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物最相思

2017-02-08 19:41余楚杏
粤海风 2016年6期
关键词:粤剧艺术

余楚杏

2013年12月8日下午,粤剧大师红线女突感心脏不适,亲人紧急把她送入广东省人民医院抢救,延至晚上,终告不治。一代粤剧宗师,人生最后的谢幕是如此出其不意,洒脱得只剩下人们一脸的惊愕。

然而红线女走得并不孤独,她带走了粤剧的一个时代。当然,这份陪她远行的行装,充满无奈,充满悲哀,却当之无愧!

红线女曾经写道:“‘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唐代大诗人王维对红豆的描写,具有如此迷人的魅力,而我们的粤剧艺术,千真万确地恰如红豆一般。她迷倒了多少人,醉倒了多少人,我这一生一世便沉迷在对她一往情深的相思之中。” 还说,“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几十年的曲曲折折,始终没有动摇我对粤剧的不渝的相思之情。”

这是一位艺术家对事业一往情深的表白,为粤剧终其所有的绝无二意的誓言。看似平淡的说话,红线女用了一辈子来守护和践行。在粤剧舞台上,红线女演戏唱曲,开宗立派;教戏育人,满门桃李;以戏为桥,通达寰宇。粤剧成就了红线女,而红线女则为粤剧插上更加坚实的翅膀!

成戏,成人

红线女原名邝健廉,祖籍广东开平。1925年12月25日,红线女出生于广州一个商人之家,兄妹十人,她排第十,是父亲邝奕渔妾侍谭氏所生。父亲尽管从商,对子女教育却十分重视,学龄子女,无论男女,全送去学校读书。日寇侵华后,父亲生意受到牵连,家道中落。广州沦陷前夕,一家人逃难到了澳门,那时,红线女才完成小学学业,为生计故,红线女向母亲提出要到戏班学戏。

其实,红线女与粤剧渊源极深。伯公新华(邝殿卿)是出名的武生,因其艺术高,人品好,被尊为行会领袖,更是清末民初粤剧中兴的代表人物。外公声架南是有名的须生,舅父靓少佳更是小武行当代表性的人物。红线女小时,生母谭氏常带她到剧场看戏,耳闻目染之下,渐渐喜欢上粤剧,小小年纪就会唱很多粤曲。客人来时,父亲每每唤过小女,命唱粤曲予以招待。

但父亲只允许把这种荣光留在厅堂,听说红线女要学戏,父亲断然拒绝:“不行,俗话说:成戏不成人!”然而女儿的坚持和谭氏不断的游说,让难以维持家计的一家之主最终妥协。红线女在心里对自己默默许下诺言:我一定要成戏又成人!

初入戏行,红线女的起点绝对是高端。她拜名旦、舅母河芙莲为师,投身在当时有省港第一班之称的“胜寿年”班中。那是一个名家云集的大班,舅父靓少佳、武生靓次伯、小生靓少凤……每一位都是响当当的大佬倌,都是可以独当一面的人物!红线女在班中一年多时间,打下了扎实的基本功,更从各位名家身上,吸收到其他地方无法接触到的不同的戏曲创作手法。此后红线女先后加盟靓少凤、白玉堂、马师曾等名家组织的剧团,在粤桂港澳等多地辗转演出,短短三五年时间,便由一名站毯边的“小梅香”(粤剧行话,指饰演丫环、侍女一类角色的演员)一跃成为粤桂港澳无人不知的粤剧名旦。其中,固然得益于马师曾、靓少凤等上述前辈的悉心引导,同时也可以看出红线女聪颖乖巧、勤学苦练的过人之处,以及不甘人后的倔强气质。尤其在马师曾领衔的太平剧团期间,红线女从第三花旦升任第一花旦,其过程虽说短暂,却颇多曲折。但从中起关键作用的,还是她绝佳的艺术条件和平时善于观察、早默记下每一位老倌台上表演过程的缘故。那时的舞台,站得起、立得住的都一定是有实力的人,艺术评判的主动权,始终由观众把握着。

岭南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良好的家庭出身和基础教育,省港大班严格的行规以及一众名伶的言传身教,戏班演出剧目传统道德内容的耳闻目染,给了初入梨园的红线女多方面的影响,不但系统地承传了粤剧表演的传统,更确立自己积极的人生观和进取的艺术观,为日后开宗立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945年抗战胜利,红线女从马师曾定居香港,并于1947年开始参与拍摄电影。名伶转拍电影,是当时香港影坛一种趋势,当然,片商看上的主要是名伶的票房号召力。红线女的第一部电影就是当年与马师曾合作连演一百多场的《我为卿狂》。一直到1955年回内地前,红线女共拍摄了近百部电影,其中很多都刷写了之前的票房记录,不少更成为香港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像与马师曾合作的《审死官》、与张英合作的《慈母泪》、与吴楚帆合作的《大地》等等。

