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育中茶艺工作者创造力的培养分析

2017-02-07 06:16何万里韩相里
福建茶叶 2017年11期
关键词:茶艺美术作品创造力

何万里,韩相里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河北承德 067000)

美术教育中茶艺工作者创造力的培养分析

何万里,韩相里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河北承德 067000)

美术教育一直追求不断创新和兼容并济,在近百余年来,在探索中国美术和西方美术理念如何融会贯通的历程中,涌现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中国艺术家。上世纪初,中国新旧社会交替之际,东西方文化相互交织碰撞,中国以一种开放的姿态将西方美术引入,距今已有百年发展历程,在文化的交融过程中容易产生创新,不过创新是在继承的基础上产生的,不是为了创新而创新,特别是对茶艺美术创作者来说。茶艺工作者需要拥有良好的美术素养,艺术本身就是一种创造的过程,美术教育最重要的就是培养人的创造力,让人能够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出好的作品。那么如何在美术教育中有效培养茶艺工作者的创造力显得非常重要。

美术教育;茶艺工作者;创造力;培养

茶文化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中国和世界上具有深厚的影响力,在中国美术作品中,很多体现了茶文化的元素。而围绕茶展开的茶艺美术作品,例如、茶壶、茶杯表面的绘图、茶叶的包装图案设计、茶馆的设计、茶类用品的雕刻等,这些都是美术艺术的重要呈现形式。不过,目前我国关于茶艺美术教育的开展不是很多,茶艺美术本身并没有被单列出来,忽略了茶艺美术的独特性,这对茶艺美术的创新非常不利。因此,本文尝试在研究美术教育内容基础上,探讨茶艺美术特征,总结茶艺美术是如何在东方传统美术基础上,融合中西方美学,从而形成特有的美术风格。笔者将从茶艺美术的色彩创造、构图创造、造型创造三个方面阐述美术教育中茶艺工作者的创造力培养。

1 美术教育中茶艺工作者色彩创造力培养

近年来,围绕茶展开的茶艺美术作品很多时候变成了人们精神世界的寄托,人们购买的茶类产品不单单是饮茶用的,茶壶、茶碗,甚至是茶叶的包装都要求有艺术性,这些东西越来越展现出艺术品的特性,就好比现在进入到一些非常讲究的茶馆感觉是进入了一间美术馆,任何跟茶有关的物品都是经过艺人精心的设计和制造出来的,这就体现了茶艺美术的生活化倾向。因此,在美术教育中茶艺工作者需要与时俱进,深入地了解人们的审美变化,运用人们喜欢的色彩开展茶艺工作,充分体现茶艺的美术特性,展现其独特的艺术品位。只有这样,才能让消费者喜爱。

但是茶艺美术是非常独特的一种艺术。茶艺工作者主要是围绕茶类产品展开的,主要包含对茶产品的包装图片设计,茶壶、茶碗上色处理等。结合茶的特性,茶艺美术构图多变,色彩丰富,颜色运用极具饱和感,细腻谨慎,让人百看厌,这样才能促进消费者购买的欲望。近年来,传统油墨画式微,油画美术兴起,特别是印象派美术大行其道,受印象画派美术风格影响,茶艺美术中色彩与造型和谐融合,变化细微,笔法老道,色彩过渡自然。在西方画家的观念中,作画讲究不留空白,西方画家力求用各种填充物填满画布的空白,例如远山、江河和草原等。受西方美术观念的影响,茶艺美术作品大多构图饱满,留白不多,逐渐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美术创作构图风格。此外,茶艺美术教育认为一幅色彩鲜明的画不仅仅要求颜料鲜艳多变,更要求色彩之间的相互协调与烘托,这样色彩的倾向才会更加鲜明。在具体美术创作中体现在物体中心的颜色画淡,周边的颜色画深,中心的淡色与边缘的深色相互交接,呈现出颜色的折痕。

我们注意到,茶类产品的色调一般都是暗色调,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厚重感。茶艺美术作品的厚实不是指在画布上堆满颜料,而是指有血有肉,画的厚实,这样同时也就会展示出一种立体感。茶艺美术作品大多是厚涂,作品颜色高低有致,方向各异,在不同光线照射下呈现出不同的效果,色彩运用丰富,颜色厚重,无论是从冷暖对比还是明度对比上,色彩的展现都要异常强烈,作品颜色的厚薄对比同样浓厚,整幅画可以说是一篇无尽变化的色彩海洋,给人以美的享受。

2 美术教育中茶艺工作者构图创造力培养

茶艺美术在很多时候不是平面美术,不像传统的是在画纸上完成,茶艺美术很多时候是在茶壶上、在茶杯上完成作品。因此,美术教育中茶艺工作者需要和传统美术不一样的构图思维,三维构图比二维构图更加困难,也更加考验茶艺工作者的美术实力。对于在立体艺术品上进行美术创作,很多时候应该注意各个物品之间的首尾呼应,讲究气韵的贯通和物件之间的相互联系。我们可以将中国传统美术中“笔不同意同”融会贯通到茶艺美术实际创作之中。

