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晓莺
(青海民族大学艺术系,青海 西宁 810007)
青海平弦音乐发展状况调查研究
——以青海省西宁市“城北区”为例
郭晓莺
(青海民族大学艺术系,青海 西宁 810007)
青海平弦又称“平调”,简称“平弦”。青海平弦是青海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地方曲艺之一。其音乐曲调优美典雅、委婉悠扬,唱腔结构多为曲牌联缀体。青海平弦是人类的共享资源,在青海各族人民漫长的历史进程及文化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笔者通过对青海省西宁市“四区”就关于青海平弦音乐文化生存与发展状况方面进行田野调查。加强对青海平弦音乐文化的挖掘与保护,有利于促进青海文化地域特色、民族特色文化蓬勃发展。
青海平弦音乐;西宁市城北区;调查实录;发展状况
青海平弦又称“平调”,简称“平弦”。因最早以“赋子腔”作为主要的唱腔曲调,故又称“西宁赋子”。[1]青海平弦音乐曲调优美典雅、委婉悠扬,唱腔结构多为曲牌联缀体,少量为单曲体反复演唱。“常用的唱腔有“赋子腔”“背工腔”“杂腔”“小点”,唱词格律严谨且自然。”[2]青海平弦的韵辙与中国传统音乐北方十三韵辙基本相同,用西宁方言押韵,基本以齐言文体作为曲本体裁,但也使用齐言杂言的混合体。传承方式以口传心授民间口头文学的演唱方式为主,经过长期发展演变形成独具特色的的地方说唱艺术。随着人民群众文化素质、审美情趣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受众群体参与到青海平弦的演唱中,极大地活跃和丰富了当地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了民族文化的交流和互动,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我们首先对城北区文化馆曲艺活动情况进行了调查。西宁市城北区文化馆自99年开始开办各类包括民间曲艺、民间小调、民间刺绣、剪纸等培训班。民间曲艺培训班大部分以中年男性为主,女性比例为10%。城北区下设38个村,主要以大堡子镇29个村、二十里铺镇9个村为主。每村设有社会文化团体,地方曲艺主要以农村为主要活动对象,辖区里有唱曲艺的人近百人。2010年—2016年,举办十二期,参与培训的人员每期为70、80人,每年农闲时期,至少举办1-2次。2010年起,连续3年在城北区马坊村举办民间曲艺培训班,接受培训人员100余人。2013年3月25—29日文化馆在西杏园村举办“城北区2013年民间曲艺培训班”,有70余名曲艺爱好者参加了培训。特邀请专家学者授课,讲授内容以基本乐理为主,包括乐队基本常识;板胡在青海曲艺中的应用(有李彦福老师主讲);曲艺的伴奏中应注意的问题;演唱的技巧及临场发挥由刘钧老师主讲。旨在培养民间曲艺艺人的识谱能力,为了发扬民间文化艺术,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编印四期《曲儿集》等资料。同时,文化馆开展多项免费文化开放活动,创建文明城市。在西宁四区中,城北区曲艺音乐发展的最快,民间艺人较多,参与的群体广,常常活动于朝阳公园、马坊东社区、人民广场、朝阳广场、生物园社区,且城北区文化馆领导非常重视,工作开展方式多、力度大,工作开展的空前高涨。
接下来,我们又对毛胜寺河湟曲艺茶社的情况做了调查。毛胜寺坐落于西宁市城北区毛胜寺村商业区,1999年开设至今,80平米屋内设施有桌子8张椅子30多把麻将机一台有暖气及两个火炉。配备乐器有:板胡 1把、二胡2把、扬琴1台、月琴1把、三弦1把、铃铛1把、阮1把、笛子1支等,无音响设备,乐器大部分是文化厅配备,也有个别乐器为“好家”私人物品。主要经营:茶水泡茶4元、清茶3元、散酒12元/斤,几乎是天天营业,每天有20、30人来曲艺社活动。据老板介绍,每年暖气费2200元、每月水电费200多元、房租每月900多元均有经营者个人支付,每月只有1000多元的利润,仅用于个人的生活费。来茶社的人大多为退休人员(包括有专业的退休人士)、老艺人、业余爱好者及附近的农务人员。男性占90% 女性占10% ,“好家”们一般都会一辆样乐器,自弹自唱、自娱自乐,基本不太懂音乐理论,大多数文化水平是初中、高中。曲艺社每年组织有2-3次的演出活动,自编自演。乐队固定人员为8—10人,在演奏业余时间,爱好者们为了活跃气氛,常常是“烫簧箱”,喝点小酒“搅沫沫”。(意思是喝了点酒,酒过三巡,高兴了抢着说,自娱自乐!)