电影跨时空的传播途径,让红线女的名字,很快传遍东南亚,拍电影成为名利双收的好事。据红线女说,当年她接拍一部电影,片酬高达三万大元,足够买下当时香港一栋别墅,而耗时仅约一周,有时甚至几部片子同时开拍。不过心底里,红线女从未离开过粤剧,电影对红线女最大的收获,不在于名利,而是艺术。电影让她可以不断重看自己的表演,从中发现优点和不足,并与粤剧表演进行比较实践,起到相得益彰的效果。甚至,她很快就意识到不少电影公司粗制滥造的弊端,自觉对此进行抵制,情愿低价接拍一些内容健康、格调高尚的电影,而不愿意拿高片酬拍摄哗众取宠的低俗之作。1951年,红线女与马师曾一起,联合一批志同道合的电影人,自筹资金组建中联电影公司,以摄制进步题材电影为宗旨,片酬常常只为商业片约的三分之一,红线女不但毫无怨言,而且觉得非常快乐。1952年,红线女自组“真善美”剧团,动用电影界的力量,把电影机制和艺术人才引入到粤剧中来。与马师曾、薛觉先合作,一口气创作了《蝴蝶夫人》《清宫恨史》《昭君出塞》《一磅肉》等几个新戏。为演好《蝴蝶夫人》,甚至自费远渡扶桑,进行了长达三月的体验生活,这实在是古今中外私家班主都不会轻易尝试的事情。

然而,事业如日中天的红线女,却对香港艺术市场产生了怀疑和厌倦,开始了对自己艺术人生认真的思考。恰恰在此时发生的一件事,更让红线女感到彻底的失望。1950年夏,马师曾偕红线女出席香港粤剧行会组织八和会馆集会,会上,个别人指责他们被赤化,要“出他俩的会”云云,原因仅仅因为他们正月时曾经回广州演出。马师曾、红线女愤而离席。此后,还照样回内地演出不误,1952年,还到广州参加了抗美援朝募捐义演。

无可否认,香港是红线女艺术成长的摇篮,红线女对香港也充满着感情。但对于执意希望在粤剧舞台上展翅飞翔、有所作为的红线女来说,香港难说是理想的天地。政治制度、社会环境、创作条件等等,都是她艺术追求中一种无形桎梏,无法载得下内心随时涌动着各种创作激情的红线女。

为人生找一个安置点只需用双眼度量,为理想找一个安落窝却需要用心灵来勘探。

1955年10月,红线女受邀随香港代表团到北京参加国庆观礼,新中国建国前后翻天覆地的变化让红线女激动不已,而大国总理伫立寒风逐一迎接每一位团友的镜头,让红线女毕生难忘。当了解到内地艺术团体优厚的创作条件后,红线女内心已然决定——回内地工作!当年12月,红线女毅然舍弃了香港,舍弃了如日中天的演艺事业,扶老携幼回到广州,参加广东粤剧团工作。

“粤剧需要你”

对于电影,红线女其实颇为钟情,然而要把电影与粤剧放在一起二选一的时候,她还是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后者。

刚回来广州,省委书记陶铸接见红线女,红线女提出“我要唱粤剧,但是我还是要拍电影的”。陶铸高屋建瓴地嘱咐:“粤剧需要你,你还是要干粤剧。电影可以拍,一年拍个一两部吧!”红线女知道这副担子的分量,也明白必须作出什么样的牺牲,但还是二话没说答应了。此后直到离开人世,她只拍了四部电影——《搜书院》《关汉卿》《沙家浜》《李香君》,而且,全是粤剧电影!

粤剧与舞台,在红线女心里,始终有着神圣不可侵犯地位。能给红线女以敬畏的,不是神明,不是领导,不是所谓权威,而是观众!

