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宁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北京 100193)
我国家禽品种国产化的成就、挑战与机遇
杨 宁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北京 100193)
畜禽种业事关国家农业战略安全和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因此种业发展一直是畜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本文结合我国目前家禽品种发展的现状和国际育种形势,解析家禽品种在国产化进程中取得的成就以及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家禽品种;国产化;挑战与机遇
我国是世界上家禽饲养量和禽蛋消费量最大的国家之一,家禽为消费者提供了肉、蛋及羽绒等多种动物产品。种业作为家禽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事关国家农业战略安全和畜牧业可持续发展[1],而家禽育种是一项高投入、高技术、高产出的产业。随着家禽育种商业化的发展,种业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在国际市场中,以蛋鸡和肉鸡育种为首的育种公司不断进行兼并和整合,仅有极少数生存下来,这也促使其不断改进育种技术,提高生产性能,并建立了庞大的国际性技术服务团队,形成垄断地位[2]。我国需要不断提升家禽品种的国产化水平,提高种业的科技创新水平,强化企业育种的主体地位,提高家禽的育种能力,健全家禽良种繁育体系,培育出适合我国饲养环境的优秀家禽品种,打破国际市场垄断地位。近几年,尽管家禽品种国产化进程面临一定挑战,但仍然取得令人瞩目的重大成就,黄羽肉鸡育种独立自主,蛋鸡育种基本摆脱对国外品种的依赖。目前是我国家禽育种发展的重大机遇期,相信在相关各方的共同努力下,通过产学研密切合作,我国家禽业的自主育种必将迎来飞跃。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家禽育种工作者经过不懈努力,育种科技力量显著增强,以企业为育种主体的良种繁育体系基本形成。其中蛋鸡良种国产化比例达到50%;黄羽肉鸡完全国产化,占据我国肉鸡生产的近半壁江山;但快大型肉鸡完全从国外引进,短期内难以改观;大型肉鸭基本实现国产化。家禽种业企业规模化、标准化程度不断提升,发挥着良种扩繁推广基地的作用。
1.1 培育出一批优秀的国产品种 30多年来,我国利用从国外引进的高产蛋鸡育种素材和我国地方品种资源,先后育成了北京白鸡、北京红鸡、农大3号、新杨褐、京红1号、京粉1号、新杨白及新杨绿壳等蛋鸡品种或配套系(以下均简称为品种),部分品种的生产性能已达到或接近国外同类品种水平,为进一步选育奠定了良好基础。到2016年底通过国家审定的黄羽肉鸡新品种和配套系(以下均简称品种)数量达到49个(表1)。我国自主培育的黄羽肉鸡品种大多肉品质优良、环境适应性强,具有较好的养殖效益,极大地丰富了我国肉鸡产品市场,满足了多样化的消费需求。白羽肉鸡生产种源全部从国外引进,品种主要有爱拔益加、罗斯和科宝等,年引进祖代数量超过100万套,2015年起由于受美国、欧洲多国发生禽流感封关影响,进口量大幅度下降。国内培育的品种采取的杂交配套方式大多数为三系配套,90%以上的品种采取该种配套方式,少数企业采用二系配套。
1.2 逐步建立起良种繁育体系 目前,全国共有20多个蛋鸡祖代场和1 500余个父母代场,常年存栏祖代蛋种鸡50余万套,良种供应能力不断提高(表2)。肉鸡产业通过引进国外优良品种与国内自主培育相结合,基本形成了曾祖代(原种)、祖代、父母代和商品代相配套的良种繁育体系。我国现有肉鸡祖代场123个,父母代场1 633个,年存栏祖代肉种鸡310多万套,父母代种鸡9 100多万套,良种供应能力不断提高[3]。在北京和扬州分别建立了家禽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承担全国种禽的监督与检测及生产性能测定等任务,为提升我国种禽质量水平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表1 通过审定的家禽品种或配套系
