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罗燕
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的启蒙阶段,很多学习习惯的养成都是从小学阶段开始定型的。因此,小学教师要明白自己的教学重要性,提高职业责任感,通过精心设计课堂内容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意识和学习习惯。以小学数学为例,很多数学概念对小学学生来说是十分晦涩难懂的,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厌倦心理,对待新的学习知识内容没有学习欲望,甚至会出现抵制的想法。这种畸形的学习观念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教学水平,因此,教师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抓起,通过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了解数学学习的魅力所在。本文以小学数学教学为实际教学案例,深入探究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兴趣教学理念,希望对广大小学教育工作者有所裨益。
关键词:小学数学;兴趣培养
新课改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不仅要通过教师的讲解理解学习内容,还要掌握基本的数学学习思维,学会用数学的学习眼光去分析问题,解答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学习难题。因此,小学数学教学的教学设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精心的设计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抽象的数学概念理解生活中的实际数学问题,可以从生活经验入手,让学生去发现和挖掘日常生活中的数学学习素材,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眼光,扩张数学学习内容。教师对待学生收集的数学素材时要注意每个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通过不同的教学手段加深学生对数学学习内容的理解,本文将具体阐述如何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一、创设生活化情境
数学是一门来自于生活最终也要回归于生活的学科,因此,教学设计要立足于学生的实际生活。很多心理学专家多年的研究发现,学生的学习内容于生活经验越贴近时,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更强,学习效率也会显著提升。因此,教师要尽量创设学生实际的生活情景,让学生可以在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课堂内容中体会到数学学习的魅力,发现原来在日常生活中随见的现象背后隐藏着很多丰富的数学知识。例如,教师可以将秋游时划船问题引入数学教学过程中。同学们去春游,争着要去划船,公园里有7条小船,每船乘6个人,结果还有18个人在岸上等候。通过这种贴近生活的数学习题解答让学生理解具体的学习内容并且可以根据情境自己编题,自己列式解题。将枯燥的数学知识进行生活化的具体展示,减少了课本教材中呆板的学习内容,将学习形式更加生活化,通过生动形象的表达提升学生的学习参与热情,吸引学生主动自觉的投入探究过程中。
二、抓住趣味性因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学生面对新鲜的事物都会产生强烈的兴趣,因此, 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年龄阶段特征,通过趣味性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创设有趣的活动情景。例如,在学习鸡兔同笼问题时,可以让学生先发表自己对数学问题的看法,然后让小组讨论比较合理的解决方案,在全班同学面前进行展示,发表小组内讨论的具体策略。学生对鸡兔同笼问题有基本的见解后,教师可以讲解正确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让学生对比小组讨论的详细策略,发现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最后,教师抓住学生对鸡兔同笼问题的学习兴趣,用多媒体软件设计相对应的操作方法,在课件教学过程中展示,还可以让学生参与进具体的实践过程,吸引学生去不断探索问题的根源所在,提高教学活动的实效性。
三、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传统的教学背景下,教学活动的开展都是以教师为主导作用,学生通过教师对学习内容的讲解理解学习重点,教师可谓是扮演着和学生心目中不可动摇的地位。但是这种古板的师生关系会让教学气氛过于严肃,学生对教师只是单纯的尊敬,没有进一步的敬仰或者爱慕。小学学生是很容易因为喜欢一个学科教师而爱屋及乌的喜欢教师教学课堂的,因此,一旦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度显著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就会增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个人的模范作用,营造良好的个人魅力,让学生在尊重教师的基础上可以喜欢教师,喜欢教师的教学课堂。例如,教师可以多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分享学生具体的学习心得,通过讲解故事的形式和学生一起分享如何采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学好数学。同时,教师还要记住班级学生的生日,在生日当天为学生送出祝福,让学生体会到班级气氛的温暖,也从心底里爱慕教师。一旦学生对教师的崇拜度高,学生就会有良好的学习心境和强烈的求知欲,自觉实现教学过程中的默契配合。
四、通过游戏化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爱玩是小学学生的基本年龄阶段特征,很多学习内容都是因为学生喜欢游戏而深入理解的。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的设计过程中要设计一些具体的游戏来活跃课堂学习氛围,让学生可以在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下体会真正的学习重点。例如,在学习小时和分钟的章节内容时,教师可以给予学生不同限定的时间,让学生在一分钟或者三十秒内开展拍球、跳皮筋、记成语、默单词、背诗词等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真正理解时间的概念,感受到了时间的宝贵的同时渗透了数学学习思维。同时,教师还可以适当地组织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学习完章节内容时,组织知识竞赛,让学生通过具体的解题方法探究来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最终对表现优异的学习小组进行奖励,让学生可以在寓教于乐的学习环境下提升自己的数学学习兴趣。
总结:总体而言,对教学内容的精心设计是教师在准备教学的关键。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情况去安排不同层次的学习任务,通过多样化与趣味性并存的教学手段提升学生的数学兴趣,像磁铁那样把每个学生的学习注意力牢牢抓住,在教学活动的开展中逐渐为学生的学习习惯塑型,为数学思想的培养做好铺垫,争取提升每个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张小丹.浅谈如何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J].读与写,2014(11).
[2]罗卫锋.探究小学数学的创新与改进[J].读写算,20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