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红福
【关键词】 物理教学;多媒体;作用;局限性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
23—0073—01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学生只有亲自观察到物理现象,亲自探索物理规律,才能激发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才能从中体会到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多媒体以独特的优势进入课堂,为课堂教学带来了巨大变化,使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活跃。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多媒体在物理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及局限性。
一、多媒体在物理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1.再现难得一见的自然现象。有很多自然现象不是想看到就能看得到的,有的是几年一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一遇,如日全食、日环食、火星冲日、海市蜃楼等现象,很多人可能一生未遇,这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将这些视频资料在课堂上随时重现出来,使学生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帮助学生增长见识。
2.迁移遥不可及的物理现象。大自然虽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但有些却在千里之外,学生不可能亲睹其景,这时多媒体就可以助一臂之力。如,太阳黑子、日冕、星云等需要天文望远镜才能看到,以及课后“STS”等栏目所涉及的内容需要特定的场所、实验室才能看到,这些如果只通过文字和很少的图片,很难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而通过相关视频或Flash动画展现出来,可使学生更具体直观地看到这些遥不可及的现象,真正达到“关心科学技术的新进展和新思想,了解自然界事物的相互联系,逐步树立世界观”的目的。
3.回顾平日未能仔细观察过的生活现象。如,红外线、紫外线的应用,树林中的光线、雪花的形状、水波的干涉现象等,虽然学生们见过,但平时都没仔细观察过,当询问到具体现象、变化过程时仍然感觉模模糊糊,这时教师就可以通过播放相关视频或Flash动画,使学生更仔细地观察这些现象,进而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所学内容。
4.放大或放快(慢)无法观察的微观现象。有些实验在现实中瞬间即逝,或是过于漫长,或是属于肉眼无法观察的微观世界,如爆炸、“重核的裂变”等。传统教学中仅以火柴头搭成链式反应的形式让其逐个点燃,其成功率不高,可观性也不大。而利用多媒体模拟原子弹的爆炸,现象形象、直观,而且非常壮观,学生印象深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深刻理解。
5.替代危险、复杂的实验品。有些物理实验由于危险的仪器设备、场面或仪器的装配实验无法展示,如高压放电、托里拆利实验等,学生是不可能身临其境的;还有些工作过程难以想象,如内燃机、电动机、发动机的内部结构等,实验室模型体型都比较小,展示时后排学生很难看清楚具体过程,而语言描述也不一定能叙述清楚其物理模型或复杂的物理过程,但是用相关的Flash动画教学,可以轻松解决问题。
二、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局限性
1.多媒体演示实验给人的真实感差。因为课件是课前就已经制作好的,课件中所设置的问题也仅仅是设计者单方面考虑的,而实际情况往往与设计者的“假设”相差甚多,特别是用课件完成的实验不会真正出现实际操作的误差,很多学生在观看之后会觉得现象明显、过程清晰,但总有一种排练预演的感觉,跟看电视剧似的,缺乏真实感。
2.多媒体课件不能很好地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物理教学中运用多媒体为学生提供恰当的直观材料,能帮助学生顺利进行物理思维活动。但是,多媒体课件一般是按事先设定的程序进行的,学生在观看Flash演示实验时往往不会遇到“意想不到”的问题,不能触发学生的好奇心,学生的发散思维会因这种“包办”而受到限制,这会挫伤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容易让学生形成思维的惰性和单向性,影响其思维的深刻性、发散性和周密性等的发展。
3.多媒体课件容易忽略学生空间想象力和过程思维的培养。物理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思维能力的具体情况,运用多媒体为学生提供恰当的直观材料,帮助学生顺利进行物理思维活动。但是,教学过程处理得过分直观,过分形象,过分依赖多媒体的展示功能,会降低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影响学生思维的发展,不利于学生的成长。
编辑:谢颖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