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艳卉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编剧MFA写作课程教学简述
■刘艳卉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戏剧系的编剧专业隶属于艺术学院,主要培养MFA的编剧人才。本文通过对该校写作课程研究以及同国内相关专业的教学比较,发现其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上的几个特点:重视同表演、导演等专业的合作,老师教学模式多种多样,多而且快的写作实践,以及重视学生的创作个性。
哥伦比亚大学 编剧 MFA 课程
哥伦比亚大学是美国著名的常春藤联盟院校之一,其戏剧系隶属于艺术学院,在全美及世界都赫赫有名,既有黄哲伦这样的在西方世界极有知名度的编剧、导演,也有诸如阿诺德·阿伦森这样的先锋戏剧、舞台美术研究的权威理论家。笔者2016年8月份起对其戏剧系进行为期一年的访学,对其戏剧系MFA编剧专业的课程设置及教学方法略窥端倪,故写此文以飨读者。
哥伦比亚大学的戏剧编剧专业针对MFA层次的编剧教学,本科教学则主要由一路之隔的伯纳德学院负责。伯纳德学院与哥伦比亚大学是彼此独立的教学体系,其授课师资、课程设置、面向对象均不相同。
伯纳德学院的戏剧系同时为本学院和哥大服务,既培养“戏剧与剧场艺术”的学生,也提供其他专业的学生选修课程①。伯纳德学院戏剧系的培养目标认为,戏剧是艺术和人文学科的交叉学科,故其十分重视学生的文化素养,希望通过对戏剧、剧场、表演理论与实践的学习,启发学生对艺术的理性思考和探索,将学生对文学、文化、西方与非西方演出遗产的理论学习同表演、导演、舞美、编剧的实践训练融为一体。它在课程设置上,第一学年为研究类课程(包括戏剧、剧场、表演理论及历史),第二学年为实践类课程(表演、导演、设计、编剧等),第三学年是论文,第四学年为戏剧排练与演出。学生的毕业作品,可以是原创性的研究,也可以是参加一项艺术项目(表演、设计、导演、戏剧理论、编剧或者是单人表演),二者均要求将研究过程与艺术创造相结合。学生并不需要在入学时就选定专业方向,但在第二学年,所有学生都必须确定专业主攻方向。
哥伦比亚大学戏剧系的MFA则以实践、创作作品为目的。它的教学共分为五个方向,分别是:导演方向,表演方向,戏剧顾问方向,编剧方向,戏剧制作管理方向,舞台总监方向。②学制为三年,第一学年和第二学年以课程学习和写作实践为主,最后一年为毕业大戏,系由不同方向的学生组成团队共同创作、排演、制作、呈现一出时长在1小时30分钟以上的大戏。在课程设置上,除了共同的通识课程,如“当代美国戏剧”(Contemporary American Plays),“戏剧史”(History&Theory of Theatre)两门课程,以及需要跨专业方向完成的“共同创作”(Collaboration)课程,其余均为各个方向单独开设的课程。每个专业方向的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必修课程属于传统课程,比较中规中矩,而选修课则五花八门。就编剧专业来说,必修课程中的“playwriting”持续两个学年(第三学年为大戏创作),“选修”课程中有形式更多样的写作课程以供选择。
哥伦比亚大学编剧MFA的写作课程有以下特点:一、重视编剧专业与其他专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二、编剧课堂形式多样;三、重视实践、实战,多读、多看、多写;四、尊重学生的创作,提倡创新。
哥伦比亚大学的戏剧系有专业方向上的导演、表演、制作、戏剧顾问、舞美设计的分支,却没有结构上的院系之分,在架构上相当于国内的一个完整的戏剧学院,表演、导演、舞美统一于“戏剧系”的名称之下,共用一套包括系主任、系秘、教授在内的行政人员和师资力量,这自然有效消除由于行政划分而造成的不同方向学生的沟通不畅。事实上,哥大戏剧系不同专业学生之间的交流非常充分,所有专业方向的课程设置,均体现了跨专业“合作”这一指向。这种“合作”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停留在本专业课程的安排上,通过设置相关课程,增加对邻近专业的认识,如编剧方向有“导演基础”(Fundamental of Directing),戏剧顾问方向有持续两学期的“创作戏剧”(Creating a Play)。