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博
(南开大学滨海学院,天津)
文化间性:翻译文学地位的重塑
——《翻译文学对中国先锋小说的叙事影响》介评
高 博
(南开大学滨海学院,天津)
翻译文学属于“外国文学”还是“国别文学”,这一问题在我国学界一直存在争议。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出发就此问题进行讨论,但目前尚未达成共识。杨淑华博士的新作《翻译文学对中国先锋小说的叙事影响》通过分析西方(后)现代派对中国先锋小说的影响,论证出翻译文学的本质属性—“文化间性”,继而提出翻译文学应该属于具有独立地位的第三种文学形式。
翻译文学;文化间性;第三种文学形式;中国先锋小说
翻译文学的归属问题是比较文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诸如“什么是翻译文学”、“翻译文学的属性是什么”、“翻译文学是否等同于‘外国文学’”、“中国的翻译文学是否属于中国民族文学”,这一系列问题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我国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议。以谢天振为代表的学者从比较文化学和比较文学译介学的角度出发,认为翻译文学是文学作品的一种存在方式,具有独立的艺术价值(谢天振,2013: 170)。通过分析“翻译家的国籍”、“写作过程”、“写作的语言和接受者”以及“作品发挥的作用和影响”,谢天振指出,“翻译文学属于民族(国别)文学的一部分,对我们来说,翻译文学就是中国文学的一个组成部分”(谢天振,2013:193)。与此相反,一些学者对这一观点提出了强烈的质疑,他们主张翻译文学应该属于外国文学。例如,施志元(1995)认为,“国别文学史中应该有翻译文学的章节,用来说明外国文学对本国文学的影响,但没有一部文学史会把翻译过来的外国文学作品说成本国文学作品”。王树荣(1995)也曾提出质问:“翻译文学怎么也是中国文学作家的作品了呢?外国文学对中国现代文学有过很大影响。但影响不管怎么大,外国文学还是外国文学,怎么可能就成了‘中国文学’的组成部分”?
针对这一分歧,杨淑华博士(2016)在其新作《翻译文学对中国先锋小说的叙事影响》中提出了新的观点。该书作者认为,文化间性是翻译文学的本质特征,这一特征决定了翻译文学既不属于外国文学,也不属于本民族原创文学,其区别在于“民族文学具有原创性而翻译文学则具有再创造性”(28),因此,“翻译文学是区别于外国文学和民族文学的第三种文学,翻译文学应该具有独立的地位”(28)。该书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理论部分,分为四章。分别论述了翻译文学文化间性的特质、潜在性、形成以及与接受性的关系,最终得出“翻译活动的跨文化影响是以文化间性互动为基本方式的,间性是文化交流后产生的平衡,预示着新事物的诞生,正如翻译文学,它是既不同于外国文学又不同于本国文学的第三种文学”这一结论(260-261)。第二部分为实证部分,共五章。作者以中国作家马原的作品为案例,通过探索其作品中博尔赫斯的“足迹”,试图揭示西方(后)现代主义对中国先锋小说的影响。通过分析,作者得出结论:马原的确受到了博尔赫斯的影响,他的作品借鉴了博尔赫斯的某些叙事形式,但这些影响和形式在马原的小说中又是不同于博尔赫斯的,因为它同时融合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价值以及作者所处时代的时代诉求。马原的作品体现出文化间性对文学作品的重塑作用,这些作品是中国某个特定历史时期在翻译文学影响下所形成的特殊的文学创造,理应具有独立的文学地位。
上编“理论部分”,包括四章。
第一章“翻译文学文化间性的特质”。作者以主体间性为切入点,厘清了文化间性的概念和性质,即“文化间性是主体间性问题在文化领域的具体体现,它是一种文化与另一种文化相遇时交互作用、交互影响、交互借鉴的内在关联”(18-19)。由于文化间性是在文化互动中形成的,而翻译活动是一种跨文化的语言转换,语言与文化的密切关系使得翻译成为一种典型的文化互动。由此可以看出,文化间性即是翻译作品的特质,翻译作品的间性特质确立了翻译文学的独立地位。
