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西安六如茶文化研究院 林 治
茶学界普遍认为中国茶文化“兴于唐、盛于宋”。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八朝古都开封曾是宋代的国都,北宋定都于此168年,历经了九位皇帝。包拯、寇准、范仲淹、蔡襄、欧阳修、宗泽等精于茶道的名臣都在开封任过府尹,更有王禹偁、叶清臣、梅尧臣、王安石、苏轼、苏辙、黄庭坚、王十朋、范成大、杨万里、晏殊等名垂千古的文士茶人曾在开封以茶愉悦身心,以茶修身养性,以茶交友联谊,以茶参禅悟道,因此以开封为代表的宋代茶文化对中国茶文化做出的贡献光耀古今,非常值得深入挖掘,潜心研究。那么宋代茶文化的特点是什么?它应当如何与丝路精神相融合,为促进“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服务呢?笔者以此文谈点浅见,求教于各位专家学者。
宋代茶文化达到辉煌高度的原因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三条
(一)最高统治者高度重视茶文化并且定性准确。
宋代的皇帝都爱茶懂茶嗜茶,并把茶视为治国安邦之道。例如:宋太祖赵匡胤就下过《禁私贩茶诏》《赐潭州造茶人户敕榜》。宋太宗赵炅下过《茶盐榷酤不得增课诏》等九道有关茶经济的诏书。宋代的第三位皇帝宋真宗赵恒登基后更加重视茶经济和茶文化,他在位25年所下的有关茶的诏书竟然多达20道以上(仅《中国茶文化经典》中摘录的有20道)。为了实行吏治改革,赵恒颁布了告诫百官的《文武七条》:一是清心,二是奉公,三是修德,四是务实,五是明察,六是勤课,七是革弊。这些均是廉政之举,其中许多都是茶道倡导的精神。为了鼓励士子学习,赵恒亲撰了流传千古的《劝学诗》,文士们梦寐以求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就出于这首诗。宋真宗以茶经济强国,以茶文化育德,所以在他统治期间侧面推动了粮食产量倍增,纺织、造纸、陶瓷等手工业蓬勃发展,贸易盛况空前,社会经济繁荣,百姓安居乐业,史称“咸平之治”。
讲到宋代茶文化不能不特别突出宋徽宗赵佶。赵佶是宋神宗赵顼的第十一子,宋哲宗赵煦之弟。哲宗病逝后太后立赵佶为帝,成为宋朝的第八位皇帝。他是一位多才多艺的风流天子,音律、诗词、书法、绘画、茶道样样精通,著有茶史留芳的《大观茶论》,这是古今中外唯一由皇帝亲撰的茶书。在《大观茶论》中,赵佶提出从自然属性讲,茶是“擅瓯闽之秀气,钟山川之灵禀,祛襟涤滞,致清导和”的灵物。从社会功能讲,茶“冲淡简洁,韵高至静”“沐浴膏泽,熏陶德化”“可谓盛世之清尚也”。从中可见宋徽宗赵佶把的茶提高到了极尊显的高度。赵佶从茶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功能两个方面高度评价茶,准确而全面地给茶定性,这为后人把茶尊为“国饮”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涌现出大批文士茶人和茶书茶诗词
宋代著名的文士茶人多如繁星,以北宋为主。唐宋古文八大家中宋代占了六位,欧阳修,王安石、苏轼、苏洵、苏辙、曾巩都是著名的茶人。宋代的名臣几乎都给皇帝上过发展茶经济的奏章。例如:范仲淹的《议驰茶盐之禁疏》,包拯的《论茶法奏》,欧阳修的《论茶法奏状》,李纲的《乞修茶盐之法》,王安石的《议茶法》等。由此可见宋代为官的著名茶人都十分清醒地认识到发展茶经济是弘扬茶文化的基础。
宋代的茶文、茶诗、茶词的创作更是空前繁荣,丁谓的《北苑茶录》、周绛的《补茶经》、宋子安的《东溪试茶录》、叶清臣的《述煮茶泉品》、黄儒的《品茶要录》、熊蕃的《宣和北苑贡茶录》、欧阳修的《大明水记》、苏轼的《叶嘉传》等都是茶文的经典。
