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传播路径下的微电影叙事特征浅议

2017-02-13 13:27:30
影剧新作 2017年4期
关键词:内涵

傅 涌

在社会高速发展的背景之下,“微时代”悄然来临。微博、微小说、微视频等基于新媒体的扩张而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其中,微电影作为一种特殊的电影形式,其发展速度之快,已经对传统电影形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微电影制作简单,成本较低,相比传统的电影形式,其内容更加深入大众,通过描绘现实生活中所存在的现象,以普通人的角度进行了分析和表述,在叙事特征上,具有其独特的优越性。然而,由于微电影的发展时间较短,各方面的工作还不够完善,微电影的理论研究与微电影的高速发展不匹配,也就使得微电影在叙事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影响了微电影的发展。因此,要对微电影的叙事特征进行深入的分析,通过在叙事内涵、叙事题材、叙事结构等方面进行阐述,来达到优化微电影叙事特征,促进微电影不断发展的目的。

一、微电影的基本内涵

微电影也就是微型电影,是一种在互联网高度发展之下,通过各种新媒体进行拍摄和传播的较为短小的影片,一般以30-60分钟为主。微电影主要有以下特点:第一,时间较短。微电影为了方便人们在移动或是时间较少的情况下观看,一般电影时长较短,为30分钟左右,甚至有些微电影可以被称之为“短视频”。第二,投资较少。由于微电影的篇幅、演员、剧组等都比较简单,微电影的投资普遍偏低,数万元甚至数千元就可以投资一部微电影。

微电影的本质,是基于数字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通过利用新媒体渠道和各种互联网平台的方式来进行传播而产生的一种短篇幅的电影作品。这就使微电影带有了平民化的色彩,观众能够与微电影之间进行互动,同时,由于其传播速度较快,刚刚制作完成就能够上传观看,具有及时性的特点。另一方面,微电影的创作思路较为简单,条理清晰,符合大众文化和审美,避免了部分电影作品曲高和寡的弊端,具有后现代主义的特点。

二、新媒体传播路径下微电影的叙事缺陷

虽然微电影在互联网的大环境之下,可以更加符合观众的审美和精神文化需求,有一定的观众基础,有强劲的生命力。然而,由于微电影的发展实践时间较短,依然存在大量的弊端,导致微电影无法扩大影响力度,并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

(一)叙事受到时间的制约

微电影的时间较短,是其独有的优势。但在叙事方面,微电影有极大的劣势。为了使情节高潮迭起,许多微电影都直接选取了拍摄中的高潮片段。这种做法,一方面会导致整个微电影的结构混乱,破坏了微电影叙事的完整性;另一方面,由于缺乏情节和感情铺垫,也就导致了整个叙事结构较为空泛、松散,故事缺乏张力,观众很难融入到微电影当中,感受其中所包含的精神文化内涵。

(二)微电影的文化内涵欠缺

首先,我国的影视行业正处于发展阶段,对于相关人才的需求程度较高,尤其是对于编剧人才而言,人才空缺的现象尤为明显。在许多大制作的电影中,尚且存在编剧能力不足的问题,在微电影当中,由于资金短缺,同样会导致编剧的叙事水平不足,这也就使得微电影的文化内涵较为欠缺。

其次,由于微电影带有后现代主义精神,其文化内涵夹杂在虚拟和现实之间、现象与本质之间,其中的分界线愈发模糊,也就使得感情与理性交织在一起,对于感官的享受代替了对于文化和审美的需求。这也就导致了微电影的文化内涵缺乏深度感。

(三)微电影的商业属性较为严重

微电影的传播主要通过新媒体和各种视频网站,传播速度快,受众广泛。这也就使得微电影本身具有了一定的广告价值。微电影在制作和拍摄过程中,出于经济效益和资金来源等因素考虑,通常会在其中植入一定的广告。许多广告在植入过程中生拉硬搬,极有可能会破坏微电影叙事结构的完整与流畅。

拍摄微电影的初衷,一方面是为了体现制作者的精神文化和价值观念,另一方面则是为了满足制作者参与到影视行业中的梦想。然而,随着微电影的发展,其初衷逐渐产生了变化,从一种抒发内心情感的方式转变为了一种浅薄的娱乐方式。这也给微电影的叙事结构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三、新媒体传播路径下微电影叙事特征

