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勤潜规则

2017-02-06 09:17隆猫
中国自行车·骑行风尚 2016年3期
关键词:骑车马路交通

隆猫

现在由于大城市的交通情况一再恶化,选择自行车通勤的人越来越多。我们都知道,要各行其道,但是有时你要真的做到这点还真难,因为有时在自行车道上骑着骑着突然没了。还有由于道路设计原因你不得不逆行几百米,否则“走投无路”,这样你就不得不“出轨”,和机动车“并驾齐驱”了。

对于很多通勤出行的骑友,并不是有很长时间的街头骑行经验。

可能还是刚刚从汽车里钻出来就开始骑自行车的。个人骑自行车通勤时间超过20年(比我长的多的是,别拍我啊),经历过各种事件,要说经验吗,也有那么一点点。

在这里说说,和大家分享,目的还是为了道路和谐。

马路第一原则:遵守交通法规

这个第一原则好像说的有些多余,其实无论行人还是骑车,完完全全地遵守交通规则,我猜大家不一定都能做得到(做得到的奖励小红花)。比如从来不逆行,从来不闯红灯从来不走机动车道等等,这样的行为在理论上成立。不过,对于我,真的坦然地说,我全部都有违反过。但这些违反有时并不是刻意为之,有时可以说是逼不得已,比如有时自行车道上停满了汽车,那我们骑车时除了骑入机动车道外别无选择。这是现在作为骑行者很大的悲哀,但是我们依然要遵守交通法规,为维护我们自身的安全,也为马路上更好的骑行环境做自己的贡献。

不要做突然和剧烈的动作

解释一下什么叫不要做突然和剧烈的动作。我个人认为,在马路上,无论骑车还是走路,也包括开车,有个很大的原则就是:不要突然和剧烈的做动作。为什么强调这一点?因为很多人都在路上,有人走路,有人骑车,有人开车,在一个共同的环境里面,大家尽管都是默不作声地在一起,但实际上是有一套潜规则在左右着大家的行为。为什么多数人都在这个混沌的环境中活着?就是因为大家都遵守了这一规则。

就好比你说中文,他也说中文,都能听的懂。在路上和各种其他运动物体在一起,实际上是用一套语言在沟通。如果大家都只懂得说中文,你非要说葡萄牙文,对不起,真听不懂。就好比你在路上骑车子,靠着边骑,马路中的汽车都会假定你会一直靠边骑。所以他不会因为看见你骑车就停下来等着你下一步会干吗。如果你要拐弯横过马路了,是不是也得看看路面E有没有来往的汽车。如果有,你可能会让他们都过去,然后在允许的时间窗口内通过马路,这就是一个潜规则。换言之,如果你本来在路边骑着车,突然感受到了上帝的召唤,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拐向主路,My God!主在召唤你,快去吧。有个活生生的例子,大概10年前,夏天,我在路边散步,一位亚裔男子骑一辆50毫升的小排量摩托车在路边,大概是感受到了上帝的感召,我看着他在完全丝毫没有一丁点预兆的情况下,突然转弯向路当中行去,并且完全没往后哪怕看半眼——坚定而果断!正好后面开上来一辆汽车,速度不低,我看到他被撞得在空中至少有360°以上的转体,没戴头盔,落到地面时头部着地,红白一片,瞬间挂掉。

你可以逆行、可以闯灯、可以占用机动车道,在这么做之前,请你先观察一番,是不是条件允许你这么做,我相信大家都是惜命的,投胎来人世间不容易。所以,要照顾好你自己。在你逆行时,慢一点,看清楚,给对面来的车让一让,毕竟是你没道理。在你拐弯时,看一看前后左右,打个手势不费多少气力。如果骑行时连打个手势的技术都没有,劝你回去多练练再上路。在你闯红灯之前评估一下,是不是真过得去,如果堵一把很有可能过不去,不要冒险。在你闯进机动车道之前,伸只手出来,晃荡一下,表明你要干嘛,如果汽车司机表示看到你了,同时还决定让你先走,再进机动车道吧。

