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校辅导员角色的转变与认同

2017-02-13 16:01院志坤李攻明
山东青年 2016年10期
关键词:认同角色转变

院志坤李攻明

摘要:当前我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辅导员的工作具有压力大、事务繁琐、程序复杂等职业特点。从学生教育、课堂教学与学术科研、分管工作等方面对高校辅导员角色的转变与认同进行系统分析,有助于高教从业者,尤其是辅导员更好地适应高等教育新形势和新常态对辅导员工作提出的要求。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角色;转变;认同

高校辅导员作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核心、骨干力量,其工作具有压力大、事务繁琐、程序复杂等特点。这就要求辅导员要以动态、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的工作,要在职业生涯中逐步完成对自身职业角色的转变和认同。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以理想信念不断完善辅导员的职业道德建设。

一、学生教育——从管理者到服务者

当前,生硬、机械的管理者身份已经不再适合高等学校学生教育工作的实际,同时也不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因而高校辅导员以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为抓手,努力完成从管理者到服务者的角色转变。

(一)学业成绩方面

一般情况下,从大二下学期开始,尤其在专业课程陆续开设之后,本科学生在学习能力、方法和习惯上存在差异性,因而在工作中要突出重点班级和重点人群,因班而异、因人而异地通过重开自习、学习小组帮扶、学情自我分析等形式实现学业服务的精细化。只有以服务者的姿态低调介入学生的学业成绩管理,才能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才能保证无一人因学业问题出现学籍异动,不及格率和学业预警率保持在较低水平,英语四、六级、计算机省二级、国家二级等等级考试通过率高。

(二)日常生活方面

作为学生在校期间的监护人,辅导员的角色转变还体现在对家长身份的认同上。在生活中辅导员要努力像家长一样,从细微处关心、照料学生。针对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细微心态变化,辅导员必须做到“四个及时”:及时发现、及时到场、及时干预、及时解决。通过谈心、短信、微信、QQ等手段,时刻关注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珍惜学生每一次开口倾诉心声,珍惜每一份信任,疏导学生心理产生的细微变化。

对辅导员来说,手机24小时不能关机是基本要求,处理突发事件是常态。正是每一次的陪伴与照料,铸成了高校辅导员的果敢与担当,正是每一次的抚慰与关心,增进了辅导员与学生之间家人般的情感。

(三)课外活动方面

在指导学生参加课外活动方面,辅导员服务意识的最好体现就是参与度;是以朋友身份融入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是尊重学生的首创精神;是通过一次次讨论、演练、修改后取得成功后的成就感。

通过以朋友的身份参与到课外活动和学课竞赛的每一个环节,在拉近辅导员与学生之间距离的同时,也使得指导效果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最大限度地提升团队成员的组织协调、人际交往、语言表达、逻辑思维等方面的能力,充分发挥了细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育人功能。

二、课堂教学与学术科研——从授业者到传道者

在目前各高校的教学体系中,辅导员及其讲授课程的地位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一般情况下。辅导员会担任《形势与政策》、《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的教学工作。虽然不是主干课,核心课,但是辅导员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努力让自己从知识、技巧的讲述者向思维模式、思想意识的引导者转变,实现从授业者向传道者的蜕变。

在教学过程中,辅导员要从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手段完善课程考核考评方法三个方面下功夫,有意识地以时事热点问题作为切入点,调动同学们的学习兴趣;通过人文社会学科思维方法的传授,改善理工科学生的思维缺陷;在每个专题的教学中都额外开设诸如“中国电影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恐怖袭击的应对和防范”、“大学生电子商务创业一般流程和常见误区”等一系列知识拓展版块,开拓思想政治教育和就业指导的全新途径。

在学术科研方面,辅导员要积极主动地撰写论文、参与科研项目。学术科研成果力求站在理论高度重新审视实践经验,在归纳总结的基础上进行提炼升华,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三、 资助工作——从执行者到施助者

资助工作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中之重,从奖助学金的评定到审核再到发放,每一个环节都必须要求精准,这种精准不仅是技术层面的,同时也是精神层面的,辅导员只有实现从执行者到施助者身份的转变和认同,才能真正做到资助工作的三个精准。

(一) 精准识别

1、民主评议小组职责延伸。在困难认定之前对小组成员进行培训和教育,要求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牢记自己的职责,对参加困难认定同学的家庭情况以及在校期间的消费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2、推行基于“家庭经济情况+在校消费情况”的困难生认定方法。制定困难认定后的跟踪考察制度,通过假期家访、调查问卷等形式对经济困难学生特别是受资助学生的经济和消费情况进行考察,确保困难学生甄别工作的准确性。

(二)精准奖助

1、在奖助学金发放过程中要采取问卷调查、座谈会等形式了解是否存在违规违纪情况,一经发现,绝不姑息,严肃处理。

3、深入开展资助育人工作,培养受助学生的感恩意识和诚信观念,推动资助工作由“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变。

(三)关于精准管理

1、资助档案以学年为单位,下分“民主评议原始材料”、“公示材料”、“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国家助学金申请表”等类,方便档案的查找和整理。

2、定期对档案进行审查和整理,学年内每一环节工作完成后及时对相关材料进行归档,学年资助工作完成后,对各类材料进行审核整理。确保重要原始材料,无遗失,无差错。

[参考文献]

[1]郑永廷,曾萍.当代大学生的成长需要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实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12).

[2]曲建武,吴云志.高校辅导员素质与能力建设问题研究综述.[J].高校理论战线,2006,(4).

[3]毛建平.论高校辅导员的发展史与职业化研究.[J].党史博采(理论),2009,(6).

(作者单位:1淮南联合大学医学院, 2安徽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安徽 淮南 232000)

猜你喜欢
认同角色转变
认同的崩溃
融媒体时代领导者媒介形象重构与认同
跨性别者认同矛盾研究
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角色问题研究
浅析我国对外贸易的转变及对策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
试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
关于会计职能转变若干问题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