29 岭南黄鸡3号 广东智威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10年 三系配套30 金钱麻鸡I号 广东宏基种禽有限公司 2009年 三系配套31 大恒699肉鸡 四川大恒家禽育种有限公司 2010年 二系配套32 南海黄麻鸡1号 佛山市南海种禽有限公司 2010年 三系配套33 弘香鸡 佛山市南海种禽有限公司 2010年 三系配套34 新广铁脚麻鸡 佛山市高明区新广农牧有限公司 2010年 三系配套35 新广黄鸡K996 佛山市高明区新广农牧有限公司 2010年 三系配套36 凤翔青脚麻鸡 广西凤祥集团畜禽食品有限公司 2011年 三系配套37 凤翔乌鸡 广西凤祥集团畜禽食品有限公司 2011年 三系配套38 五星黄鸡 安徽五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2011年 三系配套39 振宁黄鸡 宁波市振宁牧业有限公司 2012年 三系配套40 潭牛鸡 海南(潭牛)文昌鸡股份有限公司 2012年 三系配套41 金种麻黄鸡 惠州市金种家禽发展有限公司 2012年 三系配套42 三高青脚黄鸡3号 河南三高农牧股份有限公司 2013年 三系配套43 光大梅黄1号肉鸡 浙江光大种禽业有限公司 2014年 补充配套方式44 天露黄鸡 广东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14年 三系配套45 天露黑鸡 广东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14年 三系配套46 京星黄鸡103配套系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 2016年 三系配套北京百年栗园生态农业有限公司47 黎村黄鸡配套系 广西祝氏农牧有限责任公司 2016年 三系配套48 鸿光黑鸡配套系 广西鸿光农牧有限公司 2016年 三系配套49 参皇鸡1号配套系 广西参皇养殖集团有限公司 2016年 三系配套广西壮族自治区畜牧研究所
1.3 保护了地方鸡种资源 据第二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调查,我国现有地方鸡种107个,是世界上地方鸡种资源最丰富的国家。近年来,农业部公布了23个国家级地方鸡保护品种,确立了2个国家级地方鸡种基因库、2个水禽基因库和12个地方鸡保种场,各地也陆续公布了省级地方鸡种保护名录。对地方鸡种资源的保护不仅丰富了我国畜禽种质资源的生物多样性,而且为培育特色蛋鸡新品种积累了丰富的育种素材。
表2 我国主要蛋鸡、肉鸡种业企业
2.1 品种国产化 与外国种业企业相比,中国企业更了解中国市场和养殖户的品种需要,也能更全面、更充分地掌握不同地区和消费群体对蛋鸡品种以及鸡蛋消费的多元化需求,并且国产品种的适应性更符合国内的生产条件。国内的育种完全依托于我国的养殖条件及需求,在培育过程中,育种企业充分考虑国内的养殖现状,发挥本土化品种适应性强的优势,所以未来国内饲养的品种将以国产品种为主。
图1 2006-2014年我国国产品种与引进品种祖代比例的变化
2.2 育种商业化 未来的育种技术研究将从科研院校向企业转移,企业会成为育种主体,这一点在发达国家已经得到验证。《全国蛋鸡遗传改良计划(2012—2020)》也确立了“以企业育种为主体、科研院所提供技术支撑”的育种机制[4]。未来企业可以建立与政府、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行业相关企业等常态化的交流机制,共享政策信息、育种资源,提升育种技术,加快育种进程。
2.3 育繁推一体化 我国正处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新阶段,实现农业现代化对种业发展的要求明显提高。同时,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种业国际竞争异常激烈,育繁推一体化是提高我国种业竞争力的根本途径。育繁推一体化能保障品种选育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品种繁育以产品质量为核心,同时能给予作为养殖主体的农民以技术服务的支持,保证品种性能的发挥,从而保障市场的稳定供给。
2.4 发展合作化 养鸡业近几年的迅猛发展体现在越来越多的下游企业加入高代次繁育的环节,高代次种鸡企业不断增加存栏量,使得近几年行业增量迅速,供给过剩,供需严重失衡。经过市场洗礼,为实现行业的有序发展,在经营方面政府及行业龙头企业应该推动产业间、企业间的合作化发展,保持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3.1 面对国外优秀品种竞争的压力 国内种禽市场管制宽松,大量进口品种充斥市场,祖代鸡严重过剩,育种企业利润低;国外家禽育种以企业为主,资金力量雄厚,技术积累丰富,市场机制健全,国外跨国育种公司凭借资金和技术的优势强势进入,同时冰鲜鸡上市将成为肉鸡消费的主要形式,由此将给国外肉鸡品种带来巨大的进入机会[5]。其次,养禽生产者对国外品种盲从,认为国外品种生产性能普遍优于国内品种。而在此前提下,国产品种的品牌相对较弱,不足以应对国外优势品牌的冲击。
