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佚伦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北京 100875)
探讨中国电影批评及其价值取向的力作
——评张智华等著《多媒体时代中国电影批评及其价值取向》
刘佚伦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北京 100875)
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特别是网络的普及和手机视频端的快速崛起,不同的传播媒介产生了不同的批评方法,学界对于这些新兴的媒介传播方式及其引发的热点问题进行了不同方向的分析和思考。在这一背景下,中国电影批评也需要放置在多媒体时代这一新的语境中进行整体的梳理。张智华等人编著的《多媒体时代中国电影批评及其价值取向》(中国电影出版社2015年12月出版)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现象和问题,将多媒体时代的特点融入到了对中国电影批评的梳理和研究中,并且指出了多媒体时代的中国电影批评及其价值取向的特点和方向。《多媒体时代中国电影批评及其价值取向》内容翔实,角度新颖,可以看出作者具有大量的学术积累并进行过细致的调查。除此以外,本书还有着清晰的结构,方便读者宏观把握。
该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共四章,下编六章,共计十章。上编侧重于探讨在网络、学术刊物、报纸等不同媒介上发表的电影批评及其价值取向,下编主要探讨不同的电影批评的侧重点差异。可以看出,作者从两个角度对中国电影批评及其价值进行了划分,一种角度是不同媒介产生的不同电影批评及其价值取向,另一种则是以电影批评的侧重点进行划分。在此之前,学界主要着重于对中国电影批评的发展史进行梳理,例如丁亚平主编的《百年中国电影理论文选》(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和李道新《中国电影批评史》(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年),但很少从媒介和电影批评侧重点的角度论述中国电影批评及其价值取向。通过《多媒体时代中国电影批评及其价值取向》的细致划分,本书在这一方面填补了空白。当下的中国电影批评方法杂糅,细致的梳理和划分可以有效地了解目前电影批评主要的一些侧重方向。其次,从媒介的角度予以划分、梳理,有助于了解多媒体时代的到来对电影批评的影响,以及当下电影批评的多样化,正如书中所说,电影批评“不应该只是阳春白雪,也可以有下里巴人”。虽然学界已经开始重视不同媒介发出的声音,但在此基础上,应该进一步对一些媒介的电影批评进行有效的规范,同时思考新的与中国文化相结合的批评方法。
《多媒体时代中国电影批评及其价值取向》上、下两编联系紧密,各个章节之间互相呼应。就上编而言,作者重点探讨多媒体时代新的媒介与电影批评的关系,对此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上编突出的特点在于把目光聚焦于网络和手机上的电影批评,真正对网络和手机端的相关发展状况进行了仔细的梳理,不仅仅关注最新的学界动态,还对当下的热点问题进行了实例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问题和建议。譬如在网络发展这一方面,本书就探讨了微电影发展、网络视频盈利模式、网络电影批评规范、产权保护等等。在对网络电影批评的分析上,本书结合中国文化和儒家思想,提出了网络发展,包括网络电影批评乃至整个网络文化需要规范化,需要重视仁、义、礼、智、信,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精华。可以看出,作者深刻地关注现实的变化,看到了当下网络虽然发展迅速,但是网络文化良莠不齐,从而提出规范网络文化的发展,在我国大力发展文化的当前环境下是必要的,对于理论和实践都具有指导意义。
