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县级党校处在党校教育体系的基层,是培训基层党员干部的主要渠道,是锻炼党员干部积极性的大熔炉。新形势下,县级党校工作尤其是一些欠发达地区的县级党校工作在提升党校地位、加强阵地建设、加强队伍建设等方面面临一些困境和挑战。因此,基层党校要走出困境,就必需用改革精神加以积极应对,探索改革发展之路,打破传统模式,拓展发展路径,整合可行性发展模式,以形成促进欠发达地区学校发展的运行机制。
关键词:欠发达地区; 党校; 困境; 原因; 对策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校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坚持从实际出发,有效整合县域干部教育培训资源。这给争议了多年的县级党校向何处去的问题指明了方向。但如何整合资源,尤其是针对欠发达地区,如何整合和发挥县级党校或市委党校分校的作用,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要充分认识欠发达地区县级党校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重大作用
县级党校处在党校教育体系的基层,具有党校教育的基础性和面对培训对象的广泛性特征。全国80%的党员干部位于基层,仅国家级贫困县就达665个,大都分布在欠发达地区。
(一)加强欠发达地区县级党校工作,是深入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举措。
党校是学习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研究和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阵地。加强欠发达地区县级党校工作,是实现习近平系列讲话系统进教材、生动进课堂、扎实进头脑,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实现党的执政使命的要求。
(二)加强欠发达地区县级党校工作,是贯彻落实《意见》精神,开创党校工作新局面的实际步骤。
加强和改进欠发达地区县级党校工作,充分发挥“三个阵地、一个熔炉”的重要作用,有利于推动欠发达地区党员干部更好地落实“三严三实”要求,从思想、政治、作风等方面严起来、强起来,把全面从严治党的任务落到实处。
(三)加强欠发达地区县级党校工作,是实现精准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现实需要。
当前,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迫切需要培养造就一支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高素质基层干部队伍。加强基层欠发达地区党校工作,有利于不断提高欠发达地区广大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为实现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思想政治保证、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二、欠发达地区县级党校面临的的现实困境和原因分析
在新形势下,县级党校工作尤其是一些欠发达地区的县级党校工作在提升党校地位、完善办班体制、加强队伍建设等方面面临一些难题和挑战。
(一)欠发达地区县级党校面临的现实困境
1.思想重视不到位
上级党校对县级党校不是上下级关系,业务往来很少,缺少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地方党委对县级党校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缺乏必要的政策支持和经费投入;党校自身对其定位不准、功能作用认识不到位,主动融入县委、政府中心工作不够。等等。
2.经费保障不到位
投入渠道狭窄。没有上级财政、计划部门和党校系统的专项资金,只有地方财政拨款这一条路,而且又没有硬性规定,大部分欠发达地区县级党校除人员工资外,财政很少拨款。
3.阵地建设不到位
目前,很多欠发达地区县级党校基本没建教学基地。从办公教学场地看,好多党校,尤其是一些欠发达地区的党校,甚或不如农村中小学。狭小拥挤,破陋不堪,脏乱差严重。党校教学基地亟待移迁或扩建。
4.资源整合不到位
近年来,不少地区从“扩大规模、集中办学、资源共享”出发,搞了“培训资源整合”。在干部培训中,存在着各自为政、多头培训的问题,没有发挥党校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如某县提出党校与农广校、电大、教师进修学校等整合在一块,但恰恰没有对功能相近的讲师团、农村党员远程教育进行整合。从目前看,这种整合从统一规划、统一领导以及人、财、物等培训资源的合理配置来讲,是一件好事,也有利于党委、政府对培训工作的有效领导。问题是如何有机整合:一是要考虑到党校的性质不能发生改变。二是电大、教师进修学校、农广校等隶属于不同部门,上有婆婆,硬整合在一起,如何运作,也是个有待深究的问题,搞不好,1+1∠2,干部培训的“主阵地、主渠道”作用得不到充分体现,等等。
