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市场占全球毛皮销售总额的1/4
近日,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发布了《中国毛皮产业报告》。据记者了解,这是中国毛皮行业内首份产业报告,市场调研过程历时6个多月,调查范围覆盖了全国14个省份和直辖市,并深入到动物养殖、皮毛采集及加工、售卖等各个环节,是业内极具参考价值的毛皮行业产业报告。
经过50余年的发展,中国已成为毛皮动物(狐、貉、貂、獭兔)养殖与裘皮加工大国。目前,毛皮动物养殖分布于山东、辽宁、河北、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新疆、安徽、江苏、天津(市)、北京(市)等14个省、市、区,面积跨度约为467万平方公里。裘皮服装加工企业主要分布于浙江、广东、河北、山东等地,产量占80%以上;裘皮鞣制生产在河南聚集产量占比达80%。随着国内毛皮行业的迅速发展,国内已建有十余处裘皮交易市场,即裘皮及其制品集散地。
目前国内的毛皮行业动物养殖主要以水貂、狐狸、貉子、獭兔为主,其中多数是从国外引进的品种。截至2010年,中国毛皮服装出口量排在前9位的国家及地区分别是俄罗斯、日本、中国香港、韩国、意大利、法国、西班牙、美国、土耳其。俄罗斯仍然是中国最大的市场。
根据国际毛皮协会发布的2010~2011年度全球毛皮的销售数据显示,全球的毛皮销售已达到150亿美元。虽然受到全球经济下滑的冲击,但与上年同期相比,毛皮行业依然保持了7%的稳健增长,与欧洲和北美市场相比,亚洲地区中国表现得尤为突出。仅中国市场就占全球毛皮销售总额的1/4,带动了整个亚洲市场的消费。
毛皮行业在中国的崛起不仅丰富了我国的行业产业链,而且极大地促进了地区就业,改善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据介绍,河北肃宁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8万人,占总人口比重37%;乐亭农村毛皮动物养殖户4.7万户,占总户比重34%。同时,在加工环节,作为劳动密集型的毛皮加工企业,每年也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整个毛皮产业从业人员近700万人,这在吸收社会剩余劳动力方面有重要意义。且按中国3口之家而言,毛皮行业就已惠泽了2000万人。
例如在河北省肃宁县,毛皮行业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8万人,占当地总人口比重的37%;另外以有“东北养貂第一村”之称的普兰店市碧流河村为例,近年来,全村饲养水貂80万只,规模养殖户达800户,年人均养貂纯收入过万元,水貂养殖已成为全村的主导产业。养貂业迅猛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快速发展,全村养殖大户每年雇用当地及周边劳动力1 000多人,实现农民增收1 000多万元,极大地改善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
随着中国毛皮行业与国际的接轨,有关动物养殖福利保障的政策也在不断完善。2005年,中国皮革协会和国家林业局联手出台了《毛皮野生动物驯养繁育利用技术暂行规定》,规定了毛皮动物养殖行业需要遵循的技术规范和动物福利标准。2011年11月,由中国皮革协会和商务部牵头制定的《皮革和毛皮市场管理技术规范》正式开始实施,其中纳入了严格的动物福利标准,规定不符合此标准的产品将不允许进入市场销售,这对保障动物福利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