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管理对提高冠心病患者依从性降低危险因素的积极意义

2017-02-06 17:32杨剑陈智明温祝杜罗永光林盛金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13期
关键词:健康管理危险因素冠心病

杨剑+陈智明+温祝杜+罗永光+林盛金

[摘要]目的探讨健康管理对提高冠心病患者依从性降低危险因素的积极意义。方法本研究抽取2014年8月~2015年6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10例稳定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5例。实验组患者接受健康管理模式,而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随机护理模式。在出院及出院半年后,分别对比两组的治疗依从性效果。另外,对其生活习惯健康程度,亦从膳食搭配、作息合理规律、适当运动、戒烟酒、精神状态良好这几方面评价。最后对比两组患者的复发率,分析健康管理在减少冠心病临床症状的复发、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控制病情发展、提高治疗效果等方面的优势。结果两组患者冠心病知识的熟知情况,实验组更优于对照组。实验组熟知率为83.63%,对照组为61.82%。而实验组的服药依从率为87.27%,对照组为6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的第12周、第24周、第48周,两组患者在膳食搭配、作息合理规律、适当运动、戒烟酒、精神状态良好五个方面都是呈逐渐评分增高趋势的。实验组的增加幅度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在48周内,复发率为12.73%,而对照组为34.5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管理能够提高稳定型冠心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并且能够明显降低复发率,有效提高患者对疾病的熟知情况,促进患者生活习惯更加科学合理,在临床上控制病情发展非常有优势。

[关键词]健康管理;冠心病;患者依从性;危险因素

随着我国老龄化趋势日益明显,老年健康问题已成为社会重点关注的焦点。对于该类人群,不仅对医疗机构,对每个家庭都应共同重视。老年患者的病情特点常因为长期的不健康生活方式所导致。冠心病(CHD)在老年患者中就有较高的发病率,它主要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管腔内血液流通不畅,引起心脏缺血缺氧的一种疾病。有医学统计称,该类心血管疾病的致死率仅低于恶性肿瘤。且该病与”三高症”有着密切联系,对其他慢性病亦有不可忽视的影响。我国的冠心病患者群体在逐年增长,且发病趋于低龄化,主要原因很可能是近几年的生活习惯与饮食结构的改变造成。为了对其进行有效控制,提高冠心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本研究从增强科学生活意识到熟知健康保健知识等方面,探讨健康管理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抽取2015年10月~2016年3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CHD患者为研究对象。共11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5例,实验组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比例为36:19,年龄46-79岁,平均(61.2±8.2)岁。文化水平小学及以下的26例,中学学历为24例,大学学历为5例。对照组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比例为38:17,年龄48-78岁,平均(60.3±7.9)岁。文化水平小学及以下的25例,中学学历为23例,大学学历为7例。所有均被确诊,符合WHO命名标准联合专题组制定的《冠心病命名及诊断标准建议》标准,排除存在严重心律失常等干扰心血管疾病,精神疾病患者。每位患者及家属均在充分知情同意的前提下签署同意书,本次研究经伦理委员会监督并认证符合要求。这两组各项基本临床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模式,交付给患者及家属医嘱,并说明每项生活饮食禁忌、适当运动等注意事项,告知定期检查,在出院后随机进行访问。

实验组采用健康管理模式,建立一个优良的管理团队至关重要,因此在本科室由护士长做组长,统筹负责培训团队人员。不仅要求每位护理人员有较为熟练的操作技能和专业知识,还需要学会与家属、患者沟通,从语气到肢体语言,都应该本着服务患者的宗旨。对突发事件,镇定自若,能够随机应变。在经过严格的考核和互评后,达标的护理人员才可加入到这个团队中去。

为了保证该研究的顺利进行,需要一到两名科室领导进行监督,提高工作质量及效率。然后针对患者,先对该组患者进行档案建立,根据不同患者文化水平设计健康管理方案,这样有助于采取更加有效合理的沟通方式。为了提高知识传播的趣味性,可采用灵活的多媒体手段对冠心病的相关知识进行介绍,普及该病的患病因素及基本的处理方法。在教育过程中,最好能够让更多的家属参与进来,这样更能够增强患者的求知欲,提高自律的氛围。

由于得冠心病的多数为老年患者,而老年患者身体机能的衰退对疾病的敏感度较弱,就有可能许多症状无法及时报告和沟通。因此在解释病症时,负责人员需要跟患者明确对疾病的认识,以及应对措施。在治疗过程较长的情况下,药物作为较为保守和安全的治疗手段,必须要保证其发挥效用。因此,需要较强的服药依从性。帮助患者熟悉用药方法及剂量控制、药物效果及副作用。在生活中,尤其是出院后,许多患者及家属的警惕心降低,致使患者许多还未培养固定的习惯又前功尽弃了。为了能够巩固治疗效果,需要配合饮食及作息维持治疗效果。膳食上多摄入优质蛋白、粗纤维食物,避免高油高盐高脂食物。如多摄入绿色蔬菜、新鲜水果,还可以摄入鱼虾类,紫菜或菌类。而且适当运动亦非常有必要,在患者身体力行的情况下,进行体育锻炼,如跳跳广场舞等,伴随着音乐又可使心情放松,在身心愉悦的情况下,病情能够得到一定程度上的缓解。另外,老年患者身体机能缺乏青壮年的恢复能力,更容易造成其他复杂的并发症。及时与家属沟通,建立良好的康复氛围,监督患者改去不良习惯非常有必要。在出院后保证监督的力度和效果,可以依靠定期的电话随访,甚至家访达到。然后在干预实施第12周、24周及48周后,进行治疗依从性和生活习惯评价。治疗依从性效果由冠心病知识的熟知情况与服药情况对比。冠心病知识问卷由本次护理团队出,以基础知识为主。

