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03-0038-01
在新的课程背景下,我们要准确把握预设与生成的辩证关系,把握课堂教学的本质特性。预设是生成的基础,生成是预设的升华,两者相辅相承。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正确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可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成就精彩课堂,使课堂教学生机勃勃。
一、精心预设,动态实施,和谐生成
只有课前精心预设,才能促进课堂上的动态生成,将教学演绎得更加精彩。如我在教学一年级《乘车》(混合运算)中的练一练:星星合唱队原有52人,有9名同学毕业了,新加入了15人,合唱队现在有多少人?课前我这样预设:通过学生演示合唱的场景,让学生体会:“加入了”用加法,“毕业了”用减法,我猜测学生会这样列式:(1)52+15=67(人),67-9=58(人);(2)52-9=43(人),43+15=58(人),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出现了另一种新的见解:15-9=6(人),52+6=58(人)。生1:“15-9=6(人)表示新加入的比毕业的多几人”,所以合唱的人就会多6人。即52+6=58(人)。生2:“如果加入的人数比毕业的人数少,那该怎么办?这时用他的办法就不能解决了。”我说:“真是个好问题。你能将两个条件交换一下,又变成一道新题目,真不简单!”生3:“可以做。15-9=6(人),说明毕业的比新加入的多6人,就是指合唱队多毕业了6人,这时人数变少了,所以第二步用减法算,即52-6=46(人)。”生4:“如果题目中只告诉合唱队剩下的人数52人,那怎样求合唱队原来的人数?”接着我又说:“你真会动脑筋,提出这么一个有研究价值的问题。”连我都没有想到,由此可见,遇到这种情况,如果我们还机械地将学生纳入自己预设的轨道,那么学生探索的激情将会熄灭。通过质疑效果,原本机械的教学预设在师生的共同创造中变得充满灵性、智慧与活力。
二、多种预设,让学生体验生成
在多年的小学教学活动中,我深深体会到,只有了解学生,才能教好学生,上课之前,我们要预设课堂中的种种可能,准确预设可能出现的情况,如:在教学三年级《可能性》预设时,我考虑到通过摸球体验,让学生明确“可能、一定、不可能”等词的含义。为了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到可能性有大有小,教学中我是这样设计的,将学生分为6个小组,事先将红、黄两种不同颜色的球分别放入6个布袋内,但红球、黄球的个数不同,小组活动完毕,各小组争相汇报活动情况,我在黑板上作记录,多数小组通过摸球活动得出的结果是袋里边什么颜色的球多,摸到这种颜色的可能性就大,只有第3小组摸球活动结果与他们不同,他们红球多,黄球少,结果摸到黄球的次数反而比红球的多了几次,并且他们组坚决不同意袋里边什么颜色的球多,摸到这种颜色的可能性就大。由于课前作了充分预设考虑到有可能发生这种特殊情况,我迅速调整了自己的上课思路,让这组同学又通过多次实验,证明什么颜色的球多,摸出这种颜色的可能性就大,同时告诉他们也有特殊情况,像他们小组发现的那种情况叫偶然现象。接着让学生再举生活中发现的偶然现象,这样的课堂教学,真正体现了动态中不断生成的过程。
三、善待“意外”,让学生“活”起来,挖掘生成
真正的课堂应该是丰富多彩的课堂,能够真实地反映学生的情况,大胆地暴露出乎教师意料之外的情况。作为教师,要正确处理这些“意外”,发挥教学机智,使意外成为宝贵的教学资源,让学生思维“活”起来,精彩将不约而至。如在教学乘法结合律时,我设计了“125×24”一题,引导学生观察数据特点,由于已有知识铺垫,学生很容易发现“125”这个特殊数字,并想办法找到8,学生很快发现了可以用125×8×3来计算,我很满意,一切都在预设之中。突然发现有几个学生的手高高地举着,不愿意放下,我有些不情愿地说:“还有其它办法?”“嗯”,学生很肯定地回答。我示意让学生回答,“还可以把24看成4×6,然后用125×4得500,再乘6,也等于3000”,学生很高兴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我及时地赞赏,“你的方法也很简便,很好!”可有几个同学的手还没有放下,眼神坚定地告诉我还有方法,我很惊讶学生的表现,寻思着还有什么方法呢?嘴里还是不由自主地说:“请你说。”“我把24拆成4×6,125拆成25×5,然后25和4组合,5和6结合,那么25×4=100,5×6=30,100×30=3000”。我禁不住赞叹:“好样的!老师真没有想到这样的做法!”
四、捕捉错误,生成精彩的课堂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也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在课堂上发挥错误的价值,将使课堂因差错而精彩。例如我在教学“工程问题”后,出示了一道题:“一项工程,甲单独完成要8 小时,乙单独完成要10 小时,两人合做几小时还剩这项工程的2/3一学生列式为2/3÷(1/8+1/10),对于这样的错误,我不是简单的否定,而是让同学们探究:“这 道题怎么改,列式就对了呢?”同学们情绪高涨,思维活跃,有的回答:把题目的问题改成 “两人合做几小时完成这项工程的2/3?就对了;有的学生说将问题改成“两人全做几小 时还剩下这项工程的1/3也可以。听了同学们的发言,该生立刻意识到错在哪里,教室里充满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