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思杰
妈妈从外地出差回来了,她卸下行李,第一件事就是回老家去看看。
车停在老家门口,依然能听见院内狗的吠叫声,却不见出门相迎的两位老人。妈妈解释说,姥姥和姥爷现在年纪大了,听不清了。
我们一家人走进去,一如多年前那样,迈同样的步子,走一样的青石板路,可内心深处,总觉得某些东西发生了变化。
门没有锁,我和姐姐推开门的时候,姥姥正坐在马扎上轻摇蒲扇,垂着头,好像睡着了。姥爷则坐在一边,戴着老花镜,翻看那本卷边都快被磨光了的《经络》。
我轻唤一声:“姥姥!”她一下就听见了,“腾”地抬起头来。她看见突然出现在她眼前的两个外孙女,只是咧着嘴笑,用袖子偷偷抹眼泪,忙不迭地答应着。
其实那时已过饭点,姥姥却硬要我们留下来吃一顿。她忙着剥蒜切葱,却坚决不让我们插手。她眯着眼笑,满脸幸福的样子:“你们不要动,我来就好了。趁着我还能动弹,多给你们做一顿是一顿。”
母亲不许姥姥这么说,她却都看开了:“人老了就是老了,很多事越来越力不从心,但我只要一看见这俩孩子呀,就浑身是劲儿!”
我们都不再说话,只是沉默地嗑着姥姥炒的南瓜子。瓜子很香,粒粒饱满,但大部分都不再酥脆。我们知道,这是姥姥早就炒好等我们来吃的,只是等待的日子太长,南瓜子都发潮了。
突然,姥姥好像想起什么似的,挎起菜篮就往外走,我们拦不住她,只听见她说:“我自己搭棚种的菜哪,让你们带些回去尝尝鲜。”
外面太阳正毒,却抵不住姥姥高涨的兴致。我们坐在屋里,一抬头,恰好看见姥姥走路时不自觉弓起的背。她高兴了一整天,也忙碌了一整天,就好像今天是她的一个特殊节日。但当亲人散去,关怀不再时,姥姥不自觉地流露出身体的老态来了。就像她说的,做事越来越力不从心,连她自己也不知道,能陪伴在我们身边的日子还剩下多少。
饭熟了,姥姥却还没有回来。妈妈十分担心,正准备到菜园去看看,就见姥姥左手握着一个小茄子进来了。她看见我们,很是不好意思地笑了,垂下头说:“我在菜园里来回转了三圈,愣是只找到这个。”她说话的声音极低,好像菜园不长菜是她的错一样。
七月的天空干净纯粹,白云像白棉花般在头顶上铺展开来,我们全都搬了马扎坐在外面,说的话里,都被种上了云朵的温柔。
姥姥一直在笑,从我们一进门,她就一直在笑。她仔细地望着我们每一个人,看眉眼举止,听呼吸笑骂,甚至连我们嘴角未擦净的油渍,她都能看见并指出来。姥姥蜷缩进白日光里了,眯着眼看我们聊天,一副满足的样子。
临走时,姥姥跟了出来。她拉着姥爷,站在那个低矮的铜色木门前,盈盈地笑。
这个动作,姥姥一站就是几十年啊!
从妈妈小时候起,姥姥就整天站在这里,看女儿背着书包去上学。她的眼眸,一直追随到孩子再也看不见为止。
后来妈妈结婚了,姥姥仍然站在这里,望着女儿回家的路。她常常幻想着,不用几天,女儿就会回来了,就会回来看她了。
再后来,妈妈生了姐姐和我,姥姥依旧站在这里,不过,她现在需要挽住姥爷的手。但作为母亲的那份挂念一如从前,满目深情地等待着。就好像在等待一个节日,一个独属于她的,母亲的节日。
汽车发动了,我摇下车窗,朝他们挥手说:“姥姥、姥爷,快回去吧,我们以后再来!”
他们应着,脚步却未动。
透过后视镜,我的泪一下就涌出来了。因为我看见,两位老人依旧挽着手,在他们的背后,是低矮的铜色木门。
旁边的母亲见了,叹口气说:“现在我们每一次回家,你姥姥都高兴得像过节一样。人老了,都这样看重亲情吗?”
我沉默无言,但我想,一定是的。尽管姥姥没有盛装出席在我的生命里,但她从未缺席过。每一个有亲人陪伴的日子,都是一个特殊的节日,都是母亲的节日!
(指导教师 牟维和 编 辑 文 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