学好“交通语言”,尽可能地精通它

上一篇说了,无论你是走着还是跑着,骑着还是开着,只要路上不是空无一物,你就得和其他的那些移动的物体交流。不管你是愿意呢还是不愿意,这个交流是被迫的,或者是强迫的。就好像你在地球上生活必须呼吸、必须吃饭一样。所以,甭管这门语言是讨厌还是喜欢,尽可能地学好它。

问题是,这门交通语言到底是什么?很多人都见过哑语吧?要是真没见过的还是先去了解—下什么是哑语吧,之后再继续看我们的文章。

再来说说这个哑语,都是靠比画的结果来表达的,也许对方那动作还没说完,你可能就明白他想表达什么了。其实,这个“交通语言”何尝不是如此呢?如果光是会看一堆指示牌,交规倒背如流,也不能说这门“交通语言”说顺溜了。说顺溜的标准是:就像你和你的爱^在一起长久的生活,相互之间已经熟悉到了不能再熟悉的地步。比如她眼神往某个方向延伸,你便知道她想喝水。她一抬手动作还没做完,你就知道她是想拿筷子还是拿水杯。一个眼神就知道高兴还是不高兴,快乐还是忧伤,是不是有些话想说。换到“交通语言”,你要能做到,前面的路人回头一撇,你便知道他是想过马路还是想停下来,前面的电动车一晃荡就知道它是想超车呢还是想吐痰,汽车在你侧面袭来,你只需扫一眼就知道汽车司机到底是看见你还没看见,他是减速,还是加速、保持匀速。

骑车骑得好的人,和开车开得好的人其实是一样的。你不是在骑一辆车,而是前后左右8-9台车,甚至更多。身边任何移动的对象都不能逃过你的眼睛,感觉、听觉只有达到这个层次,才能算“交通语言”说好了。接下来,既然你能“说”好这门“语言”,那么,你和其他移动的对象之间的沟通不成其为问题,那无疑是会大大促进你行进的畅性。这种语言的单词句子也有很多,不同的拐弯,不同的汽车,不同的三轮车、电动车、行人的不同行,为对应下来,都有一整套应对的方式。

会说之后,怎么说也是个问题。你既可以和对方说Hi你好,也可以说:“我KAO!看着点!”其实每一个交互完成之时,最好的方案就是有AB两个方案。说起来可能抽象一点,举个例子就很明白了。就像过一个路口,你直行,你左面有一些汽车排着队右转,你不得不从它们中间穿过。你可以用若干种方法来“说”,一种是慢慢的,感到有司机看见了你,并目有减速的趋势,你再从他车前通过。另一种是你速度很可以,前面两车之间有足够的空隙,并且他们都不快,你可以毫不犹豫地加速通过。当然,还得注意对方是不是有可能突然加速,或者你冲过去到对面,有没有其他惊喜出没。就好比和人打招呼,既可以说你早啊,去哪遛弯,也可以说吃了没啊?实在不成还可以说些地方专用的口头语。什么场合说什么,多种说法,都是可以的,关键是,得是恰当的。这需要经常性的思考、回忆、总结。别做那种骑了二三十年还只会上下车,一有点情况只能停马路中间的那种人。如果真是这种水平,在现在的马路上出交通事故的几率还真是有点儿大。

有些人,无论骑车还是开车,一直都很快,却从来没什么事,有些人,什么都战战兢兢,结果一出门就出事,为什么?就是这门“语言”说的好坏的区别了。据我知道,对于某些人来说,看移动物体不是那种连续移动,是片段跳跃的那种。如果你真是那样的,还是走路的好。别骑车也别开车了,那属于有生理缺陷。为了自己和大家好,为了自己能活得长点,你还是走路或者坐车吧。