当然,茶艺美术也有很多是二维的,是要求茶艺工作者运用二维平面创作出三维的效果,让艺术作品栩栩如生。从欧洲文艺复兴开始,诸多美术家就在孜孜不倦的追求如何最大限度的让人们感受到美术的真实性,如何利用二维的美术平面展现出三维的立体美术效果。茶艺美术教育深受西方美术艺术影响,力图以透视的方法,通过不同物体在空间摆放形式多样性变化来展现出构图的纵横感,让观众真实的感受到图画所表达出的意境。在一些经典的茶艺美术作品中,我们看到了一些非常好的案例。这些作品通常将美术层面分为前景、中景和后景三部分,前景和后景作为依托中景存在的方式,其主要作用在于表现物体的前后纵横,中景描绘是重点,通过对中景的精心刻画,力图让观众切实感受到作品的真实,展现出了精湛的透视美术功底和构图能力。

例如在茶叶包装图案中,三维感的前景、中景和后景一般分别为成品茶叶、茶树以及若隐若现连绵起伏的茶山,这种艺术创作看上去整体统一均衡,但是却不并刻意呆板。茶艺的美术教育认为最好的构图是灵活多变,自然而然的,通常并不特意去追求美术的构图技巧。

3 美术教育中茶艺工作者造型创造力培养

在茶艺美术中,“型”是构成画面的基础,也是情感表达的一种重要形式,没有了形,一切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而“型”的表现形式就是不同的意境符号,例如,茶山、溪流、茶农、制茶过程、露水、茶嫩芽等,这些不同的意向组合构成了茶艺美术作品的“型”。在对“型”的创作过程中,东西方有着不同的领悟和特色,其对于意境的阐述有着非常大的区别。中国传统美术强调的是通过画家的思想来对客观事物进行概括重塑,而在传统的西方美术中,他们的理念是尽可能的对客观事物进行还原重塑,对于画面造型,现代西方艺术家又有了新的处理手法,他们不再像传统美术家那样简单的被动重现,而是从画家的主观角度去对客观事物进行展示,这与中国传统的美术思想不谋而合。

不过,对于美术教育中的茶艺工作者来说,更多的时候是一种真实的还原,在很大程度上茶艺美术是一种立足于茶叶的商品,那么围绕产品展开的艺术创作就需要最大可能性的忠实于产品本身。这就好比茶叶的包装,虽然包装的图案是艺术创作,但是包装的图案就是对产品的直观描述,艺术创作者应该尽最大的努力真实的还原产品,不能夸张,更不能欺骗,否则就失去了茶艺美术的创作意义。

4 结束语

在美术教育中茶艺作品的创作需要真正的创造力,只有拥有真正的创新精神,才能创造出最优秀的作品。创新的过程其实就是学习的过程,创新的根基在于对传统的继承,只有先学习、继承,才能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创造,否则,为了创造而创造,为了创新而创新就是无源之水,总会走到尽头。在色彩方面,茶艺美术中色彩与造型和谐融合,变化细微,笔法老道,色彩过渡自然,非常厚重,色彩的展现都异常强烈,整幅画可以说是一篇无尽变化的色彩海洋,具备自身独有的美术创作风格。在茶艺美术作品的构图中,讲究气韵的贯通和物件之间的相互联系,将中国传统美术中“笔不同意同”融会贯通到实际创作中。除此之外,茶艺美术构图的纵横感特别强,茶艺的美术教育深受西方美术艺术影响,力图以透视的方法,通过不同物体在空间摆放形式多样性变化来展现出构图的纵横感,让观众真实的感受到图画所表达出的意境。茶艺美术在造型方面,尽可能的对客观事物进行还原重塑,对于画面造型,现代西方艺术家又有了新的处理手法,他们不再像传统美术家那样简单地被动重现,而是从画家的主观角度去对客观事物进行展示,这些特点都给茶艺工作者有了新的创新视角,让茶艺美术作品体现更多的创新元素,也让茶艺美术作品受到更多消费者的喜爱。

[1]辛立刚.以美术教育构建面向以美术教育构建面向21世纪的创造力的培养——评《美术教育概论》[J].中国教育学刊,2017(2):134.

[2]祁光伟.高校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式分析[J].大众文艺,2016(24):237-238.

[3]王威.在基础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途径[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4):118-119.

[41]陈翔宇.图式与创造力的培养——论普通美术教育之实施[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4(3):78-80.

[5]杨静.浅谈如何提高我国美术教育水平——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J].文学界(理论版),2013(1):418+420.

[6]朱庆秋.美术教育活动中涂鸦、创造力的培养[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8(5):211+209.

[7]刘晓山.美术教育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实现途径[J].时代文学(理论学术版),2007(4):135-136.

[8]叶云龙.对美术教育中审美创造力培养的思考与实践[J].艺术教育,2006(2):100-101.

[9]李鹏斌.美术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创造力与技能的统一[J].山西科技,2005(3):74-75.

[10]李巍.美术教育对观察力与创造力培养的重要性[J].社科与经济信息,2001(11):165-166.

何万里(1964-),男,河北承德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美术学。

韩相里(1976-),男,河北承德人,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

猜你喜欢
茶艺美术作品创造力
创造力从哪里来? “捣蛋专家”告诉你
以生成性培养创造力
茶艺
激发你的创造力
激发你的创造力
声乐作品在茶艺表演中的艺术价值探讨
当前茶艺表演主题创作及审美生成机制
美术作品
美术作品
中国国际茶业及茶艺博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