3.2 育种模式问题 我国家禽育种在起步阶段以科研教学单位为主,导致市场导向不明、育种方式落后、育种设施与条件差,生产水平低[6],采用传统方法选种多,一些自动化程度高、测定准确的性状量化测定设备设施少,育种目标过多集中在羽色等外貌性状,而对繁殖、饲料转化效率以及抗病等重要经济性状重视不够或遗传进展缓慢。育种公司小而分散,相关品种之间差异小,重复性工作多,社会资源浪费严重,这些因素导致我国有经济及技术实力参与国际竞争的家禽育种企业寥寥无几。但可喜的是,我国家禽种业企业近年来发展迅速,行业集中度在不断提高,商业育种的实力在迅速增强。
3.3 家禽种业科技研发能力及投入不足,研究与育种应用脱节 前些年家禽种业对科技创新投入严重不足、资金支持力度小,整体上没有真正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和载体的科技创新模式。我国家禽种业科技理论研究与育种实践脱节现象仍较严重。由于最近十年来我国科研体系是以追求SCI文章为主的导向体系,使大学、科研院所大部分研究精力放在了以功能基因组研究为主的基础研究,但是真正找到具有育种价值的功能基因很少,而育种生产亟需的准确、快速性能测定技术却鲜有研究,育种企业限于技术力量限制,形成了育种手段主观判断多、定量测定少、育种效率低的局面。关键环节的技术创新和积累的不足使得产业链发展不健全。
3.4 育种企业人才队伍建设不足 育种公司要建立由育种专业硕士、博士人员组成的人才队伍,但育种一线普遍缺乏高水平技术人才;应建立多种灵活的人才聘用策略,建立与高校科研院所的人才聘用机制。通过产学研密切合作推动技术的进步,加强育种实用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4.1 政府重视种业发展 农业部《全国蛋鸡遗传改良计划(2012—2020)》和《全国肉鸡遗传改良计划(2014—2025)》的发布,表现出政府对蛋鸡和肉鸡自主育种的重视。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国产品种质量和市场占有率为主攻方向,坚持走“以企业为主体”的商业化育种道路,推进“产、学、研、推”育种协作机制创新,整合和利用产业资源,健全完善以核心育种场为龙头的包括良种选育、扩繁推广和育种技术支撑在内的良种繁育体系,合理有序地开发地方鸡种资源,加强育种技术研发,全面提升我国蛋鸡和肉鸡种业的发展水平,促进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遴选国内优秀的种禽企业成为国家级核心育种场,负责新品种培育与已有品种的选育提高,对核心育种场的政策扶持也在逐年增加。
4.2 产品需求多元化 我国对畜禽产品有着多元化的需求,以鸡蛋为例,美国鸡蛋95%为白色,5%为褐色,所以蛋鸡育种主要以白色为主,褐色为辅。而在我国市场中58%为褐壳鸡蛋,40%为粉壳鸡蛋,并且粉壳鸡蛋中又分普通蛋(>58 g, 30%)和小蛋(40~55 g, 10%),由此可以看出,我国自主育种的优势就是了解并满足本国人民的喜好。针对国内消费者对鸡肉口感、品质的需求,我国推出了生长速度偏慢但肉质优良的黄羽肉鸡配套系;农大3号蛋鸡引入矮小型基因,以节粮和优质蛋品为特色,非常适合国内的生产条件和市场需求;北京华都峪口禽业有限公司推出京红京粉系列,分别产褐壳蛋和粉壳蛋,大午农牧集团推出金风系列,鸡羽毛为红色但产粉色鸡蛋,均非常符合国内市场需求。
4.3 生产管理的信息化 物联网信息系统在国内大型种鸡企业受到广泛应用,以科技化的装备实现鸡舍环境的精准采集和管理,实现农业的科学化监测以及控制。例如,通过鸡舍环境数据感知设备(空气温湿度探测、二氧化碳浓度探测、无线风速传感、氨气探测器、烟雾传感和烟雾报警器等)和环境感知系统采集数据,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实现自动控制风机、湿帘等设备运行,以保持鸡舍内温度、通风最适宜,有害气体浓度最低。这种管理模式下可以最大程度的减少疾病传播风险,利于种鸡生长。
4.4 引种的风险促进国产品种的发展 随着美国暴发高致病性禽流感(H5N2),肉鸡种业安全存在巨大风险,甚至对人民的肉食品消费也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我国进口祖代蛋鸡和肉鸡的数量大大减少。种鸡进口受阻更凸显了国内自主育种的重要性,提高了我国自主育种的动力,也促使我国更多的种鸡企业饲养国产蛋鸡和肉鸡品种,给国产品种提供了发展的机会。
