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新媒体艺术发展中存在的几点争论性问题

2017-02-13 10:01王楠楠WangNannan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2017年8期
关键词:艺术作品媒介艺术家

王楠楠/Wang Nannan

一、新媒体艺术“新”在何处

新媒体艺术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发展至今仅有几十年的时间,与绘画、雕塑等艺术相比其发展时间短之又短。新媒体艺术就其概念而言是一种以光学媒介和电子媒介为基本语言、以数字技术为核心、以最新科技成果为创作媒介的新兴艺术门类。一提到新媒体艺术这个概念,人们自然会发问,什么样的艺术属于新媒体艺术,与传统艺术相比新媒体艺术又“新”在何处。

艺术的发展不是孤立的,它的发展一直与科学技术的进步息息相关,人类艺术的发展史实则更像是一部艺术媒介不断更新换代的历史。从文艺复兴时期对油画材料的制造使用到如今新媒体艺术对科学技术的应用,艺术一直在不断借助于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发展自己。如此看来,新媒体艺术的“新”主要表现在对最新科学技术作为创作媒介的应用,也就是其表达媒介具有与时俱进的特点,不再局限于固定的表现形式,其呈现方式是多样性的,这就是新媒体艺术不同于其他艺术的突出点。传统的艺术作品通常以二维的方式呈现于观众面前,新媒体艺术试图打破这种传统的思维定式,借助于技术手段从另一种视角为我们呈现艺术作品,力图彰显出鲜明的时代特征。

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中展出的一幅数字动态的《清明上河图》引起了许多观众的注意。众所周知,《清明上河图》是由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所绘制的,以二维平面的形式进行呈现。数字动态《清明上河图》按照原尺寸的面积放大700倍,运用12台投影仪进行动态的三维影像呈现,让观众在观看时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艺术作品不再是简单的呈现,更需要观众的参与。新媒体艺术借用与时俱进的媒介对传统进行再创作,以一种新的视觉范式告诉观众,在不同的历史语境中,对艺术的观看方式也是不同的。动态版的《清明上河图》在转变视觉观看方式的同时,更是在当今社会语境下对传统经典作品的全新探索与阐释。使用先进的技术赋予艺术新的生命力,在媒介新的背后更是思想观念的新。关注当下,用新媒介语言生成意义,表达思想观念引发共鸣,向大众传达,这就是当今时代的艺术特色。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新媒体艺术也许不可能永远都是“新”的,但至少在现在这个特定时段内它是新的,是最具有前沿性的艺术。

二、摄影艺术、影像艺术是否还属于新媒体艺术的范畴

从1839年芒代·达盖尔宣布银版摄影术的发明,至今已有一百七十多年的历史,单在时间维度上来看摄影与影像已不再新,摄影与影像是否还属于以最新科技成果为创作媒介的新媒体艺术的范畴逐渐变得模糊起来。在当今社会语境中,自媒体日益大众化、日常化,人类社会进入到了一个图像泛滥的时代,以图像为基础的摄影和影像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变得普遍化,在今天看来这种艺术形式好似已不再新。但在艺术展览中,摄影与影像艺术仍属于新媒体艺术的范畴,也依然被众多艺术家作为创作的基本介质,在艺术界中受欢迎程度有增无减。那么这种具有一定时间积淀的艺术表现形式,是否能够不受任何争议地存在于新媒体世界中,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摄影在诞生之初以其高度的纪实性为立足点,对写实性绘画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能够快速客观地反映现实世界的外在面貌成为摄影的突出亮点。当今面对网络、数字化技术的冲击,摄影不再是单纯的记录媒介,突破即时性的局限逐渐与多种艺术元素相结合,成为摄影艺术的新型发展方式。如今随着电脑制作技术的发展,摄影作品可以经过后期的修复进入到再次创作的过程,这也就意味着展现在观者面前的摄影图像也许不再是真实的客观现实,而是一种经过主题思维加工过的图像。进而摄影作品所呈现的不只是一种单纯的图像,更是艺术家借助摄影这种创作手段来表达自我的艺术理念。与摄影相比,影像作品的独立性相对较低。在许多影像艺术展览中,影像大都是以中间传达媒介的角色而存在,它们往往与行为艺术、观念艺术、装置艺术等其他艺术形式相结合,来对艺术品进行展现。

当今互动影像装置艺术是新媒体艺术中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以交互性、科学性、多元性吸引着观众,使艺术作品在特定的环境中与观众进行交流,在这一过程中观众不再只是观赏者,更是一位参与者,即只有观众参与其中,作品才算真正完成,变得完整。互动影像艺术的出现使人们对艺术与观众的定位有了新的认识,艺术与观众不再是单独存在的个体,两者之间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在此种语境下,互动影像装置不仅是艺术形式的新颖,更是艺术家根据时代环境的转变和艺术观念的重要转变。艺术家在创作作品时考虑到更多的因素,试图将作品与观者视为一个完整的有机体,让作品更加深入人心。由此可见,能够在新的时代中寻找到自身的价值性,已逐渐成为摄影与影像艺术发展的立足点。在当下艺术语境中尽管有些摄影、影像作品其外在表现形式显得不再新颖,但在经过艺术家注入新的艺术理念和审美逻辑后它们就是“新”的,依旧属于新媒体艺术的范畴。由此看来,新媒体艺术不仅要求艺术表现形式是新的,其内在创作理念更要是新的。

