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应用为本 创用并举创新为魂*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汽电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2017-02-09 06:51朱方来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创新型协同汽车

朱方来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汽车与交通学院, 广东 深圳 518055)

知行合一应用为本 创用并举创新为魂*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汽电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朱方来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汽车与交通学院, 广东 深圳 518055)

本文针对当前高职院校现代职教体系建设中,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和产业转型升级、经济新常态的挑战,通过对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汽车电子技术专业(简称深职院汽电专业)十年办学历程的总结、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索,并借鉴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简称FH)的教育理念和办学经验,提出“知行合一 创用并举”、适合经济新常态的中国高职高层次复合式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高层次复合式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研究

中国高职教育虽然发展迅速、成效显著,但仍存在定位不清、质量不高、创新不足、实践能力和服务能力不强、人才层次较低等问题[1,2].对广东珠三角地区82所高职院校进行调查,开设汽车电子技术专业的有25所,其办学方向绝大部分还停留在传统汽车的整车电子和汽车电器维修、保养、销售以及故障诊断层面上,并且与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办学方向有很大的重合,培养的人才层次也还停留在维护技能型人才,没有适应当前汽车信息化、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与智能交通等新兴产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尤其是中高端的高层次复合式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因此,创新和深化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大力培养复合式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对于适应产业转型升级要求,适应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等经济新常态,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创新创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现代产业体系构建和经济社会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技术和人力支撑具有重要意义.

1 知行合一 创用并举

“知行合一 创用并举”,即“知行合一应用为本,创用并举创新为魂”.“知行合一”是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来的[3],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科学知识,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认为行便是知,知中有行,行中有知,强调职业教育要理论联系实践、工学结合和脑手并用、“教、学、做合一”;“创用并举”是在“知行合一”的基础上,强调学生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构建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依托高水平科研和实训平台,制定职业技能鉴定标准,培养“高层次复合式创新型技术应用型人才”.

深职院汽电专业从2005年成立伊始,立足于深圳是珠三角地区乃至全国汽车电子产品集聚地的地位,深圳汽车电子产业有企业逾千家,产值占全国的三分之一.汽电专业面向汽车电子产业链,围绕国家战略新兴产业——新能源汽车和北斗导航产业,主动适应互联网+(汽车信息化)、北斗卫星导航、车联网、新能源汽车(电子)等经济新常态的发展变化,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到专业内涵提升的转变,建立高水平的科研和实训平台——广东高校新能源汽车与节能减排工程技术开发中心和深圳市汽车电子产品检测与鉴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按照深职院的“政校企行四方联动,产学研用立体推进”的办学模式和协同创新、协同育人机制,以科研为抓手,在技术开发创新、对外社会服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师资队伍建设、职业能力证书鉴定开发等方面相互促进,形成良性循环,实行“知行合一 创用并举”的产教融合、协同创新与育人模式,培养中高端复合式创新型技术应用型人才,具体措施:提高层次、模块复合、创新项目驱动和产教融合协同育人.

1.1 知行合一 应用为本

1.1.1 人才培养目标、模式和课程体系

改革开放 30 多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也不断变化,经历了一个从培养“实用性人才”、“应用性人才”到培养“高技能人才”和“技术技能人才”的演进过程.深职院汽电专业从2004年筹建,2005年开始招生,至今已10年,其中人才培养目标也经历了3次调整①邱浩. 汽电专业教学实践篇——汽电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2016.1.29专业总结报告.:

1)2005~2009年:培养“汽车+电子”复合式汽车电子技术人才,注重面向地方产业需求的车载电子技术应用;

2)2010~2011年:培养复合式创新型人才,产教融合、协同创新和育人,注重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北斗卫星导航和新能源汽车电子技术应用;

3)2012~2015年:实行“专业+”工程,培养“一专多能”的中高端复合式创新型技术应用型人才,注重立德树人和文化育人、复合育人和协同育人“三育人”的培养方式.

