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婧
摘 要 网络世界离不开网络表情符号,它的出现大大增强了文字的魅力,让表达不再单一、枯燥,可以将传播特定的价值、情感传播出来。不同时期的网络表情符号的发展、充实,也代表和象征着那个时代的文化、个性与魅力。
关键词 网络表情符号;文化表征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6)23-0004-02
1 网络表情符号的源起和变化
美国学者曼纽尔·卡斯特曾在《网络社会的崛起》一书中说过:“作为一种不可避免的历史趋势,信息时代所有的支配性功能与过程正以网络的方式组织起来。”[1]在网络社会的虚拟空间里,人们借用网络表情符号来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表达自己的情绪、观点,彰显自己的性格、魅力与话语权力。
网络表情符号一般是指网络在线交流中传达表情的图像性符号。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深入,受众的需求与想象力,时代的进步与文化的变迁,网络表情符号的形式也发生改变,根据其形式展现可分为美式字符ASCLL字符、日式颜文字、静态图片、动态图片、自定义图片等。
1.1 ASCII字符和日式颜文字诞生
1982年,美国的斯科特·法尔曼教授,因为无法辨别学校公告栏中信息的严肃与否,建议讲笑话的人用:—)和:—(来区分。于是,媒体誉为“改变历史的一张笑脸”的字符,也预示着网络表情符号的诞生。
颜文字方便表达网络聊天者的心情与表情,它吻合了日式动漫的可爱风格。可以发现,颜文字以其独特的魅力,发展为一种“萌”感十足的亚洲文化现象,极大丰富了世界互联网文化的情感传播。
1.2 emoji的强势来袭
要说当下世界上最流行的网络表情符号,当然非emoji莫属。市面上各种emoji拖鞋、emoji套装、emoji枕头、emoji美甲更是大行其道。甚至有人尝试只吃emoji中所有的食物和饮料并得以生存,有人用emoji表情符号逐字翻译了整本《爱丽丝漫游奇境》,emoji一词也于2013年8月被收录于《牛津词典》在线版。
emoji和其他表情符号不同的是,它不光只有用来表达情绪的符号表情,还有如鲜花、建筑、人物等与现实世界对应关系的符号,从而构成了一种比较严谨的符号体系。而且有趣的是,因为风土、民俗、观念的千差万别,“emoji”符号的意义也是不胜其多。比如,西方国家(美国、英国和加拿大)的人民貌似普遍生活在水深火热中,他们喜欢的表情都是一张苦瓜脸。而在较为崇尚浪漫的法国和意大利,单身狗们恐怕要遭暴击,因为心形表情成了主流。
1.3 卡通动漫形象与自定义图片
如今,在网络中比较流行的阿狸、炮炮兵、皮卡丘等卡通动漫形象,打破了网络动漫形象局限于脸部表情的束缚,而是将这些卡通形象代入肢体动作,并表达出拟人化的身体语言,使得网络卡通整体形象更为生动、活泼,着实惹人喜爱。
2007年,由“王尼玛”发起创作的开放式漫画——暴走漫画,在学生群体中引起了疯狂的关注,开启了网络表情符号的另类狂欢模式。它以另类、张扬、怪异、夸张为主要特点,符合了当下年轻受众对于狂放、不羁、特立独行的追求,只要你给一个舞台,我便给你我整个世界。同时,暴走漫画不羁绊于网络表情包,它更是以连环画、小剧场等方式轰炸网络,因此红遍大江南北。
暴走漫画中最火的表情脸当属姚明,10年前的一次NBA新闻发布会上,姚明的一次笑的表情被大家捕捉出来,并且被暴走漫画作者画出了姚明表情包,迅速走红。除此以外金馆长、成龙、奥巴马、凤姐、杜甫、金正日、尔康等名人也有较高的出镜率,其头像多数出自电影或电视节目的截图。而各种系列的网络表情配以时下流行的网络语言文字,这时表情包便被赋予了特殊的内涵和意义,流行于青年群体之间。
2 网络表情符号的文化表征
20世纪30年代,海德格尔提出来“世界图像时代”的观点,认为图像会成为人类解读、理解世界的核心。其实,解析网络表情符号又何尝不是一种探索意义的方式,它从文化中汲取出来,并引导文化的发展。索绪尔也能说过,从能指和所指出发,理解网络表情符号的意义。当下,网络表情符号的传播成为了受众表达个性、寻求价值的关键渠道,对于文化的传承、发展,时代的进步也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2.1 萌文化传播流行
