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仲树
在中国古代,儒道释三足鼎立,儒家慎言生死,故生死之事多由佛道包揽。无论是“得道成仙”还是“立地成佛”,都能脱离生死,远离轮回。而佛教的核心就在于能解生死、破生死、任生死,“生死大事”四字足以说尽其存在的意义。明代憨山大师在他的《梦游集》中云:“从上古人出家本为生死大事,即佛祖出世,亦为开示本大事而已,非于生死之外别有佛法,非于佛法外别有生死。所谓迷之则生死始,悟之则轮回息。”
佛教缘起论认为色心不二,肉体与精神一体,二者不可分割,没有前后本末之分,浑然一体,共同构成宇宙的实相,生命的本质。说白了就是灵魂必须依赖于肉体的存在,肉体不存在了,灵魂就会堕入轮回寻找能够被它依赖的下一个肉体。佛教轮回论认为众生由于恩爱执着、迷惑造业的影响,而在三界六道之中流转生死,受诸苦恼不能解脱。犹如车轮旋转,循环不已,故名轮回。轮回就要把曾经尝过的生前所有的痛苦再度经历一遍,乃至无数遍。这是苦,是轮回之苦,想要从这种痛苦之中解脱出来便是要脱离轮回。因此,佛教徒对生死的正确态度就应该是“无我”和“无常”,破除了我执,认识了清净无染、安宁自在、超脱生死,而不是求得长寿不老。因为在佛教看来生与死,喜与悲都是相对的,世人看到高寿者都会说一声恭喜,道一声祝福。但是在佛家看来,长寿者存于世间并不是什么值得恭喜的事,人生来就是要受苦的,活得越长经历过的痛苦也就越多。死也不需要恐惧,人死亡之后,脱离了千钧万担的躯壳,感到无比的轻松,就像“行也布袋,坐也布袋;放下布袋,何等自在!”一般飘然无,悠游逍遥。
由此可见,长寿与否,佛教徒真的不在乎。可事实就是这样奇怪,不在乎的偏偏可以得到。纵观古今中外,得道高僧长寿者比比皆是。众所周知的唐代玄奘法师圆寂时已经62岁,现在看来不算什么高寿,但在人生七十古来稀的古代,这已经是高寿了。东晋高僧法显更是活到了八十多岁。清代高僧虚云和大尚生于清道光二十年圆寂于民国四十八年,按照我国传统计算年龄习惯(虚龄)世寿120岁。当代深圳弘法寺本焕大师圆寂时年足106岁。综合俄国、日本、美国、加拿大等国对职业和寿命的研究,我国的医学家、营养保健专家对长寿职业进行调查分析后发现的十大长寿职业中出家人排名第五。
佛教徒为什么都如此长寿,难道真的只是靠佛祖保佑?显然这是不可能的。虽然我们尊重他们的宗教信仰,但我们更相信科学。佛教徒之所以长寿和他们的信仰的确息息相关,但并不是佛的力量,而是因为他们自身的修为。
一生都在思考
首先佛学是一门哲学,得道高僧实际上都是伟大的哲学家,他们一生都在思考和探索,都在进行脑力劳动。但与此同时,佛教修行讲究不着相,不执着,凡事不钻牛角尖,遇到不明白的佛理,他们可以暂时放下等待缘法的到来。因此,他们的脑力劳动是适量的,不会因强度过大而损伤大脑。
一生都在劳作
在很多人看来,僧尼们就是坐坐禅、念念经,生活来源全靠信男善女的布施,他们的生活基本处于静止状态。事实并非如此。印度佛教流行的乞食制度在中国未能通行。南北朝以后,随着寺院经济的发展,僧众不再依靠乞食来维持生活。唐代以后,禅宗成为中国佛教的主流,提倡“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要求寺院僧众参加一定的生产劳动。真正的佛教徒讲究自食其力,不贪恋钱权,他们同样耕田种地,上山砍柴采药,洒扫庭院,乃至习武健身,外出化缘,云游四方。他们的生命是真正意义上的动静结合,静时物我两忘,动时身心自在。
规律的作息
僧尼的生活从每天凌晨开始早课、早粥、坐早班香、午饭及3次茶,直到日幕后的晚课,此外还有一些宗教仪式,早起早睡不熬夜。这些活动不同寺庙之间会有一些区别,但是同一间寺庙很少会有改变。僧尼会形成规律的作息且生物钟一旦形成便不会被随意打乱。
清茶淡饭
很多人认为僧尼食素是长寿的关键,其实并不是唯一的原因。长期食素或饮食单一都不会有利于身体健康。僧尼的饮食习惯有利于身体健康之处是,清淡、简单、自然。出家人的饮食不会过度加工,少油、少盐、少糖,低脂、低热量。而且饮食规律,到点而食,不过饱,不过饥,不吃零食,忌烟忌酒,长饮清茶。
恬淡无忧
佛教是一个讲究佛门广大,普渡天下的教派,佛教的核心不过是将人心无限的放大。他们看淡个人生死,却重视其他生命,哪怕微小如蝼蚁,他们也会在扫地的时候小心地避开。他们想要修炼成佛脱离轮回的苦海,但不会钻牛角尖,而是执着不执着,执着正确的认识和真理,放开对虚妄的执着。除淫心、杀心、偷心。因此,出家人每天做的是以佛经为师,以戒律为师,将自己的心放大,大到可以宽容、超脱的将世界变小,小到不许去在乎。
我们不是和尚,不是佛教徒,我们身处尘世,在熙熙攘攘之间演绎着各自的人生。我们有理想、有责任、有家人、爱人、朋友,有着无数的牵绊,我们无法如出家人一样超脱。但是如果我们想要延年益寿,不妨学学他们如何在舍得和放下间,得到自在,得到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