经营者李有清,男,65岁退休职工,本人也是曲艺爱好者,“曲艺世家”。三代传唱,从爷爷开始演唱,爷爷李生泰,主要是演唱眉户小戏、平弦,是当时颇有影响的老艺人。其父亲李长村主要擅长唱越弦、平弦,是拉“板胡”的高手,无人比拟。据本人介绍,家里有七个兄弟,个个是“好把势”,其弟弟现为青海平弦“传承人”。开设此茶社的目的是给老年人提供娱乐的场所,也是为了进一步的传承青海地方曲艺文化。老板现有徒弟6人,不收取任何报酬,年龄最大的约45岁、其余的40岁左右。
另外,我们还对西宁市城北区莫家庄曲艺茶社的活动情况进行了调查。莫家庄曲艺茶社经营者崔兆忠,53岁,务农。其祖父辈三人是影子匠,由于从小受到熏陶,喜爱曲艺。现跟随师傅刘生明学习青海曲艺7年。莫家庄自土地被征用后,他用征地款在乡村道路旁修起三层小楼。楼下经营饭馆,出售大肉,楼上居家。在封闭阳台上开设曲艺茶社,面积约50多平米。自购乐器,投资约7000元。老板崔兆忠说:“由于本人爱好曲艺,才开了曲艺茶社,目的是给村里的老人和退休后回到家乡的老人们提供娱乐的场所。我有这个条件,也有兴趣来经营曲艺社。每当村里有活动任务时,我们拉上自己的乐器去演出,自娱自乐,其乐融融!如果从做生意的角度看,这是赔本的买卖,但是账不能那样算,我就当是为政府分忧吧。”居住在曲艺社的附近居民,尤其是在家赋闲的村民曲艺爱好者,每天聚集在此进行切磋交流,传艺带徒、自娱自乐。农闲时候来学艺的年轻人与日俱增,本村就有15个年轻人在学习曲艺。自发的民间群众文化活动蓬蓬勃勃,开展的有声有色。演唱曲种包括:青海平弦、青海越弦、眉户小戏等。尤其在北区演唱眉户小戏的人,没有停止过演出,为新农村建设起到了十分显著的宣传作用。还有一些自创新曲目《姐妹俩浪吧浪》《吧浪村的变化》曾获得西宁地区优秀奖。汪彩云,女,60岁,自改变曲目《计划生育就是好》,在曲艺音乐发展、传承中献出了自己的微薄之力,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市群艺馆和各区文化馆对地方曲艺保护工作极为重视,常结合民俗活动广泛开展大型的曲艺演唱活动,以曲艺演唱的形式歌功颂党、与现行的社会体制相接轨,反映和谐社会人人爱和平的美好心愿。尤其是西宁市城北区文化馆在青海地方曲艺的资料的收集、挖掘、传承、创新方面做了实质性的工作。西宁市地方曲艺爱好者队伍不断扩展,并开展了具体的工作,对本地区民间艺人进行注册登记、建立档案档,并举办各类曲艺培训班、研讨会、曲艺大赛等活动,激发了民间艺人的参与曲艺演唱的积极性和广大曲艺爱好者学唱地方曲艺的主动性。
(一)民间曲艺茶社处于自生自灭状态
平弦音乐与曲艺茶社相互依存,曲艺茶社为平弦音乐爱好者提供固定场所,平弦演唱者用演唱给茶社拉入一定客源,同时自身也是固定的客源。城、乡结合处开设的曲艺茶社环境喧闹,“酒怕曲儿肉怕蒜的唱曲理念,导致曲艺爱好者入乡随俗而失去个性发生变异,并非以提高演唱艺术性为目的。”[3]青海的曲艺社茶,茶、酒不分家也折射出青海丰富的酒文化。但是,从茶社自身的生存环境来讲,曲艺社的生存状况并不容乐观,每当政府重视,给予扶持的时候,曲艺社成长相对平稳,曲艺社自身生存力非常脆弱。开设茶社经营者多数以退休、失业或下岗职工、失地农民为主,每月茶社所得除了缴纳昂贵的房租,还要缴纳各类费用,支付水电费、取暖费等。茶社的客源特别是在茶社活跃的曲艺艺人,大多属于民间业余爱好者,收入低下,有的甚至没有固定经济来源,如果茶社出售过高的酒茶,这些人是负担不起的。
纵观西宁市及周边曲艺茶园生存状况,发展之路艰难曲折,群众文化活动依然停留在原生态状态。基本都是属于自娱自乐性质,并且多数曲艺茶社处于自生自灭状态。
(二)资金投入不足,政策支撑乏力
近年来,青海平弦音乐生存环境有了很大的改观,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国家相应的投入大量资金,但由于诸多因素的制约,影响了平弦音乐的持续发展。“政府对地方曲艺的保护力度欠佳,引导性的政策落实不到位,主管部门投入精力不足、主动性不强,政策支持不够。针对青海地方曲艺音乐文化中还存在的问题没有正确的认识、规范性管理的配套政策匮乏。”[4]从调查中可以看到,曲艺茶社的生存能力非常脆弱,曲艺茶园经营者需承担高额的水、电、暖等费用,造成负担过重甚至负债经营的现象。只要受到一点点挫折就会因经受不起而倒闭。许多文化馆、曲艺茶社本身没有资金积累,无力支付开支。且民间好多曲艺茶社没有固定的活动、表演场所,还有的在庙会、广场活动,政府支持力度不够。政府只求完成中心工作而无实质性的扶持,缺少上下级之间沟通,且沟通渠道不畅通。
