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的欲望
不久前,“今日头条”创始人张一鸣接受媒体采访时表达的观点备受关注。在记者与创始人这场剑影暗藏的对话中,关于巨头体量的内容平台是否应该“秉持某种价值观”,以及“技术的背后是否体现这种价值观”的PK贯穿始终。作为一名“技术原教旨主义者”,这位创始人的态度很明确,技术是中立的,虽然“今日头条”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媒体聚合平台,但他依然坚信这不是一家媒体,而是技术公司,而他们要做的就是不选择。
这让我想起曾经有人对纪录片“客观性”的评价。纪录片的镜头无疑是真实记录某个场景的,然而决定将镜头对准什么的那个人,就是纪录片中最大的主观性。技术的中立性也如此。豌豆荚创始人王俊煜评价说:“技术,以及技术所运行在之上的那台机器,确实是冷冰冰的。但算法是由人设计的。”当你不仅设计了一套算法来鼓励高点击率,还用广告分成激励点击率高的内容创作者时,这就是某种价值观的体现。
在这个时代,慎言善恶是对商业精神的保护。然而技术中立论的盛行,也是一种逃避和误导。海德格尔说:“如果我们把技术当作某种中性的东西,我们就最恶劣地听任技术摆布了;因为这种观念虽然是人们特别愿意采纳的,但它尤其使得我们对技术之本质茫然无知。”在他看来,科技展示了人的智慧,但也放大着人的贪婪。这种貌似宿命的技术现实,本质上是无法控制的。
人总有一种莫名的幻觉,以为这个世界是以人为主体来构建和运转的。我喜欢《植物的欲望》这本书,因为它展现了人与万物的另一种关系。人类在驯化了植物的同时,也被它们改造。每一次我们接近那些最为对称的花朵、最长的炸薯条时,都是在进化问题上投出的一票。那些最甜的、最美的、最有兴奋作用的植物会被留存,这就是人的欲望与植物之间的相互索取。这个过程不是刻意的,而是无意识发生的。正如张一鸣所说,“今日头条”的代码工程师也不会“刻意”去引导读者阅读低俗内容那样。
技术到底是不是中立的,它到底有没有“欲望”?我觉得,凯文·凯利在他的那本《科技想要什么》里,已经很深刻地回答了这些问题。所以自不多言,直接抄书,作为本期刊首语的结尾。
“技术到底是什么?……我越深入了解科技的整个系统,就越意识到它的强大和自我繁殖能力。坚信科技只能听从人类指挥,只是我们一厢情愿的想法。……过去,它也许像老式计算机程序一样简单,只是机械地重复我们的指令。但是现在,它更像复杂的有机组织,经常跟随自己的节拍起舞。”
“科技,是除了微生物、菌类、植物和动物的第七王国,貌似拥有了自己的自主进化能力,孕育出自己的倾向性、组织性和活力。与生物界和人类交织缠绕,共生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