实际,也就是如今广泛提倡“非遗”的传承可进行“生产性保护”的尝试。无论是从政府层面还是社会层面,都十分关注“如何有序利用‘非遗’文化资源进行市场化的尝试”的这一议题。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张昕教授与学员们共同探讨了“非遗”的保护与创新问题。结合“非遗”传承人才流失的现状,建议向“非遗”保护工作开展较好的国家学习经验: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利产权保护制度。建立专卖制度,增加传承人收益,并以此杜绝粗制滥造的产品,进一步为“非遗”传承人打开市场。
学员们普遍反映,在培训班上深入系统的学习,领会到了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意识的重要性,并进一步加深了做好“非遗”传承工作的认识。
中国非遗传承人研修研习培训计划是由文化部联合教育部制定,并委托高校等相关单位组织进行研修、研习和培训的。旨在帮助传承人提高文化艺术素养、审美能力、创新能力,并提高中国传统工艺的设计、制作及衍生品开发水平,最终促进传统工艺走进现代生活,振兴传统工艺。
去年岁末,第二届中国文化部、教育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雕塑传承人研修培训班已于湖北美术学院昙华林校区顺利结班。此次培训班的举办,既着眼于传统雕塑领域内不同门类之间的交流,又立志于探索将传统文化融入雕塑创作的轨迹。
1.传承区域特征——湖北雕塑艺术特色
湖北地处中部,南北文化在此交汇,并孕育了瑰丽的楚文化,因此湖北雕塑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湖北的雕塑艺术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鲜明的地域特色,凝结着荆楚人民的智慧。
湖北的雕塑艺术中,诸如木雕、泥塑、石雕以及其他雕塑门类都具有明晰的过渡风格。正是这种独特的艺术风貌,使其在全国范围内独树一帜。“湖北作为楚文化的主要传承地,木雕艺术继承了楚式木雕的风格与艺术特征。湖北木雕空间关系复杂,善于在木材上处理各种工艺,形式多样、内容纹样丰富。在木器的色彩、造型、技艺上都深受楚国木器、漆器、青铜器的影响。另外,湖北泥塑的特点是博采众家之所长,综合了南方和北方的特性,取材广泛。泥塑线条粗犷中带有细腻,色彩浓烈中带有明快。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湖北石雕在风格上兼收南北。形成了既具有北方石雕恢弘大气之美,又兼收南方石雕灵秀婉约之感的独特风格。”
2.传承人群特点
此次培训班由湖北美术学院继续教育与培训学院、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共同承办。学员通过自行报名、文化部门组织、行业组织等多种形式进行报名。参训人员最终由湖北省内具有较高技艺的60名传统雕塑传承人构成。
根据本次培训班的学员情况统计表的数据,分析此次传统雕塑人群的特点。总体来说,传统雕塑传承人群的特点是雕塑门类丰富,从事人员的男女性别比例失衡,反映出传承人年轻化亟待改善与受教育程度有待提高的问题。
学员来自木雕、石雕、泥塑、陶瓷、面塑、糖塑、楚玉雕琢、砚雕、根雕、糖画等丰富多样的传统雕塑门类。湖北省内传统雕塑艺术分布为区域“聚合式”,区域地方特色显著,参训人员的生源地与项目也因此相对集中。在性别构成上,男女性别比并不平衡,男性学员50人,占83.3%;女性学员10人,占16.7%,这也是基于传统雕塑创作的实际情况而定制的,在进行雕塑创作时男性较女性更具身体条件的优势。在年龄分布上,以20岁——59岁的中青年龄是主要部分,但长期从事传统雕塑技艺人群仍以40岁——59岁年龄段为主。尤反映出传统技艺的传承亟待年轻化的现实问题。
参训学员大部分来自民间,对民间艺术未形成系统化的认识,未深入了解“非遗”文化。从汇报展上看,雕塑作品以传统样式与题材为主。现代设计意识较为薄弱,市场意识较为滞后。同时,以此次培训班的数据看,在受教育程度上,传统雕塑传承人以初、高中为主,共占比68.3%。但此次的60名学员中,也有18名拥有大学本科学历,占比30%,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传承人受教育程度有所提升的现实。
总体而言,本次培训班积极践行湖北省文化厅提出的“搭建一个平台,达成三项目标”的要求。具体来说,三项目标分别是:汇集省内专家学者深入研究传统雕塑的历史意义与当下的审美价值;汇集省内民间雕塑传统技艺传承人,使其相互交流学习;汇集民间雕塑艺术爱好者,拓展视野并扩大传承人群队伍。
总结此次培训班的办班经验,对于今后“非遗”保护工作的开展有以下三点体会:
1.尊重传统技艺的原生性
传统技艺植根于中国民间的广阔大地之上,秉承了中国古代社会所遗存的“家长制”的传承传统。自宋明以来,中国古代社会涌现出了早期资本主义的萌芽,各类手工业、工商业欣欣向荣。以北宋画家张择端所绘制的《清明上河图》中,后人可窥见当时繁荣发展的手工作坊与商铺。但总体而言,当时基于中国的国情与经济基础,传统技艺的传承并没有脱离家庭、行业门派的范围,未形成如近代西方社会中的机械化大生产的规模。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犹如池中养鱼,关键是要为‘鱼儿们’营造出一个适合于它们生长的客观环境。”尽管,以家庭、师承为主的手工艺传承方式,阻碍了传统技艺的普及与更新。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却使这些传统技艺在历史长河中保存了原貌,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下呈现出原生性。这亦契合了中国传统的“父子相传、传宗接代”的家庭观念与自我循环的师徒门派关系。同样也有学者指出家庭传承的益处在于有利于创作,“我们不难发现家庭传承对民间美术的发展带来好处的一面。因技艺掌握在比较安定的家庭环境中,使创作者无形中强调创造过程的感情化,自然流露出一种潜移默化的和谐气氛在作品之中。”