另外,配套设施滞后,如相关文化事业单位所配备的乐器(二胡、笛子、扬琴、三弦等)质量差,音准问题受影响,有些乐器使用时间过久,音色极差。曲艺社请不起相关专业人员进行专业化的训练。有些曲艺爱好者仅以自娱自乐为目的,由于没有后续保障,往往刚组建的业余小团体,在缺乏物质保障、组织管理等因素的困扰下,曲艺社团很难长久、持续的发展。
(三)主管部门重视程度、保护力度不够
“青海平弦”曲艺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在民间一代代流传至今。主要以西宁市为中心,辐射到周边农业区县,它没有专业的演唱组织,没有固定的演出场所,也没有靠卖艺为生的职业艺人。在“青海平弦”爱好者当中,即便是一些很有成就的唱家,他们也都有自己的职业,演唱平弦仍然是他们的业余爱好。“平弦艺人本着‘以曲会友,自娱自乐’的目的,相约而来,或三或五、或七八人,各带乐器,自弹自唱,具有广泛的群众性。”[5]一直以来,在很多地区,因没有固定的场所,曲艺爱好者只能相约在田园、庙里、村里戏台、广场、小公园、小游乐园、小区家属院等场地即兴演唱。这种独具特色风格的演唱活动造就了一代代的艺人,培养了他们的多才多艺的能力。调查中西宁市“城北区”周边的曲艺社相对要好一些,得力于村委会及文化馆的大力支持,但场地问题依然很棘手。如西宁市城北区曲艺茶社的经营者介绍,她经营茶社将近20年,主要靠经营廉价的茶酒棋牌惨淡经营,只能维持基本开支。主管部门对地方曲艺的保护和扶持,在一定程度上,不是很到位的,有时候只是喊喊口号,只求完成中心工作而无实质性的扶持,如民间文艺工作者喊了多少年关于解决地方曲艺活动场所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
(四)曲艺爱好者、传承者文化修养低
从曲艺爱好者、传承者自身文化修养来讲,大多是初中文化水平整体文化素养不高,不能在乐曲演唱、演奏中发挥自主创新的能力,无法对本人的实际演唱能力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演唱者大都为业余爱好者,被称为好家。他们既是演员又是观众,以自娱自乐为目的。”[6]在传唱中只是简单模仿前辈艺人的演唱曲目没有独到的演唱风格,还有些演唱者也有一些演唱经验和领悟心得。但由于缺乏文化修养,没有能力把这些演唱技能转化为文字形式传授于他人,使之成为“茶壶的饺子倒不出来”。由于受传统曲艺口传心授的传承方式的影响,普遍缺乏创新意识,专门人才培训渠道少,传统的培养方式难以满足现实发展的需要。虽然现在好多曲艺爱好者也借用多媒体、光碟跟着学唱传统曲目,多数是贪多不求精。
曲艺界目前本身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且问题很多,一般都认为自己的唱法是正确的,不接受别人意见,不谦虚,不研究。一些唱的较好的“好家们”,所拜的师傅有不同的演唱风格,存有保守的观念,且相互之间不切磋。比如老艺人与年轻艺人之间观念上的鸿沟,传授技艺上的派别之争等,没有虚心相互学习的意识,相互排挤的现象依然存在。这样的问题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青海曲艺的健康、快速发展,不利于学习与传承。
总之,青海平弦音乐发展的整体状况非常突出的显示出我们在继承传统上的不平衡,其现状既令人振奋,也令人担忧。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了文化的多元化,社会上丰富的休闲方式夺走了大部分曲艺受众的兴趣。“曲艺演唱的肤浅化,内容的陈旧化,演唱者的平庸化倾向,已经不能激起人们对传统曲艺的审美热爱,削弱了原来对曲艺抱有好感的人们的兴趣。”[7]其次,因艺人及演唱者文化水平较低,只是以自娱自乐为目的,没有提高、进取的自觉愿望。因而使得青海曲艺的整体水平停留在自娱自乐、自生自灭的层面,没有精进和提高艺术水准的条件和动力。
首先是加大宣传和保护力度。“青海平弦”曲艺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确立了国家级的传承人,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重视。突出青海曲艺平弦音乐的特点和优势,确立青海平弦在西北曲艺体系中的独特地位,加大对青海平弦音乐的宣传推广力度,在发挥传统曲艺的基础上,开展有组织、群众性的青海曲艺演出活动,引入市场机制,推动青海富有地方特色的曲艺音乐走向全国。