说了那么多了,关于这门交通语言也没什么实质性的描述,其实也真没有什么再描述的,就好像拿起筷子吃饭,躺下睡觉,这都是些很自然的事情,自己体会体会吧,要真是体会半天也体会不到,那你可能真属于不太适合上路骑车或者开车的人群吧。

忍让再忍让,有理让无理

这话说出来有点憋屈是不是?真不能叫憋屈,那叫相当的憋屈。我先讲两个自己的故事。第一件,那还是我30岁以前发生的事情了,距现在已经很久了。有一次我走二环辅路,西向东,正常骑行,速度不慢,40km/h左右。从立交桥底下钻过去,然后就会和右面盘桥下来的机动车并道,相信北京的车友们没有不知道这种情况的。按照交规,我们直行,机动车从最外侧并道是应该让行的。多数机动车也是这样的。偏偏那天我遇到一小型厢式货车,我冲过去丝毫没减速的意思,那哥们也没减速直接就并进来了,大家都是40~50km/h的速度,结果他差点别到我,这其实是非常危险的,距离发生事故只有一步之遥。双方也都是怒火中烧,险些大打出手。

很多事,让一把也就过去了。不抢那一下,不赌那一把,都会少很多麻烦。以前的骑车风格比较激进,只要自己占理绝不退让。比如我在自行车道,后面的汽车不断地按喇叭,年轻时候的我,绝对是不会让的。现在是能让他过就减速靠边让他过。过路口,我直行,如果有车要右拐,非要硬过那种,绝对让。所谓有理让无理,咱骑车属于肉包铁,碰哪都是自己疼,也不是靠碰瓷吃饭的人,都爱惜自己的羽毛,何必呢?退一步海阔天空,按老北京的话,什么都踏踏实实的,准没错。

密不可分的人品与运气

该说的三点都说了,就像坦克是集火力机动性和防护力于一体的玩意儿,但是也不能保证一辆坦克在战场上永不被摧毁。永远无敌只能在游戏机的GOD模式中才会出现,现实中我们永远也无法逃避那些意外。就这些个意外,我身上发生过不少,在这里就讲一件好了。

某次我在长安街,由东向西,刚过永安里路口,想超一台电动车,之前还嚷嚷一句借光,那人也没戴耳机,可就在我和他并行的时候,那货突然左拐撞上我的前轮。BlRDY啊!细轱辘啊!没大车稳定啊!瞬间摔倒,速度还不慢,一只脚还卡进那分割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铁栅栏里面。身E擦伤若干,脚痛得要命。撞我那司机见惹事了赶紧爬起来扶上电动车就开溜,等我爬起来回过神开追时,已经跑出了视线。忍着疼追到天安门附近也没找见。到公司脱鞋一看,袜子前半部都被血染透了,左脚大拇指的指甲整体从恨上折断。待指甲全部长好总用时约3年……没错,单位是“年”。

就这样的事,我觉得除了上帝老天爷之类的能决定,我们凡夫俗子是无法决定的。哪怕再小心再细致,除非不出门,不过不出门也有可能遭遇不测吧。无敌模式,生活中可真没有。比较欣慰,我戴着头盔手套,至少脑袋撞上铁栅栏没让我顿时晕厥或者失忆。戴着手套,两手还算正常,起码靠敲键盘混饭吃没有障碍。

把自己防护得好一点。我的主力通勤车,不但配备有尾灯,还有亮度可调的前近灯和远光灯,这一切都是为了被动的安全。尽管我们不能把自己的命运完全寄托在别人身上,但是有些该做的,该寄托的,还是寄托吧。把所有准备工作都做足,把自己的贱命交给上帝。就到这里吧,祝大家骑行愉快。

猜你喜欢
骑车马路交通
过马路
过马路要注意安全
过马路
Itoly: TOwn Poys People to Ride Bikes to work 意大利小镇:骑车上班可赚钱
过马路
边骑车边充电的充电夹
图说交通
骑车环岛11日
发达交通之磁悬浮列车
阅读理解三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