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涵
昨天,和一个朋友聊天,听说一件事。
她的高中同学娟,生完老大辞职在家带娃。老大两岁半入幼儿园缓适班,娟也接到一家公司的offer,却发现意外怀孕。娟不太想要这个孩子,而老公盼子心切。最终娟把老二生了下来,虽没凑成一个“好”字,但一对小棉袄也让她幸福满满。
现在,二宝一岁多,娟已辞职带娃四年多。双方老人身体不好,几年来就指着她一个人。
说实话,我带一个娃都觉得累,真不知道她旷日持久地一拖二是怎么熬过来的。
前几天娟过生日,为了犒劳自己,去商场买了两套衣服,花费一千出头。试衣服时,娟给我朋友发了照片。朋友跟我说:“娟差不多四年没买过一件新衣服了。看她试衣服,不知道为啥我觉得有点心酸。”
没有女人不爱美,三四年不买一件新衣的生活,是怎么过的呢?衣柜里的新衣,是女人平淡生活里的咖啡因啊!让女人即便负累重重,依然可以保持对生活的热情。
然而老公下班回家,看到身着新衣的娟,没有惊喜也没有夸赞,直接黑了脸:“你倒是舍得花钱,几件衣裳花了孩子两三个月的奶粉钱!你一个月能赚几毛钱?一大把年纪了,美给谁看啊!”
一个女人,满怀欣喜地期待夸奖,却等到最在意的人这样直接的羞辱。
最终,娟退了衣服。连同退掉的,还有对枕边人长达7年的感情。
娟知道老公收入不多,他们的每一块钱都得算计着花;娟知道孩子不能交给保姆,所以她甘愿全职在家;娟知道老公处于事业上升期,所以她带孩子去医院都是一拖二跑上跑下……
可她如此隐忍,换来了什么?
也许是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女人成家生子后往往更具牺牲精神。
我老家在山东,印象最深的就是,每次外出或干活回来,我爸都坐在那里喝小酒、看电视,而我妈不管多累,都一头钻进厨房,给一家老小做饭。
在农村,我爸算是有点文化的人,他身上有传统的大男子主义,也有一些新式观念。比如他认为做家务主要是女人的事,但自己也能包得一手好饺子,杀鸡宰鸭、烧火、逗孩子样样在行。而当时村里绝大部分男性,都是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当时好多家庭,一旦有客人来,女人是不上桌的,她们在厨房忙活一通,最终只能男人们吃剩下什么,她们就吃点什么。
为家庭的牺牲和付出,让很多女性茶余饭后说出口的话,都带着抱怨和不满。
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我也认为女性应该做家务、带孩子、照顾另一半的饮食起居。当然,还要勤俭持家,比如去超市要尽量选购特价品,衣服要等打折后再买,遇到满减活动,要精打细算正好凑够金额再下单……
在这些细枝末节上, 我花费了太多时间和精力。一没想过,经济条件的改善,靠的是开源而非节流;二没想到,这样的观念,会给婚姻造成困境。
当时,我老公打球穿的鞋不是耐克就是乔丹,一双少说四五百,贵的上千也有;一条运动短裤或紧身吸汗衣也要几百块。而我,永远是等商场打五折以下才行动,号码不全不说,慢慢地,我一看到超过200块的衣服就会觉得太贵了。
某次商场店庆,我实在太喜欢一双靴子,咬咬牙花了999元买下来。老公听完价格,下意识来了句:“这么贵?没想到啊!这是你最贵的鞋了吧!”
这句话刺痛了我。当一个女人习惯用打折和廉价打发自己,对方也会用同样的准绳来对待你的消费甚至你这个人。
我开始有意识地减少买衣服的数量,转而追求真正喜欢的和高品质。
这种转变,刚开始非常艰难,尤其是看到一件新衣刚买回来两个月不到,价格就拦腰对折时,会有丢钱的感觉。
一个朋友的话点醒了我:“你这两个月的好心情又怎么标价呢?买打折衣服,只能从一堆不那么喜欢的里面挑相对喜欢的,还有可能缺码断货;那些可要可不要的东西,穿不到一个月就过季了,第二年又过时了;如果衣服刚上新你就拿下心头好,整个人美丽一个季节,自信满满不说,更是年年走在时尚前沿。在这个看颜值和衣装的年代,你的外在决定了别人愿意不愿意了解你的内在,无形中,你的价值又提升了多少?”
的确,你想让别人善待你,首先要自己好好对待自己。
和配偶相处,你不卑微才能换来对方的尊重;
和朋友相处,你不迎合才能让双方共同成长;
和父母相处,你孝顺但不事事顺从,他们才不把你当牵线木偶;
和孩子相处,你不处处牺牲,才能让他们明白得到不是理所应当……
娟就是太不拿自己当回事了,老公才会如此轻慢吧。
假如她有勇气,当时就该直接把这些话还回去:“我是不上班、没有工资。但孩子不是我一个人的,我俩都有抚养的义务。衣服我可以退掉,但从今天起,你要按北京育儿嫂的市价给我发工资,往低了说,一天24小时带一个孩子,月工资是6000,两个孩子就是12000,就算你负担一半,我应得的工资也至少是6000块!对了,还要补上以往4年的薪水,外加每个月4天的休息日,老娘要好好和姐妹们吃饭、聊天、看电影去!”
解恨吧?权益从来就不是靠别人给的,而是靠自己争取的。若碰上有人对你耍混蛋,先想想凭什么他敢对你耍混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