2.队伍建设不到位
一是知识结构倒挂。面对着多元知识结构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学员,单一知识结构的教员很难胜任。二是教师编制受限。过去说党校教师“出生入死”,现在实行公务员制度,党校教师基本出不去,致使党校教职工年龄老化,知识退化,思想僵化,只能“入死”,没机会“出生”。想补充新人,受编制等限制,想来的来不了,想走的走不了;不该来的来了,该来的不能来。三是人员比例失调。目前部分欠发达地区的县级党校行政后勤人员比例偏高,教辅人员比例失调,直接导致了教师与后勤人员的矛盾。
(二)欠发达地区县级党校面临困境之原因分析
有句话是这么说:“天下党校是一家,只有孩子没有妈。”当然不一定对,但之所以有上述说法流传,说明在党校工作的同志是有一些难言之隐的,具体分析其原因:
1.党校的知识权威形象没有树立好
党委办党校是光荣传统,随着党校学历教育的退出,一段时间内党校的作用不同程度有些淡化。比如网络建设不那么好等诸多原因,县级党校尤其是欠发达地区县级党校的同志搞科研,由于没有源头活水,找不到可靠的门径,更杂乱无序、更难出成果。
2.党校的纵向管理网络没有建设好
初到党校工作的同志们,普遍有一种被自我封闭的感觉。工作时间久了,愈来愈觉得缺少上级的人文关怀。有的搞些教学比武,上下间还有些必要来往,更多的是各自为战。
3.党校的综合评估制度没有建立好
上级党委对下级党校的工作定期评估制度不健全,使兼职校长的责任不明确,同级党委任命的校长,每年应由上级党委组织召开会议,布置工作任务,督促检查完成情况,如果没有这一种制度,使党校工作任务完成与党委任命的第一校长的职责相分离。
三、欠发达地区县级党校转型发展之对策
结合全国党校工作会议和《意见》要求,笔者认为,各级党委必须高度重视县级党校建设,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的县级党校建设,注重协调各方力量支持党校发展;党校自身必须创新机制,增强活力,不断增强县级党校的生命力。
(一)提高认识,高度重视,把《意见》中的有关责任落实到位。
解决领导重视问题。党校既是“学校”,又是党委的“重要部门”。党校的双重性质,决定了党校区别于一般的学校和党委其它工作部门的本质特点,也决定了党校的地位和作用。
1.各级党委应该把党校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的党校工作摆在重要议事日程上来。
《意见》提出,坚持党委办党校,各级党委要把办好管好建好党校作为履行党建工作责任制的重要内容;重视地方党校基础设施建设和办学经费保障。中央财政加大对中西部地区、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和欠发达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笔者认为中央财政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很有必要而且要落实有力。这就要求各级党委要严格按照中央出台的《意见》指导党校工作,做到认识到位,工作到位、措施到位、责任到位。
2.要协调好有关部门支持党校工作。
组织、人事部门和党校要调整干部培训思路,建立密切配合、相互支持的工作机制,共同做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组织部门要按照有关规定保证党校学员来源,把学员在党校的表现作为干部使用的重要依据。完善干部培训规划,将领导干部、公务员、专业技术人员等各行各业人员培训统一纳入党校培训计划,杜绝分散培训、多头培训和重复培训的现象。要采取“请进来、走出去、沉下去”的办法强化党校教师资力量。一是聘请上级党校的教师、高等院校的专家教授、各级领导以及英模人物作为党校的兼职教师,给党校学员上课、讲座、专题辅导;二是让党校的教师到上级党校、行政学校进修培训;三是让党校教师每年定期不定期下到基层调研,或下乡送教,通过多种途径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3.建立健县级党政领导到党校调研讲课,作报告和同学员座谈制度。
《意见》提出,建立和实行领导干部到党校讲课制度。坚持中央领导同志带头到中央党校讲课的做法。对于县级党委班子来说,县委常委会要把定期到党校授课、座谈等内容作为一项重要各种内容,并且要量化到位。
(二)抢抓机遇,改革体制,把《意见》中涉及的各种关系理顺到位。
造成党校特别是县级党校目前困境的根本原因是体制问题,解决党校问题、发展党校,必须抢抓全国党校工作会议这个大好机遇,创新党校管理体制。
1.中央党校要成为管理全国党校的“龙头”和“主管部门”。
《意见》提出,加强上级党校对下级党校的指导。上级党校应有计划地对下级党校教师、行政人员进行必要的免费业务培训。做到统一工作计划、教学计划。上下级党校之间,应拧成一股力量,凝成一种合力。
2.党委要强化党校“重要部门”作用,党委要定期召开党校工作会议,分析形势,研究问题,部署工作。
对于县级党委班子来说,县委常委会要定期听取党校工作汇报,并研究解决党校发展和改革中的一些重要问题。明确授权党校对参训学员的培训考察考核职能。严格规定干部参加培训任务和学习制度。由组织部门负责,采取一定的强制性措施,进行点名调训。严肃整治干部培训不到课的问题,整顿教学秩序,真正体现干训工作的党性原则和党校培训的权威性。
3.规范党校经费拨付制度。