政府文化部门所属的群众文化单位,要成为保护、弘扬、推动“青海平弦”曲艺的践行者和坚强后盾。特别是以西宁为中心辐射东部农业区的文化站,要把传承和保护“青海平弦”曲艺工作列入正常工作日程。根据“青海平弦”曲艺的实际状况,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多方面的措施,只确定传承人还不够,还要挑选培养有发展潜力的继承人。在调查中明显感觉到各级文化馆、文化站已经将“非遗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还设有专项资金,对各村、各小区的曲艺爱好者也相应的做了大量的工作。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手段进行录音、录像是保护青海地方曲艺首要的任务,也是最有效的手段。充分发挥周娟姑、刘钧等退休人员和民间艺人的作用,将已有的青海地方曲艺资料实施配像工作,把平面的文字资料转换成立体和动态的影像资料,以利于保存和宣传。
其次是培养“青海平弦”曲艺的观众群。“青海平弦”曲艺的传承与发展,最关键的是培养“青海平弦”曲艺的观众群,只有扩大它的传唱面,让群众对“青海平弦”曲艺能喜闻乐见,那“青海平弦”曲艺就能生生不息,薪火相传。可以借鉴一些外地城市在加强、保护当地说唱曲艺等方面的有效措施。其次,地方财政要加大扶持力度,建立专业的剧团,固定的活动场所,在地方电视台可以专门设有戏曲曲艺频道,专门播放戏曲、曲艺节目。社会舆论媒体也要多做宣传,电视台可以长期开办固定的栏目,持久的宣传青海地方曲艺。如青海生活频道播出的栏目“周末闲了喧”自放映以来,受到中老年朋友的高度赞赏,让更多的人了解青海的风俗人情、方言及地方曲艺。但一周只有一次,对于青海曲艺的宣传力度还是不够。其次,在一些高、中、低不同档次、有特色的茶馆、会所及固定的经营场地,演唱具有地方特色的曲艺节目。如在湟源县丹葛尔古城的“丹葛尔曲苑”,发挥当地曲艺资源的优势,让更多的游客了解青海、热爱青海。这种做法是相当好的,使得地方曲艺有了很好的传播场地和途径,但现在出现管理混乱现象,即将面临关门的局面。这些问题都应该得到相应主管部门的重视,认清问题的严重性,如果再不加以保护,这些传统、优秀的文化资源将会被淹没,甚至付诸东流。
再次是健全资金投入,加强宏观管理。政府给予必要的财政投入、保护经费,需要经费的支撑,这也是长期以来未能得到很好的解决的问题。过去,因为对地方曲艺的研究、保护方面,没有统一的经费计划,往往是曲艺保护工作不能有计划的进行。应呼吁政府制定具体、可行、有效、长效的的保障机制。逐步加大地方曲艺保护专项资金投入,采取贴息、补助、奖励方式,拓展文化发展投融资渠道。引导、鼓励和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曲艺社、专业团体、研究机构的经营管理,逐步形成多渠道、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
保护民间文化遗产必须是政府行为,使文化建设走向法制化轨道。申请要求有关部门尽快建立起完备的保护管理体系,建立各种各样适宜“青海平弦”传承与发展的奖励机制,制定长远的保护、管理计划。对青海平弦曲艺发展要有中、长期目标和规划,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增强全社会人员振兴地方曲艺的使命感和责任心。
最后是加强基地建设,创作符合时代需要的作品。培养造就一批具有重要影响的艺术家,鼓励支持各类民间文化团体发展,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通过培训、集中短期培训和举办文化论坛等多种途径和方式,大力培养高素质的接班人。仅靠举办几次演唱活动、举办一两天时间的讲座、采录几段临时急用的录音录像,无法真正起到普及、提高和发展地方曲艺的作用。地方曲艺的普及,还不如那些曲艺爱好者私人投资开办的曲艺茶社。这些茶社经营者在获利微薄的情况下,凭着对地方曲艺的一腔热情,默默无闻的奉献着。“青海平弦”的民间业余演唱组织遍及海东地区,各区相应的成立了民间曲艺协会,后继有人,呈现出新的繁荣局面。
青海平弦在演唱中平时演唱的曲目基本是传统段子,很少有新编曲目。而在现实状况中能创编新曲目的人寥寥无几,创作队伍几近断代。“青海平弦”曲艺演唱、创作应紧跟时代的步伐,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沉浮推新,不断创作符合民众心声的现代曲艺作品,“青海平弦”才会有新的生命活力。
