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题展示]
根据以下材料,选准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月有阴晴圆缺,世人悲喜因之而生,但月亮还是那个月亮。
[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型新材料作文题。材料由三句话构成,三个分句彼此联系,形成张力,可以多元立意,深度说理。从内容性质上看,材料要求我们思考“人与月”的关系,即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感性和理性的关系。从思维方式来看,材料提示我们要从具象到抽象、从现象到本质去转化和提炼相关观点。从立意上看,我们既可以否定“世人因之悲喜”,因为那是浅薄的情绪人生;也可以肯定“世人因之悲喜”,因为那是审美的诗意人生。前一种是核心立意,后一种是创新立意:月亮真的还是那个月亮?
先谈核心立意。从阅卷结果来看,本次一类卷都能击中材料的核心意蕴,且观点和材料的契合度较高,从材料到观点能形成一条思维链。比如《任尔东南西北风》:
(1)月缺,世人悲;月圆,世人喜。但月亮不会因世人的悲喜而改变自己。君子为人处事亦如此,自我便是那惊涛骇浪之中屹立不变的灯塔。
……
(2)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过寒潭,雁过而潭不留影。故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在纷繁变化的环境面前,我们唯有坚守自己空灵的内心,方能获得“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的坚毅与潇洒。
文段一的立意是从材料中直接生发出来的,从“人以悲喜情绪寄于月,而月不动”对应到“心应不受外界影响而保持空明和澄静”,这是材料的核心意蕴,可以说是“立意命中了十环”。文段二的结论(第二句话),通过第一句话,我们就能很清楚地看到作者从材料到观点的导入路径。
再谈创新立意。有一些同学认出“世人悲喜因之而生”就是古人所说的“移情于物”“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这在立意上就比较新颖了,他在承认“月亮还是那个月亮”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真的那个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吗?进而提出了“月亮的诗意”和“诗意人生”的概念,从文学审美的角度谈“万水千山总是情”“一枝一叶总关情”。比如《月亮的诗意》:
诚然,我们可以抛开各种情绪,选择理性地看待这个世界,月亮还是那个月亮,被寒冷包围,没有一丝生命的气息,但我们也可以选择诗意地看着那轮明月,它在我们诗意地注视下变得温暖、变得妩媚、变得含情,在它上面住着嫦娥、养着玉兔、种着桂树,于是,月亮不再孤单,变得活泼起来。
“少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月亮在孩子的想像中变得可爱。月亮还是那个月亮,但当它被赋予人的情感和想像时,夜空也愈发明亮起来。
以上立意角度给我们以很大的启示:我们完全可以往深层去思考立意,比如时代历史、文学文化、审美审智、人情人性等。如作这样的思考,是不是就能打开我们的写作空间?
需要提醒的是,有些同学因为一叶障目,只抓材料的片言只语,其结果只能是“边缘立意”,再加上推导路径模糊,不能自圆其说,只能滑向四、五类卷了,比如谈“乐观自信”、“换个角度看问题”、“残缺的美”、“走自己的路”等。其实,材料涉及的“悲喜”只是“情绪”问题,根本不是“乐不乐观”的问题,也不是“角度”问题,更不是“盈缺美不美”的问题。至于“走自己的路”,更是把材料给审飞了。如果谈“现象与本质”也不是不可以,关键是要学会推导,比如:“月阴”、“月晴”、“月圆”、“月缺”,那是其表象;“月亮还是那个月亮”,才是其本质。所以,我们千万不要被表象迷惑,轻易悲喜,而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不忘初心,坚守自我。如此推导,才能写出没有逻辑漏洞的佳作。
[佳作一]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张家港市沙洲中学 张学子
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万物否泰,孰能运掌天机?与其为时乖命蹇而伤神,抑或为良辰美景而欣喜,不如学那古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披蓑迤行于烟雨间。
一轮皎洁玉盘悬于青冥,引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挥毫!既有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温绵情愫,又有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豁达期许,还有李后主“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的凄婉绝凉。此中可知,世人的悲喜何曾是为月而生?分明是瞻月之人自己生发的啊!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人有七情六欲,而事亦有是非臧否,这尘世万千,若要处处动情,这情何以堪?
世人皆惜纳兰容若,“谦谦公子,温润如玉”,奈何而立之年匆匆,却行不至不惑的岁月。殊不知,这样一位活在“人生若只如初见”的象牙塔中的词人,却总被“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的现实困扰。如此这般,怎能不郁结于胸而英年早逝?这实在是应验了另一位词人仓央嘉措所言:多情损梵行。
人生在世,过分敏感于世事无异于自寻烦恼,“世间本无事,庸人自扰之”,真正的智者应是乐观豁达,固知万物皆有轮回,何需因一时之阴晴圆缺而惊动内心?
见贤思齐,古之圣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想想东坡居士,“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岂不快意潇洒?老庄之道,道法自然,山川本无喜忧,悲欢自在人心,唯有内心的积极才能带来生活的激情。
遥想当年,红军长征之路漫漫,沿途更是险恶丛生,你可知道英雄们都怎么说?“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金沙浪涛,云崖寒索,“风景这边独好”!
