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雨凡
摘 要:如何以学定问,顺学而问,提出几个有价值的问题,促使课堂向高效、理想的境界挺进,是关乎课堂成败的关键。窃以为,创设问题时要“钻进去”又“跳出来”,以此开阔孩子们的眼界,丰富孩子们的言语生命,进入“千树万树梨花开”般的多元境界。
关键词:化整为零;登高望远;上挂下联
《穷人》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穷”字是贯穿全文的线索,然而正是因为“穷”,才更能显示出穷人的高尚品质。如何以学定问,顺学而问,提出几个有价值的问题,引领学生进入“穷”字的深处,或沉潜于桑娜的“勤劳善良”,或比较于西蒙的内心纠结,或“纠缠”于两个穷人的共同命运,是教师执教此课的一个重要视点。
一、“钻进去”,进一步”化整为零”
教学《穷人》,几乎每一个教师都要引领学生深入体会桑娜的勤劳,都要设置“桑娜的勤劳表现在哪里”这样的问题。的确,抓住这个问题开掘、体味和涵泳,是训练孩子们言语生长极好的训练点。但是“桑娜的勤劳表现在哪里”这样的问题毕竟有些大,太笼统,让孩子们无从下手,不知所措。窃以为,教师应引领孩子们“钻进去”细化问题,进一步“化整为零”。
且看以下教学经过肢解后的切入点更小的问题:
同学们,作者为什么不写渔网,不写渔具,不写渔竿,不写蜘蛛网,单单写“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闪闪发亮”。
瞧,在学生“不疑”时给予启发,把问题进一步“拉近”:“作者为什么不写渔网,不写渔具,不写渔竿,不写蜘蛛网,单单写“地扫得干干净净……”这样,学生从切入口更小的、更有针对性的小问题出发,可以更细腻地触摸问题背后所包含的多重意蕴。“近一点,再近一点”,从而深入文本的核心地带进行对话教学,这应该成为语文教师的基础性工程和经常性工作。
二、“跳出来”:进一步“登高望远”
仅仅把问题“钻进去”还不够。好的教学还应该引领孩子们“跳出来”——从更高的层面看待问题、理解问题、解决问题。就《穷人》而言,应该从“此时此景此情”中跳脱出去,站在更远处、更高处看桑娜、看西蒙、看善良、看贫穷。
仍然以《穷人》的教学为例:
师:“一只苍白僵硬的手像要抓住什么似的”,你觉得这个母亲想要抓住的是什么?
这是一个极具象征意义的句子。毕竟是小学生,他们无法从理性的角度看待这双僵硬的手,而简单地以为西蒙想要“抓住自己的孩子”“最后一次再摸摸他们”。实际上,西蒙想要抓住的不仅仅是孩子,不仅仅是最后的“抚摸”。作为教师,还应当引领孩子们学会触摸“想要抓住什么”背后的“多重意蕴”,在文字的内涵和外延方面进一步登高望远。
师:同学们,西蒙“苍白僵硬的手像要抓住什么似的”仅仅意味着抓住自己的孩子吗?难道西蒙在临死前,她就未曾想到过把孩子托付给桑娜吗?
生1:“抓住什么似的”也可能是说西蒙似乎想去敲桑娜家的门。
生2:我觉得不可能。
师:为什么?
生2:因为她也知道桑娜家和她家一样穷,同样是穷人,怎么能随便去麻烦别人呢?
师:嗯,了不起,你不仅读出了桑娜的善良,也读出了西蒙的善良。这样看来,这双“像要抓住什么似”的手就成了一个无奈、纠结、矛盾、期待的动作了。
生3:也许,她是想抓住上帝。
师:精彩!你说。
生3:她无法改变命运,只能这样期待了。
师:西蒙在临死前,一定是一种非常矛盾的心情,或想麻烦邻居,或想祈求上帝,或想期盼着其他奇迹发生,请大家用一段内心独白,描述西蒙临死前可能的心理活动,适当运用省略号,走进这位母亲复杂丰富的内心世界。
三、“钻进”与“跳出”:进一步“上挂下联”
有些问题需要“钻进去”,有些问题需要“跳出来”,有时,更需要两者的结合——既“钻进去”又“跳出来”“在课文中走一个来回”,如此,或许更能让问题增值,更能为问题的解决提供多样化的路径。
比如,当桑娜看着西蒙一家人的情况,特别是两个孩子的时候,教师应引导学生思考:
这个时候的桑娜不是仅仅看到了一个死去的邻居,而是看到了什么?
生:而是看到了一个母亲。
师:是啊!这分明是一个母亲看到了另一个母亲!而这个已经失去的母亲,足以唤醒桑娜自身的母性,从而不由自主地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
“语文教学一定要在看似平淡无奇的地方发现语文的广博。”上述提问,显然教师在引领学生通过一个重要的细节 “桑娜看到的不仅仅是简单意义上的死者”,引领学生“发现语文的广博”:桑娜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个已经死亡的人,不仅仅是一个一般意义上的死者,而是一个母亲;穷人不仅仅是某一个人,而是将“穷人”扩大到一个社会现状,也将“穷人”的品质扩大到一个群体共有。瞧,这样的“钻进”与“跳出”的问题,对于下文解读桑娜的“忐忑不安”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好的语文问题设计不是“静止不动”,不是拘囿于“一点一面”,而是因文而异,因需而设,揪住一个知识点“无限”放大,形成上挂下联、左顾右盼的局面;好的问题设计不是简单的“由此及彼”,而是在关键处“钻进去”又“跳出来”,以此看得更细、看得更远,以此开阔孩子们的眼界,丰富孩子们的言语生命,进入“千树万树梨花开”般的多元境界。
参考文献:
[1]支玉恒.语文课堂究竟是干什么的[J].小学语文教学,2015(11):1.
[2]韩丽娟.还有何处是“看似寻常最奇崛”[J].小学语文教学,2015(10):43.
编辑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