1.3疗效判断

治疗依从性效果指标:冠心病知识的熟知率、服药依从性。其中冠心病知识的熟知率以问卷调查的方式,采用积分的方式,总分100分,分别分为四个等级,优(100~85)、良(85~70)、中(70~60)、差(<60),分数达到>60分,即评为熟知。服药依从性根据是否按时服药及按剂量服药分为依从、较为依从、不依从三种情况。

生活习惯评价评分:膳食搭配、作息合理规律、适当运动、戒烟酒、精神状态良好。每项20分,总共100分,分数越高,生活习惯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在录入各个调查问卷的数据后,筛查可疑数据与无效数据,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冠心病知识的熟知情况比较

对比两组CHD患者冠心病知识的熟知情况,观察组的优良率为58.19%,而对照组为43.73%,具有明显差异,观察组更高。总体看熟知率,观察组为83.63%,对照组为61.82%,亦是观察组更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60,P=0.011)。见表1。

2.2两组服药依从情况比较

观察组的总依从率为87.27%,对照组总依从率为65.4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25,P=0.007)。见表2。

2.3两组生活习惯改善情况比较

无论是实验组还是对照组,从随访的第12周、第24周、第48周时,两组患者在膳食搭配、作息合理规律、适当运动、戒烟酒、精神状态良好五个方面都是呈逐渐评分增高趋势的。而实验组的评分与增加幅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第48周时,实验组各项评分为(17.55±3.11)、(19.29±2.96)、(1.81±3.24)、(17.27±3.18)、(18.89±3.08),而对照组分别为(15.14±3.28)、(16.31±3.11)、(14.26±3.74)、(13.58±2.52)、(17.02±3.1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两张复发率比较

实验组在48周内,复发7例,12.73%,而对照组在48周内,复发19例,34.5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60,P=0.005)。

3讨论

随着医疗水平的精进,医疗服务也在共同进步,患者们对其需求也在不断增高。在不断提出新的质疑和需求下,医疗工作者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冠心病(CHD)在老年患者中就有较高的发病率,作为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它主要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管腔内血液流通不畅,引起心脏缺血缺氧的一种疾病。有医学统计称,该类心血管疾病的致死率仅低于恶性肿瘤。且该病与“三高症”有着密切联系,对其他慢性病亦有不可忽视的影响。我国的冠心病患者群体在逐年增长,且发病趋于低龄化。冠心病有较高的致死率,不仅能够引起多种并发症,同时在治疗过程中亦是个长期的过程。因此,该类患者的健康管理工作早已被提上日程,但是就目前我国现状而言,情况并不乐观。从宣传力度、随访人员的配制方面,职业技能及专业水平较弱都是较为突出的问题。为了最大的程度上维持治疗效果,控制复发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健康管理的全面性与深刻性非常具有实践意义。

本研究对提高冠心病患者健康知识做了大量工作,不仅是为了提高患者平时对生活行为习惯调整的自律性,更加增强患者的信心与护患之间的信任。采用形式多样化,内容全面化的教育手段,兼具有计划性、针对性以及完整性的科学实践方案,在饮食作息、各项评估与确立、计划的制定和实施等方面做到面面俱到,粗中有细。正如本文所探索的,经过第12周、第24周、第48周的随访结果,分析健康管理能够大大提高CHD患者对冠心病知识的熟知情况,实验组的优良率为58.19%,熟知率为83.63%,对照组分别为43.73%、61.82%。在帮助患者遵守医嘱,按时按量服药,亦能大大提高服药依从率。观察组严格依从为23例,总依从率为87.27%,而对照组严格依从有11例,总依从率为65.45%,两者差距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可以明显看出,观察组的患者在服药依从性方面更加理想。在膳食搭配、作息合理规律、适当运动、戒烟酒、精神状态良好五个生活习惯方面,得到健康管理干预的患者增加幅度明显高于未接受干预的患者。在复发率方面,前者在48周内复发率为12.73%,后者复发率为34.55%,差异显著(P<0.05)。

综上所述,在切实落实对患者的日常健康管理工作后,能够提高平时的生活中患者的自律性,增强其科学配合治疗的方法与信心,明确在遵循每项医嘱时的原因及必要性。及时地与护理人员保持沟通,存有不间断的交流,能够增强彼此的信任感和沟通质量。在结果中能够明显看到临床效果的改善,患者对服药的自觉性的提高,科学膳食的意识与实践情况的改变,还有烟、戒除酒等不良嗜好的改观。充分为我们提供合理的讯息,即健康管理对提高稳定型冠心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减少风险非常有实践意义。

猜你喜欢
健康管理危险因素冠心病
冠心病一直没有症状,是不是治愈了
家庭医生制度下高脂血症患者社区健康管理探讨
体质辨识在社区糖尿病“治未病”健康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中医导痰祛瘀药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38例临床疗效观察
有冠心病家庭史的青年更应戒烟
如何使用冠心病保健盒