“萌”源起于日本,它是AGC的网络用语。在日本,卡哇伊、萝莉、Q等萌元素大行其道,很多的日常用语如“你好可爱啊”“人家很害怕啦!”等萌语传播盛行,因此,日本的萌文化可见一斑。
“萌”类网络表情符号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第一类为萌萌的漫画。主要就是从动漫卡通人物衍生出来,一般是那种可爱的大眼妹子,或者将知名的明星人物动漫化的创作,可爱、活泼的表现方式是日本民众所喜闻乐见的形态。例如,日本的“熊本熊”表情包,它是日本九州新干线全线通车后,特意设计出来的吉祥物,因为其政府大力宣传、其外观设计萌感十足、其扮演者的认真活泼,使得熊本熊成为全球的网红,它的表情包也在网络中广为流传。
第二类为萌萌的宠物。现代人生活与工作的压力都比较大,因此都市男女们都对宠物情有独钟,工作之余,宅在家中,就是一枚枚“铲猫屎”“铲狗屎”。对猫猫狗狗进行日常照片的拍摄,然后加以调色修图、配上幽默的语句,就形成了可在社交平台中对话的网络表情包。在网络表情符号的世界中,萌宠表情包的地位可不容小觑。这类表情符号往往能勾起受众的童心、童趣,有时萌宠神一样的表情令人捧腹。
第三类为萌萌的照片。除了萌娃自带“萌”气息之外,也包括了成年人嘟嘴、噘嘴卖萌的表情,成年人内心仍然住着一个孩子,他们渴望回归天真、单纯的状态,远离成年人勾心斗角的世界,渴望交到真心朋友。
比如,2016年里约奥运会中的游泳女将傅园慧,因为一段直白、搞笑的赛后采访而走红,她的采访视频直接被截图,被网友添上各种傅式经典雷句在媒体传播。
2.2 贱文化的异军突起
如果萌文化已经千锤百炼,被普罗大众接受和追捧,那么贱兮兮就属于更加年轻化的新元素了。伴随着或升学、或就业带来的种种压力与现实世界的不公与无奈,许多以贱兮兮为形态的表情包出现,它们非常贴切地表达受众的心理,发泄不良情绪。
上海大学朱大可教授认为,贱文化在本质上就是自虐文化;香港资深传媒人梁文道认为,每个人其实都有一点表演狂和暴露狂。从更加理性的视角来看待这种文化现象,它是面对强势群体一种无奈的自嘲,是在虚拟广场上的一次“狂欢”,是对意识形态的话语霸权的微弱对抗。
2.3 恶趣味后来居上
在网络时代,青年人对抗传统、恶搞经典的手段、方式变得更加多元,他们在把玩经典的同时,也在解构经典,重塑青年人自己的文化。影视剧人物、经典动画片形象、综艺节目的嘉宾、活动现场的明星、网红,热点新闻的当事人,甚至是国内外的政治领导人、政府官员都没有幸免于网络狂欢掀起浪潮,一一成为大众娱乐的表情包。
最先火起来的影视剧人物应该是尔康,当年《还珠格格》中周杰扮演的角色。当年的这位“御前带刀侍卫”却是如今网友心目中的一名“心机Boy”。他的台词、鼻孔、动作、表情,浑身是戏,但无不成为网友吐槽的点。
中国式的表情包不仅可以使一个人红遍网络,但同时也会令一个人身负洗不清的黑历史,网友无比强大的脑洞和段子手天赋,让一些表情图片蒙上黑色幽默的色彩。比如2016年里约奥运会中,19岁的澳大利亚小将霍顿因出言不逊,辱骂孙杨为“嗑药的骗子”,其后他的社交账号被网友制作的表情包攻占,这项被称为“中国的第五项发明”在这次奥运会之际真正让外国人感受了其强大的力量,简直是一场没有硝烟的,且无需解释的文化对抗和
攻占。
伯明翰学派认为,“风格是文化认同与社会定位得以协商与表达的方法手段。”[2]因此,不管是哪类的网络表情符号,都是一种拼贴、同构、反讽,从而形成了一种群体成员在特定活动中组织起来,彼此自觉或非自觉认同的话语方式和行为特色,传播了一种特定的价值观念和情感。在当下的网络语态中,网络表情符号的使用已经成为了一种潮流时尚,它在不经意间充斥了虚拟的网络世界和真切的现实社会,许多网络表情符号的衍生品开始出现在市场中,比如网络表情包专属抱枕、钥匙圈等。并且,每个网络表情符号的使用爱好者都会关注当下最时鲜的网络配图,并在一个群体中相互传阅,共同享受这场网络表情包的饕餮盛宴。
参考文献
[1]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224.
[2]杜丹.网络涂鸦中的身体重塑与“怪诞”狂欢[J].青年研究,2015(5):4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