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新华
“如果不是太阳,你就要成为月亮;不是月亮,你就要成为星星;不是星星,你就要成为一只萤火虫,发出微弱的亮光!”这句话,恰好可以作为教育工作者承担教育责任的基本理念。每一位教师都走在专业化发展的道路上,这道路或宽阔或逼仄,或平坦或泥泞,或通畅或曲折。有的人成名成家,成就斐然;大多数人则平平常常,平平凡凡。但这些并不妨碍教师为教育事业尽心、尽力、尽职、尽责,一颗颗石子可以夯实地基,一泓泓清泉可以汇成汪洋,一个个平凡的教师终将成为推动教育发展的主动力。
教师的本职是教育,教育的核心是“爱”。在这层意思上,教师与爱,可以画上等号。每一位教师都要做一只“爱”的萤火虫,即便只能发出微弱的光芒,千万只萤火虫聚集起来,所有的光芒终会照亮教育的天地。
一、增加爱的浓度
斯霞说过:“教育的本质是爱。”这“爱”,就是是“爱事业”。巴金说:“人不仅是靠面包活着的。”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物质之外,还应有精神的追求。教育职业给了每个人“面包”,保障了教师的生存之必需;教育事业则给予教师“精神”,它是教师生命的支撑。
有人戏谑地说:“爱与不爱,教育就在那里。”但是——不爱,教育就是你的职业,仅仅是一种安身的手段;爱,教育则是你的事业,它会变成你立命的依托。哲人说:“精致的瓶子,为什么不装美酒,偏要装着毒药呢?通透的心灵,为什么不装着快乐,偏要装着烦恼呢?”有了对教育的热爱,你的心灵便装着美酒,装着快乐,只有这样才能装得下这份责任。
二、升高爱的温度
教育的对象是学生,譬如画家之于宣纸,农夫之于大地,音乐家之于音符;教师的创作对象是学生,爱教育,即爱学生。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对学生的热爱,是两位一体的存在,相辅相融,不可拆离。
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他的《什么是教育》中写道:“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无法设想,一个视学生为仇雠的教师,对教育怎能有一丝的热情?学生是石头,他们可以成为铺路的基石;学生是美玉,他们可以成为精美的艺术品。无论学生成为什么,都离不开教师的引领和雕琢。没有对学生的关爱,石头最多成为风化的石子;没有对学生的挚爱,美玉最多成为廉价的璞玉。用教师的心灵唤醒学生的心灵,爱是催化剂,有了对学生的爱,学生才可能成为坚实的路基和耀眼的美玉,教育才会有令人惊叹的化学反应。
中国人常说“爱生如子”,这句活颇含深意。一方面,教师对待学生,应有“爱”的态度,这是教育的心理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可言;另一方面,视学生为“子”,这点明了“爱”的方式与达成“爱的教育”的途径,做不到“如子”,“爱”就成了虚妄的空言。如果将师生关系定位为“严师高徒”,那么,学生就会变成冷冰冰的“教育对象”,教师就会变成缺少温度的“教育工具”。如此,教师还能有什么亲切感?教育还能有什么温暖感?
三、开掘爱的深度
有人以为,教师的一生是单调乏味的,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评讲练习,如此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不断拷贝人生,没有变化,没有创意。是的,这就是教师的“生活”。但是,张瑞敏说:把平凡的事做到极致,就是不平凡。一个不甘于平凡的教师,才有可能成为一个不平凡的人,惟其如此,他才可能摆脱“教书匠”的平庸,少一些匠气,多一些师魂。
教育原本就不是轰轰烈烈的事,说到底,教育无外乎备课、上课、练习、辅导等细碎的工作。关注这些琐细,其实就是关注教育,而所谓的教育责任,也无外乎体现于这些细碎的工作环节之中。
对待教书育人,仅有“爱”是不够的,因为“爱”有深浅之分。“爱”教育,其实是教师的本分,正如动物爱护幼崽,本能而已。爱之深切,方是教师的根本,方是教师真正安身立命的思想本源。譬如,掘井宜深,才能有清冽的甘泉饮用,对待教育,也应当开掘出深度,这样才能领会到教育的真正境界。
总而言之,把教育发展看作是“我的责任”,这正如“天下兴亡,我的责任”一样,是对事业、职业高度责任感的集中体现。产生这种“我的责任”理念并不难,难的是树立这种理念,并把这种理念渗透在工作的每个环节和细节之中。作为一名普通的一线教师,在教育改革发展的进程中,就应该成为一只萤火虫,照亮一方方书桌,照亮一个个学生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