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倩
浅谈河南省肉牛产业供应链
李 倩
肉牛产业既是保障我国农业生产系统良性循环的重要环节,又是推进我国城乡居民肉食消费结构改善的重要产业。我国有养牛的传统习惯,养牛历史悠久,但长期以役用为主,牛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动力,牛肉主要来自淘汰的老弱残牛,以前基本不存在肉牛产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肉牛产业已经取得长足发展,养牛从家庭副业发展成为独立的产业,仅仅用30多年时间,就走过了发达国家100多年的历程。肉牛产业作为畜牧业中的一个主导产业,是目前畜牧产业中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发展肉牛产业,提高草食家畜比重,不仅有利于满足人们对优质食物不断增长的需求,而且对于合理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保障国家食物安全、保证牛肉有效供给、促进农牧民增收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我国牛肉人均消费量还很低,以饭店、快餐为主,消费者逐渐意识到羊肉和牛肉更加有益于健康,与此同时消费者的收入增加,牛肉正逐步走入普通家庭消费。肉牛产业发展前景光明是毋庸置疑的。
肉牛供应链是联结投入品供应、肉牛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的各个环节和主体,使之成为一个整体功能的网状结构,即联结农户到消费者的增值链条。涵盖了相关种植、化工、生物工程、工业制造、交通运输、服务、科技与人文等行业,可以说,一头牛几乎拉动了国民经济各个领域的发展。但在生产链的形成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投入品供应链需要优化供应质量。肉牛草料种植农资供应,涉及种子、肥料、农药、农机具等;肉牛养殖投入品供应包括饲料、饲料原料、农副产品、添加剂、干草、青贮饲料、兽药疫苗、繁殖配种耗材、冻精、冷冻胚胎、饲料加工、饲喂饮水、环境控制、粪污处理等机械设备、机械清粪系统、智能控制监控系统等;屠宰及食品加工物流投入品供应包括加工机械、包装材料、食品添加剂、冷链物流贮存运输设施设备等。
目前,主要存在问题是种养结合不够紧密,专用青贮玉米种植不足,肉牛专门化饲料厂很少,同时缺乏对肉牛专用饲料配方的研究,饲草饲料供应质量不高。要科学合理布局,加快全省30个重点养牛县(市)发展,实行种养结合,加快“粮改饲”步伐,满足优质粗饲料供应;推广河南国富草业有限公司粗饲料种植、加工、贮运专业合作经营组织的经验,形成有效的粗饲料社会化供应能力;要确立几家饲料厂生产肉牛专用系列饲料,加强肉牛营养技术研究,提高饲料技术含量、利用效率和供给质量。
河南省多数肉牛养殖设施现代化、标准化水平不高,缺乏高水平的规划设计和生产技术服务,智能化的大型机械装备与国外先进水平还有较大的差距。所以,要加强科技研发投入,加快专门化、社会化服务供给保障体系建设,实现全方位的专业技术服务供应。
牛源供应链需要拓展渠道。牛源供应包括种牛的生产供应、育肥架子牛的供应和屠宰场商品牛的供应。牛源来自全国各地,甚至全球各地,传统供应链松散,经常脱节,优秀种牛长期依赖进口,架子牛牛源越来越紧张,商品牛供应以低端为主,优质牛肉和高档牛肉供应严重缺乏。要加强夏南牛、皮南牛的培育和推广,大力发展本地母牛繁殖基地,这样才能不受制于人。但是域外牛源我们不能放弃,采取在内蒙古、东北等地建立肉牛繁殖基地、肉牛交易市场或收购站的方式,降低生产成本、采购成本。河南省奶牛存栏107.8万头,每年可以提供约30万头奶公犊和淘汰母牛,这也是一个重要的牛源补充,要科学利用。我们还要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加快在国外布局养殖加工基地。
服务供应链需要强化和规范。专业技术服务供应包括营养调控、疾病防治、检测检验、配种、规划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供应包括工程建设、市场信息服务、托管服务、临时性劳务、无害化处理等;另外还有广告服务、金融服务、政策法律服务等,以上都属于肉牛产业服务供应链。今后要大力发展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专业的事由专业的团队来干,充分发挥技术、资源优势,提高整体运转效率。同时,要加强诚信与法制教育,提高服务品质。