可以看出,随着深圳地方社会转型、产业升级,深职院汽电专业借鉴德国应用科技大学(FH)三年制Bachelor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经验,将人才培养层次从职业应用型提升至技术应用型、工程应用型[4],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中高端复合式创新型技术应用型人才,即将以往的三年制“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提升为“高层次复合式创新型技术应用型人才”,所谓高层次就是指中高端的技术技能人才,即从职业应用型提升至技术应用型、工程应用型;所谓“复合式”是指学生具有宽厚基础理论和广博的知识面,基本掌握两个或两个以上专业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富有跨专业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创新型”是指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与创新人格,将来成为企业一线的创新能手和管理能手,承载企业技术革新和管理创新的责任,成为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栋梁[5].其课程体系按高职“到推式”教学设计方法设计成以基础能力、核心能力和拓展能力三大能力为构架、兼具电动汽车检测、诊断与维修和汽车电子产品检测与鉴定两个核心技能,注重汽车电子技术应用能力培养,同时又能胜任城市轨道交通等拓展岗位的“一专多能”的“以职业岗位工作能力导向的进阶式”的专业课程体系(图1).

1.1.2 搭建高水平科研平台

深职院汽电专业紧扣国家战略新兴产业需求,依托高水平科研和实训平台及协同创新中心,制定职业技能鉴定标准,培养中高端复合式创新型技术人才.专业拥有价值近1200万元的科研教学设备,包括汽车电子产品可靠性、安全性和电磁兼容检测设备,例如电波暗室、测量接收机EMI、大电流注入测试系统(BCI)、传导抗扰度测试系统(EMS)、电动振动测试台、高低温测试台、老化测试台、人工淋雨测试台、砂尘测试台、盐雾实验箱,以及汽车整车、底盘测功机、悬架振动试验台、行驶记录仪等在纯电驱动汽车性能测试中所需的实验设备和NI虚拟仪器、dSpace硬件在环仿真仪器等科研课题实施所需的仪器.汽电专业的教师利用专业技术和设备优势,以北斗、电动汽车等国家战略新兴产业的应用科研为切入点,进行了相关方面的科研工作,并以具有国际视野、双师结构的汽电专业教师团队为核心,申请并建立了以下高水平科研平台、实践基地和协同创新中心:

1)2010年:市级科研创新平台—深圳市汽车电子产品检测与鉴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图1 汽车电子技术专业“一专多能”课程体系

2)2012年:广东省高职教育实训基地——汽车电子技术(新能源汽车与环保节能技术);

3)2014年:广东省高等学校学科与专业建设专项资金科研项目—广东高校新能源汽车与节能减排工程技术开发中心和校级协同创新中心——北斗卫星导航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和团队.

4)2013年汽电专业为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所属的深圳市职业技能鉴定指导办公室开发了“电动汽车维修”专项技能证书的初级和中级的题库,2015年申请深职院第七职业技能鉴定所该专项技能的鉴定资格,并向深圳市发改委申请了“‘新能源汽车技术’职业鉴定及培训能力建设项目”获批,申请经费1500万元人民币,主要用于新能源汽车维修技术设备的购买,目的是建立深圳市新能源汽车技术培训和职业鉴定中心,为深圳市新能源汽车技术企业和新能源汽车后市场培养维修保养人才.

汽电专业围绕上述省、市、校级科研和实训平台的建设目标开展工作,以科研为抓手,积极承担省、市、校级政府课题,并与北斗、新能源汽车电子行业、企业搞合作开发和研究,以科研带动教学,以科研促进产业,以科研引导创新应用,全方位带动各方面工作,汽电专业教学团队在科研、对外服务培训、教学软硬件、指导学生竞赛等各方面能力不断提升,逐渐摸索出“以平台为依托,以科研为抓手,提升各方面工作”为特色内容的、以创新、应用能力为核心的“知行合一 创用并举”的产教融合协同创新育人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了专业内涵.

