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教学方法,打造高效课堂

2017-02-13 15:43周亮
考试周刊 2016年105期
关键词:优化方法高效教学

周亮

摘 要: 在新课改不断推进的当下,教师只有不断优化教学方式、树立新的教学观念,才能真正满足初中生的学习需求,才能切实打造高效课堂。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是信息技术这门学科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学生学习信息技术承上启下的重要时期。因此,为了更好地体现这一时期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性,教师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努力探究不同的教学方法,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以此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本文以如何更好地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中优化教学方法、打造高效课堂为主要内容进行了相应的策略探究。

关键词: 初中信息 高效教学 优化方法

随着信息技术在当今社会中的日益普及,我国教育领域已越来越关注信息技术教学高效性,而实现这一高效性需要教师在不断探究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素养,借助合适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促使信息技术课堂快速发展。

一、精心设计教学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导入不仅是信息技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更是一门艺术。对实际教学而言,良好的导入可以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教师如果在设计导入上足够用心,那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就会更有效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师教学的掌控力、为高效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首先,问题导入。这种方法是让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明确学习目标,促使学生真正做到有的放矢。例如在学习“认识计算机”的时候,教师在导入环节可以这样提问:“第一,计算机有哪些作用?计算机的特点有哪些?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应用计算机?”然后,学生思考和讨论。这样的问题导入使得学习热烈氛围一下子就被激发,之后教师再寻找适当的时机,给予学生合理的引导就可以使学生很好地学习和掌握将本课内容。其次,展示导入。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教师在课堂上可以用所教授的信息技术知识制作出相应的电脑作品,并向学生展示,以此调动学生对未知事物的学习欲望、促使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自主学习,从而打造高效的信息技术教学课堂,例如对Flash动画的运用和展示。再次对比导入。这种导入方式常常是将已学的信心技术知识同新的信息技术知识进行对比的,突出新知识的价值,同时也是对旧知识的回忆和巩固,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采用丰富教学方式,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

为了更好地打造高效课堂,教师在进行教学方式的时候就要考虑到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为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积极采用各种符合学生学习需求及教学目标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探究,互动学习,进而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主人。首先,任务驱动法的实施。任务驱动法作为一种建立在构建主义理论上的、能起到情感激励作用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更可以让学生在探索任务的过程中实现自主学习、提高主体意识。这种教学方式简单地说就是,在课堂中学生将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作为核心,然后在问题任务的驱动下主动学习和探究,并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再思考、再发现、再学习,进而实现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的教学方法。在信息技术教学课堂中,许多软件操作和练习的学习都是带有任务性的,为了将这种任务性的乐趣激发出来,教师要充分利用情感的驱动,以求学生更好更快地融入这种既有趣又需要实际操作的教学中,促进教学课堂的高效开展。例如在进行“Word”操作练习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成几个小组,并安排学生进行小组间竞赛,以此提高学生的打字速度和制表能力,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实现信息技术素养的提升,从而达到高效教学的目的。其次,分层教学法的开展。这种教学方式充分利用因材施教的理念,即以学习态度的好坏、学习潜能的大小等为评价标准,将学生划分为三个层次,然后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结合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有计划地进行教学设计,对其提出不同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要求,并采用不同的方式对其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加强信息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技巧能力

上机课是学生获取技能和知识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检验学生对理论知识掌握牢固与否的重要手段,可以说上机操作课是将理论知识同动手操作结合在一起的平台。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难发现,学生是很喜欢上机课的,但是如果教师没有把握好上机课的进行速度,学生就很有可能处于“放鸭子”的状态,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甚至会使上机课失去其有的意义。为此,教师要将“上课纪律”作为重点,在上机课前,先向学生强调一遍,让学生知道,上机操作并不是玩,而是学习。其次,教师要将上机的学习任务明确地交代出来,让学生有目标、有方向地进行学习。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意识,教师在上完课后,还可以安排学生写一份上课总结,将自己的上课表现等写出来,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及时地反思,还有利于让学生在总结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学习技巧等。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课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在实践中熟练地运用理论知识,让学生在实践、发挥、巩固中养成自觉的学习习惯,从而促使学生操作技能的提升。在教学中教师是教学的引导者、组织者,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素养、打造高效课堂,教师必须不断地优化教学方式,因地制宜,并充分地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对学生的创新和思考进行及时的肯定和表扬,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进行自我的展现,久而久之,必将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相应的提升。

总而言之,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课堂中,教师要从精心设计教学导入、合理开展主题任务、加强实践操作教学等多个方面着手,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只要教师和学生在实际教学中做有心人,实现良好的配合,把握好教学方法使用的时机和技巧,就一定能获得意想不到的回报与收获。

参考文献:

[1]段艳华.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有效教学方法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

[2]王亮.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构建[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2.

猜你喜欢
优化方法高效教学
基于知识元和有色Petri网的应急实施流程优化方法
智能建筑暖通空调系统优化方法研究
科学施教,让初中音乐教学显实效
关于小学语文高效教学方法的研究
学生成绩管理系统数据查询优化方法研究 
优化电力通信网运行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