在茶诗茶词方面,王禹偁、晏殊、宋祁、梅尧臣、欧阳修、范仲淹、苏辙、苏轼、黄庭坚、秦观、陆游、朱熹、范成大、周必大、杨万里、林逋、辛弃疾、李清照、蔡襄、米芾等著名文人都有论茶名篇。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只要是我们所熟知的宋代名士,几乎没有一个人无茶诗茶词佳作传世。
正是因为如此之多的文士茶人对茶经济深入探索,对茶道奥义孜孜追求,对茶事技艺倾心研究,对弘扬茶文化妙笔生花。在他们的推动下,宋代茶文化茶经济都光耀古今。
(三)茶文化发展成为全民生活艺术
宋代茶文化的特点还表现在精英茶文化与大众茶文化共荣,世俗茶文化与宗教茶文化并存,茶文化几乎发展成了全社会的生活艺术。
精英茶文化表现为:“而天下之士励志清白,竟为闲暇修索之玩,莫不碎玉锵金,啜英咀华,校箧笥之精,争鉴裁之妙,……可谓盛世之清尚也。”(《大观茶论》)当时茶渗透到宋代宫廷和上层人士生活的方方面面。他们以茶休闲为人生乐事,如宋真宗时的丞相丁谓作《昼寝》诗云:
饮食缓行初睡觉,一瓯新茗侍儿煎。脱巾斜倚绳床坐,风送水声来枕边。
其意境悠然自得,闲适洒脱。
宋代文士以茶会友成风。如诗人杜耒(字小山)的《寒夜》诗云: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其情真挚,其意境清新隽永。
宋代精英们也十分注重以茶励志。如苏轼的《和钱安道寄惠建茶》(节选)
建溪所产虽不同,一一天与君子性。森然可爱不可慢,骨清肉腻和且正。
其品格清高,傲骨铮铮,正气浩然。
有些茶人还以茶教育晚辈,如陆游的《啜茶示儿辈》(节选):
围坐团栾且勿哗,饭余共举此瓯茶。粗知道义死无憾,已迫耄期生有涯。
宋代文人雅士墨客都喜欢开茶会,茶会通常总是与诗酒歌舞相伴。在这方面写的最传神的黄庭坚的《一斛珠》:
红牙板歇,韶声断六云初彻,小槽酒滴真珠竭。紫玉瓯圆,浅浪泛春雪。香芽嫩茶清心骨,醉中襟量与天阔。夜阑似觉归仙阙,走马章台,踏碎满街月。
这首词的上半阙写茶会歌舞茶酒相伴的情景,下半阙写诗人参加茶会后飘然欲仙的美妙感受,写得出神入化,妙绝千古。
在宋代皇亲国戚文人雅士和广大民众都热衷于“斗茶”,斗茶也成为“茗战”,即通过比赛评出茶叶的优劣,这种游戏源于唐代的宫廷,到了宋代在民间广泛流行,众多王公贵族和文人雅士乃至于市井大众都乐此不疲。关于宋代斗茶的记载很多,最脍炙人口,影响深远的莫过于范仲淹的《和章岷从事斗茶歌》全文如下:
年年春自东南来,建溪先暖水微开。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
新雷昨夜发何处,家家嬉笑穿云去。露芽错落一番荣,缀玉含珠散嘉树。
终朝采掇未盈襜,唯求精粹不敢贪。研膏焙乳有雅制,方中圭兮圆中蟾。
北苑将期献天子,林下雄豪先斗美。鼎磨云外首山铜,瓶携江上中泠水。
黄金碾畔绿尘飞,碧玉瓯中翠涛起。斗茶味兮轻醍醐,斗茶香兮薄兰芷。
其间品第胡能欺,十目视而十手指。胜若登仙不可攀,输同降将无穷耻。
吁嗟天产石上英,论功不愧阶前蓂。众人之浊我可清,千日之醉我可醒。
屈原试与招魂魄,刘伶却得闻雷霆。卢仝敢不歌,陆羽须作经。
森然万象中,焉知无茶星。商山丈人休茹芝,首阳先生休采薇。
长安酒价减百万,成都药市无光辉。不如仙山一啜好,泠然便欲乘风飞。
君莫羡花间女郎只斗草,赢得珠玑满斗归。
宋代除了斗茶、点茶在各个阶层都相当流行之外,其他的喝茶方式也各有妙趣。有的加糖,有的加盐,有的加各种作料打成擂茶。有的很奢华,如“轻裘骏马成都花,冰瓯雪碗建溪茶”。有的简朴,如“道旁草屋两三家,见客擂麻旋点茶。”雅俗共赏全民参与是宋代茶文化的特色。
讲到宋代茶文化不可忽略的是禅茶文化,宋代高僧圆悟克勤禅师在唐代高僧善会“猿抱子归青嶂岭,鸟衔花落碧岩泉”的基础上总结出了“禅茶一味”。“猿抱子归青嶂岭,鸟衔花落碧岩泉”即著名的“夹山境界”,寥寥十四个字,寓天地之玄机,蕴生灵之至性。体万象之本真,在诗情画意中透出禅机佛法,给人以无限启迪。圆悟克勤禅师还编撰了宗门第一书《碧岩录》,把“茶禅一味”的修行法门普及到僧俗两界。当代要弘扬茶文化,就应当潜下心来,深入挖掘、整理、学习、研究我国宋代多姿多彩的茶文化,并把它融会贯通,做到古为今用。
