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髻凤冠(下)

2017-02-07 02:33
焦点 2016年10期
关键词:后妃花树龙凤

公元604年,隋文帝崩,杨广继位。对杨广这个历史上被称为隋炀帝的人,民间文学把他描绘成荒淫无度的君王——以各种异想天开的方式沉迷于女色。但《剑桥中国隋唐史》却说,即使怀有敌意的修史者也不能掩盖这一事实,即他的正妻萧后,一个聪慧和有教养的妇女,从未遭到他的冷落而被宫内其他宠妃代替,她始终被尊重,而且显然受到宠爱。

萧后究竟何德何能,一生中竟然赢得了前后6位帝王心?最后一位是大唐皇帝李世民,唐太宗不仅以前朝皇后之礼厚待她,死后还随葬她一顶比大唐皇后冠还多1树的13花钿后冠。

根据唐高祖武德七年(624年)颁布的《武德令》,皇后冠形制是“首饰花十二树,小花如大花之数,并两博鬓”。

此间的花为“花钗”,这在《通典·后妃命妇首饰制度》中有载:“大唐武德中制令,皇后祎衣,首饰花钗十二树,余各有差”,是延续北朝以来的制度。“后周制,皇后首饰,花钗十有二树。”

至于花钗的基本造型特点,有两股钗脚弯成U字形,东汉以来可以看到不少在发髻顶端插作一排钗的形象。南朝梁萧衍《河中之水歌》有“头上金钗十二行”。唐代依然可见不少此类形象,但无花饰。

而“花钗”则应是在钗首上装点各种金银花朵之意,时多称“花钗,钗以金、银涂,琉璃等饰”;“花钗,任以金银杂宝饰也”,可知“花钗”的特征线索为带有金银嵌宝琉璃等华丽装饰的花朵钗首,并有两股钗脚的首饰。

唐代出土首饰,可归属为花钗类的并不少,其中有一类数量较大,形态为两只细长的钗脚在顶端结为一束,接着展开一片扁平花叶型的钗首,构图以花叶为轮廓,并填以各种鸟兽绶带纹样。这种花钗大量出现于晚唐五代墓葬,而敦煌晚唐供养人形象中也屡屡看到,在头上对称插作一排,数目不等:也有在头顶脑后随意插三两朵者,如簪花仕女图所示,在五代陶俑中也可见。

另外一种,则是在U型钗脚的顶端钗梁上,嵌套一朵金花,大多做金银嵌宝装饰,华丽非常。

其中最重要的例子来自贞观年间下葬的唐吴王妃杨氏墓,尽管遭到破坏,但在棺床上还是遗留了两只花钗,钗首装饰硕大的宝花,钗身不短,钗脚长19厘米。花上珠宝镶嵌,花型饱满,符合“金银杂宝琉璃饰”的特征,宝花的四周还有6片小叶。而仔细留意宋明皇后礼服画像和礼典插图中的祎衣首饰花树,则也是一朵朵饱满的花朵,并四周带有花叶。

吴王妃的棺床上还遗留有玉佩料珠,而这残留的花钗,则应是现存实物中,最有可能是后妃首饰制度中“花钗”的实物。这对于也算贞观年间下葬的萧后冠的修复还原或有一定价值。

何谓“小花如大花之数”?

历代礼制均称“小花如大花之数”,小花应是独立于大花的小花树,大小花树总计24株,这在后世记载中有提及,《宋史·舆服志》“其龙凤花钗冠,大小花二十四株,应乘舆冠梁之数”:《大金集礼·舆服》:皇后冠服“前后有花珠各一十二”。

至于花树的插戴方式,有两种可能性,一是将24树花钗在发髻上端左右对称插戴一排;一是周围插满如冠状。前者形象多出现在供养人盛装中,非礼服插戴;宋明后妃礼服冠在唐代花树的基础上添加了龙凤,升级成为“龙凤花钗冠”,但花树依然围绕插满冠体,再参考初唐李寿墓女礼服线刻中初唐首饰搭配,以及出土北朝一唐初的冠饰,似以后者插戴方式为合理,即将大小花树围绕头部插覆满,这样在宋代正式转变为冠也显合理。

“两博鬓”则是古代汉族妇女的一种发式。《三才图会》:“两博鬓即今之掩鬓”。下垂过耳,鬓上饰有花钿、翠叶之类的饰物,为一种假鬓。历代贵族妇女专用以表贵贱、别等级。这种发式始于隋,而流行于唐、宋、明各朝的贵族妇女。

猜你喜欢
后妃花树龙凤
沿街桂花
传统龙凤纹在当今首饰中的应用
龙凤双胎
宫闱时尚
从《太常因革礼·庙议》后妃袝庙问题看北宋的礼制运行
一只来自春天的鸟
龙凤元素系列课程设计
宋代后妃形象初探
神秘谷
龙凤珠宝LOGO征集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