很难想像,一位久经沙场的表演艺术家,直到晚年,每次面对观众都是那么虔诚,那么专注,那怕只是唱一首曲,说几句话。台下观众,很容易感受到红线女台上翩翩风度形成的巨大气场,却绝对想象不出后台的红线女,常常有近台情怯而手脚冰冷、抖颤的现象。从红线女的几个日常习惯中,可以透视出她对艺术执着认真到什么程度。

一是红线女的化妆间。每次演出,舞台人员都会在副台边上用布幔拉起一个简易的帷帐,里面摆放一桌,一椅,一箱,一灯一妆镜。这就是红线女的化妆间,后来,大家都称之为“蒙古包”。无论剧场好坏,城市乡村,也不分寒暑春秋,红线女都需要在舞台边上搭起这几平方的“蒙古包”。为什么她不愿意到后台化妆间呢?她说:“这里可以听得见看得到演员的戏,不会让我的戏感中断。”到了后来带学生演出,她只演唱一两段曲目,或演个折子戏,但习惯不改。她说:“不听着看着,怎么清楚你们演的怎样,怎么给你们提意见啊!”

通常,红线女是最早到剧场的演员,早到什么程度呢?演出前三到四小时,她就已经在她的“蒙古包”中了。早到的原因,一是保证足够的化妆时间,二,也是更重要的,是默戏。把晚上要演的戏从头到尾默默地过一遍,唱段,台词,动作,情绪,与对手的反应等等,各种与表演相关的环节,一一梳理,了然于胸。新戏如此,演过无数遍的老戏同样如此。

想想看,从下午三四点,直到晚上十点多散场,七八个小时,待在一个几平方米四面漏风布帐里,会是什么感觉。何况那时的剧场,空调并不普遍。更何况红线女身体一直受肌肉萎缩、神经衰弱等多种疾病困扰。

二是关于嗓子的保护。人们都说,红线女天生一副好嗓子。其实,好嗓子的演员并不少,但能不能用,会不会用,用得是否持久,不但讲求方法,更需要态度。红线女极为爱惜自己的嗓子,她说:“戏是唱给观众听的,观众买票看我唱戏,我必须把我最好的状态呈现给观众!”平时,红线女极少大声讲话,总是极力控制情绪,保持平缓语调。在她工作和生活的地方,她都尽可能安装扩音器,目的是为了轻声说话大家也能听得见,这样可以省气省力,也保护了声带。

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一旦嗓子有些不适,或者是要准备重要演出的时候,红线女就不是轻言细语,而是从演出前一月,甚至数月,就开始禁声。需要沟通交流的时候,她就拿出纸和笔,进行“笔谈”。和红线女一起工作过的很多同事,都有过与她“笔谈”的经历。

至于约上三五知己,喝酒猜枚,谈天说地,打牌消遣,则纯属天方夜谭。单调的生活,未必能成就艺术家,但艺术家的单调,却常常令世人望而却步。

三是红线女的创作态度。不少与红线女合作过的人,都有个“怕”字。怕她的严格,怕她的认真,怕她翻来覆去的修改。她自己新唱的曲子,她总是“行也唱,坐也唱,卧也唱,连上厕所都在唱”。反复地练习与聆听,从中找出最合适人物情绪,最动情、动听的旋律。就算固定下来了,有一天觉得有更好的表现方式,还会义无反顾地修改。演唱如此,表演亦然。然而戏曲表演每一次的改动牵涉的部门都是比较多的,简单的只是动动旋律,复杂一些就会牵涉到音乐、锣鼓、舞美等各方面的调度。她自己的唱腔、表演,自己来改动,大家还不好说什么,其他演员排戏也是如此,有人就会觉得麻烦、辛苦。不过,同样有很多人适应、理解了这种辛苦,从中学到表演的真谛。

1992年,红线女创排粤剧现代剧《白燕迎春》,剧本下发以后,安排一周时间大家熟记台词,一周后到了排练场,大多数演员还拿着本子登台,红线女却能够不拿剧本,从容开排。要知道作为主演,她的台词是所有演员中最多的,年纪也是团里最大者。

2013年12月7日上午,红线女离世的前一天,在红线女艺术中心,弟子郭凤女还在聆听红线女谆谆教导。临近中午,广东粤剧学校老师带领一批学生来探望,红线女让学生们演戏、唱曲,并逐一予以指点,直到中午过后,婉拒了师生们共进午餐的邀请,才赶回家。

为了粤剧,红线女真正做到了呕心沥血,死而后已!