牛肉产品市场供应链需要创新协调一体化。肉产品供应链涉及屠宰加工、食品加工、副产品深加工、冷链物流、专卖展示、文化促销、商超等环节。现阶段供应链没有完成一体化,信息滞后并且不对称,交易手段较为单一。在当今“互联网+”时代,牛肉供应链应构筑互联网、物联网及农产品物流信息网“三网合一”新电商平台,打造“农户+合作社+核心企业+肉牛生产基地+产地交易市场+物流+商超”的供应链垂直一体化模式,发挥第三方物流的优势,推广冷链物流,打造一个运行快速、高效、各节点协调的牛肉供应链网络组织,减少中间环节,降低营销成本,提高核心竞争力。
目前,为什么会出现“牛贱伤农,肉贵伤民”的怪象呢?问题就是出在供应链中。
一是由于中国现阶段产业链条没有完全形成商业规则,行业中的企业仅仅只能做一个链条中的一段,因此,上控制不了牛源,下控制不了市场。现有牛肉供应链信息滞后并且不对称,交易手段较为单一,物流体系中信息流、商流、物流和资金流在时间和空间上相互分离,不能很好地解决产品在产供销中所形成的结构性矛盾,使牛肉产品供应链的发展受到严重制约。
二是供应链上各经营者利益分配不平衡,供应链两端的投入品供应和销售环节处于优势地位甚至垄断地位,而中间的养殖和种植环节处于劣势地位。
三是供应链组织中缺乏真正有领导能力的核心企业,品牌影响力不强,缺乏核心竞争力。
四是牛肉产品供给结构不合理。牛肉食品行业以初级加工为主,产品品种单一,产品市场细分不够,导致无法满足消费者偏好,牛肉出口品质也受到影响。
怎样让肉牛产业供应链更长更有效呢?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
加快推进农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长期以来,我国农牧产品结构性短缺或过剩,与市场需求存在明显的脱节。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调减中低端过剩农牧产品的生产,增加高精端稀缺产品,加快草牧业发展;肉牛产业供给侧改革,一方面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现有资源为基础,加大养牛业结构调整的力度,努力增大优质牛肉和高档牛肉比重,以满足市场有效需求。另一方面,创新增加牛肉新产品、新服务,延长产业链和价值链,创造消费新需求,着力提高产品和服务品质,不断释放潜在消费需求。
创新“互联网+”牛肉供应链。在当今“互联网+”带来信息化浪潮,新技术与传统领域资源深度融合,智能化、高科技产品加速涌现的时代,牛肉供应链企业应该从完善农产品质量监控,严把食品安全源头,改善供应链管理,发展现代物流新技术、提高质量安全管理水平等方面,加强企业创新。要以“同线同标同质”工程为抓手推进牛肉产品质量提升,形成计划、生产、运输、交易销售、服务和监管为一体的牛肉产品供应链。
肉牛业利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积极“走出去”。肉牛是资源依赖型畜种,河南人多地少,发展肉牛的资源是有限的,我们要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加快在国外布局养殖加工基地。目前,南阳科尔沁公司在南非并购莱索托肉牛公司,计划建立肉牛养殖基地和牛肉加工基地。驻马店恒都公司在澳大利亚参股两家肉牛养殖加工企业。河南新澳公司、恒都公司、伊赛公司等看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的优质活牛资源,正在加快建设活牛进口基础设施,为活牛早日进口创造条件,很多养牛企业、合作组织在内蒙古、东北等地建立了肉牛繁殖基地。养河南的肉牛,用世界的土地,保环境与供给,何乐而不为呢!
政府有作为,企业有担当,农民有实惠,品牌有高效。建设一体化的牛肉产品供应链,政府要加强政策性引导,发挥市场不具备的规划和组织功能,加强核心企业培育,努力建成十大肉牛产业化集群;核心企业要有担当、有胸怀,与农民共享发展成果,让农民得到实惠。众所周知,品牌对产品销售和利润的影响巨大,伊赛、科尔沁、皓月等核心企业要持续发展自主品牌,提高行业知名度、社会认可度,迅速抢占国内中高端牛肉市场,提高产业综合效益。
(作者单位:河南畜牧规划设计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