第二个层次是两个专业的学生合作来完成一个作品,主要针对专业方向关系较为密切的学生,通常以工作坊的形式出现。如导演方向和表演方向的第一学年第二学期均开设有“表演-导演工作坊”(Actor-Director Workshop)课程,而学习“戏剧顾问”(dramaturgy)和学习编剧的学生,在第二学年第一学期共同设有 “编剧-戏剧顾问工作坊”(Playwriting-Dramaturgy Workshop)。第三个层次则是集全系导演、表演、编剧、舞美、制作、戏剧顾问之力完成的合作。不同专业方向从第一学年的第二学期开始,均有一门称作“共同协作”(collaboration)的课程,目的在于让所有专业方向的学生齐心协力,以编剧专业MFA的作业为蓝本,制作一出戏剧。该门课程上课时间全系统一,是全系学生必须完成的团队实践课程。
由全系学生参加的“共同协作”课程,在第一学年第二学期时,只是针对编剧专业学生第一学年创作的剧本(主要是30分钟左右的独幕剧,总共要演出三个剧本)进行排练。而在第三学年,团队需要创作出一个大戏,具体流程是由编剧创作出剧本,然后选定导演、演员、制作人、剧作架构,大家以编剧的文本作为创作的起点,直至完成最后的舞台呈现。这种共同参与的实践,有助于包括编剧在内的不同方向学生在校内就亲身体验了解戏剧创作的整个流程,熟悉不同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活动。在这一流程中,毫无疑问,编剧处于流程的首要环节——由编剧挑选合作的导演、演员而不是相反——这从另一角度,提前让未来的演员、导演知道了编剧、文本的重要性。其中,“戏剧顾问”的角色非常关键,相当于是编剧、导演、制作的“智囊”“助手”和“知心人”。他/她在专业知识上需要了解剧本创作、导演、制作、表演等一系列流程,在流程的不同阶段,以讨论和提问的方式对编剧、导演、演员等提供帮助。如在文本创作阶段,戏剧顾问要帮助编剧进行作品样式、情节内容、主题表达上的调整和思考。哥大的“共同协作”课程则以作品的最终呈现作为打分的依据,这既是学生创作的压力,也是他们创作的动力。小组中的每一分子无不积极投入,希望在最后的呈现中表现不俗。
考虑到戏剧是一种集舞美、导演、表演等于一体的演剧实践,哥大设置这样保证和强化不同方向学生之间合作的课程是十分必要的。国内虽然也有类似的合作活动,遗憾的是未能纳入到正式课程当中,而多为学生或任课老师自发的活动,也就自然对学生缺少了约束力。由于不同专业课程安排不同导致时间上的冲突,以及不同专业之间的门户隔阂,学生的演出实践常常是“各玩各的”:要么是戏文系的学生自编自导自演,要么是导演系的学生自编自导自演,要么是表演系的学生自演自编自导。在请不同院系学生“加盟”演出的同时,“报酬”是不可不谈的问题。因为有求于人,又因为所请的人和自己不是同一年级,在演出项目的讨论中很难做到平等交流,往往年长或有经验的掌握“话语权”,弱势的参加者较少能在演出实践中充分表达,收获自然也有限。参与创作的人也因为缺少共同诉求和目的,没有竞争的氛围和学分的压力,也做不到为演出殚思竭虑、齐心协力,而常常匆匆了事。如果国内也能将不同院系之间的合作纳入统一的课程,对于不同专业学生了解戏剧从创作到排演的各个流程,提高学生的沟通合作能力,应该是有很大帮助的。
哥伦比亚大学戏剧系编剧专业的写作课程,电视剧写作持续一个学年,而话剧写作(playwriting)的学习持续两个学年。编剧专业学生最后的作品呈现,常规也是话剧的形式。MFA话剧写作的训练,名义上并不存在清晰的由戏剧小品到独幕剧、大戏等的进阶过程,但仍然有一定程度的初级到高级,或者由入门到高级、从短篇到长篇的序列。如针对高年级的编剧课程“Rewriting”,上课时学生拿出已经写好的剧本(是在以前写作课程上完成的作品),由同学分角色朗读并加以评价,最后由老师点评。除此之外,还有名目繁多的“美国奇观”(American spectacle)、“讲故事与戏剧”(storytelling&drama)、“个别研究与写作”(Individual Research&Writing)等与写作有关的课程。有些课程属于编剧专业的专业方向课,有的则属于其他方向,比如“讲故事与戏剧”就是“戏剧顾问”的专业课,但学导演和编剧的学生也常选此课,在这门课程上,老师会带领同学阅读当代优秀的美国剧作并讨论。不同写作课程的老师不会在统一的教学大纲指导下授课,而是可以根据自己对学习写作的理解,从不同角度进入写作,因而授课方式非常灵活。
