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剑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7)01-000-01
摘 要 研究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目的在于通过对发展历程的分析探寻国内外残奥运动的历史和成就,促使全社会不断加强对残奥运动的关注与重视。本文分析了国内外残奥运动发展历程,并阐释了残奥运动对促进中国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价值。
关键词 残疾人 奥林匹克 运动 发展
Paralympic Games(残奥会)正式确立和举办的时间和地点是在1960年的罗马,不过这一时间并非世界残疾人运动起始的日期。事实上,二战刚刚结束时,德国医生Ludwig Guttmann爵士在英国从事二战受伤退伍老兵(主要是脊髓损伤残疾老兵)的康复医疗工作,在发现体育运动对于残疾医疗康复的积极作用后,在Ludwig Guttmann爵士大力倡导下,一个名为“International Stoke Mandeville Games”(斯托克·曼德维尔)的国际残疾人运动会拉开了序幕。在此基础上,第17届罗马夏奥会结束两周后,“Paralympic Games”正式诞生。
一、国际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历程
在17届罗马夏奥会举办后的1964年,国际奥委会确立由举办夏奥会的国家同时举办残奥会。最初规定举办地可不与夏奥会同城,不过1988年重新规定为同一个举办夏奥会的城市须同样举办残奥会。
1982年成立的“International Coordinating Committee for World Organizations of Sports for the Disabled”(世界残疾人体育组织国际协调委员会)标志着全球性的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有了统一的管理机构和组织。残疾人体育运动开始全面融入世界体育运动的大家庭中。
国际夏季残奥会的比赛项目共分十八个大类,分别有射箭、田径、滚木球、自行车、马术、击剑、门球、柔道、力量举重、帆船、射击、足球、游泳、乒乓球、轮椅篮球/橄榄球/网球、排球。冬季残奥会比赛项目共分四个大类,包括高山滑雪、越野滑雪、冰上雪橇球、轮椅体育舞蹈,各大项中还分为若干小项,如高山滑雪滑降、超级大回转、大回转、回转等。
二、中国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历程
中国参加国际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的时间相对较晚,最初的参与人数相当稀少。第一次参加国际夏季残奥会的中国运动员仅有24人,时间是在1984年6月,地点为美国纽约长岛。不过虽然是初次参赛,中国盲人运动员平亚丽、赵继红就在女子B2、B3两个级别的跳远比赛中荣获金牌。
在随后的1988年、1992年、1996年、2000年五届残奥会上,中国派出运动员人数累积达到215名。夺得80枚金牌、72枚银牌、52枚铜牌。其中有59人/次打破75项世界纪录,25人/次打破残奥会纪录。
到雅典夏季残奥会时,中国残疾人运动队创下三个史上“最多”,分别是参赛人数最多,参赛项目最多,新手运动员人数最多。此次夏季残奥会中国运动员人数达到了史无前例的200人,参加比赛项目达11大项、284小项;新手运动员人数161人,占全体运动员总人数80.5%。
而到万众期待的北京夏季残奥会上,比赛项目不仅突破性地达到了二十个大项、470个小项,参赛国家与地区也多达147个,参赛运动员人数4000,教练员人数2500,是国际夏季残奥会有历史记录以来参加国家和地区数量之最的一届。而此届残奥会上中国代表团成员人数547,残疾运动员人数332,其中68%的运动员是首次参加残奥会。这一数据也是中国参加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以来突破极值的历史记录。
借北京夏季残奥会的时机,北京在880条城市道路上铺设盲道累计达1541公理,开通无障碍残奥会公交专线16条。此外,北京所有比赛和训练用运动场馆主要位置设置的无障碍席位数量多达2476个,设置无障碍电梯、滚梯等200条,设置永久性无障碍卫生间329和临时性无障碍卫生间302,每个比赛场馆均有无障碍厕位。而在参与北京残奥会报道的5500位记者中出现了40余位残疾人记者,国内残疾人记者也实现了零的突破。
三、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对中国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意义
在“更快、更高、更强”的国际奥林匹克运动精神的背后还有“公平正义、诚信友爱”的奥林匹克教育价值,而这恰恰是时下中国构建和谐社会十分需要的理念。“公平正义”并非局限于竞技比赛期间的公平正义,而是指残疾人与健全人同样拥有参与体育运动、享受体育运动设施设备和运动机会的公平权利,是体现社会正义的重要渠道与方式。“诚信友爱”则早已不是战争后期受创的士兵与健全平民一样同样需要通过体育运动实现恢复战争带来的精神和身体的损伤,而是延伸和扩大到了和平年代的社会每个成员都有义务和责任彼此坦诚相待、互助友爱,这是现代社会体现人类文明最核心的方式之一。
现代科学研究早已证明,体育运动对于人类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都具有十分重要且有益的促进作用。健全人参与体育运动能够在提高身体素质的同时培养坚强勇敢、积极乐观的良好精神品质。同样,残疾人在遭受躯体损伤和残缺的打击后,更加需要通过运动开展身体的治疗和心理的康复。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并非局限在健全人的世界和梦想中,作为社会共同成员的残疾人同样且更加需要融入到健全人的世界与梦想里。进入新时期的中国需要通过全社会的关心与帮助实现每个残疾人参与奥林匹克运动的梦想,并以残奥运动的开展全面实现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美好蓝图。
四、结束语
残奥运动诞生在残酷战争年代结束之时,其红、蓝、绿三个“扇页”与IPC字母构成的残奥会标志代表着人类最核心的文明结构要素:心智、身体与精神,意在突出人类需要和谐发展,需要心智、身体、精神共同达到和谐统一。这样特殊的形成背景和崇高的理念精神与时下中国构建和谐社会产生了奇妙的共鸣,推动中国乃至世界残奥运动发展不仅是新时期下中国社会和中国人实现以体育促文明的重要途径,更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长期历史性工程,需要全社会、全体公民的积极且持续的参与和关注。
参考文献:
[1] 谭丽清.我国残疾人体育运动发展历程的思考[J].中国特殊教育.2012(05):29-31.
[2] 张晓杰.我国申办冬季奥运会的全面分析[J].内蒙古体育科技.2013.04:12-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