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15日下午,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刘小龙副教授应邀到访西安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并在五号教学楼417教室举办了题为“论贝多芬《田园交响曲》的山水意境与隐逸精神”的专题学术讲座。
讲座从一帧照片谈起。照片中的画面是2017年11月在维也纳附近海利根施塔特新开办的贝多芬纪念馆。200多年前的1802年夏季,深受耳聋症困扰的贝多芬正是在此处留下了著名的“海利根施塔特遗嘱”。讲座人从细腻描述海利根施塔特小镇如诗如画的田园丘陵风光开始,向听众娓娓道来贝多芬遗嘱中呈现出的内心世界的挣扎,及其书信文字中流露出的对交响曲创作中“标题性”与纯器乐选择之间的心理矛盾,对《田园交响曲》的创作语境进行了充分铺垫。讲座第一阶段的核心环节,是由讲座人引领听众细致入微地观察第一乐章快板奏鸣曲式的主题特性与旋律组织特征,并对木管乐器隐含的象征意义、和声节奏的从容推衍、音乐发展的非常态多次重复与声部叠加、力度递增手法的多次运用等创作细节进行引人入胜地解读,进而引出对“贝多芬何以要写这个作品?”以及“《田园交响曲》何以如此不同?”的追问。在探索这部气象万千的交响曲时,那个我们熟悉的、充满了不同凡响的英雄气质、不断地与自身残疾和周遭世界搏斗抗争的贝多芬形象似乎逐渐隐去了,人们津津乐道的“二元对立”的奏鸣曲形式思维似乎也被这部作品在主题发展上一以贯之的特殊审美取向给淡化消解了。此时此刻,另一个内心世界平和舒展、心理气象恢弘阔大的贝多芬显现了出来,而这个贝多芬与那个同时创作出充满斗争精神与戏剧力量的《命运交响曲》的创作者正是同一个贝多芬。
讲座的下半段,刘小龙副教授从展玩中国山水长卷所特有的时间感与音乐性起步,将黄公望《富春山居图》中的山水造境、人物布局、浓淡设色、气象格局与贝多芬《田园交响曲》中山、水、人的意象进行了层层沟通,对中国山水画理论源远流长的传统及其推崇的“气韵”美学一一道来。他认为,贝多芬对田园的挚爱和渴求同中国传统文人的田园观念不谋而合。他们虽身处不同的时代与文化传统当中,却皆因各自特殊的人生际遇而寄情山水、将身心托付于田园,并在或实或虚的“归隐”历程中发现理想的家园,追求精神的超越。贝多芬《F大调“田园”交响曲》(op.68)“描绘”的田园意境、展现的音画特征,及其用音乐构建而成的非同寻常的包容、宏阔、自省而物我合一的审美境界,或可对中国当代知识分子回归久违的田园传统有所启示与激励,对每一个仍挣扎于现代性与碎片化生存环境中的不安灵魂给予深深的慰藉。
整场讲座绵延两小时有余。刘小龙副教授将自己探访维也纳贝多芬生活世界的亲历见闻与其数年来扎实绵密的《田园交响曲》手稿研究融入到这个令人耳目一新的课题中,令听者获益良多。而作为听众的我,亦同时深深有感于学术探索的迷人之处正在于其永无止境的漫漫远道、上下求索……
音乐学系副主任曾金寿教授,西方音乐教研室主任崔兵副教授,祁宜婷、孙熠等部分音乐学系教师,音教学院理论教研室教师王青以及系部分研究生和本科生聆听了本场讲座。讲座结束后,刘小龙副教授与部分教师和年轻学子就相关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研讨。
(音乐学系:祁宜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