有的编剧课老师十分重视对经典剧本的阅读,整个课堂会有三分之二的精力和时间花在阅读剧本上——包括经典剧本和学生的剧本,任课老师提前布置下周要阅读的剧本是常有的事,有的老师还会在教学大纲上列出问题,提醒学生阅读时加以思考。当然,本科教学中由于课程持续时间短,老师指导的学生数量多,讨论作业尚自顾不暇时,无奈之下不得不压缩这一部分时间。在MFA教学中,老师优先把课堂时间给经典剧本的讨论,甚至要求学生分角色朗读一些在写作技法上值得注意的片段,进行重点分析。而这些片段往往成为学生课下创作的样本——老师对这些片段的选择是精心的,在阅读、分析之后,会结合朗读片段的剧作技巧,给学生提供情境、要求(比如写两个人的对话,其中一个要告诉另一个某件事),而这就成为当堂练习(视课堂时间多少),并且需要学生课下补充完善的作业。学生在课下完成作业时以及在写作遇到障碍时,或是出于检验作业是否符合老师要求这个目的,必然会再三阅读剧本,久而久之,必然能对经典剧本的语言、内容、形式熟记在心,进而潜移默化地影响自己的创作。
有的编剧老师注重让学生从知名编剧和艺术家那里汲取灵感。邀请艺术家到课堂上,对于哥大来说不是难事也不是稀奇之事。如由黄哲伦主持的“rewriting”课程中,除了阅读和分析学生剧本外,每次课上均会邀请一位普利策奖得主到课堂上,现身说法,解答学生对创作的疑问。如在电视剧写作课程中,第一学期的前半段时间,均是邀请电视剧界包括制作人、导演等知名人士到校演讲,回答学生的提问。有一次《纸牌屋》的编剧团队悉数到场,令在场学生兴奋不已。该校MFA的另一门课程“艺术家到访”(visiting artists),整个学期都在邀请戏剧、影视、舞蹈等领域的导演、编剧、制作等到场与学生交流。伯纳德学院的戏剧本科教育中,第四学年学生参加的艺术项目,也通常是和校外的职业导演和艺术家一起工作,排演的作品有莎士比亚、索因卡的作品③,也有当代英国戏剧代表人物凯丽尔·丘吉尔(Caryl Churchill)的作品。
除了邀请艺术家到课堂上,编剧课老师也会鼓励学生走出去,主动去接触艺术家。如编剧专业学生选修的“环境戏剧”一课,课程后半学期即鼓励学生走出去,到曼哈顿的艺术家专区采访一位艺术家,聆听他或她的创作故事之后,以此为素材创作出一个剧本,并在期末呈现出来。
有的编剧老师十分重视创作与生活的关系,通过让学生接触真实的社会来形成和找到创作灵感。如“美国奇观”(American Spectacle)课堂上,老师会带学生去参观法庭,聆听一场审判,回来后以此为素材,在一周内完成一个剧本,带到课堂上供同学和老师讨论所用。这样的讨论往往会持续两周。老师也组织同学到康尼岛去看马戏杂耍表演和奇形怪状的畸形人,从那里的组织者招徕顾客的故弄玄虚中,以及节目的编排中汲取叙事技巧,从切身经历中体验美国文化的差异性以及感受自己内心的变化。当然,该课程的老师也会随时紧跟社会热点问题,灵活改变教学内容。如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中,共和党候选人特朗普获胜,引起了美国包括纽约在内的许多州的民众示威游行,老师组织同学参加游行,并希望借此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有的编剧老师则以另一种形式结合实践。如电视剧写作课,在前半学期的专家访谈结束后,后半学期的课堂几乎是编剧找投资人的翻版——在电视剧行业中,投资人通常只根据编剧对第一集的介绍而决定是否投资,所以课堂上由老师自己充当投资人,听取学生对自己第一集剧本的梗概介绍。经过课堂讨论后,学生写出自己的第一集剧本。老师采取这种授课形式的目的是让学生熟悉电视剧作为文化产业的写作特点——不是像舞台剧一样闷头写完全剧,而是先找投资。
总之,哥伦比亚大学的编剧课老师可以各自为政、根据自身的长处自由设定教学目标、安排课程大纲,不必“屈从”于别的老师的教学模式。笔者曾就这种现象采访过一两位老师,在他们看来,这是一件颇为正常的事情,许多人听从于一个人倒是不正常的。有的老师甚至颇为自傲地认为,自己的授课方式独树一帜,别的老师是模仿不来的。他们老师之间也不会有交流授课心得等之类教研活动,教学对他们来讲是非常简单的一件事情,以自己对写作的独特理解引导学生进入戏剧,去百老汇(或外百老汇、外外百老汇)看戏,把最新的优秀剧本推荐给学生(在不违反版权法的基础上),观察生活,然后同学生讨论和写作。对于学生来说,形式丰富、从不同角度进入戏剧写作的教学方式,既方便他们扬长避短、因地制宜,也有助于全面了解成为一名优秀剧作家的必备条件——除了会读剧本,还要接触生活。
