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
(辽宁师范大学,大连,116029)
网络音乐传播为民族声乐艺术带来的机遇
李娜
(辽宁师范大学,大连,116029)
网络传播对音乐艺术(包括音乐创作、音乐表演、音乐教育、音乐审美等方面)形成了强大的冲击,大众对音乐的欣赏习惯、审美情趣等正在发生着巨大的改变。作为我国民族文化艺术水准的代表之一的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其地位的重要性自不待言,但它面对网络音乐传播所带来的复杂与多变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将如何应对?笔者认为,民族声乐艺术本身有着易普及、易传播、易接受等优势,也因此长期以来拥有广泛的受众基础,如今,若能很好地利用网络音乐传播生态的特点去丰富和发展完善自身,则既可以响应科技进步、时代发展的召唤,也能更加活跃自身的发展态势。下面,不妨分两个方面来简要阐述。
第一,要培养和锻炼起一批专门化、专业化的新型民族声乐创作团队甚至机构。具体来说,要选择一些优秀的作曲家熟悉歌手的特点,创作适合他们声音条件、反映时代精神且符合百姓审美习惯的歌曲。同时,也可以选择一些有实力的而不是靠“炒作”起家的歌手,积极表演新的作品。基于网络音乐传播把关相对薄弱的情况,为保证中国民族声乐文化市场向着积极健康的方面发展,还应建立主旋律民族声乐作品准入制度,让市场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
当然,“准入制度”也不能过于严苛和保守,这源于我们对传统民族声乐文化的认知不应褊狭。事实上,民族声乐文化的概念是多样的,只要是不违背社会发展主旋律的民族声乐作品,都可以作为产品进行推广,不能被关于狭义的高雅艺术、精英艺术的认识所束缚,更不能因为强调民族性、思想性和艺术性就完全排斥娱乐性、大众性和通俗性。一旦尺度把握过紧,有可能把民族声乐文化创造的社会活力全部排除在主旋律之外,那对声乐文化建设的大局无疑是不利的。
第二,要转变观念,勇于尝试,不断创新。龚琳娜演唱的《忐忑》就是网络音乐助推新式民族声乐作品迅速流行的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笔者承认,第一次听到这首歌曲时,感觉它和以往的民族歌曲相比有点“出格”,但是始终不使用有明确语义的歌词的做法,以及演唱者丰富的表情和融合有民族风与宫廷风的华丽服装,在吸引网民注意力的同时,必然也或多或少地将其神思引入了民族音乐美学的领域。当然,民族声乐文化在当今音乐市场环境中的普及与强化,往往难免让健康的、高雅的与通俗的甚至是庸俗的东西胶合在一起,但这并不妨碍适度的新颖创造引发人们的感悟甚至顿悟,由此起到导向作用,扩展听众的音乐审美视野,从而能够瞥见民族音乐艺术世界中经常被遗忘的广大领域。
同时,在今后民族声乐作品的创作中,可以适当运用一些传统的民族乐器(如笙、笛、扬琴等),而曲调上也可考虑加入中国戏曲宝库中的多种声腔元素,并慎重地融入一些国外音乐艺术中的精华,积极探索采用现代编曲手法。这样做,也可以充分考验歌唱者的功力,展示不同的审美视角。保存传统和与世界接轨并不总是矛盾的,以我为主,求同存异,当是中国民族声乐文化审美观念应有的发展方向。
网络音乐传播方式使创作者得到了空前的解放,对音乐的可能性的探索和追求已经极大地开放了。随着过去相对封闭的创作思维格局被打破,全新的音乐语言将会因多元的社会音乐需求而诞生。虽然网络的两面性会让一些粗制滥造甚至是低级趣味的声乐作品一时出了风头,但缺乏艺术含量的内容总难长久。面对复杂的情况,专业音乐工作者特别是民族音乐工作者只要坚持不回避现实,坚持更多地接触网络音乐生态,就完全有可能通过更多的贴近普通人情感、适合在网络上传播的民族声乐新作品(或新版本)占领这个阵地,从而带动网络艺术环境与民族声乐领域的积极互动,共同向着健康、有序、科学的方向前进。
网络音乐传播的历史不长,它好像一个成长中的少年,需要我们的引导。网络文化也不是全然的天外来客,其形态虽然有时貌似诡异,却依然扎根于人们的生存处境和心理状态。同时,民族文化传统源远流长,也绝非十几年“乱花迷人眼”的阶段所能夺去。由此,我们应该更加自信地立足于中华传统文化,肩负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拿来”与“守护”并举,在网络空间中为我们的民族声乐艺术增添新的光彩。
李娜,辽宁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大连市音乐家协会副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