第二章“翻译文学文化间性的潜在性”。该章以姚斯(Hans Robert Jauss)和伊瑟尔(Wolfgang Iser)的接受美学理论为框架对译者的阅读理解过程进行剖析,挖掘文化间性的潜在形成。首先,作者借用姚斯提出的“期待视野”(the horizon of expectation)概念,指出文学的接受过程就是读者不断“建立—改变—修正—再建立”期待视野的过程。其次,利用伊瑟尔的“空白”(blank)理论,阐述了读者对文本意义构建的重要作用。通过以上理论,作者意在说明,译者(首先作为源语文本的读者),在期待视野的作用下,在阅读过程中会不自觉地对“空白处”进行填充。这种填充具有潜在的文化间性,其本质是用另一种文化的视野对原作主题进行阐释。
第三章“翻译文学作品文化间性的形成”。本章立足于译者的表达研究,从语言转换的角度考察间性存在。作者首先回顾了学界对翻译活动的认识过程,进而分析了语言转换中意义发生变化的主客观原因。客观原因包括:(1)意义的不确定性;(2)语义的非对应现象;(3)汉语的异质性。主观原因包括:(1)译者的翻译策略;(2)翻译是一种构建式的语际书写。在此,作者着重强调了在语言转换过程中应对原文作者与译者的社会历史环境加以考察。最后,作者以翻译小说的叙事结构为例,说明了语言转换过程中意义的变化是文化间性形成的基础。
第四章“翻译文学的文化间性与接受性的关系”。本章主要从译品接受角度探讨了翻译文学文化间性的重要性。首先,作者提出翻译文学被目的语文学系统接受的必要条件:(1)翻译文学必须向目的语文化传输新的东西;(2)翻译文学必须要经过本土化改造。也就是说,为了顺利被目的语文学系统接受,“翻译常常需要成为两种语言之间的一种调和、折中或者杂糅”(88)。这种调和正是间性的表现方式。它意味着两种文化的兼容并蓄,也意味着两种文化的冲突与碰撞之后一方对另一方的侵越,由此完成接受与变形的过程。最后,作者指出,“不同时代、不同作家对待外国文学作品的态度往往是各取所需”(99)。这种“内在必要性”也会对作品的接受产生影响。
下编“实证部分”,包括五章。
第一章“中国先锋小说产生的历史背景”。在这一章,作者从发生学的角度论述了先锋小说产生的历史条件、特点及其影响。
第二章“(后)现代派翻译文学的昌盛与中国先锋小说的兴起”。该章从宏观角度概述了先锋文学与翻译文学的关系。作者首先介绍了西方(后)现代派的产生背景、诗学观点和写作技巧,指出“西方现代派文学是建立在对现实主义文学批判的基础之上”(124)。受此影响,先锋文学从一开始就“尝试着向与传统的现实主义文学相反的方向前进,其表现出来的核心艺术精神便是反抗与否定”(129)。最后,作者得出结论:“(后)现代派翻译文学的介入使中国先锋文学在形式上具有了现代派特征,翻译文学成为了中国现代派文学的直接影响源”(130)。
第三章“现代派翻译文学对中国先锋小说的叙事影响”。作者以小说建构中具体的叙事特征为例,从微观角度证明了现代派翻译文学对中国先锋文学产生的影响。这些叙事特征包括“真实观的影响”、“叙事时间的影响”、“叙事视角的影响”、“元小说结构形式的影响”以及“西方批评话语方式的影响”。通过分析,作者认为,一方面,中国先锋小说叙事特征受到现代派翻译文学的影响;另一方面,后现代主义来到中国以后在接受过程中进行了本土化改造,出现了本土化现象。鉴于此,作者主张“应该站在文化间性的立场上来看待中国对后现代主义的接受”(181)。
第四章“翻译文学的影响个案研究”。该章聚焦博尔赫斯文学作品对中国先锋小说家马原的影响,进行个案研究。作者首先介绍了博尔赫斯的身份背景及其“世界性”的文学观。接着深入挖掘了博尔赫斯对马原作品的影响。通过分析,作者指出“马原对博尔赫斯的借鉴主要还是小说形式上的借鉴,这种形式在马原的作品中不再体现博尔赫斯的后现代主义世界观而是出于中国的现实需要被挪作他用”(242)。这说明,中国的先锋作家从翻译文学中借鉴了(后)现代主义的叙事方式,但是书写内容的却是中国当代的文化精神。这种形式与内容的错位产生了间性,它是翻译文学与本土文学发生互动的产物,是翻译文学在本土文学中被接受的方式。
第五章“结论”。该章对全书内容进行了总结。
3.1 特点和不足
笔者阅读了近年来刊发的有关翻译文学归属的文章,发现持翻译文学属中国文学(国别文学)观点的学者很多,但持相反观点的学者也不在少数。可以说,“翻译文学归属问题上的二元对立现象还会持续”(宋学智,2009)。杨淑华博士的新作对翻译文学的归属做了重新定位,她以西方(后)现代派对中国先锋小说的影响为案例,剖析出翻译文学的间性特质,继而明确提出翻译文学是具有独立地位的第三种文学形式。该书研究方法独特,内容新颖,是比较文学领域一部值得关注的著作。具体来讲,在研究方法上,作者将传统的影响研究范式与接受研究范式相结合,辅之以叙事学研究方法,增强了研究的纵深度和解释力。在研究内容上,作者通过实证考察了(后)现代派翻译文学对中国先锋小说的叙事影响,探讨了影响与翻译文学间性品质的关系。因此,可以说,这本书既有理论厚度,又有实证功效,它是研究(后)现代派翻译文学对中国现实主义文学影响的一次重大尝试。