(一)微电影的叙事内涵

新媒体的传播虽然具有传统媒体所无法达到的优越特点,然而,却产生了主体消失的问题。由于主体的消失,导致了微电影的内容缺乏了真实感,虚拟性质愈发严重。微电影可以成为人们逃避现实的载体,例如,优酷视频网站中@爱情的婚姻系列微电影,通过特殊的叙事手段,对当今社会中亲情、爱情、友情等内容进行了叙述和批判。这种抛去了宏大的叙事风格,通过着重描写社会中每个市井小人物的生活和细节感情,更容易让年轻人产生认同心理。又如在微电影《小心,我爱你》中,虽然没有可歌可泣的爱情,也没有悲情的虐恋,有的只是恋人之间的日常生活、小玩笑,是如今快餐文化的一种重要体现。微电影的叙事内涵,可以使人们暂时脱离压抑的社会现实,并从中寻求感动和认同。

(二)微电影的叙事题材

在叙事题材方面,微电影主要通过小品式的提取方式,将真实社会中的内容和情节进行提取,对人物与情节进行平权、凝缩,使真实社会中的人间百态浓缩为微电影的情节。例如,在湖南卫视“我要拍电影”系列中的《我要拍电影》中,通过以主人公的视角来描绘真实社会中的职场压力,也就平权了传统电影中香车美女、杀手保镖的007式电影模式。《我要拍电影》使得职场杀手逐渐为人们所重视,通过彼此之间不断的竞争和淘汰,来体现出传统动作电影中的基本内涵,这也就体现出了微电影的特殊叙事题材。

(三)微电影的叙事结构

法国文学理论家布雷蒙认为,三个故事的功能,通过有机结合,并按照基本的序列进行排列,可以形成一个更加复杂的复合序列,并且,这种复合序列收尾接续,其中包含了镶嵌式的内容。微电影中,制作方为了吸引观众的注意力,通常会采取收尾接续的叙事结构来对微电影的情节进行叙述。这种方法,一方面能够体现出观众在微电影观看过程中所处的琐碎环境,另一方面又能够体现出观众对于微电影的简约审美心理。观众往往没有时间去接受冗长的剧情和渐进式的叙事结构,也没有心思去感受微电影中的叙事氛围。因此。一部优秀的微电影所要做的,就是分析观众的审美需求,并对微电影中观众感兴趣的内容进行不断地扩大,从而让观众提升自身的感情共鸣。一部微电影中,通常会有3-6个大型情节点,而这种情节点数量有限,即使是两个小时以上的大型电影,都不会超过10个。因此,微电影的叙事结构要力求精炼,直击要害,通过短小精悍的叙事模式,来体现出微电影的基本特征。

微电影是一种更加符合大众文化和审美需求的电影形式,贴合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和审美倾向,避免了部分电影作品曲高和寡的弊端。微电影由于篇幅短小,其叙事内容会受到一定的制约,并且文化内涵较为欠缺,商业属性不断加深,导致了微电影的叙事特征存在一定的弊端。优秀微电影主要通过描述市井小人物的生活,来让人们感受到认同和情感共鸣,从而让人们可以短暂地摆脱现实社会的压力。在叙事题材上,微电影对于日常生活和人间百态进行浓缩,使其具有根植群众的基本特点,其叙事结构较为精炼、简洁,没有大量的感情和情节铺垫,直击要害,可以最快地抓紧观众的注意力,这也就使得微电影在叙事特征上,与传统电影存在本质上的差别。

[1]郑军,王以宁,白昱.新媒介语境下微电影的后现代叙事特征初探[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6):265-267.

[2]钱才芙.微时代的自我表达——微电影的叙事策略研究[J].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12,(04):61-63+70.

[3]李荣荣.传播学视域中的微电影叙事策略探究[J].东南传播,2011,(12):33-34.

[4]王凡华.作为影像的微电影:微电影的“视觉叙事”辨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8(04):765-768.

猜你喜欢
内涵
丰收节,读懂“粮稳天下安”的思想内涵
华人时刊(2022年19期)2022-02-15 03:27:22
活出精致内涵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争鸣与思辨:“一般应当”内涵的理性认知
研究生法学(2020年6期)2020-04-13 07:59:38
略述《岁月生香》的壶中内涵
挖掘习题的内涵
内涵漫画
爱你(2017年13期)2017-06-10 08:38:02
要准确理解“终身追责”的丰富内涵
学习月刊(2016年2期)2016-07-11 01:52:32
自选动作拓展改革内涵
中国卫生(2015年11期)2015-11-10 03:17:28
由“文化内涵”说开去
学习月刊(2015年9期)2015-07-09 05:3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