鼓励学生多写、快写,是哥大编剧训练的一大特征。写作课程期末结束时大多会要求学生以一个20页至30页的作品作为最后作业,在此之前,学生就是不断地写。如果一个学生每个学期选了两门编剧类的课程,那么包括日常训练中要求写作的10页左右的小作品在内,一个学生要写作差不多近四十个作品,这还不包括写废掉的那些。
在伯纳德学院和哥伦比亚大学MFA的编剧教学中,除了电视剧写作的老师外,很少有老师在写作实践之前同学生讨论将要写作的作品构思,也很少要求学生写作大纲。即使是在电视剧写作课程中,老师也不会不厌其烦地带领学生一遍遍修改大纲,在大纲几臻完善之后,再按部就班地进行写作。他们常说一句话,大意是只管放手去写,剧本有自己的逻辑和规律,它会自己慢慢成长的。很多时候,老师要求学生当堂写作。伯纳德的本科编剧教学课堂持续时间为一个半小时,只要有多余的时间,老师就会要求同学当场写作,并于课后完成。在MFA的编剧教学中,有的老师常把多余的时间用来当堂写作,并且对写作的时间卡得很紧,基本为10-15分钟。
老师们并不要求同学在每次作业中保持固定的选题和构思,对于训练完成的作业写过、讨论过即宣告完工。除了期末作业外,平时的练习,学生可以按照老师的建议自觉去修改二稿,但老师并不会再点评二稿。总之,他们上课的基本模式是“读-写”、再“读-写”,学生可以完全抛弃掉原有的构思,每次写作新的内容。当然,也有同学持之以恒地不断“钻研”同一个主题(如有位MFA女同学整个学期都在写一家人吃了迷幻蘑菇后的想入非非)。到了期末,不同老师有不同的要求。伯纳德学院的老师在最后六周的课程中,会要求学生以已有的作业为蓝本,选定一个或几个,将其综合发展成一出独幕剧。当然,愿意重起炉灶也可以。在MFA课程中,有的老师让同学从观摩剧本受到启发开始写作,观摩的剧本不同,每次写作训练的要求也不相同,几乎很少在同一个作品上持续钻研。
对于哥大这种类似于“狗熊掰棒子”、打一枪换个地方的做法,其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可以保证学生对构思的兴趣,保证构思的新鲜性,学生的想象力永远停留在让他或她觉得新鲜有趣的地方,能够保持创作的持续冲动。但这并不意味着跳过构思、直接跨进剧本写作是创作戏剧的唯一道路,并不意味着授课中要求学生反复修改构思是在浪费时间。哥大编剧课程中略过构思,不代表构思不存在。首先,学生最终创作的剧本是建立在平时课堂练习基础之上的,学生日常的课堂练习或老师课下布置的作业,都明确指出了对内容和形式的要求,这些要求或多或少与课堂上所讨论阅读的剧本有关。因此,学生在进行期末创作的时候,已经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他们在日常课堂作业的训练中,可能已经形成了一个故事雏形或者线索,因此虽然没有把大纲和构思写作出来,但是它已经扎根于学生的脑海中。尽管老师明确指出,期末作业如果有好的点子,不必尽然以课堂练习为基础创作剧本,课堂练习无疑仍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期末创作。学生课堂上阅读的剧本、参与的生活实践,某种程度上已经提供了创作的素材和构思。其次,略过谈构思过程可能也是无奈的选择。当授课老师面对许多学生时,比如哥伦比亚大学与伯纳德学院,有的课程授课老师通常是以一挡十——一个老师指导十几个学生,在如此的师生配置比之下,老师纵然想跟学生细谈构思也是无能为力。在电视剧写作课程中,一个老师只面向六个同学时,就安排了构思和写作大纲的环节。
从教学效果而言,从构思到大纲再到写作剧本,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构思和大纲主要解决“写什么”的问题,而创作剧本是“怎么写”的问题。如果前一个问题没有解决,没有经过按照戏剧规律合适的选材与提炼,直接进入剧本写作,从经验来看,很多时候是事倍功半的。边写边激发灵感,可能适合于掌握戏剧创作规律的熟手,适合于人物、故事雏形已经略具的情况,如果真的两手空空、白手起家,幻想剧本能够自我成长是件想入非非的事。当然,整个学期是一直围绕同一个主题和素材写作,还是允许学生一次作业换个主题和素材,各有利弊。始终围绕一个主题创作,在经历前期的兴奋激动后,必然要面临如何让情节出奇制胜的难题,陷入后续乏力的困境。只有突破难关,学生才能够对戏剧创作的难点真正有所体会。如果遇难辄止、另起炉灶,可能会在同样的困难前止步不前,永远徘徊在半道而无法攀上顶峰。不过,只选其一不顾其他,也面临素材不适合学生的创作风格、徒劳而无功的风险。