1.2 创用并举 创新为魂

汽电专业突出“创用并举 创新为魂”,组建北斗科技协会和电动汽车科技协会等学术型社团平台,构建“创意、创新、创业”三创项目课程体系[6],以应用科研为核心,实施创新项目驱动,创用并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将依托各类平台的科研课题、对外服务项目融入协同创新、育人的“创新型项目化课程、创新工程、创新型毕业作品”三创项目课程体系,通过引入各科研平台的科研课题和新能源汽车各企业以及北斗导航产业联盟中各中小企业实际测试技术服务项目,以创新型项目化课程、创新工程和创新型毕业作品的“三创”进阶方式,构建汽电专业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图2).高职院校三年制学生分成3个阶段:

1)大一新生进行“创新型项目化课程”或“社团实践”课程的学习,以科研项目为基础,将教师科研项目课程化,吸纳学生直接参与课题研究,帮助学生实现从被动学习者向主动探索者与工作者的角色转换,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2)大二创新生以小组学习方式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创新工程”项目申报和创新制作,申报项目大部分来自教师的实际课题中的难点和创新点的提炼,由参加创新型项目化课程的或者感兴趣的学生组队参加,众多立意新、创意好、实用性强的创新项目经学校选拔和推荐,还可以参加广东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在项目研制中,由于有可以参加省级竞赛的机会,参与创新工程项目的学生积极性非常高,学生的协作组织能力、研究制作能力、表达能力、完成报告能力、荣誉感等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提高;

3)大三毕业生进行“创新型毕业作品”设计,学校鼓励学生的毕业作品要真题真做,用实际的作品或参与项目来代替传统的毕业论文.教师在第四学期向学生公布自己的科研课题和技术服务项目,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方向和课题,通过参与教师的实际项目来完成自己的毕业作品,以提高工作岗位中综合问题处理的应用能力;

应届毕业生或在校生可以在校自主创业设立公司,并立项成为深职院学生创意创业园项目,教师作为创业导师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技术成果的开发和转让,以产促学、以学促创、以创为研、以研为用,使学生得以学以致用.

汽电专业学生通过“创意、创新、创业”三创项目课程体系的学习,创用并举,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得到提升,参加各种学生专业学习型社团和各种专业技术竞赛,实现了“师兄带师弟”传帮带的良好循环,并在校级各项活动和市省国家级专业技术大赛中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图2 汽电专业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教育体系

2 产教融合 协同创新

传统的实践教学体系,往往是依据单一学科的教学发展需要而建立并不断完善,实践环境相对封闭,实践教学目的单一,各相关学科间缺少有效地沟通与交流,校内实践教学环境和条件十分有限,资源分散,相关学科资源不能共享,各专业及方向之间的实践教学不能融合贯通与渗透,出现高投入,低效能的现象,抑制了专业的整体发展及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深职院汽电专业采用产业生态链的模式,通过产教融合、协同创新,力图加强实践教学体系的有机组合、互动发展和能动自组,构建汽车与交通专业群五个专业“产学研用”一体化协同式实践教学体系和多层次、开放式、交叉互动实践平台,实施“多维立体”的协同式实践教学方法,进行复合式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8].

2.1 “产学研用”一体化协同式实践教学体系

汽电专业借鉴德国FH经验,采取系统、整体方式,依托汽车与交通学院专业群和校内外各类实践教学基地、平台和联盟,有机整合校内实践环节(实训、实验、课程设计、毕业作品)、校外实践环节(顶岗实习)和校企产学研三类实践环节,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协同式实践教学体系(图3),实现内部协同、外部协同和虚实结合,解决目前大部分产学研合作仅仅局限于单个、低层次如实习环节等问题,将人才培养各个实践环节、实践模块有机结合,增加学生参与产学研的机会,将专业应用能力、拓展能力、职业规划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绿色技能的培养贯穿于协同式实践教学体系中.

