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惠端
摘 要 本文从心理学和文章学的角度对语文生成性教学模式进行探究,对如何在中学语文课堂进行充分的预设以及如何灵活调控课题作了论述。
关键词 语文课堂 预设 调控 生成性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03-0009-02
生成性教学是个古老而年轻的话题,它是指在弹性预设的前提下,在教学的展开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根据不同的教学情境自主构建教学活动的过程。笔者拟就生成性教学理论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思考。
一、课堂的充分预设
预设应该是教师对自己课堂方方面面可能出现的问题的预见与对策的准备。预设并非等同于编写教案,关键在于教师能否调动学生思维,并借助教学机智捕捉生成契机进行生成性教学。那么,如何做好充分的预设呢?
(一)预设学生的心理定势
语文阅读教学是以教师为中介,读者和文本对话的活动,要进行充分预设,就必须明白学生在解读文本前存在着怎样的心理定势。所谓“心理定势”,就是在对文本解读之前即已先在的主体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是由过去阅读经验概括而建立起来的一种简化模型,它通常影响或决定其同类后继心理活动的生成或趋向。
每位学生的文学修养、生活经验、审美水平、艺术趣味和思想倾向都不同,存在着不同的心理定势,它调控着读者对文本内在意蕴的把握。心理定势在阅读活动中普遍存在着,并在解读活动中发生作用。例如在《廉颇蔺相如列传》阅读中,学生的心理定势固定在蔺相如的大智大勇和宽阔胸襟中,廉颇成了毫无见识的卑鄙小人。教师清楚学生存在着怎样的心理定势,预设时便能够有的放矢,摸清学生独立解读课文时所能达到的原始高度,是做好充分预设的第一步。
(二)预设个性化解读
语文新课程标准划分的“文学类文本”都是一种开放的结构,其内蕴存在着多种阐释的可能性和不确定性,这给读者提供了重建和再造的可能,读者可以将文本意义与自己生活经验以及心理体验联系起来,进行深入和创造性解读。“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例如在小小说《差别》的解读中,有的学生读到布鲁诺和阿诺德的差别在于思维方式和观察能力的不同,有的学生读到了单向思维和多向思维的差别,有的读到的是生活经验和处事方式的不同,有的解读到的是为什么会存在着这些差别,如何缩短差别,有的思考的是学习与生活中如何提高自身的素质等。
预设学生个性化解读时,要从学生认知水平,鉴赏能力、审美层次、视野程度等入手,充分饱满而且富有弹性。
(三)预设提出问题的时机,注意有效性
有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与学生交流很多,师生互动场面热烈,教学新课文时,往往是先让学生带着问题读文章,这样的教学设计很容易给学生造成思维定势,破坏对文本的整体感知。有些老师甚至同时在一张演示文稿抛出好几个问题,这样的预设,确实谈不上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更谈不上有效生成,原因是没抓住时机。所以,预设时要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问题的提出,环节的设置,内容的变化,话题的转换,次序的安排,什么时候“放”,什么时候“收”,都要做好布局安排,要考虑最佳效果,遵循整合优化的原则。
二、灵活调控
做好了充分预设,精彩的课堂即呼之欲出。这就需要教师运用教学机智,灵活调控课堂。
(一)做好导读点拨与示范
作为老师,我们在知识储备、文化积累、生活阅历等方面比学生丰富,因而我们对文本的解读有高屋建瓴的优势,这给灵活调控提供了很大空间。所以教师在调控时,要在必要时对学生点拨,并做好导读和示范。如在《项链》一课的教学中,我提出“我的经典,我的阅读”理念,围绕小说主题进行充分的预设,提倡个性化阅读,让学生结合课文畅谈自己阅读感悟。由于对学生可能出现的种种情况作了充分预设,自己成竹在胸,故能调控自如,收放有度,学生说出了关于:“虚荣、梦想、欲望、变化,回归、贫富、命运、诚信、悲伤、女性”等主题。这节课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又调动学生解读的积极性,达到了师生共同的心理预期,也提高了学生的认识水平和阅读能力。
(二)注重过程,捕捉课堂亮点
教学能否获得有效生成,跟灵活调控密切相关,在实施过程中必须做到“入乎其内”,又能够“出乎其外”,既要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挖掘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深刻内涵,又要能够走出文本,不拘泥于文本内容的束缚,联系更深广的社会内容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深入理解。要做到心中有案,行中无案,寓有形的预设于无形的教学中,随时把握课堂教学闪光的意见、建议、观点。课堂中,学生有一些微不足道的、犹豫不定的、欲言又止的、片言只语的想法,这些想法正是学生发自内心的真实情感的反应,其中或许孕育着不同凡响的解读,教师要迅速判断,果断捕捉,发现有价值的见解,要着重展开来,让解读更深入。
调控时,注重过程,有时可把学生的“误读”转化为课程生成的诱因。学生回答问题的价值不在于是否正确,更不在于与预设是否一致,而在于能否使课堂讨论得以展开,把讨论引向深入。例如在《琵琶行》的教学中,有一位学生认为琵琶女的悲剧在于她没趁着年轻时找个如意郎君嫁出去。这个想法让大家出乎意料,那是“误读”,我没有妄加褒贬,而是让他们找联系,拿杜十娘与琵琶女作比较,杜十娘趁着年轻貌美积攒了“百宝箱”,找了个如意郎君嫁出去,结果又如何?从而引发了大家关于封建社会杰出女性人生价值和悲剧命运的讨论。由于善于捕捉课堂的闪光点,注重过程,没有把定论、定评的观点强加给学生,破除了成见,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鼓励学生质疑,归还学生话语权
调控并非是牵着学生的鼻子走,不是引导学生的思维走进教师预设的“圈套”中,而是要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合作、探究的机会。如果学生经过启发、诱导就是不进入“圈套”,这时教师就要敢于放弃预设,让学生合作讨论,相互诱导,相互激活,产生新的问题。问题之中又有问题,环环相扣才会有精彩的“生成”。
鼓励学生质疑,让质疑成为习惯。在调控过程中,教师特别要注意归还学生话语权,切忌急于亮出自己预设的所谓权威观点。例如,我在教学《项脊轩志》时,学生对“借书满架”产生质疑,认为《黄生借书说》中写道:“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可见借书的艰难,借书这么不容易,哪能一借就满架?学生提出了有探究性问题,与原来的预设大相径庭,此时,我不急于解疑,而是让学生从归有光的家世(曾是官宦世家,书香门第)和文中叙述(家有老妪,翻修老屋及其读书寄寓祖辈一代代人的心血和光宗耀祖的殷切期望等)中深入思考,“借书满架”的确值得质疑,该为“积书满架”更为合情合理。归还学生的话语权,那么课堂将随时有智慧闪光,情感的碰撞,随时有精彩出现。
叶澜教授说:“课堂教学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路线而没有激情的行程。”这段话道出了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无论多么天衣无缝、完美无缺的预设都只是死的、固定的,真正实施课堂教学又是动态的、千变万化的,不可能按照固定路径走下去,随时都有意外的风景出现,教师要多用机智、灵活调控,才能有效生成,宗旨都是为了让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得到训练,语文素养得到提升。注重过程的美丽才是有效的生成性教学,才是有效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