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访谈
章太炎童年时就是一个书迷,常常废寝忘食。一日,章太炎在院子里专心致志地看书,天色渐晚,气温较低,嫂子连唤三声叫他进屋添衣,他才从书本中反应过来。章太炎添衣后仍回到院子读书,殊不知他一心想着读书,竟错穿上其嫂子的一件花马甲,众人见状,大笑不止。章太炎却茫然不知,还抬起头问家人笑什么。
1920年,英国作家毛姆来到中国,因为听人说“来中国可以不看三大殿,一定要见辜鸿铭”,毛姆的朋友就写了一封信给辜鸿铭,请他上门来见毛姆。不料,年过60的辜鸿铭根本没去,毛姆只好亲自找到辜鸿铭住的小院子。辜鸿铭得意地对毛姆说:“你朋友一定认为中国人都是苦力吧,招手就来?”毛姆这才意识到自己以及朋友的做法太不妥了。
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朝廷需要大将出战。四川人陈演、福建人蒋德璟等大臣请战,崇祯不许。原因是崇祯深受一种说法的蛊惑:“闽、蜀同风,腹内有虫。”意思是说,福建人和四川人都是坏心肠,因为“闽”“蜀”两字都带虫。这时候,东阁大学士李建泰站出来说自己家是山西曲沃的,自愿出战,崇祯就允许了。不料李建泰刚出都门,听说老家曲沃被占,就被吓病了,最后被农民军俘获。
袁励准是溥仪的老师,背负帝师盛名。1913年,袁世凯占据中南海为总统府后,认为能题“新华门”匾额之人非袁励准莫属,便几次派人去请袁励准。袁励准虽极力推辞,但最终碍于袁世凯的权势,只能违心题写。事后,袁世凯派人送上500银圆润资,袁励准当着来者的面警告家里人说:“这笔钱存入银号,不得动用分文。”
张勋复辟后,给总统黎元洪拟了一个请其归政的奏折,但在批词上对黎元洪的称谓颇为踌躇,刚开始想称之为“总统”,觉得不妥;后又称“该大臣”,但民国元首不该用“大臣”称呼。最后,康有为建议,不如称黎元洪为“该员”吧。众人不解地问原因,康有为解释说:“中国本归陛下所有,前因辛亥革命,陛下为息事宁人起见,这才将天下大事委托给袁世凯管理。袁世凯死了,黎元洪继任,这两人不啻陛下的‘管理员’。”
陶行知的儿子陶晓光读书不多,好不容易在成都一家无线电厂找了一份工作,却因没有正规学历而被厂方拒收。陶晓光进退两难,只好求助某学校校长,造了一张假“毕业证书”。陶行知得知此事很不愉快,立即给儿子写信,要儿子赶快将“毕业证书”退掉。他教育儿子说:“做人切不可弄虚作假,更不能向虚伪的社会陋习妥协……”陶晓光受益颇深,断然退了那张假文凭。
马寅初早年自称是“五马”,因为他生于马年、马月、马日、马时,再加上姓马。后来他成了著名经济学家,并提出了极有价值的“新人口论”,因此被诬蔑为“人口学家马尔萨斯的忠实追随者”—马寅初又多了一个“马”。对此,马寅初不但不以为忤,反而调侃道:“以前我是‘五马’,可有人怕说我是‘五马分尸’不好,又给我加了一匹马,我在此谢谢他的‘好意’了。”
苏格拉底的妻子是一个心胸狭窄、喜欢唠叨不休的女人,常使苏格拉底困窘不堪。一次,别人问苏格拉底“您当初为什么要选择这样一位妻子”时,他回答说:“擅长马术的人总要挑烈马骑,骑惯了烈马,驾驭其他的马就不在话下了。我如果能忍受得了她,还有什么事情做不到呢?”据说苏格拉底就是为了在妻子烦人的唠叨中净化自己的心灵才与她结婚的。
1957年,周恩来陪同苏联领导人伏罗希洛夫访问杭州,特意带他去拜访苏州名人马一浮,并介绍说:“马一浮先生是我国著名学者,是我国唯一的理学家。”会见中,伏罗希洛夫问马一浮:“您在研究什么?”马一浮说:“读书。”伏罗希洛夫又问:“现在做什么?”马一浮又回答说:“读书。”事后,伏罗希洛夫想请马一浮出去走走,马一浮以“恕不奉陪”婉拒。
丘吉尔的父亲老丘吉尔是一位幽默大师。有一次,老丘吉尔在他的俱乐部楼上碰到一个惹人讨厌的家伙。此人缠住老丘吉尔喋喋不休地高谈阔论,并对老丘吉尔的不耐烦毫无察觉。老丘吉尔觉得自己一时无法脱身赶忙喊来了一位男仆,吩咐他说:“你待在这里听他说话,直到他说完才可以走。”说完,老丘吉尔就溜之大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