至于该书不足之处,笔者不揣冒昧,指出其中的“瑕疵”。首先,作者在进行影响研究时,对西方(后)现代派与中国先锋小说、博尔赫斯与马原两位作家之间的事实联系和文学渊源的考察稍显单薄;在探讨叙事影响方面,笔者认为作者可适当增加更多的考量维度。譬如,对叙事主题、叙事体裁和叙事情节等方面的对比分析。其次,研究缺乏与原著的直接沟通。作者以赵德民汉译《博尔赫斯全集》为底本对马原小说进行影响分析,其研究基础必然打上汉语译者“期待视野”的烙印。因此,在研究马原作品中哪些方面受到“真实”博尔赫斯的影响,哪些方面属于作者自身或译者的能动性创造需要做出更加深入的分析。
3.2 启示
杨淑华(2016)以“译者对原文的阅读”为起点,接着论述了“译者的接受”,最终归结于“译本读者对翻译文学的接受性”,从理论上圆满完成了翻译文化间性的阐述。文化间性理论揭示了文学翻译活动中文化互动的本质和规律,它为接受研究、互文性视角下的比较研究、翻译文学的中介研究提供了新的理据,同时也为我们拓宽了翻译研究和跨文化研究的视野(例如,用文化间性理论分析“误译”和“中国文化走出去”等问题)。此外,诸如不同语种之间(例如,汉英翻译和汉日翻译)或不同时期作品的翻译之间(例如,中国古典文学外译和中国现当代文学外译),它们产生的文化间性是否存在程度上的差异?如果存在差异,作为译者应该如何把控不同程度的文化间性?它们与目的语文学系统的接受关系又是什么?这些问题也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
[1] 施志元.1995.汉译外国作品与中国文学 [J].书城杂志,(4): 27-29.
[2] 宋学智.2009.翻译文学、外国文学和中国文学的关系[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44-48.
[3] 王树荣.1995.汉译外国作品是“中国文学”吗[J].书城杂志,(2):14-15.
[4] 谢天振.2013.译介学[M].南京:译林出版社.
[5] 杨淑华.2016.翻译文学对中国先锋小说的叙事影响[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On Inter-culturality: the Reconstruction of Translated Literature’s Status—A Book Review on The Influence of Translated Literature upon the Narrative of Chinese Avant-garde Novels
The issue on whether translated literature belongs to foreign literature or national literature is still on odd, although reseachers have made lots of discussions from different angles on this topic. Dr Yang, Shuhua, in her latest masterpiece Translated Literature upon the Narrative of Chinese Avant-garde Novels, claims that translated literature should have its own status, namely the status of the third literature due to its special features of interculturality by analyzing the influence of western(post) modernism on Chinese avant-garde novels.
translated literature; inter-culturality; the third literature; Chinese avant-garde novels
I06
A
2095-4891(2017)03-0090-03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诗经》多译本平行语料库的创建及应用研究”(项目编号: 15YJC74010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高博,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语料库翻译学、比较诗学
通讯地址:300130 天津市红桥区咸阳北路与纪念馆路延长线交口美居花园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