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华东
我个人一直认为,作为一名阅读者,举凡得到一部闻名遐迩或心仪已久或友朋馈赠的好书,大致会持有两种心态:一是先睹为快,以求顷刻领略精髓而受益;二是不慌不忙,因为色香味俱佳的营养品更需慢慢品尝享受才能尽兴,或者说,就像面对一个出土文物,需经百般抚摸,然后再去精细鉴赏才觉得更有情趣更有意境。对我而言,数十年来养成的习惯就是抱着后一种心态的。有缘于此,当我收到旅欧作家万之(陈迈平)邮寄的一部名为《凯旋曲:诺贝尔文学奖传奇》(以下简称《凯旋曲》,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的著作后,当时并未立刻捧起细读,而是先行拜读了马悦然的序言、作者的自序和刘再复的后记。顺便说一句,如此阅读顺序也是我多年来养成的一个读书习惯,因为有时将“序”乃至“跋”之类提纲挈领的文字放在前面来读,会顺理成章地感受到这样的阅读顺序,将对统读全书后而能获得深刻理解是有所裨益的。
作为著名汉学家,马悦然的序言诚乃言简意赅,一语破的。他认为作者凭借着自己文学方面的学养和历练,正在建造沟通东西方文化的桥梁,故而在其序言最后一段上写道:“我们真正需要的是在东西方之间建造沟通的桥梁。”接着就认为这本《凯旋曲》正是这座桥梁的一块重要基石。读至此,不禁想起了林语堂一句可谓自我画像的素描:“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今就此书而言,万之着笔的一字一言、一笔一画,岂不正是为此而尽力付出其所能乎?!
作为知名学者,刘再复的题跋《人类文学的凯旋曲》,既以学者的审美视角为我们指出了此书的闪光点,认为那一篇篇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素描的肖像之作,都是精确地勾画了“严谨、丰富、生动、扎实的历史见证”;同时又俨然为广大读者的代表,在倾听了十九首(1974—2007年间十九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作品的评述)“嘹亮的,雄健的,但又都是冷静的、深邃的”凯旋曲后所表露出来的心声:“所有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奖作家能够赢得这份世所公认的光荣,都是精神价值创造征途上的凯旋。凯旋不是终结,而是迈向更高层面的起点。”此跋点出要津,足令读后为之深思。
作为撰写者,万之在本书的自序中,首先阐明自1992年起因某种缘由开始撰写介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文章,从此一发不可收拾而结集成册。自序中除了鸣谢外,计有四个部分。其一,假以诺贝尔文学奖文学博物馆的导游身份出现,“像导游那样举着一面引路的小旗,引领着参观者穿过陈列着得奖文学贤哲塑像的长廊,介绍解说这些作家入选封圣的缘由,展示玻璃柜里陈列的著作和文物”。此言形象而又巧妙地概述了撰写一系列评述文章并结集成册的缘起,从而为那些慕名前来圣洁殿堂寻探心目中文豪的广大猎奇者一饱眼福。其二,他开宗明义地指出:“一项文学奖,其实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方面是文学的意义,另一方面是奖的意义。”随即引述了国内一位知名作家所说的“文学是文学,奖是奖”这句话,并由此而对诺贝尔文学奖的审美意义和文学价值做出了酣畅的阐释,其文犹如行云流水,引人入胜。其三,他又顺理成章地对隐藏在奖牌后面那一幕幕五彩缤纷的人生戏剧的故事,给出了精辟的解读,可谓引人入胜;至于一则有关评审帕斯捷尔纳克的实例(1946年首次提名,1958年其作品《日瓦戈医生》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详述,足使读者深切感受到诺奖评委们的公正与艰辛;此外,面对极其精炼且又动人心弦的颁奖词,他作了这样的表述:“短短的颁奖词,其实是我们了解诺贝尔文学奖得奖原因和颁奖理由的最重要的钥匙,是破解得奖颁奖之谜的最重要的密码。”鉴于此,他对汉语译文中某些不够精确乃至谬误之处,直率地加以举例而给予指摘,由此看出其严谨的治学风格跃然纸上。其四,就是他所说的“近水楼台”了,而且毫不隐晦,这是可敬的;固然,近水楼台是一个外在条件,但能登上这个楼台的何止他一人?正如刘再复先生所说的“此文只有万之能写出来”。
一年后,我又收到了万之托其兄长从上海寄来的增订版《诺贝尔文学奖传奇》(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一册。这本再版书增补了对获得2009年度诺贝尔文学奖的罗马尼亚裔德国女诗人、散文家缪勒获奖作品的评述。于是,作者精心谱写的《凯旋曲》就成了二十首。而行书至此,则不得不说,他对二十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评述,虽然不到自1901年以来这个奖项的获奖者的五分之一,但为广大读者提供了如此这般的一个引荐、导读的平台,显然不失为一项值得倡导之善举。
