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点控制与支撑面改变对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提高的研究

2017-02-06 22:14陈宏王新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15期
关键词:脑卒中

陈宏+王新

[摘要]目的研究关键点控制与支撑面改变对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提高的。方法将2011年4月~2014年5月人住我院的明确诊断为偏瘫的患者80例分为两组,康复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40例按常规治疗,康复组40例除常规治疗外,在患者入院不同时期开始进行关键点控制与支撑面改变的方法训练。结果两组患者经过8周的康复训练后,关键点控制与支撑面改变的方法训练在感觉方面、平衡能力、肢体痉挛、废用综合征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提高。结论通过不同时期开始进行关键点控制与支撑面改变的训练方法有利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的整体提高,从而减轻和降低偏瘫患者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关键点控制;支撑面;脑卒中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脑卒中发病率逐年上升,目前我国脑卒中的年发病率约为217/10万,且发病后偏瘫的发生率高达50%~70%。偏瘫患者对家庭及社会都是沉重的负担,因此早期诊断有效的治疗对降低脑卒中患者偏瘫及偏瘫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意义,我院康复科通过关键点控制与支撑面改变的训练方法提高偏瘫患者整体肢体功能,从而减轻和降低偏瘫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初步的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4月~2014年5月入住我院的明确诊断为偏瘫的患者,经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后80例入选,将全部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男22例,女18例,平均(52.4±13.3)岁,对照组40例,男24例,女16例,平均(54.7±11.1)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变性质、病情程度及康复介入时间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由脑出血、脑梗死、颅脑损伤等病因引起的偏瘫,经CT或MRI确诊,且初次发病,经神内科、脑外科处理后生命体征平稳,转入康复中心的患者,且无其他显著影响康复的并发疾病。排除标准:伴有心、肺功能不全,肝、肾功能不全,恶性进行性高血压,严重认知功能障碍等的患者予以排除。

1.2方法

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平稳,神经病学体征不再进展48h后开始接受神经常规药物治疗和常规康复训练,两组患者功能训练均由有经验的治疗师执行包括良肢位摆放,运动疗法(主要为Brunnstrom及Bobath方法)治疗45min/次/d,同时配合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增加了有针对性的不同时期存在关键点及支撑面控制调节训练20min/次,2次/d。关键点控制与支撑面改变的方法训练包括:(1)躯干中心部关键点控制:大致在第8胸椎高度的胸廓所在面。端坐位下首先评定是否获得身体中心部的稳定性。然后在重心移动侧骨盆产生抗重力伸展活动的翻正运动。再自律性产生重心移动侧肩胛带上举,前方牵伸、上方旋转。然后重心移动侧骨盆与躯干出现前方旋转,在对称胸廓稍上举同时出现生理性右方旋转。自律性产生头颈部旋转、鼻尖稍向对侧的反应。大腿部反应有:重心移动侧大腿由髋关节伸展运动而负重、对侧髋关节负重减少方向的自动姿势张力调整。负重侧躯干产生前方旋转,负重减少侧躯干及骨盆稍向后方旋转。治疗师可由身体感受到它的自律性反应在正常人表现为共同的运动模式。(2)近端部的关键点训练简称为PKA。这相当于头颈部、肩胛带、上臂、大腿,在寻求近端部的稳定性时使用。表示与头颈部、上肩、躯干相关的简称HAT的确切动态排列,这在步行运动中保证下肢平衡上很重要。(3)远端部的关键点控制训练简称DKP,这相当于手、前臂、足、小腿。尤其是手掌、手指、足底、足趾存在许多感觉器官故在调整身体对线的同时,为适应外环境也要在DKP进行可感受及导入各种感觉的治疗。(4)调整肌纤维提高肌肉活动训练:关键点作用之一是由此调整好肌纤维沿抗重力的方向走行,易于收缩而从生物力学进行正常位置的再排列,在此基础上引入运动则更易于肌肉活动。治疗师应用自己的手力用关键点对因弛缓被重力牵拉的肌纤维予以重新调整排列,使肌梭处于易启动状态。(5)不同时期支撑面的改变对肌张力调整训练:支撑面是人与环境的向心性信息的相互作用中从功能上支撑身体的面,主要是本体感觉参与,同时知觉与识别也有参与。不同时期支撑面的改变对肌张力调整起很大的作用,如弛缓期患者支撑面要大,要稳定等。

1.3评定标准

两组患者均在开始康复训练前和治疗8周后,采用FugI-Meyer评定方法、FMA评定运动功能,平衡功能用Berg平衡量表(BBS)评定,功能性步行分级FAC评定步行能力,所有评定由一治疗师来完成。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两组间均数的比较采用t检验,组间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8周的康复训练后,FMA评分,FAC评级和BBS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3。

3讨论

脑卒中发病后最常见的功能障碍就是偏瘫,我康复科采取针对性的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对患者康复预后及生活质量方面具有很大意义。关键点控制:关键点与关键区是同义词,关键点是在调整姿势张力的同时可促进更正正常姿势反应及运动的身体部分。支撑面:是人与环境的向心性信息的相互作用中从功能上支撑身体的面。论述了关键点的控制、支撑面、关键点对线、对照点、稳定点等意义与作用及与促通关系。展示了重新获得关键点的稳定对脑卒中患者由于脑功能损伤,加上各种反射活动的异常,形成了异常的运动模式改善,通过不同时期开始进行通过关键点控制与支撑面改变的方法训练有利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的整体提高,从而减轻和降低偏瘫患者并发症的发生起到至关重要的意义。

猜你喜欢
脑卒中
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与脑卒中类型及预后关系探讨
“三位一体”急救模式对急性脑卒中救治和预后的影响
早期护理介入在脑卒中患者构音障碍训练中的作用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脑卒中合并脑栓塞症的预防及护理观察
良肢位摆放结合中药熏敷降低脑卒中患者肌张力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