如今的快节奏生活,膨胀了太多人的名利之心。追求一定的名利固然必需,但过分艳羡他人必会打破自我内心的平衡,常生悲观,实属不可取。所以,此时此刻,人们特别需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尤其需要拥有一颗豁达与宁静的心。唯有内心的沉潜,方能直面人生的喜怒哀乐。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惊蛰时的草才可绿至枕畔。
[点评]
此文从“月亮还是那个月亮”的角度,即自然物“不变”的角度,提出人心应“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观点,可谓“材料”和“观点”精准对接。纳兰容若和仓央嘉措面对世事的心态对比,红军长征的乐观心态和今人常生的悲观对照,使文章的观点像顶塔一样烛照人心,给人以深深的启迪。文末一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惊蛰时的草才可绿至枕畔”,意蕴十足,沁人心脾。
[佳作二]
获情于物,得诗意人生
张家港市沙洲中学 张骞丰
观潮起潮落,感人生起伏;叹桃花依旧,伤物是人非。历代文人墨客,莫不借物之意蕴,传一己之悟,在物中陶冶性灵、抒发幽思,又在心中得物之哲理,收获情意人生。
获情于物,是诗意者内心世界的自在兴现。“绿肥红瘦”的长叹,易安婉转地抒发了自己的憔悴之苦;“萧瑟凄厉秋风,衰落唧唧虫鸣”,醉翁不禁伤感生命短促。这不是悲观,而是感知万物的脉息,寓情于物,获得诗心。
其实,诗情、诗意,亦是一种慧心,一种德性。
少陵野老于战乱中流离,在日暮之下、修竹之旁,浅吟低唱:“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泉水还是那个泉水,没有人去污染,为什么会有“清”“浊”的出现?其实,这只是诗人的一种慧心,一种德性,那就是对自我人生的坚守,坚守纯情正品。遥想相隔万里鄜州的妻女,杜甫知道夜月下的亲人正在深深地思念自己——“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可见,诗意人生的形成,不仅需人有意、心有情,还需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人生经历和超越时空的想象力。
“月晕而风,础润而雨。”虽是自在事物的节律,却亦是诗人身外情感世界的一部分,“风雨”引凄寒之苦。同样,圆月则寓团圆之意,缺月又使人得离别之思。虽然月亮还是那个月亮,但其形式已变,月亮还是那个月亮?你不是月亮,安知月无情?世人的悲喜虽与月的阴晴圆缺无关,但诗人却能从中博取情意世界,创造诗意人生。
当今之人,无情者太多,它们只有需要,没有情感,看到别人因月之阴晴圆缺而悲喜,笑之曰:“装逼的书呆子!”其实,他们哪里知道,对一朵花微笑,乃至悲伤,其实是一种更美好的诗意人生。“诗意人生”与“功利人生”不一样。“诗意人生”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圆融,相生相息;而“功利人生”则是低俗的物质主义者,是李白笔下的蓬蒿人。
月有阴晴圆缺,世人悲喜因之而生,这是人的超俗。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在这个大千世界中拥有一亩属于自己的心灵净土,过一种审美的快意人生!
人,应该诗意地生活在宇宙间,诗人启示我们说。欲往诗意生活的田野中行脚,不妨以真挚深厚的情怀对待宇宙间的花草树木,虫鱼鸟兽,山川河流,还有那看不见的幽灵。鸟悦鸣,花馥郁,有诗心的你不妨暂且悬隔红尘俗物,截断心之郁结,品一品苦丁茶,到自然的背后,拷问人生的意义。
获情于物,精神因此丰富,生活因此精彩。
[点评]
这是一篇典范的议论文佳作。文章从肯定的角度谈“月的阴晴圆缺”与“人因之悲喜”的关系:获情于物,得诗意人生。作者认为,这种做法其实是一种慧心,一种德性,能让人诗意地生活在宇宙间,精神因此丰富,生活因此精彩。文章观点新颖,推导有序,洋溢着逻辑的光辉。
[佳作三]
落花无情人有意
张家港市沙洲中学 高卓然
一首名为《落花情》的歌中这么唱到:“一种相思花自飘零水自流,两处闲愁独自寂寞上心头。”歌好听,词也是古色古香,但听者有时会有疑惑:落花如何有情?
别说听者有惑,我想就连落花本身也是满肚子的委屈:“我好生生地生长、飘落,应四时之变,怎么就与相思离愁扯上关系了?”这么说来,倒是歌词荒谬了?