行文至此,顺便说一件往事。就在阅读此书之时的某日,笔者有幸受邀聆听了一次讲座,其主讲者乃当代知名作家王蒙先生,演讲的题目是《老子的魅力》,实际上是对《道德经》的诠释。我个人认为,这个题目既难讲又好讲。说它难讲,《道德经》深奥玄妙,很难讲透;说它好讲,一旦结合现实生活,那想象空间就足够主讲者充分发挥了。我在这里当然只是随便说说而已,其理解会有失偏颇的。之所以提及这一话题,盖因作者曾在自序中道:“有位知名中国作家谈到诺贝尔文学奖时就说过,‘文学是文学,奖是奖,意思是文学和这个奖其实是两回事情。”而在我的记忆中,“文学是文学,奖是奖”这句话,好像就是王蒙在某种场合下直言的。
在诺贝尔奖的各个奖项中,除和平奖姑且不论外,当算文学奖的评奖结果偶然间会引发某些不同的声音。盖因诸多不同国度、民族的文学遗产,以及不同的文化背景,因其审美、传统、以致意识形态等多方面的不同视觉甚至差异而产生某些不同看法,是在情理之中的。加之译文能否达到“信、达、雅”(严复语)的标准,也会产生举足轻重甚至决定性的影响。其实,评委们曾多次强调,他们只是评选出他们自己最欣赏的优秀作家,而不是世界第一的作家。由此出发,即可理解了“文学是文学,奖是奖”这句话的内在意涵。诚如万之自序中的坦言:“就‘文学是文学而言,其审美和意义的读解与任何奖项本来没有必然的联系,‘文学可以和‘奖完全无关。……很多没有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例如易卜生、托尔斯泰、卡夫卡,他们的文学作品都是极品,超过了很多得奖作家,至今拥有广大的读者,并不因为没有获奖而逊色。”与此同时,他又引用了英国一家报纸针对印度裔英国作家奈保尔作品获得诺奖后对其作品所做的一次试验结果,似乎旁证了“文学是文学,奖是奖”这句话另外一个不同的含义所在。其实对这句话的理解,应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当然,这仅仅是一种特举,并非常例。有道是,中国许多负有盛名的诸如鲁迅、老舍、巴金、沈从文、林语堂等文学巨匠,都曾与诺贝尔文学奖发生过一些诸如婉言谢绝提名或擦身而过或其他之类的故事,但丝毫也不会影响他们早已荣膺的历史声誉。
《凯旋曲》计有四辑,分别为逝者长存、文学有道、文化多元、传统新人。每篇开头,首先进入读者眼帘的是瑞典学院颁奖词。这是用最精练的语言作为一把钥匙来揭示得奖颁奖的理由,不可不读。在《文化多元》一辑里,有一篇题为《殖民文化嫁接的果实》一文,是评述2001年诺奖得主奈保尔的文学生涯的。文前引用的颁奖词是这样书写的:“在作品中结合了感觉敏锐的叙事和不受流俗腐蚀的审察,迫使我们看到被压抑的历史的存在。”正缘于这样一个因“不受流俗腐蚀的审察”而使后来人看到了“被压抑的历史的存在”的警句,笔者细读后因深感精辟酣畅而获憬悟,从而写了一篇题为《关于文化嫁接的随想》的读后感,以抒心曲。
通读全书后,深感万之笔锋犀利,文采超拔,缘此而不由地联想了王安石的“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这样的诗句,更缘此而想说上一点似是题外的话。多年前,万之曾在一封给我的书信里转述了他在一次座谈会上发言中的一段话:“文学的意义需要词语的自由表达。文学离不开词语,离不开词语的自由,但不能反证,以为有了词语就有了一切,就保证了文学。……我们应该认识到,词语的解放,并不等于词语自由表达的实现,也不等于我们的尊严的恢复,恰恰相反,词语也有局限性甚至破坏性,词语也可以制造垃圾,词语可以散布谎言。如果我们忘记了这点,那么‘解放词语也可能成为打开潘多拉的魔盒,不仅释放出美好的东西,也能释放出邪恶。”读后深感语言的锤炼,将有扩大视野和深化感知的效能。上述这段话乃将构成文学的词语和表达文学的意涵这二者之间的关系,给予了浅白的诠释。这实际上也是在说,词语的主人亦即词语的使用者的道义上的责任,远远超越了词语的本身价值。但另有一点似乎也应指出,盖词语文字与绘画音乐等艺术形式从广义上来讲,当同属一个范畴,故而其审美价值至关重要。如从此点出发,则不由地联想起了龚自珍《病梅馆记》中所言:“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攲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固也。”若将此段富有哲理的表述借来审视文字的运用之道,且不知当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