哥伦比亚大学的编剧课程,无论哪位老师,都十分重视对学生作品的朗读与分析。学生的作品无论长短、质量,都要以同学分角色朗读的形式,在课堂上无一遗漏地重现。作品被原封不动地朗读,已经成了学生上课的权利,没有任何一位老师、任何一种力量不让学生的作品被呈现;这大概充分体现了对学生作品的尊重。这是一种良性循环,因为作品需要被朗读,需要被点评(大多是赞美和欣赏),学生在写作作品时格外用心,无论是本科生还是MFA学生,总是想方设法在作品中设置令人过目不忘之处,哪怕孤注一掷、打破常规也在所不惜。老师在授课中非常尊重学生、注意保护学生创作的尊严和个性。在每节课学生分角色朗读完一篇作业后,老师都会先请作者自己谈谈写作中的疑点和难点,谈谈他(她)最希望同学们关注的作品部分,然后让其他同学说出对作品印象深刻的地方,最后由老师点评。老师在发给学生的教学大纲中也明确提出,不主张学生之间互相批评对方的作业,他们在授课中也从不否定学生的作品,从不说学生的作品不像戏。老师不会对作业主题、时空、样式、字数多少等进行硬性规定,也并不强调“戏剧”与“小说”、“散文”等其他文学体裁的区别,“冲突”、“情境”、“高潮”等也提得较少。在老师和学生的观念中,只要是以对话形式(包括一个人的独白)形式存在的,就不妨看作是戏剧。与此相应,学生交上来的作业也五花八门,空间上分散,时间断裂,有的全场(scene)是独白,有的一场仅数句对话……这样的作品,与阅读的经典作品差距何止千里,简直毫无相似之处。不过,老师从未表现出失望或沮丧,他们也发自内心地并不感到失望,在分析和评价学生作品时,他们十分注意把自己放在倾听者、引导者的角色上,鼓励学生多发言,时刻注意让学生的发言围绕“感觉有趣”、“感觉吸引人”的地方——跟着感觉走,而不是跟着戏剧理论走。学生是课堂上绝对的主角,他们是自己作品的阐释者,是别人作品的欣赏者,是建议的提出者。与他们相比,老师表现得十分“谦逊”,无论学生作品写得如何“四不像”,他们也安之若素,从不揎臂攘拳,越俎代疱,要求学生修改构思,甚至完全按照老师的构思行事。
老师对学生作业不拘一格的要求,以及学生天马行空的想象,得益于百老汇求新求异的创作氛围。如果一出戏不能在思想上出人头地,那起码在剧作样式、舞台呈现上能标新立异,丘吉尔思考暴力与人类关系的戏剧《远方》(Faraway)一剧就是这样的作品。这部剧作共分为三幕,每一幕的风格各各不同,也没有清晰的主人公,三个部分在故事上并不承接。第一幕写少女在舅母的质询中讲述自己看到的血和屠杀;第二幕中少女和一个男子在制作给犯人戴的帽子,暗示她为了一份工作已经成为暴力的帮凶;第三幕写舅母和男子等待少女回家,而她在回家路上疑神疑鬼,觉得蝴蝶、野花都在迫害她。该剧没有一个清晰的情节,时间上没有逻辑的承接,人物关系似是而非,却表现了人在莫名暴力下的巨大恐惧,成为西方剧坛倍受推崇的佳作。这种作品的诞生,是基于对戏剧创作传统“人物”“性格”“线性叙事”的反叛,如果拘泥于传统的对文本“冲突”“戏剧性”“逻辑”“高潮”“突转”的理解,这样的作品可能在一开始就被毙掉,也有可能在写出来后按照“戏剧规则”反复修改,而成为质量平平的佳构剧或其他。对于美国戏剧来说,感觉比规则更重要。
在笔者问及一些老师“编剧教学中最难的问题是什么”时,回答一致是“培养学生自己的声音”。有的老师虽然以学生阅读经典作品为起步,但他们并不主张学生模仿,相反,却希望学生形成自己的包括语言、思想、形式在内的自我风格。这大概要归根于百老汇、外百老汇及外外百老汇海纳百川的开放胸怀、比比皆是的剧场。在这些舞台上,无论什么样的作品,只要写出来,均会得到上演机会:可以有林肯歌剧中心这样的大剧院,也有仅有一间教室大小的剧场;可以有像《狮子王》、《剧院魅影》这样规模宏大、人数众多、布景豪华的大剧场音乐剧,也有像《狗的故事》、《甜蜜的查丽》这样三、五个人载歌载舞、布景道具全由演员当众搬出来的小剧场音乐剧。相较于前者的中规中矩,后者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更有新意。这样没有唯一、没有标准的演出气氛令人眼前一亮,因为突破戏剧陈规的作品最受欢迎。对于戏剧作品,人们考虑的是它的新颖和创意,而不是它与亚里士多德的戏剧观有多接近、多吻合。同样,在课堂上,老师看重的是学生从自己生活中得来的个人经验,以自己的家人、朋友为素材和主角作品,强调学生对生活的洞察和提炼。如果基于固有的“三一律”“开放式”“锁闭式”去训练,学生或许能够勉强掌握相关戏剧技巧,但自我的思考得不到培养,久而久之,遇到一点素材就想着用技巧拼凑起来,写出的作品难免千人一面、毫无特色。
