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仕会
(江苏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常州江苏 213001)
文化传播与交流背景下《大观茶论》中茶文化翻译研究
黄仕会
(江苏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常州江苏 213001)
文化与生俱来的差异性与多样性造就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传播与交流,我国茶文化是民族的瑰宝与骄傲,自古以来茶文化一直以主动的姿态影响了周边国家,但在近代西方文化强势入侵之后,我国与西方的文化传播与交流失去主动权。因此,在当代文化传播与交流的背景下,本文选择著名的茶学著作,《大观茶论》英译作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茶学典籍中茶文化英译过程中要坚持两个基本原则:一是文化融入,二是文化自信,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地将我国优秀的茶文化传播给世界各国,进而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文化传播与交流;《大观茶论》;茶文化翻译;研究
不同民族造就了不同的文化特色,因而文化天生具有多样性与差异性,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发展都不可避免地与其他民族进行交流,也只有在交流的过程中吸收他民族的营养才能推动本民族文化的进步,我国的茶文化也不例外。中国民族的茶文化汲取了儒释道哲学思想而自成一派,成为培养人们伦理道德、行为习惯、审美价值的重要途径,不仅如此,自古以来我国茶文化一直以主动的姿势影响了周边国家的茶文化。基于此考虑,本文在文化传播与交流的社会语境中,以宋徽宗的《大观茶论》翻译作为研究对象,从而分析茶文化翻译中应该坚守的“文化融入”与“文化自觉”的两大基本原则,真正将中国博大精深的茶文化内涵传播到世界各地,真正实现文化传播与交流的目的,从而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何为文化?至今无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定义,其内容与形式非常广泛,文化就是一个民族、国家或一个地区的人们在认知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产生,能够被传承的国家或民族的政治制度、历时地理、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文学艺术等等,从整体上而言分为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由此可见,每一种文化都是在特定的基础上形成的,按照某种规则和组织方式构建的特殊的形式与内容。文化形成过程造就了其差异性与多样化,社会物质生产的不平等、不平衡特征加深了文化差异性与多样化,使其在自身文化系统历史性与他系统的纵时性中都有独特的价值与地位,正是因为这些才推动不同文化形态之间的传播与交流,不断吸收不同的物质和精神的养料,才能丰富自身的文化的积淀,促进各自文化体系的繁荣昌盛[1]。
无论是农耕文明时代还是知识经济时代,作为文化大国的中国与世界各民族的文化传播与交流从未停止过,从“古丝绸之路”到当代的“一带一路”都见证了中华民族开放包容的民族心态,并以主动的心态积极构建文化传播与交流的渠道、方式,共同推动不同地区文化的发展与繁荣。在经历近现代屈辱历史之后,我国迎来了改革开放,已将文化强国、提升文化软实力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在文化输入的同时着重推动文化输出的发展。茶文化作为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与典型代表之一,其不仅将儒释道融于一体,丰富了民族文化的表达形式自成一体,构建了独特的理论体系传递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内涵;而且已经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中之中。因此,这些年茶学著作的英译成为了中国民族文化输出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中西方文化传播与交流的最具有生命力的文化形态。