我不这么认为,须知艺术和科学有时是死对头,不能用科学来解释艺术的浪漫,因为科学是理性的,而艺术是感性的。
说及感性,没有谁比诗人更明白其中的秘密了。中国诗人向来感性十足,一旦在尘世中劳累,就山水寄情,抒怀人生,“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的深深情意,“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的婉然感慨,“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的动人愁思,无不释放人生的失意。古人讲究天人合一,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一种可贵的生活智慧。在自然中感悟人生的起落,其实就是一种天人合一。诗人既有了悯物伤己之心,也便拥有了一种更广阔的关怀:推己及人。
黛玉葬花,为花立冢,感性十足,却也十分动人,叫人抑制不住地流泪。我们常人可能也会赏花,到了兴头上也能吟诗作对,却很少会留意到脚下沾染了尘埃的、零碎的落花,更别说与它同情、为它伤感了。黛玉心之细腻,常人恐不能及,但我们可以试着学习这种推己及人的情怀,必然能为生活增色不少。
其实,无论是感性,还是理性,都是人的正常的情愫。如此,我便可以回应落花的疑惑了:“非你有情,是见着你的人有意,是人在你的身上发现了他自己。”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最大特点,就在于人是富有情感的。文学,就是人学,更多时候美的文学,就是情感的洋溢,这不可以用死板的逻辑来框定。
我们写诗也应该饱含情感,需在真实的事例上加以艺术的改造。当然,拥有感性并不意味着胡编乱造,信马由缰。完全抛弃事物本身的特性,那是信口开河,虚空蹈舞;也不可无病呻吟,看见大雁就说思乡,这是矫揉造作,弄巧成拙。怀着美好之心,以机敏的目光传达真实的情感,才是应有的做法。
落花无情人有意,既然上帝赐予了我们以多愁善感,又将这自然万物打磨得如同我们的情感,那么我们何不欣然接受,与月的阴晴圆缺同悲喜,过一种有情趣的生活呢?
[点评]
这是一篇议论性散文佳作。文章娓娓而谈,感性十足,正如作者从“感性”的角度谈“月的阴晴圆缺”与“人因之悲喜”的关系。作者认为,科学是理性的,艺术是感性的,人移情于物,更多的是在物中发现自己,而这种发现恰恰又是人在过一种有情趣的生活。文章对“落花”和“黛玉葬花”的分析,很有文学意趣,彰显了作者对文学的独到理解。
[佳作四]
人法自然
张家港市沙洲中学 朱笑鹏
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留下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千变万化的自然事物常常会拨动他们的心弦。苏轼在中秋之夜酩酊大醉时望着那一轮圆月,心中想到的却是它全部的阴晴圆缺,于是他提笔写下了传颂千古的《水调歌头》,送给他的亲弟弟苏辙。同是那个月亮,推窗举头的李白见了,不由黯然垂首,在心中想着故乡的模样,写下了家喻户晓的《静夜思》。放眼辽阔无尽的苍山原野,岑参写下了“三军大呼阴山动”的豪壮诗句;而秋来塞下那一地的白霜,让范仲淹仿佛看到了“将军白发征夫泪”。他们曾站在相似的风景之前,但他们的笔底涌起的却是不同的波澜。
人生是短暂的,自然则是永恒的。登上泰山,脚下冷硬的石阶可以承载一个“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诗人的重量。史铁生坐在地坛的老柏树下,猜测自己是园神见过的第几个失意的人,猜想未来他拄着拐杖走下去的山坳里会不会跑出一个欢蹦的孩子来。自然以其亘古不变的厚重与淡然震撼了每一个诗人,也震撼了每一个怀着尊崇的心仰望它的人。所以,康德会臣服于他头顶的灿烂星空,海子面对大河时会无限惭愧。
如果说苏轼、李白他们正触景生情,那么康德与海子则已然忘情。但无论怎样,此时彼时,他们都与自然相对无言。但他们内心都渴望活得像自然那样,那样思考、那样为人。
对大自然思考之后,有付诸行动的人吗?当然有。当我们将目光投向两千多年前的思想界时,我们便可以发现,有一个叫老子的人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看到我们一头雾水,他的衣钵传人庄子更有耐心地宣讲:“你记得风穿过山林石孔的声音吗?你用人的耳朵去听,就听到了悲惧哀怆各种心情,却没有听到大地的箫声;你听过大地的箫声,却听不到天的箫声。”他给天的箫声起了一个非常好听的名字,叫“天籁”。同样的,在那位解牛的庖子那儿,十几年只用一把刀,不是为了省钱,而是为了目中有牛又无牛,然后去发现自然。
是的,人若能顺应自然,从自然的立场处世为人,那么很多事情就简单得多了。还是那个老子,他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我想,不如把这中间的一些文字省却,叫作“人法自然”,不知可好?
[点评]
面对大自然,此文倡导“人法自然”,这在“移情自然”的基础上又深思了一步。此文最大的特点还是化腐朽为神奇,苏轼、李白、史铁生、老子、庄子等人已经为我们所熟悉,一点也不新鲜,然而在小作者的笔下,却熠熠生辉,让人耳目一新。看来,旧的不是素材,而是我们推陈出新的写作能力。
(作者:陈玉驹,张家港市沙洲中学)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学生版2017年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