4.5 育种技术水平的快速提升 我国对家禽的性能测定与遗传评估技术快速发展,能够准确、快速、全面地进行个体生产性能测定,实现自动化和无纸化。家禽育种中非常重视生产性能大数据的测定和分析,一个品系每个世代超过10万个以上的记录数据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快速的分析处理。随着分子生物技术的发展,分子育种也在家禽育种领域崭露头角,例如蛋鸡鱼腥味基因的发现与剔除,可以降低甚至去除蛋黄中的鱼腥味。通过对绿壳蛋形成的机理研究,发现SLCO1B3基因的变异是导致绿壳蛋形成的原因,通过分子检测手段可以对绿壳基因型进行直接的快速鉴定,使绿壳等位基因频率提高至100%。近年来兴起的基因组选择技术也开始在蛋鸡、肉鸡和肉鸭育种领域逐步实践,有望使家禽育种的技术水平更上一个台阶。
我国家禽产业的发展模式正在从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盲目引种的时代已经结束。目前正是我国家禽自主育种的战略机遇期,育种如逆水行舟,需以政府为引导,以企业为主体。相信以此为前提,加之科研单位协调创新,共同努力前行,必将开创家禽育种自主创新的崭新局面。
[1] 陈伟生.实施全国畜禽遗传改良计划应处理好几个关系[J]. 中国畜牧杂志, 2013, 49(6): 3-5+13.
[2] 张琳, 刘合光. 世界蛋鸡产业发展历程与趋势预测[J].中国畜牧杂志, 2012, 48(18): 12-16.
[3] 国家蛋鸡产业技术体系. 2014年度蛋鸡产业技术发展报告[J]. 中国家禽, 2015, 37(3): 38-42.
[4] 杨宁. 全国蛋鸡遗传改良计划与品种创新[J]. 中国家禽, 2013, 35(10): 31-33+35.
[5] 李保明, 王红宁, 佟建明, 等. 美国蛋鸡产业与生产技术发展现状[J]. 中国家禽, 2010, 32(18): 5-9.
[6] 赵一夫, 马骥, 曹光乔, 等.中国蛋鸡产业发展分析及政策建议[J]. 中国家禽, 2012, 34(12): 6-10.
Achievement, Opportunity and Challenge in Native Poultry Breeding of China
YANG Ning
(College of Anim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193, China)
The development of animal breeding industry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strategic security of national agriculture an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animal husbandry. Hence, the development of animal breeding is the top priority in animal husbandry. Ⅰn this paper, we summarized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poultry breed localization in China and the tendency of international breeding, and discussed the opportunity and challenge in native poultry breeding.
Native poultry breeding; Opportunity; Challenge
F326.3
A
10.19556/j.0258-7033.2017-01-119
2016-11-16;
2016-11-16
国家现代农业(蛋鸡)产业技术体系专项(CARS-41)
杨宁(1964-),男,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蛋鸡
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兼任世界家禽学会副主席,E-mail: nyang@ca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