2.2 “产学研用”多维立体协同实践平台

汽电专业围绕“产学研用”一体化协同式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将汽车与交通学院专业群和校内外各类实践教学基地、平台和联盟等实践教学载体进行重组,形成由校外生产实习基地、校内实训室和校企联合研发中心共同组成的、面向专业群全体学生、全方位、全过程、多层次、开放式、交叉互动的,具有生产、教学、培训、鉴定和服务“产教研创赛”五位一体多功能的协同实践教学平台(图4),它既是人才培养基地、社会培训的桥梁,又是校企合作的载体、产学研用的平台.充分发挥一体化协同式实践教学体系的有机生长性、动态平衡性和交互共享性,在专业群内部各专业之间、各不同学科之间、专业群与校外相关产业之间实现相互开放、相互渗透、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调校内外学生实践环节的运作机制,促成多方面实践环节的协作和相长,实现学生、学校和企业、行业的多赢局面,切实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汽电专业通过协同创新实践平台,产生以下成效:

1)拥有众多的行业、企业和事业单位教学资源;

2)具有真实的教学环境、丰富的项目载体、高水平的设备、双师结构的师资;

3)教师通过应用型科研项目训练,不断提高实践和教学水平;

4)围绕企业师资、项目资源,形成了众多学生学习型社团和自主创业公司.

深职院汽车与交通学院针对深圳产业升级和经济新常态的需求,围绕深圳汽车与交通相关产业链,重构专业链,打造技术应用型人才链,提出专业产教融合、协同创新教学模式:即采取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产学研用工作委员会)—协同产业联盟(北斗、车联网)—组建多样化科技创新团队(北斗、车联网、智能汽车)—开发“创新型项目课程、创新制作、创新型毕业作品”三创项目课程体系,进行“创意、创新、创客、创业”四创人才培养,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图3 汽电专业“产学研用”一体化协同式实践教学体系

图4 “产学研用”多维立体协同创新实践平台

3 成效和启发

3.1 成效

汽电专业5年(2010-2015)的各项数据表明:专业出入两旺,数据逐年增加,标志性成果显著.

1)入口:在汽车与交通学院五个专业的专业分流中,汽电专业的第一志愿率从2010年的18%飞速上升到2013年的98%,从最后跃升到第二(表1),一直保持到2015年[8].

2)出口:根据第三方麦可思公司的毕业生数据报告[9],从2010届毕业生起,汽电专业毕业生平均就业率在95%以上,就业的平均专业对口率为73%,学生毕业一年后月收入2010年在人民币3500元以上,2015年上升到5239元,位列全校76个招生专业第三名(图5).其中87.1%的企业认为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已为就业做好充分准备,毕业生的知识、能力与就业工作岗位相符.一年后的专业平均离职率为35%,远远低于45%的学校所有专业的平均水平.汽电专业的就业竞争力(综合就业率、月收入、毕业时掌握的基本工作能力和就业现状满意度这4项指标)排名亦有所提高,从全校所有专业的后20%提升至前25%(图6),人才培养改革效果显著.截止2015年6月,汽车与交通学院汽电专业09级、10级、11级和12级8个班共260多名学生,有50%毕业生通过各类协同实践平台的“产学研用”学习找到相关企业、事业单位进行专业顶岗实习,30%的毕业生在华为公司、比亚迪公司、国家数字电子产品检测中心、中检集团南方电子产品测试(深圳)有限公司、蛇口海关产品检验检疫局、深圳众鸿科技公司、飞音科技有限公司、路畅、凯立德公司研发部等相关企、事业单位就业,从事汽车电子产品检测和研发工作,成为深受企业、行业欢迎的复合式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

表1 汽车与交通学院2010-2015级学生专业分流第一志愿率

3)获奖:2014年专业带头人荣获全国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教师奖,2015年汽电专业立项成为广东省首批品牌(特色)专业,汽电专业两个教研项目获得2014年广东教育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培育项目立项,其中“中德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于2016年1月获得深职院第八届教学成果一等奖;2013年9月北斗项目“北斗大众车载市场应用推广总体方案设计与实施”获国家卫星导航定位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2012年12月深圳市人力与资源保障局获深圳高校创业大赛三等奖;2014年7月第九届和2015年7月第十届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杯智能汽车竞赛华南赛区获三等奖;2011年广东省第十一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一等奖和2013年广东省第十一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一等奖.2012年5月成立“深圳市车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和“北斗车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2016年3月“立图博德”教育培训公司.2015年11月参与制定北斗专项标准BD420010-2015《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导航设备通用规范》、BD420011-2015《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定位设备通用规范》正式发布.2013年9月获广东省车联网产业联盟“2013年中国车联网产业推进奖”;2014年3月获深圳市汽车电子行业协会“汽车电子产业发展贡献奖”;2015年3月获深圳市汽车电子行业协会“汽车电子产业发展突出贡献人物奖”和“汽车电子产业发展优秀企业奖”;2016年3月“北斗卫星导航协同创新育人中心”荣获2015深圳“汽车电子科学技术创新优秀企业奖”.