与纽约大学、耶鲁大学相比,理论学习和研究或许不是哥伦比亚大学MFA教育的强项,或者说它把相当一部分史论学习的任务交给了伯纳德学院。哥伦比亚大学戏剧系MFA教育的特色就是其实践性,重视对剧目特别是近期名剧的学习(当然,前提是有质高量丰的本土剧目可供选择);充分利用百老汇资源,重视学生同艺术圈的接触,重视学生从生活中来的经验,提供丰富多样的写作课程以供学生选择。任课的许多老师是兼职而不是专职老师,他们的主业是编剧、导演、制作人或者其他,他们的实践经验是从多个角度引导学生进入戏剧写作的前提(当然,优秀的艺术家未必是优秀的教育家)。粗看哥伦比亚大学戏剧MFA的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也许会让人有目不暇接甚至叠床架屋之感,与依据写作流程来设置课程体系,以及强化老师指导的教学模式相比,它更青睐于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切入戏剧,更青睐于学生在不断练习(也许是失败)中对戏剧规律的自我摸索。如果考虑到写作本身就是一项充满创意的“条条大路通罗马”的人类行为,允许学生从不同角度切入、推崇学生自我写作模式也是无可厚非的——总有一款适合你(当然,成才可能在学校之外或毕业之后)。同时要看到,写作作为人类活动之一种,是在一定历史条件、社会条件甚至文化背景下的活动,对于中国的戏剧院校而言,需要在考虑中国文化的价值观、中国戏剧的历史使命以及教育部为学生减负的政策指导下加以合理借鉴,不同学校的编剧专业可以依据自身优势,办出自身特色。
注解【Notes】
①详情参见伯纳德学院官网:https://theatre.barnard.edu/theatre
②详情参见哥伦比亚大学官网:http://arts.columbia.edu/mfa-playwriting-concentration
③指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沃尔·索因卡WoleSoyinka。
④徐若昕、何心怡等同学为本文提供部分资料,特此鸣谢!
This essay gives an overview of the playwriting MFA program of Columbia University,and it concludes its characteristics based on a comparison with its counterparts in China.The MFA courses at Columbia place focus on collaboration with such majors as acting and directing,variety in teaching methodologies,and the cultivation of the unique creativity of the students.
Columbia University;playwriting;MFA;curriculum
Author:Liu Yanhui is associated professor of Shanghai Theatre Academy.Email:lyhzg99@163.com
刘艳卉,上海戏剧学院副教授。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戏曲剧本创作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项目编号:16ZD03】的阶段性成果。
J80
A
0257-943X(2017)05-0046-08
Title:An Overview of the Playwriting Courses in the Playwriting MFA Program of Columbia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