“青海平弦”以其独有的地方方言及由地方语言发出独特的音乐旋律,其独特的艺术个性,透露出独具特色的说唱音乐美学倾向性内涵,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和审美功能。“青海平弦”地方曲艺内容包罗万象,突显出不同的人生视野及丰厚的思想哲理,反映了青海各民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从而丰富了青海地方曲艺音乐文化的内涵,展示了青海地区地域文化,民俗文化。
[1]中国曲艺志.青海卷[M].北京:ISBN出版中心,2009.
[2]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3.
[3]中国曲艺音乐集成.青海卷[M].北京:中国ISBN中心,1998.
[4]张力新主编.青海地方曲艺探索[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11.
[5]李锦辉.青海平弦音乐[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11.
[6]石永.平越官下述略[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12.
[7]中国曲艺与曲艺音乐[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0.
【责任编辑 徐英】
The Research on Qinghai Ping-xian’s Development Condition——Illustrated by the Example of North Area of Xining, Qinghai Province
Guo xiao-ying
(Art Department of Qinghai Nationalities University ,Xining, Qinghai, 810003)
Qinghai Ping-xian is also called “flat tone”, and Ping-xian is short for it. It is one of the representative local arts in Qinghai province. Its music is beautiful, classically elegant and melodious euphemism. And in most cases, its aria structure is shown in the combined tunes. Qinghai Ping-xian is a human shared resource. It holds a tiny space in the long history and cultural life of all peoples in Qinghai. The writer of the paper conducts a field survey of Qinghai Ping-xian’s cultural existence and development condition in the four districts of Xining, Qinghai. In this way, the writer has a hope of going a step further to tap and protect Qinghai Ping-xian culture, which is helpful to promote the vigorous development of Qinghai cultural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ethnic flavor.
Qinghai Ping-xian;north area of Xining;research record;development condition
J60
A
1672-9838(2017)02-061-05
2017-03-30
本文为2015年青海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青海平弦音乐发展与变迁研究》(项目编号:15010)阶段性成果。
郭晓莺(1976-),女,青海省互助县人,青海民族大学,教授,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