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者,海尔

2017-02-09 12:55
家用汽车 2016年12期
关键词:海尔集团张瑞敏海尔

是不是当我们把眼光锁住,就会被行业与领域的边界所迷惑和束缚,而事实上,从企业发展的规律与企业家精神视角来看,海尔的成功之于中国汽车企业有太多值得参考和借鉴的宝贵经验。

当一件事,成为既定的现实,我们没有理由忽略它;

当一个企业,在低调与内敛的发展路径中,静悄悄地成为了它所在行业的世界第一,我们需要给他由衷的尊重与敬意;

当一个人励精图治,叱咤风云之后,对自己进行5次颠覆与革命,最终成就几个时代的传奇,我们要因他给中国实业经济发展带来的荣耀而致以最持久的掌声。他赢得了全世界的认可,他赢得了他的竞争对手的认可,他用最具中国文化的特质与西方管理学融汇,打造了一套可以用自己企业命名的方法论。他是中国最具有企业家精神的领袖,他见证了改革开放三十余年的中国。

2016年11月,青岛。

青岛海尔大学的校长孙中元与自己的团队在会议开始之前,最后检查了演示设备。他即将要进行的演讲是海尔集团小微企业与创客的管理创新以及变革历程。“因时制宜,适者生存,海尔的经营管理模式,归于科学,又高于科学。永远以客户为是、以自己为非,挑战自我,创新求变,共赢共享”。这是一个纷繁复杂却又波澜壮阔的过程。在一些人看来,这可能仅仅是海尔集团在遇到利润瓶颈时所施行的一种解决方案,不必太过在意。但走进海尔,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年轻的,卓越的,装载着沉甸甸的历史与未来科技的中国企业。

1978年,中国大地开始焕发勃勃生机。一位34岁的技术人员在中国科学院计算所的办公室里每天上午都阅读报纸,这个人是柳传志。

1978年,一位33岁的解放军代表正在参加中国科学大会,他忧虑着自己前途,正考虑入党。这个人是任正非。1978年的中国与世界,彼此是那么的陌生。每一个人可能都在思索,他们各自面对的生活和话题又是那么的遥远。1978年,美国家庭的电视普及率已经超过70%,而在中国,直到1984年,黑白电视机才开始慢慢进入家庭。

1978年的中国与世界,中国还没有真正的企业,也没有企业家。1978年是一个重要的年份,中国开始认识这个世界,开始与这个世界相融。

1984年,被很多经济学者定义为中国企业的元年。在三十多年激荡的发展历程中,中国的企业、企业家在那一年踏上征途。尽管相比于西方的现代企业元年迟到近100年,但当我们在研究和推崇一个个成功的企业的时候,我们终于可以将中国的企业与可口可乐、通用电气、波音公司、宝洁公司等著名的公司相提并论。“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这是海尔集团的主席张瑞敏常常提起的一句话。就在两个月之前,他的企业刚刚在《财富》公布的2016年“最受赞赏的中国企业”排行榜中,拿到了前三甲,与他的企业一同获得殊荣的是阿里巴巴与华为。

1984年,有一位智慧的老人到中国的南方指点江山,那时的张瑞敏正在青岛电冰箱总厂的车间里认真地工作。1984年的中国,最著名的企业,是一个起步于广东三水的饮料工厂。

1984年,中国第二家整车合资企业诞生。当德国大众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上海的时候,没有人想象到,在中国汽车走合资道路三十几年之后,大众汽车以及大众汽车的子品牌奥迪竟然与中国的汽车集团以及中国的消费者,产生了那么多千丝万缕的联系,上演了那么多精彩纷呈的故事。上汽大众纵横中国汽车市场三十余年,无可匹敌;而当年的第一家合资企业,以及那些如流星滑落的企业却在历史的荡涤中消失。中国汽车产业就在这个开放与合资的道路上疾驰,直到今天我们发现它似乎偏离了正确的方向。

这是一个问题。

是不是当我们把眼光锁住,就会被行业与领域的边界所迷惑和束缚,而事实上,从企业发展的规律与企业家精神视角来看,海尔的成功之于中国汽车企业有太多值得参考和借鉴的宝贵经验。

在这激荡的近三十年中,张瑞敏作为一个世界知名的企业家顺势而为,完成了对自己的五次的颠覆和战略调整,同时也带领海尔集团从传统意义上的家电制造企业,成功转型为平台化的生态系统。从1984年实施的通过打造品质赢得信赖的名牌战略,到九十年代,国家鼓励兼并重组,海尔启动的多元化战略;从借中国加入WTO东风,推出国际化战略,打造海尔的国际品牌,到2002年之后,通过全球研发、制造、营销资源的整合实施国际化战略,再到近年迎接互联网时代而实施的网络化战略。海尔成功收购美国通用电气白色家电业务,日本三洋、新西兰斐雪派克等多家跨国公司与国内企业,荣登全球白色家电的第一,同时成为全球最受尊敬的企业之一。

这样的海尔是你我印象与记忆中的海尔吗?

云数据测算不出当今的互联网时代,会产生多少泡沫。当一群又一群年轻人大谈特谈商业理想与风口飞翔的时候,经济学家告诫我们,青年一代在创业时,少谈些商业模式、生态、变革、创新、颠覆、等新锐词语,多想一想管理、机制、成本、业绩、利润,以及为这个社会做出哪些贡献。无论是实体经济还是虚拟经济,都要为这个世界创造价值,达善社会。海尔的成功恰恰在于顺大势而成大业。在这一轮互联网浪潮的冲击中,作为制造企业,海尔依靠自身的管理创新、结构创新、思维创新,不断重塑自己,越来越呈现出了生机和活力。当我们在哀叹制造业在今天被互联网冲击的七零八落的时候,但海尔却在愈发显得历久弥新,一枝独秀。

跟海尔的发展历程相似的汽车企业是奇瑞。在经历一次次革新与蜕变之后的奇瑞汽车,正在成为中国民族汽车企业的一面旗帜。与海尔是同路人,他们都正在守卫中国制造与实体经济的尊严与荣耀。“海尔的故事在今天这个浮躁的互联网时代恰恰是真正最具学习和探讨价值的案例。”奇瑞汽车的总经理助理金弋波告诉我,奇瑞汽车的尹同跃也曾经与张瑞敏有过交流,他们近期可能还要继续见面,或许他们要一起合作做点什么,或许他们也是有很多共鸣的好朋友。

猜你喜欢
海尔集团张瑞敏海尔
张瑞敏金句背后的管理学知识
海尔卡奥斯:时代面前,当仁不让
企业并购前后经营业绩对比分析
提升家电业财务管理水平手段探讨
——以海尔集团为例
张瑞敏:2017,“人单合一”进入全球化应用元年,要遍地开花
海尔集团股利分配政策问题的探讨
海尔变革
张瑞敏:《致创客的一封信》
海尔:世界新标
张瑞敏:海尔要建生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