丝绸之路从汉代至今已为人类造福两千多年。2013年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以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和促进全人类相互合作共同发展的大智慧,在哈萨克斯坦娜扎耶夫大学演讲时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国际合作模式,其后又提出“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实施这一战略需要秉承“丝路精神”,什么是“丝路精神”呢?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6月5日在题为《弘扬丝路精神,促进中阿合作》的讲话中对此作出了明确的回答。他说:在长期交往过程中各国之间形成了“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的国家可以共享和平,共同发展。”这就是丝路精神。如今我们要做的是把丝路精神与中国茶道精神相融汇,深入挖掘宋代茶文化中的大智慧,用茶文化生动活泼地诠释“丝路精神”,并以茶为媒介,以“一带一路”沿线各民族大众喜闻乐见的茶艺生动活泼地诠释中国茶道的理念和“丝路精神”,促进“一带一路”战略顺利实现。
我们挖掘整理宋代茶文化目的是古为今用,用中国传统的茶文化充实“丝路精神”,表现“丝路精神”,使“丝路精神”鲜活起来,促进“一带一路”战略的实现。为此至少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像宋代一样,举国上下重视茶文化
自古“国运兴则茶道兴”。当今,我国处在前所未有的国运兴盛时期,理当让茶文化发展成为“盛世之清尚”,让全民了解:茶是擅天地之秀气,钟山川之灵禀,能祛襟涤滞,致清导和的天赐灵物,倡导茶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家庭,引导大众励志清白,学习茶文化,以茶“沐浴膏泽,熏陶德化”。建议有关领导高度重视复兴中国茶道“和静怡真”四谛和“精行俭德”的人文追求,发挥茶道“感恩、包容、分享、结缘”四大功能,重塑中华民族的道德修养。
(二)宣传和实践以“和”为哲学思想核心的传统文化
以“和”为哲学思想核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国茶道的核心精神。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国家之间要和平共处,各国的文化要和而不同,待人接物要和蔼可亲,与朋友相处讲究和衷共济,家庭要和睦,处世要和诚,社会要和谐,世界要和平。我们要借助以“和静怡真”为四谛,以“精行俭德”为人文追求,以“感恩、包容、分享、结缘”为四大功能的茶文化的传播,让全世界都相信:中国这头睡狮醒过来了,但是中国是一只和平的狮子,文明的狮子,可爱的狮子。
(三)发展多姿多彩的茶文化
我们应当像宋代一样,做到宗教茶文化与世俗茶文化共存,精英茶文化与大众茶文化互补,茶经济与茶文化并重,茶文化与各种艺术相结合,使茶文化成为“熏陶德化”民众的有效方法。首先在“一带一路”的国内地段努力推动以茶构建健康、诗意、时尚生活新方式,取得成效,总结经验,然后逐步推广,以茶文化为软实力,推动“一带一路”建设。
(四)以生动活泼,多姿多彩的茶艺宣传“丝路精神”
组建茶艺团,编排“一带一路”沿途民众喜闻乐见,容易理解,乐于接受的茶艺节目,用于宣传“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促进民心相通,增进民间友好往来,让“一带一路”沿线的民众普遍相信“一带一路”是各国共享繁荣之路,是造福沿线各族人民之路,从而乐于和我们共同追求这一美梦。“以茶唱颂和之歌,四海同心筑新梦”,“一带一路”的美梦一定会实现。(责任编辑/刘彦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