无欲则刚

红线女回到内地工作半个多世纪,历经几代国家领导人的更迭,多次政治运动,却依然挺立在舞台上。很多人不免疑惑,是什么精神支撑着红线女,又是什么运气,让她能够幸免没顶之灾?!也许,红线女曾经手书林则徐自勉的一副对联,可作为解读——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在一波又一波的政治与社会风浪中,一颗毫无私利的艺术良心,成了非常时期红线女赖以生存的诺亚方舟。而为这艘舟船起帆护航的,是红线女豁达大度的处世哲学。

事实上红线女走过的路一点不平坦,甚至可以说充满磨难。回国工作初期,红线女与马师曾先是排演了《搜书院》《关汉卿》两出戏,均获得巨大成功,一举扭转了粤剧在全国各大剧种中备受指责的局面,更赢来了周总理“南国红豆”的美誉。马师曾逝世后,1965年,红线女领衔创作《山乡风云》,也引得全国同行刮目相看,许多剧种先后移植。可以说,这几出戏的成功上演,奠定了粤剧成为全国几百个剧种中的十大剧种之一的地位。

只可惜好景不长,1966年文革开始,红线女即被打倒,旋即被下放到英德茶场接受改造。两年后回到广州,恍已隔世。家被抄,人被斗,不能回家,不许登台,从国际知名的著名演员、正印花旦变成一个拉大幕、斟茶倒水的幕后服务员,连“红线女”的名字也不许叫。1973年,粤剧团要移植样板戏《沙家浜》,为确保演出质量,江青钦点红线女可出演阿庆嫂。不料,文革后红线女又因此被冠以江青亲信之名,再度受到审查。直到1979年,在省市领导的特许下,才得以在国庆晚会上以一曲《香君守楼》宣告重登舞台,此时,时间已过去十三年又三个月,一个戏曲艺术家心应手的黄金时期,就这样消于无形。没想到的是,此后几年时间,重登舞台的红线女,却以更加炉火纯青的艺术,征服港澳、美、加,东南亚的观众,刮起一阵又一阵的“红线女旋风”,令人叹为观止。

但了解内情者就不觉得奇怪。红线女的强大,在于她无时不刻抱着学习、进取、对艺术永不满足之心,即使处于逆境,也有把逆境化为艺术财富的本领。这种乐观豁达的个性,让她可以顺其自然,随遇而安。所以,她可以在十三年不登台的时候照样面壁练功,不让练,就偷着练,改个法子练。比如,在英德茶场,她负责养鸡的工作,每天喂鸡唤鸡就成了练嗓子的好机会。一边洒鸡料,一边跑着圆台,一边还与鸡只做各种的互动。

她可以在被批斗的时候,默念戏文,默唱粤曲,思考人物。

她还可以在农村生活期间,与农民打成一片,快乐地劳动,适时地娱乐。唱不了传统曲目,就唱时势允许唱,允许演的东西。

让她当教师,组织教学,她同样以满腔热情投入。她亲自上山下乡去招生,把一批粤剧前辈、京剧名家团结起来,硬是在非常时期带出了一批高质量的粤剧人才,至今发挥着中坚作用。

面对不公,面对困境,面对磨难,红线女鲜有选择对抗,甚至没有听过她一句怨言。她逆来顺受,忍辱负重,但绝不颓废!

有人曾经为此问过红线女,她说:“政治运动像风,总有过去的时候,如果硬要对抗,自己就折断了。我像一根竹子,风来时把身子弯一弯,风过去了,我还是可以挺起来!”

同样,如果不是纯粹的为艺术的人生定位,如果在政治倾向性方面有所闪失,如果一不留神被圈入某帮某派,几十年来中国大地上的一浪接一浪的飓风,又岂能轻易“弯”得过来。有人说红线女善于与领导搞好关系,也非无理。新中国几代领导人都对红线女关怀备至,从中央到地方政府,各级领导都对红线女工作给予了极大的支持。但恐怕没人知道,为了保证演出,红线女也曾当面婉拒过毛泽东的晚宴。也只有红线女,敢让全国人大会议主席台上的邓小平熄灭了手中的香烟。恐怕更没有人想到,红线女从来没有利用过这些关系,为自己,为亲友、为身边的工作人员谋取过任何私利。相反,为了粤剧,也只有粤剧,能令她不顾一切!

倾情一生,奉献一世,红线女与粤剧,一棵永远也分开不了的藤与树!

猜你喜欢
粤剧艺术
The light of Cantonese Opera粤剧传唱洒暖阳
如何传承粤剧表演的精髓及促进表演时代性探讨
纸的艺术
粤传统 粤传承 粤剧戏服手艺传承
地方戏剧在青少年中的传承探究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今年第12个“粤剧日”
爆笑街头艺术
对公共艺术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