宋代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也是一个非常独特的朝代,其治国之策以重文轻武、重内轻外为主,因而造就了该朝代的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军事上却不堪一击,少数民族不断侵犯最终被其灭亡。宋代经济的发展促进了茶业的繁荣,进一步丰富了茶文化的理论体系,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茶学著作,其中宋徽宗的《大观茶论》是继陆羽《茶经》之后,另一部全面论述一个时代主流茶道茶艺的茶书,全书分为20章,涉及茶叶生长种植、茶艺茶道等等,尤其是点茶与斗茶的描述详细而精辟,反映了我国古代茶业经济发展以及博大精深的茶文化内涵[2]。因此,在文化传播与交流背景下,翻译者可以灵活运用多种翻译方法或策略,如互文关联翻译策略、标准作业化翻译策略的等等,但无论哪一种翻译策略都要把握两大基本原则,重视“文化融入”、坚持“文化自信”,下文将结合《大观茶论》的翻译内容进行详细论述。
《大观茶论》根植于我国儒释道传统思想之中,深受其思想的影响,全书体现了儒家了“中庸和谐”、道家的“天人合一”、禅宗“禅茶一味”,只有深入了解这些思想你才能超越文字的字面意思,而不至于在两种语言系统中进行机械的转换,而应该将茶文化知识进行变通、融入另一种文化语言系统中,即所谓的“文化融入”,这是一种深层次的文化理解与对话。儒家思想在“地产”、“天时”、“采择”等章节中均有体现,其在开头地产篇中明确写道,无论是人工园圃还是自然之地的种植都要讲究阴阳和谐才利于茶树的生长,“植产之地,崖必阳,圃必阴……阴阳相济,则茶之滋长得其宜。”[3]在翻译该句时要重点突出我国古代阴阳五行平衡学说,儒家中庸和谐等文化意象,因西方文化中没有阴阳、中庸之说,翻译者有必须要用脚注进一步解释、说明,帮助西方读者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
又如在《大观茶论》中“斗茶”章节是全书的经典,也是宋代茶文化的特色之一,上至宫廷贵族,下至市井百姓都喜欢斗茶,堪称我国古代茶文化发展鼎盛期。那么何为“斗茶”呢?其就是指基于茶文化形成的一种对比竞争产生的文化游戏活动,包括对茶叶之斗、茶具之斗、程序之斗,可以说是一种融合了观赏性、艺术性和审美性的茶道文化,有学者准确地概括出斗茶的本质:基于茶文化物质消费基础上的精神享受[4]。因此,在翻译时我们要深入了解宋代斗茶文化的本质与内涵,才能翻译出该艺术活动的要旨,突出其审美文化性特征。有的学者竟然将其直接采用音译的方式翻译为“Dou Cha”,毫无艺术性、审美性、文化性而言,本文赞同“Tea Art Contest”突出该斗茶的竞争性与艺术性。
同时,文化融入翻译策略注重读者对阅读习惯、思维模式、文化价值与接受等内容,我们知道汉语与英语的用法都很大差别,因此翻译者必须要跳出中国人思维模式与叙述方式,在语言搭配、语言表达、时态等等方面要完全融入西方语境中。
《大观茶论》包括其他的传统文化著作均根植于农耕文明土壤之中,其明显具有“经验性”、“粗线条化”等特征,即茶叶种植、煮茶、泡茶等知识均源自于他人经验与自身体验而形成的知识,而非源自于严谨的科学研究。这就赋予茶文化知识的形成中与生俱来地带有东方人的“闲情逸致”、“审美情趣”、“价值观念”等,如该著作中徽宗从自身茶学体系以及文化修养的角度出发,进一步丰富、提炼唐代裴汶“其性精清,其味浩洁,其用涤烦,其功致和”的观点,总结出中国茶道精神的精髓:“致清、导和、韵高、致静”。这八字准确概括了我国茶道的本质,这是中国茶文化独特的思想内涵,更是我国特色的农耕文明而形成了文化瑰宝,不仅成为了世世代代中国人的饮茶习惯、道德风尚,融入中国人的思想、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影响了韩国、日本、英国等茶道精神、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甚至可以说,没有中国的茶文化便不会有其他国家的茶文化,基于此,我们则在世界文化舞台上昂首挺胸,而不应该一味地被西方文化牵着鼻子走。
在当代文化传播与交流的语境中,越发突出民族传统文化独特内涵,所为“越是民族,才越是世界的”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因此茶文化翻译的问题是一个值得深思的研究课题,如何将茶文化独特思想内涵、审美文化转换到另一种语言机制之中,不仅需要熟练各种翻译策略,更需要翻译者具备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与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
[1]嵇立群.论文化传播与中外文化交流[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1):28-33.
[2]陈健毛,蔡定益.论《大观茶论》中的美学思想[J].农业考古,2009(5):65-69.
[3]陈祖,朱自振:《中国茶叶历史资料选辑》[G].北京:农业出版社,1981:43.
[4]柯冬英,王建荣.宋代斗茶初探[J].茶叶,2005,31(2):119-122.
本文系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江苏省外向型企业外宣英译问题调查及应对策略”部分成果 (2014SJB437)。
黄仕会(1978-),男,山东泰安人,江苏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从事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