如今,在机械化生产的大背景下,现代工业文明冲击着弥足珍贵的家庭手工技艺。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振兴传统工艺”。尊重传统技艺的原生性,使其在新时代的传承中保留原貌,是“非遗”保护事业参与者所应尽的义务。
2.把握“非遗”的活态性与流变性
“非遗”不同于物质文化遗产,其无形性与动态性决定了保护工作的复杂性与特殊性。仅以文物古迹静态的保护方式,并不能把握“非遗”的特性。王文章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中归结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些基本特点,其中强调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流变性与活态性的重要性。
诚然,我们需要先明确“非遗”活态性与流变性的语义。“活态性”是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主体是人,需要重视人的价值。“流变性”则是指传统技艺在传承与传播中产生的变异。此类变异往往伴随着传承主体与社会文化的思维的碰撞,是其自身内部自我发展的需要。在当下工业化的进程中有序地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挖掘出适合现代社会的文化生产要素,成为当下“非遗”保护工作的要义。
此次传统雕塑培训班,亦是把握了“非遗”流变性与活态性的特性。汇集了多种雕塑门类,旨在打破不同门类之间的间隙。促成学员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心态去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培训班中,湖北美术学院壁画系的讲师蒲美合,从漆艺和雕塑艺术的结合点入手,将漆艺概念引入雕塑,并提出“漆艺制作与雕塑有许多相似相通的地方可以相互借鉴”的观点。率先示范,如何打破了不同品类创作材料的规定性。
3.增强“非遗”传承扎根人民的使命感
文艺来源于社会,扎根于人民。在当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发展轨迹中亦显得更加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中,滋润着文化成长的基因。“非遗”传承既立足当代,又放眼于千秋。这便需要传承人时刻牢记“文艺扎根人民”的宗旨并强化使命感,将自身技艺的发展与非遗传承人联系在一起。
另外,非遗的群体性传承有利于构建良性的公共文化空间。有学者指出:“传统的非物质文化是在日常生活领域中完成它的文化凝聚的。正是因为日常生活作为一种具有主体间性、公共性和共享性的场域,才使文化在其中的生化流变具备成为一种公共文化的可能性,从而也就有可能构建一个文化共同体的基本行为规范和秩序 。”
“非遗”技艺不只是家庭、师徒之间的个体智慧。追其根源是劳动人民在漫长历史过程中形成的集体智慧。可见,“非遗”的产生与人民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相关,其传承与发展又将造福于广大人民。张道一在《民艺学论纲》的序中也谈及了此:“民间艺术是源也是流,它是人民大众即时即地的艺术创造……民间艺术在文化上的价值,主要是在精神上所表达出来的纯真情感,它既体现着人民大众所追求的理想,也凝聚成相应的形式。”
“非遗”的传承与发展,不仅需要一批批传承人,而且社会各界的广泛响应将使文化基因得以延续。此次培训班将非遗文化传播入校园,从而依托高校激发创新理念,换取非遗传承新的形式。相信此次培训班的成功举办将有效增强公众的认知度,增加民族文化的自信,促进传统文化多元化的可持续发展。
一城一记忆,一国一工匠。游走于历史沧桑的昙华林历史街区,其承载的厚重城市文化见证了近代武汉中西文化交融的岁月,也将见证今后一大批具有工匠精神的传承人群在荆楚大地上涌现。罗丹曾说:“艺者的德性只是智慧,专注,真诚,意志。”一方面,艺术从业者需要智慧与真诚。另一方面,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领域,传承人需要秉承专注与坚守的精神,这亦契合了习总书记所提出的“工匠精神”。
当下社会呈现出急功近利,日益浮躁的形态。提倡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有利于改善此现状。此次的培训班将成为一座桥梁,促成传承人与院校,与传承人群体,与社会大众之间的互联互通。继而,借传承人之手,让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中薪火相传。在新的时代语境下,通过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它将重焕生机,重返生活,助力民族伟大复兴。
张昕 湖北美术学院图书馆馆长 教授
高媛 湖北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
[1] 张昕. 湖北造型文化遗产审美论纲[M].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4:48-49.
[2] 苑利,顾军.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十项基本原则[J]. 学习与实践,2006,(11).
[3] 唐家路,潘鲁生. 中国民间美术学导论[M]. 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0:246.
[4] 袁年兴. 文化的人本寓意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真性[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1,(2).
[5] 张道一. 张道一论民艺[M]. 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8:34.
G127
A
1009-4016(2017)01-004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