4)教研、科研项目:汽电专业成立10年以来,承担了省、市、企业课题30多项,到账经费600多万元,获得省市级科研项目9项,校级科研项目6项;国家教育科学项目1项,省市级教研项目4项,校级教研项目6项,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出版“全国高职‘十二五’规划教材”《汽车电子控制基础》和《汽车电子产品检测与鉴定》、《汽车电子产品工艺》、《汽车电子专业英语》四本教材.

图5 本校2014届各专业毕业一年后月收入前十位及其与2013届对比

图6 麦可思报告汽电专业就业竞争力排位趋势(2013-2015)

5)国际视野、双师结构的“三能”教师团队

汽电专业7名专任教师都是在2010年之前引进.2010年时,博士2人,硕士5人;教授1人,副教授1人,讲师5人.截至2015年底,7名专任教师中,1人获得博士学位,1人获得教授职称,2人获得副教授职称.教师团队具有国际视野、双师结构,国外专业学术带头人能力突出.国外学术带头人陈祯福博士,德国大陆公司开发工程师.戚子明博士,教授,新西兰奥塔哥理工学院能源学院系主任.国内学术带头人朱方来教授,汽车与交通学院副院长,深圳市汽车电子产品检测与鉴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负责人,德国高级访问学者.1992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1998年获东风汽车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2005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13年获中国车联网产业推进奖和国家卫星导航定位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2014年获汽车电子产业发展贡献奖和“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教师奖”和汽车电子突出贡献人物.主持或参与多项省级、市级和校级项目,已发表论文40多篇.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全部具有中级以上汽车相关专业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证书.团队先后派遣1名教师赴美国、1名教师赴加拿大、2名教师赴德国、2名教师赴新西兰进修和考察,亲身体验、现场学习国际职教模式,收集当地的汽车专业职业教育标准,并吸收消化,为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专业人才打下基础.

6)“产教研创赛”五位一体多功能的协同实践教学基地

汽电专业将政府投入与社会支持、校内规划与企业建设相结合,建立了一个集教学、生产、技能鉴定、技术研发、创新制作与技能竞赛“五位一体”多功能协同式实践教学基地,实现专业与企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流动、合作共赢”,并与诸多行业协会合作,成为深圳市汽车电子行业协会、深圳市汽车维修行业协会、深圳市汽车工业行业协会、深圳市汽车经销商商会、深圳市加工贸易协会机动车零部件专业委员会等多个行业协会的理事单位或会员单位,在校外建立了36家校外挂牌基地,实现功能的多元化和企业性质的多元化.功能的多元化是指校外基地既是课程教学基地、学生实习基地,同时也是教师科研课题来源和产业化基地;企业性质的多元化是指校外基地既有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又有民营企业,既有汽车电子生产企业、研发方案商公司、检测事业单位,又有汽车服务企业,保险、鉴定、评估、生产等与汽车相关的企业.

3.2 启发

1)科学制定培养规格和人才培养方案.高职特色在于市场化的专业设置、地方化的社会服务,随着当前中国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任务的提出,高职教育面临着人才培养定位、学校使命定位和国家发展职业教育的目标定位的重大转折关头,需要建立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高端技术技能人才,来服务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建设.高职院校专业可以根据地方产业升级、经济新常态特点,瞄准国家战略新兴产业、未来产业,采取协同行业协会、产业联盟,进行产业转型升级和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的社会服务活动,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高层次复合式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进行高层次复合式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索.