在当下,网络和手机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了全新的思维方式,且观点的表达方式和内容更加多元化。《多媒体时代中国电影批评及其价值取向》一书肯定了多媒体时代中国电影批评的价值取向应该多元化、大众化,追求真实性。单一的价值观已经无法适应这个时代,无论是微博还是微信朋友圈,抑或是豆瓣网或是时光网,这些年轻人聚集的地方带来的是分众化和多样化的信息和观点。《多媒体时代中国电影批评及其价值取向》提出的关于手机和网络的价值取向问题,从一个角度提醒了业界和学界重视多元化的声音,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该书的另一个特点恰好体现了这一多元化的思想。在《多媒体时代中国电影批评及其价值取向》中,作者阐述道:电影批评是多种多样的,其价值取向也是多种多样的。作者将电影批评注重的方向主要分为文化、科技、市场、娱乐、创意、美学。这样的分类涵盖了当下中国电影批评几个主要的方面,不仅从中国电影批评的历史脉络上进行把握,而且厘清了在不同价值取向上的中国电影批评各自的特点和方向,同时更清晰地看到了近年来的主要热点问题。在下编的各个章节中,作者并没有对任何的价值取向有所偏颇,而是重视每一种价值取向的电影批评带来的影响。每一章都向我们细致展示了每种价值取向的电影批评的特点。例如,下编第八章第一节主要讨论了电影创意与文化消费,电影创意与题材类型,电影创意与数字技术,将收集到的学术论著和电影批评进行了分类,阐述了这三个方面的重要联系。除了适当地引用学术论著和电影批评外,书中还有大量的实例分析及思考,比如准确地评析了《中国合伙人》《人在囧途之泰囧》《失恋33天》《北京遇上西雅图》等优秀的影片,提出了电影创意与题材选择的关系,并且指出“中国电影的类型创新需要将中国特色和舶来的类型美学进行充分的融合,才能实现真正的创新”。这种关注当下新变化的思维也体现在本书下编的其他章节中。第十章通过对我国电影美学与批评发展的历史评述,呈现出学界对于美学、文艺美学、电影美学三个概念的思考及变化,体现出经典电影美学批评理论的完善,同时强调了东方美学批评体系的建设以及新技术条件下的电影美学批评的发展方向。从中可以看出,本书对当下文化语境的变化和中国特色的文艺理论和电影批评的应势发展的关注是贯穿始终的。
这些年来,中国电影批评的发展始终结合着电影产业在中国的发展,探究中国电影批评及其价值取向不能不关注中国电影的历史和现实。《多媒体时代中国电影批评及其价值取向》在这一点上有着相当清晰、自觉的思路。例如,在谈及注重娱乐的电影批评及其价值取向时,书中就将这一主题进行了拓展,梳理了第五代导演从1983年以来经历的变化,强调了几个重要时期,譬如2000年至2009年,大部分第五代导演的电影开始追求娱乐价值,到2010年至今,第五代导演开始将艺术价值与商业价值并重。书中对其中一些导演的作品进行了分析,最后藉由第五代导演的变化提出建立电影品牌的重要性,指出“电影品牌应该在艺术与商业两方面双丰收,即达到双赢。既然是电影品牌,就应该有较高的艺术水准,又有可观的商业收入”,电影品牌应该包括知名度、美誉度、信任度。电影品牌观念的提出与强调,契合了当下对于商业电影的娱乐价值的重视和思考。如何建立中国特色文化的电影品牌,如何在国际上享有声誉又同时兼具商业价值,《多媒体时代中国电影批评及其价值取向》在书中给出了明确的论述。另如,战争片在近几年的发展具有典型性,中国战争片在这几年不乏精品,但是也有不少的粗糙制作受到观众和业界的诟病,《多媒体时代中国电影批评及其价值取向》通过对战争片历史的梳理和划分,从创意和美学两个方面加以论述。在创意方面,作者主要强调了中国抗日战争片的历史和特点,并提出了建议和展望,为未来的抗日战争片的实践提供启发。在美学上,强调中国战争片会随着中国观众的思想认识和艺术趣味而改变,提出了战争片应该具有更多人性和情感的变化。
《多媒体时代中国电影批评及其价值取向》是结合作者多年教学经验与科研积累,融合其长期潜心的探索和思考的结晶。这部学术著作细致评析了中国电影批评及其价值取向,并融入了对于中国文化的思考,是近年来关于中国电影批评研究的力作。本书翔实有序,宏观论述与微观评析相结合,理论探讨与代表案例分析相结合,合理地安排了点、线、面。作者始终将问题意识带入到行文写作中,将历史文献与电影批评现状以及文化紧密结合,对中国电影批评的现状与前景做出了恰如其分的评析。
J905
A
1002-2236(2017)06-0127-02
10.3969/j.issn.1002-2236.2017.06.026
2017-04-14
刘佚伦,男,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影视学2015级硕士生。
景虹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