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宏颖
感知三位一体下的《歌德精选集》
付宏颖
《歌德精选集》作为杨武能教授的翻译生涯的阶段性总结,堪称经典之作。杨武能教授耗费半生精力研究、译介歌德,从中,他有着多重身份,同时是学者、作家和译者,本文将以《歌德精选集》为分析文本,感知杨武能教授的“三位一体”的翻译境界。
译者与学者 译者与作家 三位一体
随着社会与语言的发展变化,读者们的阅读心理和审美习惯也发生了变化,时代的发展急切地需要新译本的出现。杨武能教授在顺应时代发展趋势的前提下,翻译出版了这套《歌德精选集》,其中精选了《迷娘曲》《少年维特的烦恼》《亲和力》《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浮士德》《歌德谈话录》六卷代表作。这些均由著名译者杨武能教授一人独立完成。相比之前的《歌德文集》由多位译者共同翻译,风格多少会有些差异,水平多少会有些参差不齐。而《歌德精选集》由杨武能教授一人倾心翻译,再加上只选编了有代表性和可读性的六卷文学经典,所以,该套丛书填补了百年来译介歌德的空白。
当代翻译理论研究表明,译者和作者的契合之处越多,翻译得就越好。因为他们除了有许多共性之外,在文学风格上还有相近之处。如果没有相近的文学风格却硬要翻译,结果只能是费力不讨好。杨武能教授作为翻译家,深受傅雷影响,强调把翻译和研究相结合。他结合自己的翻译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甚至写了几本有关歌德研究的书。在翻译与研究的同时,杨武能教授也在不断地学习,翻译水平和研究水平逐步提高,并一步步向歌德靠拢,思想性、文学性也日趋成熟。杨武能教授耗费半生精力研究、译介歌德,就是因为他首先作为学者,经过悉心研究之后,觉得自己的翻译文学风格与歌德的相近,若把两者结合在一起,定能够相得益彰。在翻译文学作品时,如果译者没有对原著的深刻理解,就不能与作者促膝长谈,不能与书中的人物感同身受,那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够把作品中的情感传达给读者的。杨武能教授正是因为研究歌德,所以更了解歌德的作品,翻译起来更加顺手,更能表达歌德的本意。因为只有真正地了解了作家,才能领悟到他所创作的作品,才能使译文中的遣词、造句、语气等充分地传达作品的思想内容,以再现原著的风韵。通过阅读《歌德精选集》,我们深切地感受到,杨武能教授对歌德、对原著的深刻理解。
译作首先是文学,需要具备文学的美质,这样,所翻译的作品才能够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才能在文学史上长久留存,成为文学瑰宝。这就要求,译者还要像作家一样去创作一本。一个译者假如没有作家的那种文学素养和写作水平,便很难成为优秀的文学翻译家。而杨武能正是具备了这些优秀的素质,因为他曾创作过大量的诗歌和散文随笔。文学翻译就是对作品进行再创作,作家创作的作品由译者进行翻译,译出的译本再由读者来阅读。作家是创作的主体,读者是审美的主体,而译者则既是审美主体又是某种程度上的创作主体。假如翻译文学作品只是机械地翻译原著,没有积极、主动的阐释,那么文学翻译就失去了创造性,甚至是文学艺术性。杨武能教授是在保持原著风格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对原著进行改造升华。这在杨武能教授所翻译的作品中有多处体现。如“老学究”“老古板”等,在汉语里,这两个词是非常地道的方言和俗语,品读这样的句子,读者并不会觉得自己是在读外国文学作品,从而更能深刻、切身地感知文学作品。“你瞧多可爱!你瞧!每次我喂它面包,它都扑打双翅,小喙儿啄起来可真灵巧。它还和我接吻哩,你瞧!”“你瞧”是口语,用此,更能使读者感受到浓厚的感情。杨武能教授所具备的作家的创作能力、语言文字能力,把歌德的气质更加恰如其分地表达了出来。在翻译的过程中,他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文学禀赋,创作出了具有独特风格的译文,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只有这样,才能使译文也同样具有文学性,使名著的文学价值更好地彰显出来。
然而,从某种理论上讲,译者在进行翻译再创作时应该尽量避免个人的风格,但事实上,它却是始终客观存在着。因此,我们在承认客观存在的译者风格的同时,也不能过分地张扬,而是要使其尽量与原著的风格相协调、相融合,自然而然地存在于所翻译的作品中,这就要求译者要恰如其分地掌握好度。如:“亲爱的”“上帝”等词在文中多次出现,这些词在汉语中很少用到,但是杨武能教授为了忠实于原著,为了表达感情的需要,并未对此进行删改。
一位优秀的翻译家,应该既是学者,又是作家。作为学者,深入研究了原作家作品之后,才能吃透原著;作为作家,要有丰富的想象力和较高水平的语言文字功底;作为译者,要精通外语,要熟知当地文化风俗。只有这样,才能把原著的意蕴、风格等微妙之处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在《歌德精选集》中,我们通过贴切、有力、传神的语言文字充分地理解了原作家作品的风格,及作品中的深层含义,同时也感受到了杨武能教授的翻译风格。作为翻译巨匠的杨武能教授真正达到了翻译的最高境界,集学者、作家和译者三位于一体。
(作者单位:河北教育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