三、如何评判新媒体艺术中科学性高的作品是属于艺术作品还是科学作品

当今,在许多新媒体艺术展览中不乏科学性高于艺术性的作品,甚至有些作品本身就是某项科学实验的研究成果,它们的创作者也并不是以艺术家的身份参展,科学研究者的称号也许更符合他们的身份。这类艺术家将艺术与科学技术进行完美融合,在艺术作品中注入更多的科学元素,使其作品看起来更像是科学研究成果。在这样的艺术语境下,艺术创作与科学研究的鸿沟变得越来越浅,如何评判这种类型的作品是属于艺术作品还是科学作品则变得至关重要。

生命科学似乎对艺术家们有种特别的吸引力,当今有众多艺术家投入到生物艺术创作中,此种创作方式不仅需要艺术家具有一定的艺术创作经验,更需要他们能够掌握一定的科学技术。生物艺术在推动艺术范畴不断前进发展的同时,也使艺术的纯粹性受到了质疑,在艺术作品中注入过多的科学元素是否会降低作品的艺术性,使其在呈现形式上更像科学作品,这一系列问题逐渐成为新媒体艺术家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为了对这些问题作出相应的回应,我们在这里主要描述一下艺术家李山的作品。

李山是中国生物艺术的开山鼻祖,自1993年起开始思考生物科学与艺术的关系,到1998年完成了他的第一件生物艺术作品《阅读》,即利用蝴蝶和鱼基因进行重新组合,产生一种新的物种。作者的创作目的是想通过这样的一件作品表达他对生命、对物种的深度思考,对人类的深度反省,这也是艺术家区别于科学家的思考所在。①因此,在判断一件作品是属于艺术作品还是科学作品时,把目光放到作者的创作意图上,会使我们更好地了解作品的最终意义,即这件作品的创作意图何在,是为了科学研究还是纯艺术表达,创作者是否在借用科学的手段更好地展现艺术,通过更引人注目的呈现方式表达个人的思想道德观念与情感反思,从而可以引发人类的思考。由此可见,一件真正的艺术作品,不论它以怎样的形式来反映社会问题、伦理问题,追其根源它始终是在借用科学的手段表达艺术问题。在这些艺术家看来科学技术对他们来说只是一种表达艺术的媒介手段,他们想要传达的内在精神反思才是这件作品的本源所在。

四、新媒体艺术多元性的发展是否将艺术与非艺术的界限变得更加模糊

在1917年,杜尚把自己从商店买来的男性小便池命名为《泉》送入艺术博览会的那刻起,关于何为艺术、艺术有没有边界这一系列问题的讨论就从未停止。近年来,随着新媒体艺术对艺术表现形式的不断突破,我们对艺术的认识受到了挑战,在艺术领域有关新媒体艺术的发展是否将艺术与非艺术的界限变得更加模糊的种种争论逐渐活跃起来。

从古至今,试图给艺术界定边界的艺术家和美学家、哲学家并不在少数,但到目前为止艺术并没有明确的界定标准。辩证法奠基人赫拉克利特曾提出“万物皆变”这一理论,其意也就是说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永恒的发展变化之中,艺术更是如此。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艺术的表现形式也是不同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万物皆变与艺术界限根本没有明确定义的语境中争论新媒体艺术是否模糊了艺术与非艺术的界限这个问题,就如在美学还没有给美下明确定义的条件下讨论某种事物是美还是不美的问题,对此种问题的讨论都显得太过于牵强。由此看来,试图给新媒体艺术界定评判标准,则有些无意义。对新媒体艺术边缘性问题进行过多讨论,倒不如发问一下,这种艺术在受到诸多质疑的同时为何还能兴盛发展起来,为何有越来越多的艺术家正投入到这种艺术创作之中,新媒体艺术为何有如此持久的魅力。

从艺术发展历程中看,新媒体艺术多元素、多空间的表现形式乃是当今这一特定社会环境综合作用下的产物,这种艺术之所以能够逐渐走向“大众”,更多的是它的前沿性能够与这个时代接轨,它丰富的表现形式更有利于艺术家的创作,就如本文前一部分所写的,新媒体艺术的“新”也许只是某一特定阶段的新,在将来的某一天它或许不再新,对于新媒体艺术是否会模糊艺术界限这个问题或许不再存在。

综上所述,在笔者看来,新媒体艺术“最新”之处:一是艺术媒介具有前沿性,即利用最先进与最科学的技术形式表现艺术,使科学与艺术相融合,打破艺术创作的固定形式,从多个视角、多种领域表现艺术,从而拓展艺术家的创作手段,使艺术领域得到延伸、扩大。二是艺术观念的前沿性,即新媒体艺术家需要持有与时俱进的艺术理念,这也是重点与本源所在。与创作理念相较而言,媒介形式是外在的,是需要依靠内在精神理念做支撑的,能够巧妙地借助新媒介创作出最具有时代精神的作品,表达自己的艺术观念,使作品更具时代精神与艺术价值,才是新媒体艺术家所关注与表现的重点,也是笔者所要强调的重点所在。

注释:

①张天志:《艺术×科学的超级幻想》,《自然与科技》,2013年第6期。

猜你喜欢
艺术作品媒介艺术家
丁 雄艺术作品欣赏
王立新艺术作品欣赏
丁 雄艺术作品欣赏
王立新艺术作品欣赏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书,最优雅的媒介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反思媒介呈现中的弱势群体排斥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