2)建立有效运行的体制机制.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可以通过依托政校行企四方共建平台,协同产业联盟,组建多样化团队,开发“三创”项目的形式,产学研用协同育人,从而实现了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一体化;理、实一体化,形成了融“三创”(创意、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技术教育为一体的专业教育课程体系,培养社会、学生、学生家长和业内四方认可的复合式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深职院汽电专业的“知行合一 创用并举”的产教融合协同创新与育人模式,诠释了职业教育学生学习和老师教学的方式、目的和要求,即学生要学知识、学技术、练技能,关键是学以致用,目的就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和实际应用,实现应用方面的创新.老师教学过程中则尽量要把说的变成看的,把看的变成做的,强调实践(行动)导向、能力中心、应用为本、创新为魂,“产学研用”协同式一体化的体制机制,即,以产促学—以学带研—以研为用—学以致用.

3)构建“一专多能”的课程体系.以整体性的制度设计,确立了服务经济新常态和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复合型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主干专业着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同时注重专业能力、职业变迁能力、社会普适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复合互补,建立开放、协同育人的运行机制.拓展专业注重培养学生一定的职业变迁能力,各类复合性课程设置等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普适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和长期发展潜能.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学分及考核要求,学生可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拓展专业证书、职业资格证书、职场英语等普适性技术技能证书.

4)突出创新创业的“双创”能力培养.以培养创新创业精神为根本,以提高创新创业综合素质为核心,以强化创新创业实践动手能力为重点,以市场化能力为突破和检验,以可持续的良性发展机制为保障,全方位立体化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建立健全创新创业教育的“三创”项目课程体系,努力培养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具体措施就是围绕产业链—专业链—人才链,构建专业协同创新中心和专业创新教育体系,推进创新与应用研究,协同产业联盟进行协同育人,具体以产业联盟为核心的协同创新、协同育人技术路线:样机测试—技术研发—标准制定—咨询服务—检测鉴定—人才培养,进行高职复合式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探索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复合式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1] 麦可思人力资源信息管理咨询公司.《深圳职业技术学院2009届毕业生就业与能力测评报告》[R].2010.

[2] 《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专项督导报告》[OL/R].[ 2015-09 -16].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http://www.tech.net.cn/ web/index.aspx.

[3] 冈田武彦.王阳明大传——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M].重庆出版社,2015.

[4] Zhu Fanglai, Zhang Qiang.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on Education System of Practical Talents of China and Germany[J]. Lecture Notes in Electrical Engineering, 2011(11):677-683.

[5] 刘洪一.产学研用协同育人的理念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6] 朱方来.协同产业联盟、共育创新人才--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3):75-80.

[7] 崔宏巍.多层次协同式实践教学平台构建与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3):143-146.

[8] 任源梅.高职院校大类培养模式对学生工作的影响与对策研究[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6):99-102.

[9] 麦可思人力资源信息管理咨询公司.深圳职业技术学院2011-2015年毕业生就业与能力测评报告[R].2015.

Application-oriented and Innovation-centered—Talent Training Mode of Automotive Electronic Major of Shenzhen Polytechnic

ZHU Fanglai

(School of Automobile and Transportation, Shenzhen Polytechnic, Shenzhen, Guangdong 518055, China)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cultivating high-level talents, the challenges from the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during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ng a modern vocational teaching system. The Automobile Electronic Major of Shenzhen Polytechnic has ten years’ experience in cultivating automobile technicians. The educational concept and experience learned from German 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 (FH) are helpful in creating a talent cultivation mode, which emphasizes application and innovation. This new mode will cultivate more high-level talents with integrated and innovative technical skills for China.

talent training mode; high level talents with integrated and innovative technical skills; research

G420

:A

:1672-0318(2017)01-0062-09

10.13899/j.cnki.szptxb.2017.01.013

2016-04-21

*项目来源: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德国应用科技大学三年制学士制度与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与研究”(课题批准号:BIA090053)成果之一

朱方来(1963-),男,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研究、汽车制造和汽车电子技术研究.

猜你喜欢
创新型协同汽车
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巴斯夫推出创新型DURA-COLOR抗老化技术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汽车的“出卖”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汽车们的喜怒哀乐
高等教育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
3D 打印汽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