《意见》提出,因地制宜推进县(市)委党校办学体制改革。坚持从实际出发,有效整合县域干部教育培训资源;探索实行县委党校与讲师团合并;提倡和鼓励将市辖区委党校和不具备办学条件的县委党校设为市(地)委党校分校。笔者认为,无论是单独设校、合并,还是设立分校,经费来源主体必须界定到位,不然的话就是空中楼阁。县级党校工作所需经费,应列入县政府年度财政预算,并随着财政收入的增长而逐步增加,确保党校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师资培训、咨政咨询和行政后勤等方面工作的需要。
(三)党校自身要创新机制,增强活力,不断增强县级党校的生命力。
县级党校要按照《意见》的要求,克服无职无权无为的思想,树立开拓创新、深化改革的发展观。在积极争取外部条件的同时,把办好党校的立足点放在创造内部条件上。
1.要在发挥培训轮训领导干部的主渠道作用上下功夫。
把干部的培训需求作为办学的第一需要和任务,切实推动党校教育由提高理论水平向提高理论水平和提高素质与能力培训并重转变。从被动办学向主动办学转变;从以培训为主向培训与服务并重转变;从半封闭培训方式向开放式办学转变;从以理论灌输为主向以知识能力培训为主转变。努力把县级党校办成干部和公务员培训中心、理论研究中心和实践基地。
2.在完善教学布局、探索教育培训新模式上下功夫。
按照《意见》对教学布局的新要求,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在实践中优化教学布局。创新培训形式,更新教学内容,提升教学品味。积极探索教育培训新模式,增强培训的针对性、趣味性和实用性,与学员的实践应用相结合,增强培训对学员的吸引力。
3.要在发挥“主阵地”、“大熔炉”、“净化器”、“智囊团”四个定位作用和服务大局上下功夫。
县委党校要立足于成为政策理论传播的“主阵地”、党性教育的“大熔炉”、作风问题的“净化器”和服务县委县政府重大决策的 “智囊团”这四个定位发挥作用。县级党校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要坚定政治方向、坚持实事求是、坚持质量立校、坚持从严治校,充分发挥阵地、熔炉作用;党校教师也要加强修炼内功,成为党的理论的布道者、党性锤炼的“熔炉工”。要整合科研力量,提高科研质量和水平,着力建设研究型党校和智囊型党校。围绕党委、政府重大战略部署,紧扣学员所思、所想、所惑、所需,建立健全科研成果进入课堂的相关制度,以教学带科研、以科研促教学,努力做到教学出题目、科研做文章、成果进课堂。要围绕全县中心工作、重点工作和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认真组织开展超前性、政策性调研,形成高质量的调研报告,为县委政府决策提供参考。要创造条件安排党校教师积极参与县委、政府进行的各类调研活动,参与县人大、政协的各种调查、视察、调研等活动。专题调研工作应做到调研选题要“精”、调研过程要“深”、综合分析要“细”、建言献策要“准”、报告撰写要“实”五个标准。
综上所述,基层党校的改革发展之路有多种模式可供选择,各种模式各有侧重、特色和优势。相互之间并不对立矛盾,实际改革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综合选择所需的改革发展路径。提出各种改革发展的模式,最终的目的就是发展基层党校的工作,使学校的教育事业更上一层楼。
项目来源:阜阳市党校系统2016年度科研课题 立项号:FYDXKT201602
参考文献:
[1]郝晓. 高校党校入党培训体系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
[2]刘帆. 中国共产党党校基本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
[3]任理庆,温建敏,马艳,暴伟晨,崔燕兵. 基层党校改革发展模式探讨[J].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1,01:117-119.
[4]王珏,倪羌莉,杨金明. 新时期党校发展面临的形势与对策[J]. 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16:251-252.
[5]刘良军,陈玉锋. 论党校发展新常态下的党校后勤工作[J].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15,05:102-106.
[6]林俊华. 关于高校党校发展的思考[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04:31-34.
[7]程建平. 党校发展的整体性回顾与思考——写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J]. 达州新论,2011,02:14-16.
[8]黄桂阵. 适应党校发展新常态 打造培训管理"升级版"——关于县级党校建设发展中的热点问题[J]. 唯实(现代管理),2015,04:59-60.
[9]刘良军,陈玉锋. 党校发展新常态下的党校后勤工作探析[J]. 知行铜仁,2015,04:44-45
作者简介:
李新:男,(1972.12-),安徽界首人;学历学位:本科毕业于安徽省委党校;讲 师;社会学、领导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